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梦实:溥仪身边的共产党人

2023-07-06

读报参考 2023年19期
关键词:战犯苏军溥仪

张梦实,原名张绍纪,是伪满“国务总理大臣”张景惠的儿子。1920年,他出生时,张景惠已经50多岁了,老来得子,视之如珍宝。张景惠一心想要将儿子培养成才,于是在儿子学会说话以后,就请了个俄语老师。张绍纪因此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俄语。1932年3月,伪满傀儡政府成立;5月,张景惠出任伪满“国务总理大臣”。“汉奸儿子”的骂名让年少的张绍纪内心充满了痛苦。1938年,张绍纪说服家人登上了远去日本的轮船。

一封情报对二战进程产生影响

在日本,张绍纪接触到了马列著作,思想得到了升华。随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东北留日青年救亡会”。这个组织是在伪满上层子弟中组建的一个爱国、救国组织,在这个组织中有一批背叛了反动家庭的热血青年。在这里,张绍纪感到了激情和希望。

1941年6月,德军突然进攻苏联。面对汹涌而来的德军,斯大林却将目光投向了远东地区。西面的战事已经开始,此时远东地区的日军该会作何打算?如果他们准备和德军一起趁火打劫,合击苏联,那么自己又该如何应对呢?不久,中共方面便收到了莫斯科方面的电报,希望中方帮忙查清日军的最终动向。

随后,这个任务经中共满洲省委层层传达,最终交到了张绍纪的手中。当时,张绍纪正回国探亲。这是他第一次接受组织上交代的正式任务,没想到竟然如此重要。此时驻防伪满的日军司令是山下奉文,他的动态将决定着日本未来的走向是北进还是南下。组织上给张绍纪的时间只有一周,他必须在一周之内,摸清山下奉文的未来动向。为了查找消息,张绍纪每天都借学习之名去父亲办公室查看机要文件。很快,他就从文件中发现了一个情况:关东军的精锐正在向南集结,而山下奉文本人更是已经秘密抵达三亚。张绍纪将自己找到的情报及时送到了组织手中,苏方得到这份情报数日之后,斯大林便下令,将远东军部分精锐西调,投入保卫莫斯科的防线。这次兵力调动,对莫斯科保卫战的最终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也对二战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陪溥仪坐了五年的牢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伪满关东军纷纷投降。看到胜利曙光的张绍纪找到组织,希望能够公开自己的身份,然而组织上给他的命令是:继续潜伏,坚持隐蔽,利用自己熟悉俄语的条件,以伪满政府翻译的身份,积极配合进驻长春的苏军。此时的张绍纪有些失落,但他更没有想到的是,抗战虽然胜利了,自己将要面对的却是数年的牢狱生活。

日本投降之后,伪满政府人员大多人心惶惶,当时长春城內还有不少伪满高官正策划着准备逃离长春。张绍纪得知消息之后,便向苏军方面汇报了这个情况,并带着苏联红军,将一众伪满官员直接带到了苏军司令部,这里面就包括他的父亲张景惠。随后,苏军将张绍纪和一众伪满高官们一起,押上了飞往苏联的飞机。张绍纪根本没有想过,自己竟然作为翻译,也被苏军安排一同前往,以至于自己走时,全家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向。张绍纪和父亲等人一起被关进了苏联伯力监狱,在这里,他和溥仪等一众伪满高官被关押在一起,度过了五个春秋。溥仪等人谁都不会想到,自己这个“战俘圈”里竟然还有一个中共的情报人员,一直陪着他们坐了五年的牢。

1950年5月,张绍纪被第一批遣返回国,关押在沈阳监狱。有一天,监狱要求填写个人简历,其中有一栏是“是否参加过何种反动会道门”。张绍纪意识到证明自己的机会来了。他填上了“未参加过反动会道门,参加过东北青年救亡会”,并注明了证明人。恰巧,张绍纪填写的一个证明人此时正在东北公安部门工作,并负责管理这所监狱。表格交上去后,张绍纪很快被释放,并重新分配了工作。

再次回到组织的怀抱,重新证明自己的身份,张绍纪一时间也是百感交集。看着已经成立的新中国,张绍纪知道自己的梦想实现了,于是,他向组织申请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张梦实”,意为“梦想实现”。

1950年8月,当父亲张景惠随同溥仪等人作为第二批遣返战犯回国时,张梦实已经是抚顺战犯管理所的看守。溥仪等人认为,押解回国无异于判定死刑。为了安抚溥仪等人的情绪,管理所特意安排张梦实和溥仪、张景惠等人见面。一直到此时,他们才意识到了张梦实的身份。1956年,张梦实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来,张景惠因为身体不好,组织上允许家人接回去住,但当时张梦实生活也十分拮据,条件竟然还不如战犯看守所,于是还是把父亲留在了战犯看守所。张景惠一直在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于1959年病逝。若干年后,张梦实在档案馆中看到了父亲的自述,其中有一段话是:“感谢政府对自己的宽大,感谢政府给自己的子侄一条出路。” 2014年,张梦实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摘自《共产党员》欧德晨)

猜你喜欢

战犯苏军溥仪
毕竟一双小儿女 小朝廷时期的溥仪与婉容、文绣
第三届“战后对日本战犯审判”青年学者研讨会综述
你所不知道的末代皇帝溥仪
《绍英日记》中的溥仪大婚
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陈列馆馆藏日本战犯画作述评
溥仪曾是同性恋
五十年代学习和借鉴苏军的回顾与思考
朝鲜战场遇苏军
三十年代苏军的现代化建设
毛岸英曾被授予苏军中尉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