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师德观的生成逻辑、主要内容及实践进路

2023-07-04周丽君

西部学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生成逻辑主要内容

摘要:习近平师德观是当前解决教育工作中出现新矛盾和新问题的重要理论指向。从生成逻辑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师德思想的系统性成果是习近平师德观的理论之基,中华优秀传统师道精神的系统性智慧为其诞生提供了文化基因,对新时代世情国情教情的系统性思考是其产生的现实指向。习近平的师德观强调为师者应明道解惑、以德为先、勤学善思、乐业爱生。践行习近平师德观,应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加强政治引领力、完善机制建设、继承优良传统。

关键词:习近平师德观;生成逻辑;主要内容;实践进路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11-0021-05

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师德师风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把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进步的关键,深刻论述了教育、教师和师德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很多关于师德的新理念新观点,形成了系统的师德观,彰显着时代性、辩证性和历史性,为新时代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深入研究习近平师德观,对于深入理解和掌握师德工作的重点,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习近平师德观的生成逻辑

(一)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师德思想的系统性成果

职业道德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恩的论著中有许多关于职业道德的论述,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马克思主要谈了两点内容:一是如何选择职业,二是选择怎样的职业。他认为我们的使命并非是求得一个足以让人炫耀的职业,而是“我们应当认真考虑:

[2]张仲实.我的经历[M]//张积玉,王钜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翻译家张仲实.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张仲实.悼杨松[M]//张仲实.张仲实文集:第3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242.

[4]张仲实.我的编译生涯[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恩室.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92.

[5]崔艳红.中共留苏学员对马克思主義传播的贡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2-21(8).

[6]张仲实.为翻译、研究、出版马列著作而奋斗终生:在庆祝张仲实翻译研究马列著作50周年会上的答谢词[J].马列著作研究通讯,1984(4).

[7]张复.去俄罗斯查寻父亲留学苏联的档案[M]//张复.仲实:张仲实画传、忆念与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238.

[8]张仲实.留苏笔记(1927—1930年)[M]//张仲实.张仲实文集:第3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

[9]张积玉.张仲实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及其特点[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22(5):64-78.

[10]何锡麟.难忘的岁月:忆在延安与仲实同志相处的年代[M]//张积玉,王钜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翻译家张仲实.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77-182.

[11]朱光潜.对“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和艺术”编译的意见[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5):6-8.

作者简介:张积玉(1949—),男,汉族,陕西宝鸡人,研究生班结业,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部数字出版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主任,《张仲实文集》(十二卷本)副主编,研究方向为现代文学、编辑出版学及文艺文化传播学。

(责任编辑:叶子)我们对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的怀有热情?发自我们内心的声音是不是同意选择这种职业?”[1],由此可以看出,热爱是马克思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热爱教育事业理所当然成为教师职业道德重要的内容之一。

毛泽东曾师从多位老师,在他心中好老师应该具备至少具备以下几点:首先,严谨治学。毛泽东非常赞赏那种既饱读诗书,又能教学生“怎样做人”的好老师。他在与李大钊的交流中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走上了革命道路,“李大钊是我真正的老师。”其次,育人有方。好老师有自己切实可行且效果显著的育人方法。最后,以德为先。杨昌济先生以其高尚人格以及严谨治学精神、渊博的学识赢得了毛泽东一生的敬佩与爱戴。1936年毛泽东在和埃德加·斯诺的谈话中说,杨先生是一位道德高尚的人,他总是鼓励他的学生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

邓小平主张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中国要想彻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教师则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在提倡尊师重教的同时,邓小平十分关心和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他对师德师风建设提出的要求:一是抓好教师工作;二是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三是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2]。

习近平师德观正是在系统继承马克思主义师德思想的基础上,融入时代因素,进一步创新与发展的理论硕果,是马克思主义师德思想的当代表达。

(二)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师道精神的系统性智慧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的重要内容,这为习近平师德观的形成提供了文化基因。孔子有着明确的师德观,也有着那个时代最先进的教育理念,他与学生平等地畅谈个人理想,“风乎舞雩,浴乎沂,咏而归”[3]301;他认为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3]397孟子对教师职业极为推崇,他说:“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4]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继承儒家重视德教的传统,认为成德是教师的头等大事,把师德摆在首位。平定宁王叛乱之后,王阳明身体每况愈下,但依然把传道讲学作为头等乐事,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回到余姚故乡,继续为学生讲授“知行合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丰富系统的师道精神,极具重伦理、重人格、重修身、重实践等特点,这是习近平师德观形成的丰厚土壤。

