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利用馆院资源 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2023-07-06孔斯佳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融合

孔斯佳

摘要:博物馆珍藏的大量历史文物是丰富的教学资源。在美术教学中融入文物元素,进而提升学生审美感受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且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具体体现。设计将美术教学与馆院资源相融合的课程安排,旨在研究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的注意力、概括力、判断力、理解力和感受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在实践中展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馆院资源;美术赏析;融合

2015年,“博物馆教育北京论坛”将主题确定为“博物馆资源课程化”,其目的就是要深入挖掘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借助馆院资源开发专题课程,让学生在探索体验中开展深度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笔者以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综合探索类课程“宣传品设计”与“展示设计”为例,将两者融合成单元活动课程“我来设计青铜器文创”。

一、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美术综合探索课程的意义

(一)带领学生深入探究,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能在生活和学习中深入思考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会将问题转化成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并运用科学方法开展研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最后形成基本符合规范的研究成果是学生能解决问题的重要标志。在活动过程中,笔者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参观前的各种准备工作,还是参观后更深层次的探究,都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笔者以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引导和启发。

如面对学生对青铜器的浓厚兴趣,笔者引导学生不仅要了解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还要从不同造型青铜器的用途、历史含义以及青铜器在古代的作用和历史传承四个方面提出问题,继而进行深入探究。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报刊等不同方式收集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总结出研究成果,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带领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培养责任担当意识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提出,教师要“设计与学生经验、社会现实和当地文化资源相关联的情境与任务,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理解各项艺术的形式美和意蕴美,感悟艺术学习的意义与艺术实践的价值。”教师以任务、主题或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将知识、技能嵌入其中,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社区、家乡等实际,走出教室,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笔者多次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博物馆,发现很多学生对历史文物特别感兴趣,并且有意向进行社会服务。面对这样的同学,笔者与博物馆相关人员联系,给学生一个担任博物馆讲解员志愿者的机会。学生主动参加博物馆义务讲解员考核,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义务讲解员,把自己了解的青铜器的知识分享给其他人,这些体验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三)带领学生动手操作,提升设计制作能力

新课标提出:“艺术教学要创造性地运用传统器具、材料和现代媒介”“发挥多种媒材的特性,展现多样的表现形式、形象与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动觉等多种感官。”在课堂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决定运用各种工具和工艺进行设计,实际动手操作,将自己的创意方案付诸实践,转化成作品。

在制作文创产品这一环节中,笔者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多实践多尝试,充分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来构思草图,再逐渐深化细节,继而动手制作自己的青铜器文创产品,最后共同设计展板来展示成果。学生将一定的想法和创意通过设计和制作呈现出来,形成了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提高了创意实现能力和审美感受力。

(四)多学科融合教学,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中小學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要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各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过程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在“我来设计青铜器文创”课程活动中,笔者充分整合语文、化学、历史、美术、音乐等多学科知识。学生在选择目标青铜器时,其上铭刻的文字记载了哪些故事,需要学生运用语文学科的古文知识;在了解青铜器的原料以及考古发掘时为什么会出土不同颜色的青铜器时,需要学生查找资料,结合化学知识分析青铜器变色的原理;在收集青铜器历史传承资料时,学生需要查阅不同的史料来确定年代和在那个年代下该青铜器所代表的含义;在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投入展览时,布置展台和讲解设计理念的过程中都需要背景音乐来渲染和烘托,使参观者沉浸其中;在青铜器文创的图纸设计和创作中,学生的美术技能也得到了提升,学生通过这个活动,学会了画立体图形中必不可少的阴影的利用和设计,也体验到了设计工作者需要结合多学科的知识,最终才能创造出大家喜爱的文创作品。

二、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美术综合探索课程的具体设计

博物馆课程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即去博物馆参观前的准备工作,在博物馆内的参观和探究,以及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分享探究成果与创意文创设计。

(一)做好参观前的准备工作

活动前一周,学生自行上网搜索博物馆的官方网站,通过官网了解博物馆的地理位置、馆藏资源、各展厅青铜器的分布情况以及开馆时间等信息,提前设计参观路线;了解参观博物馆的礼仪与规范、具体参观要求、公益讲解的时间。除此之外,还需要学生查阅博物馆官网上关于青铜器的资料和介绍。各小组要设计一份包含所选青铜器的具体信息、用途、历史意义的学习单,并制定具体的小组活动计划。

