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像媒介实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播

2023-07-06李鹏

传媒 2023年9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鹏

摘要: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播中,影像媒介实践通过历史再现、框架重构、来源追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际架构”,但要想在影像媒介实践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高效性,则需要明确两大实施路径,即合理设置议程,提高话题关注度;实施分众传播,增强代际对接性。但无论媒介形态如何演变,传播环境如何改变,在未来传播中都必须正视“代沟”,坚持遵循历史真实,这也是全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传承的根本逻辑。

关键词:代际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 媒体功能 实施路径

不同于以口头传播、书面传播为主的代际传播,大众传媒时代,电视、电影、纪录片等成为代际传播的主要方式,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大众传媒借助特定的影视符号为先辈与后辈、历史与当下构建了重要关联,在集体记忆传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电视、电影、网络影视等影像媒介,凭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为受众提供较强的替代性体验,进而形成一种身体在场,而由影像媒介再现带来的经历会生成强烈的感官记忆,构成了别样的身体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这种影像媒介实践进行的代际传播,拓宽了非遗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的价值渠道。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媒介实践发起者以大众媒体纪录片创作为主,如《记住乡愁》《传承者》《我有传家宝》《百年紫砂》《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等节目,都是通過凸显代际元素来吸引年轻受众,通过创造代际空间强化集体记忆与认同,最终在历史文化的记忆追寻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播。如何全面把握影像媒介实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传播规律与逻辑机制,并积极寻求有效的实施路径,对于拓展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价值边界,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影像媒介实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代际传播的作用机制

影像媒介实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播,媒体更多扮演的是以往“乡村社会最年老一代”的角色,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框架逻辑和记忆追溯等手段,弥补历史与当下的断裂,强化集体记忆与文化的身份认同,进而实现代际传播,这一过程有着相对完善的作用机制。

1.历史再现。媒体借助镜头语言,打破了集体记忆传承的时空局限和逻辑束缚,赋予了集体记忆艺术感,通过符号重组实现了跨时空的历史再现。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代际传播来讲,媒体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历史再现。一是以亲历者、见证者视角进行还原;二是通过事件观察者视角进行讲述,同时辅以回访当事人、查阅史料、专家咨询、实地考察等完成重组;三是通过真人秀、纪录片等方式,在历史真实的框架下展开叙事,融入艺术语言,在集体记忆的创作中加深受众认知,如《客从何处来》,媒体通过对集体记忆的碎片整合,以及对代际传播信息的挖掘加工,以媒体叙事手段进行重新建构,在历史场景重现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

2.框架重构。集体记忆理论指出,“昔日”是无法完全还原重现的,媒体对集体记忆的刻写并非简单复制,而是具有创造性的重构。传承而来的集体记忆也并非单纯的亲历者叙事,同时还包括群体依托当下的历史回顾性建构。集体记忆具有当下性,这就要求媒体在传播实践中要重点思考受众需要记忆什么,什么是能够引发广泛共鸣的。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当下叙事框架与历史集体记忆的时代整合,以实现集体记忆的广泛传承。《记住乡愁》中的一期在呈现武汉昙华林的集体记忆时,不仅借助亲历者讲述、老物件、遗迹等进行还原,而且还通过对城市文化元素的挖掘,讲述了武汉精神在新老集体记忆的传承中形成了新内涵,引发了受众广泛共鸣,拓展了集体记忆传播范围,而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媒体的基本价值逻辑。

3.来源追溯。媒体依托重要事件、重要问题展开的仪式感叙事,梳理个体与集体、个体与整个文明之间的逻辑,然后借助影像书写激发受众情感共鸣,进而强化文化认知,达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效果。简单来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媒体通过对记忆的来源追溯来完成话语权转达,借此实现代际传播。如《我有传家宝》中,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家族的实地探访,以“媒介化”手段呈现家族“昔日”场景,以相关人物情绪展现、记忆回溯等方式讲述家族故事,挖掘其背后优秀的文化基因,尊重与传承家族历史,寻求共鸣共振的集体记忆,进而有效消除信息鸿沟,为受众提供情感寄托,巧妙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认同与传播。

二、影像媒介实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代际传播的生成路径

要想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际传播的广泛性与长效性,就需要完成其媒介记忆的转化与建构,而媒介记忆建构的最终指向是代际群体,这就要求影像媒介实践的发起者,或者说是大众媒体,聚焦不同受众群体,采取有效传播策略进行实践探索,以寻求有效的生成路径。

1.合理设置议程,提高话题关注度。首先,通过重复性传播加大传播密度,强化受众整体认知。对于文化集体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讲,只有通过重复性传播才能使其转变为媒介记忆,上升为公众议题,进而加大进入大众文化视野、得到受众广泛关注的可能。最为重要的是,通过重复性传播,能够扩大相关信息传播范围,有利于代际传播实践打破代际传播的认知壁垒。对此,媒体要合理设置议程,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话题策划,通过持续、重复传播,提高话题在代际群体中的出现频率,最终达到提高关注度、拓展受众市场的目的。近年来,短视频平台的崛起,无疑为上述重复性传播提供了全面支持,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2022年,第二届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活动,通过“展、秀、会”等形式汇聚国家级非遗精品,并通过走出国门到英国、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国家进行展示展演,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亮相各大国内国际时装周,举办文化周等各种多样化活动积极扩大影响,在此期间,世界华文媒体、中新社、人民网、凤凰网等100多家国内外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定向开展议程设置,使得“黎锦走进联合国”词条的百度搜索信息最多时高达35万条。