(三)现实指向:对新时代世情国情教育的系统性思考

2019年11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提出“经过5年左右努力,基本建立起完备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全面提升,教师敬业立学、崇德尚美呈现新风貌”[5]。这是基于新时代对于提高师德师风的现实考量,也是习近平新时代师德观的重要内容。

问题导向是新时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少数教师敬业乐业意识淡薄,奉献意识淡薄,言行缺乏自我约束与控制,对学生缺乏师者应有的爱心与耐心。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于社会大环境对传统教师职业道德的冲击,另一方面是由于主管部门、学校对于教师更多重业务能力轻职业道德的考核评价机制,造成教师职业道德失衡。

众所周知,教育的繁荣发展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前途,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关键,而师德师风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好教师队伍是实现我国教师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建立在新时代世情国情教情深刻思考之上,同时也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系统性、基础性工程。

二、习近平师德观的主要内容

(一)为师者应明道解惑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6]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述为高校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明“道”是增强育人本领的基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今天,“传道”即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为师者要先明“道”,只有自身具备正确且坚定的政治站位,才能以正向的价值观和渊博的学识来教育学生。信“道”是增强育人动力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的传授,它的目标是树立理想信念,感染思想灵魂,树立科学信仰。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是“让人信首先得自己信”,这样才有底气去说服教育学生。弘“道”是增强育人功效的基础。为师者,应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做模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否则,只能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二)为师者应以德为先

一个好的教师应当立德垂范、为人师表[7]。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8]“大先生”这个称谓其实在习近平总书记之前的很多次讲话中都有强调,如在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好老师”的标准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9]。在2016年12月7日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6]教师之职在于教书育人,学生不仅要从老师那里学到东西,还要从老师的人格、品德、做人的态度等方面入手,在耳濡目染下慢慢地充实自己的人生[10]。

(三)为师者应勤学善思

学高者为师,教师既要做“人师”,也要做“经师”。为了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创新,这是教师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在碎片化、快餐化的时代,新媒体、新技术的涌现,对教师的知识与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想站稳脚跟,就必须汲取新的知识。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有很多论述。他在致全国教师的慰问信中指出,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11]。所以,教师不仅要立足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还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要求;而满足教学能力的发展,必须有丰富的教学经验[12]。

(四)为师者应乐业爱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是爱岗敬业,真正热爱教育的老师应把教师职业当成一种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仁不可能成为好老师。”[9]“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9]关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师要做好新时代的逐梦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骨干力量,时刻堅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三、习近平师德观的实践进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多次强调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对新时代师德观进行总结概括,对新时代教师队伍提出殷切期望,为新时代为国教师队伍师德建设提供了方向。因此,要认真贯彻习近平师德观,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一)培育“四有”教师,提升教师立德育人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要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这一重要论断指出了新时代好老师的基本品格,为广大教师的成长进步指明了方向。做好老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教育者,教师要肩负起时代的重任和历史的嘱托,自觉做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捍卫者,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者和积极践行者[13]。教师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够抵制来自不良思想的侵袭,才能够真正在日常的教育与管理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己,外化于形[14]。做好老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老师是学生灵魂和思想的塑造者,一个成功的老师不仅要知识渊博,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博得学生的认可与尊重,做立德树人的楷模。因此,教师要提升自身道德素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严以律己,更要为人师表;要刻苦钻研,更要诲人不倦;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自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做道德情操高尚的人[15]。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博学多才是作为教师最基本的从业条件,这就要求教师的学识结构必须系统科学,精通本学科最新的理论动态,能熟练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手段教学。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做终身学习型教师[14]。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这就要求教师要和学生积极主动沟通,学会尊重欣赏学生,对学生常怀一颗善心,以人格情怀去感染学生[16]。

