APP下载

《庖丁解牛》对议论文写作的启示

2023-07-06徐进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庖丁解牛

徐进

摘 要 《庖丁解牛》对议论文写作具有借鉴作用。主要表现在开头以生活化场景导入,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主体部分以执果索因的方式开展论述,逻辑非常严谨;论述中注重辩证分析;结尾以点睛式的议论深化主旨。

关键词 写作启示 场景导入 辩证分析 结尾点睛

《庄子·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已成为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研读本文,可以在以生活化场景导入、以执果索因方式展开论述、论述中注重辩证分析、结尾以点睛式的议论深化主旨等四个方面获得对议论文写作的有益启示。

一、以生活化场景引出议题或观点,激发阅读兴趣

议论文侧重说理论证,可能因为形象性不足而容易滑入抽象、说教境地,不利于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庖丁解牛》作为一篇精短的议论文,主要论述文惠君由庖丁解牛遵循自然规律而悟出了养生之道,即养生也要像庖丁解牛一样因其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文章开篇没有抽象地议论,也没有直接提出观点,而是描述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生活化场景。这一幅有连续性动作、有符合当时知名乐曲节奏韵律的声响,场景画面的视听冲击感极强,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能极大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章开头这个生活化的场景富有诗情画意,耐人寻味。手触、肩倚、足履、膝踦,四个解牛动作,用整齐的四字短句排比而出,给人一种解牛动作紧密连贯、一气呵成、浑然无隙之感,而且动感十足,形象感人。配合这番娴熟的解牛动作,更有“砉然向然,奏刀騞然”的声响,给人一种每一个解牛动作“莫不中音”的艺术享受。以至于作者以“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作结,从韵律、节奏两方面揭示出这番解牛场景的艺术效果。正因为有了这个生活化的场景描述,文惠君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亲眼目睹了庖丁解牛的全过程,所以他喜不自禁地由衷发出赞叹:“嘻,善哉!”在惊叹、羡慕、崇拜的心境之下,文惠君按捺不住兴奋之情要向庖丁讨教这一番解牛高超技艺背后的秘诀,因而脱口而出,有了“技盖至此乎?”的发问。因而水到渠成地引出了庖丁的观点:“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解牛应超过技术操作层面,遵循牛自身的结构特点,进入自然化境状态。

所以,议论文开头推出一个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场景画面,能引人入胜,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二、以执果索因方式展开论述

《庖丁解牛》第三段是文章论述的主体部分,庖丁以执果索因的方式,先提出观点“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然后从久经实践能够探究、熟练解牛的自然规律与掌握了解牛的自然规律就能够使刀口时刻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锋利两个方面展开论述。这两个层次的思路安排是符合思维逻辑的,只有先探究出并熟练了解牛的自然规律,然后才能确保解牛之刀的刀口时刻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的锋利。这两个层次的论述,也都是采用执果索因的方式开展的。

第一层,先以“始臣之解牛之时”“三年之后”“方今之时”三个不同的时间段,显示出庖丁对牛的生理结构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最开始“所见无非牛者”,后来“未尝见全牛也”,如今“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这是庖丁要论述的第一个要点,即他解牛的第一個经验,只有久经实践,慢慢摸索,才能够探究、熟练解牛的自然规律。庖丁这一番来自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果,接下来他解说了因:“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第二层,先以“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作对比,突出庖丁本人之刀已使用了十九年仍然“若新发于硎”。这是庖丁要论述的第二个要点,也是他的第二个解牛经验,只要掌握了解牛的自然规律,哪怕解牛的年份再长久,也能使刀口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锋利。当然,这个经验总结也是果,接下来他解说了因:“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这里对议论文写作的启示是主体部分可以执果索因式开展论述,先说观点“果”,再具体分析“因”,并且合理安排论述的层次,能够使行文结构严谨,逻辑严密。

三、论述中注重辩证分析

《庖丁解牛》的主体部分在论述了久经实践能够探究、熟练解牛的自然规律与掌握了解牛的自然规律就能够保证刀口时刻锋利两个方面之后,是不是就完成了对庖丁观点的全面论述了呢?换句话说,久经实践,探究、熟练了解牛的自然规律后,就可以随心所欲了吗?掌握了解牛的自然规律,能够使刀口时刻锋利了,就可以随心所欲了吗?有没有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呢?万一遇到意外的情况怎么办?这些问题与假设情况,在议论文写作中都需要预先想到,并做出预案准备。这样才能确保论述中的辩证分析,增强论述中的严谨性、周密性,确保论证分析的无懈可击、无漏洞可钻。

《庖丁解牛》在主体部分的论述中注重了这种辩证分析。在前面两个层次论述的基础上,庖丁以“虽然,每至于族”作假设情形的预设,然后叙述自己在解牛过程中一旦遇到这种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是如何处理的。首先是思想上重视,“怵然为戒”,要有畏惧之心,不能麻痹大意,轻率而为;其次是行动上谨慎,“视为止,行为迟”,注意力要集中,看这种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要特别专注,运刀动作要慢下来,“动刀甚微”。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可能很复杂,但始终需要保持耐心与专注。直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才可以松一口气。只有到这时候,庖丁才格外有成就感,才可以自豪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才可以坦然悠闲地“善刀而藏之”。

这里对议论文写作的启示是要对观点作辩证分析,避免片面性,增强论述的严谨性、周密性。

四、结尾议论点睛,深化主旨

无论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文章主旨是否深刻,通常看结尾是否有点睛式的议论可以将文章主旨予以必要的深化。有时候,记叙文叙述的事件很寻常,事件中蕴含的道理很一般,如果结尾处有点睛式的议论,可以深化文章主旨,能够使文章立意上升一个档次。有时候,议论文提出的观点很普通,所举实例也寻常得很,但经过深入的挖掘剖析、严谨的论证分析,结尾能够延伸开去,作点睛式的议论,自然能够深化文章主旨,更能增强文章对读者的思想启迪、认识深化、行动指引。

《庖丁解牛》开头描述庖丁娴熟解牛的鲜活生活场景,引出主体部分对庖丁娴熟解牛技艺背后原因的探究、论述,侧重论述庖丁解牛已经超越了技术操作层次,进入到了熟练掌握了牛的生理结构特点,能够遵循规律地解牛的最高化境状态。文章本来就是因庖丁的解牛场景引出对解牛技巧的探究论述,但文章结尾,文惠君的一句“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将庖丁的解牛之道引向了养生之道,文惠君由此悟出了养生也像庖丁解牛一样,要因其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这样,文章的意蕴就不单纯是解牛之道了,更有养生之道了。原本单纯论述解牛之道的文章,因结尾的点睛式议论而升华了主旨,给读者的启示就更深刻了。

《庖丁解牛》虽然短小,但文章开头能够极大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主体部分的论述以执果索因的方式开展,逻辑非常严谨,论述中注重辩证分析,结尾点睛式的议论能够深化主旨。可以说,《庖丁解牛》对议论文写作确实具有很强的启示、借鉴作用。

[作者通联:江苏海安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庖丁解牛
好的评价如“庖丁解牛”
高山仰止
庖丁解牛:牛和马的较量
工匠精神之庖丁解牛
庄子《庖丁解牛》赏析
教育需要“庖丁解牛”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