(二)做细参观过程中的具体设计

博物馆的参观时间大约为两个小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青铜器,认真倾听讲解员的讲解,深入思考,做相应的笔记,完成本组学习单。讲解员讲解之后,学生通过观察青铜器的造型特点进行分析,组内成员倾听、交流彼此的理解和感悟。讨论完成后,各位同学分别从不同角度完成对青铜器的速写小稿。

(三)做优参观后的成果展示

参觀结束后,在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在博物馆中的学习经验和体会。笔者共用了四节课的时间开展活动。

1.各小组准备展示内容

第一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所选青铜器的背景和典故,将探究成果做成精美的PPT进行展示,也可以编排模拟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大师的生活和工作的剧本,直观地了解青铜器出现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用途。学生需要根据之前所学的课程,确定自己的具体表现形式并购买所需用具,充分做好创作前的准备工作。

2.欣赏各具纹饰特点的青铜器图片

第二课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欣赏青铜器的纹样,观察分析凤鸟纹、龙纹、云纹、雷文等纹样都会出现在哪些器具上,探究这些纹样所代表的不同含义,然后对文物的精妙之处和艺术性进行描述。这些活动能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进行客观检验。

3.创作自己的青铜器文创作品

第三课时,笔者组织学生用课前已经准备好的勾线笔、马克笔、水彩颜料、彩色卡纸、超轻黏土、KT板等用具创作自己的青铜文创作品。首先,对照课前速写的手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完成至少三种视角的线条表达,了解青铜器的结构和纹饰特点;接下来,以个人为单位完成一件与其所描绘的青铜器相关的文创产品设计,可以是设计一支笔的笔身图案,可以是用超轻黏土仿制一块橡皮,或是绘制一张邮票,也可以剪刻一枚书签;最后,根据之前学习的海报设计知识,小组通力合作,为主题青铜器设计一块独一无二的文化展板。

4.对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第四课时,引导学生完成课前笔者为学生设计的评价表格,从自评、互评两个角度对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评价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作品,让创作者走上讲台,结合实物作品或设计图稿讲解设计构思以及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其他学生围绕作品和作者的讲解展开讨论并给予评价。学生对自己作品的展示和解说以及学生之间的互赏互评,有助于学生把体验和感受内化成诠释作品的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拓展课后活动

部分学生对青铜文化十分感兴趣,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针对这部分学生,笔者在之后的课程安排中,会适当将青铜器知识与其他单元课程相融合。课后,笔者联系社区或者博物馆协调场地,联系工厂实现文创设计实体化,通过各种方式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设计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笔者在这节课的设计中,以辽宁省博物馆“合和中国”展为起点,紧密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目标和活动方式。在将博物馆资源融入课堂的过程中,笔者有以下两点思考:

第一,教师应该建立博物馆课程资源库,根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建设系统化的课程资源库。资源库里不仅要有大量文本、文献类的资源,还要有许多超文本类的课程资源,使资源的数量、品种、形式多样,保持库内资源的充裕丰富。教师在需要的时候,就到各个博物馆的资源库里进行检索和点击,可以节约大量寻找资源的时间。

第二,以美术教研组或学校为主体与当地博物馆合作,构建博物馆与学校长期、持续、有效的共建关系。学校以及教师要站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把文化自信融入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

在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前期导课,使学生对创作目标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知,学习兴趣被有效调动,再通过对博物馆中文物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和引申,让学生与文物的艺术之美、文化之美产生共鸣,让学生在观展中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创作中体验艺术穿越时间与空间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其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充分体现了博物馆的教育价值,从而增长学生的学识和审美能力,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许国超,孔维艳. 美育背景下地方高校美术馆的育人效能及实施路径[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3).

[2]梁轻盈.新时代美育背景下美术馆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影响[J].艺术评鉴,2021(15).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两个压缩体融合为一个压缩体的充分必要条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宽窄融合便携箱TPFS500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