(二)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引领力

加强教师政治引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到加强政治引领的重要性,把政治引领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培养能够肩负起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首先,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理论信念教育,引导教师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其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努力做到学懂弄通[17],學做融合,养成行动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教师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最后,强化教师“四史”学习教育,以“主题党日”、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进而激发党员教师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的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和培养,因此加强政治引领对于建设一支政治过硬、师德高尚、本领高强的教师队伍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18]。

(三)加强机制建设,提高制度保障力

首先,健全教师准入制度。在新教师的选拔中,既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又要注重教师的人品道德,从源头上把好关,让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同时,通过新教师宣誓、师德承诺等方式,提高新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使其牢记师德底线,严格遵守职业操守。其次,建立灵活高效的合作机制,凝聚教学合力。建立合作机制要构建合作文化,共同体成员之间要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实现共同发展、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目标。要明确合作方式,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合作的范围要广,涉及教师读书、集体备课、课堂教学、新技术应用等教育教学的多个方面[19]。最后,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强化日常考核,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对教师的考核既要有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等指标,又有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工作成效等指标,形成“态度、能力、实效”三位一体的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20]。

(四)承继优良传统,增强示范引领力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自己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义以为上、为人师表、博学多识、学而不厌等优良传统都是这一光辉灿烂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是这些优良传统师德的熏陶,才使我们伟大民族的教育经久不衰,并以此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21]。新时期的师德建设就是要将这些优良传统发扬光大。首先,引导教师深入学习优良传统师德。学校要搭建学习平台,挖掘与校园、所处城市等相关的文化要素,用好校规、校训等校园名片,展示当代师德典范,如将优秀师德写进校训,将师德代表的雕塑立于校园[21]。其次,开展专项活动。通过师师、师生分享交流的方式,在活动中学习经典、感悟经典。如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师德名著以读书的形式来完成阅读和感悟分享;以表演的形式来加强师德教育,如“传唱经典”、话剧表演等[22]。最后,运用数字技术来助力师德师风建设。新兴多元的学习方式可以调动教师学习经典的兴趣,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培养为人师表和以身作则的意识,提升师德的水平。如数字平台加大对师德的推广力度,让优秀的短视频创作者加入推广的活动中,以此来提高优良传统师德的影响力,这样既弘扬了优良传统师德,又传播了社会正能量,引领了社会新风尚[23]。参考文献:

[1]苏联教育科学院.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0.

[2]吕思思.习近平师德观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20.

[3]冯国超.论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4]方勇.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5:26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的通知[DB/OL].(2019-11-1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02/201912/t20191

213_411946.html.

[6]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7]戚如强.习近平师德观述论[J].社会主义研究,2018(3).

[8]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

[9]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J].人民教育,2014(19).

[10]盖宏伟,刘红丹.习近平师德思想的价值维度与实践逻辑[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36).

[11]本报评论员.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N].中国教育报,2013-09-19(1).

[12]郑晓东,肖军霞.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8).

[13]张琴.思想政治教育者仁爱心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21.

[14]田宝帅,郭世平.高校辅导员践行习近平“四有”好教师标准的路径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3).

[15]陈凤俭,邱海英.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新进教师践行“四有”好老师的路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

[16]翟显,廖冬梅.浅谈新时代青年教师如何践行“四有”好老师[J].大学教育,2021(3).

[17]黄美蓉,张元,丁三青.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建设[J].教育探索,2013(1).

[18]施振莲.新时代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政治引领的路径研究与实践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22(7).

[19]张红.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模式探索与机制建设[J].中小学管理,2022(9).

[20]李秀云.以制度革新激发教师活力[N].中国教育报,2022-11-25(2).

[21]何家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良传统师德[J].柳州师专学报,1995(1).

[22]连梦瑶.习近平关于师德的重要论述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21.

[23]史尚山.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J].甘肃教育,2020(14).

[24]张天燕.多媒体时代下的长征精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中国报业,2021(24).

作者简介:周丽君(1994—),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单位为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海洋强国和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王宝林)

猜你喜欢

生成逻辑主要内容
充分认识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的重要意义
网红现象的生成逻辑及其引导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逻辑理路
现代化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组织管理
儒家廉政思想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及其现代境遇
软件工程技术的研究目的和发展前景
新形势下高职生诚信档案的有效构建方法
罗辀重教育思想探析
《共产党宣言》主要思想的当代解读
刍议水利工程验收档案资料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