其次,通过多元化新闻报道扭转认知偏误,强化代际群体整体认同。具体来讲,媒体要以调查新闻、深度报道、图片新闻、直播新闻等方式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新闻报道,以不同视角、不同形式提高吸引力,进而增强代际传播的渗透性。目前,在非遗相关新闻报道中,大多是以专家学者、政府机构等视角的抽象解读,严肃而缺乏贴合性。为此,媒体要迎合受众阅读需求,积极采取可视化报道策略,通过图文报道或短视频等方式,强化视觉冲击,增强可读性,激发新一代受众群体对非遗文化的关注,为实现代际传承夯实基础。例如,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黎锦,许多非遗技艺传承人身穿黎族服饰录制小视频,在抖音、B站、小红书等平台进行定向传播,让更多年轻人看到了黎锦之美。还有,2019年直播平台“YY”举办了长达6天的非遗服饰秀,场次多达15场,最终观看人数突破5000万,许多主流媒体也进行了相关报道,效果十分显著。

2.实施分众传播,增强代际对接性。非遗文化代际传播的主体构成尽管以年轻受众为主,但也不能忽视老年受众的主体作用,同样作为重要的传承者,双方仅在需求上存在差异。对此,媒体要实施内容上的分众传播,在充分满足各自需求的基础上,增进两者在非遗文化传承上的主体对接,进而确保整体生成。

对于老年受众来讲,可借助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更多呈现原生态的非遗文化,如央视戏曲频道常年播放戏曲节目,充分满足了老年群体观看、传承传统戏曲文化的需求。当然,随着智能移动终端向老年群体的下沉推广,媒体要加强针对老年群体的新媒体产品研发,满足老年群体的多元需求。

而对于年轻群体来讲,媒体要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进行非遗文化的创新传播,增强代际传播艺术性、交互性。非遗文化的本质是不变的,但在叙事话语上要力求创新,以契合年轻受众需求,提高传播效果。而所谓的话语,就是叙事技巧,其目的在于增强非遗文化代际传播的贴合性,增进与年轻受众的交互,在隐喻中完成非遗文化的年轻化、时代化转变。对此,媒体可通过对故事素材的艺术处理和叙事形式的二次加工进行传播。例如,第三代面人传承者郎佳子彧通过新题材老手艺、老题材新做法的方式,推出了“面塑山海经”“哪吒”“疫苗事件”等短视频产品,同时将热门话题、动漫人物、影视作品等进行面塑创作,实现了传统与潮流的完美结合,激发了年轻受众的关注与喜爱,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活力。

三、时代思考:正视“代沟”,遵循历史真实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个体身份识别、文化认同的需求将变得日益强烈,届时亲代对子代的价值影响势必受到极大冲击,代际沟通会变得更加困难,由此引发的代际冲突也会随之增多。再加上大眾媒体在全媒体时代依然是受众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在个体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的引导也会达到空前高度。大众媒体的影像媒介实践具有强化、聚焦集体记忆的传播能力,经过其整合重构的集体记忆会成为强势存在的媒介符号,对非遗文化的纵向传播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新媒体影像媒介的全面介入,可以通过呈现仪式和逻辑挖掘,以及利用自身传播机制创造全新的记忆与意义。但如何有效缓解新旧记忆的冲突,寻求不同群体的利益平衡,促进非遗文化的整体传播,就成为未来影像媒介实践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大众媒体必须正视“代沟”问题,在非遗文化传播的影像媒介实践中珍惜先辈流传下来的精神遗产,理解大时代下先辈的选择,主动承担老记忆新呈现、新阐释的历史重任,以集体框架为叙事依托,采用艺术性、年轻化叙事逻辑,实现非遗文化个体记忆与社会情感的共鸣共振,最终增强非遗文化代际传播的长效性。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复杂的历史演变和社会发展中,历史回忆是无法实现完整还原和全面再现的,只能是无限接近某个历史真相。当媒体立足当下进行历史回顾和集体记忆追溯与重构时,虽然很难完全消除主观色彩和时代烙印,但不会偏离历史事实这一核心准绳。因此,非遗文化代际传播的影像媒介实践中,年轻化并不是完全将其打造为新潮流,而是依托内在本质进行叙事层面的创新,是平衡年轻化与可持续的一种内在叙事机制。

需要重点指出的是,集体记忆的影像媒介实践是在不同媒介、媒介与社会、媒介与受众的多维交互中展开的,记忆的多层性和媒介环境多维性相契合。为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众传播的记忆新需求,影像媒介实践要注重分层推进,就是先对内构建集体性记忆,对外构建共通性记忆。此外,为维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记忆的生命活力,大众媒体要积极构建开放化、动态化的记忆生态系统,强化媒介内外联动交流,以形成跨文化影像媒介实践的文化内核。

总而言之,非遗文化作为集体记忆的“背影”,要想发挥其强化民族群体认同、完善社会价值标准等方面的优势作用,就必须以代际传播作为核心支撑。而媒体作为代际传播的重要组织者、践行者,应从机制、内容、形式等方面入手,加强创新,持续优化,确保蕴含于各类非遗项目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以代际传播的方式实现集体存储,并持续“温暖”后世。

作者单位 湖北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何春雨,滕春娥.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本体构建——以赫哲族非遗资源为例[J].情报科学,2021(04).

[2]郑奥成,郑家鲲,王学彬.后疫情时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现实挑战与推进路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1(01).

[3]张恒军.北京稻香村:把中华文化的味道融入糕点[J].商业文化,2017(15).

[4]刘鑫,苏俊杰.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内涵辨析与实现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01).

【编辑:孙航】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审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