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教学(生物)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实习现状调查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

2023-07-04吕秀华任艾刘燕李玉玲

关键词:实习生硕士导师

○吕秀华,任艾,刘燕,李玉玲

(1.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2.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3.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内蒙古锡林浩特 026000)

一、前言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1]。1996年,我国开始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但早期以在职人员攻读学位为主。自2009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以来,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当前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学位比例已占绝对优势,确立了其在教育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主导地位[2]。

基于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专业性特点,近年来各培养单位对教育实习这一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实习时间、培养模式、评价方式、制度保障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3-5]。许多高校努力开门办学,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和资源,建立不同学术背景、知识结构、实践体验的导师团队[6],加强资源共享、文化融合和情感交流,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以基础教育鲜活的教育实践为切入点[7],寻求解决策略,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学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在基础教育阶段,与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相比,中学生物学学科的课时占比一直较少,而近年来师范类本科生和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使得生物学科教育实习岗位的供给更显紧张。因此,新形势下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开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等,也成为急需了解的重要现实问题。

本文拟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对学科教学(生物)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更好地提高教育实习的整体质量,推动全日制教育硕士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为内蒙古基础教育补充优秀的生物学师资力量。

二、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生物)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实习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实施

参考《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师〔2012〕1号)和相关文献[8-9]编制初始问卷,采用特尔斐专家咨询法,通过邮件或微信将调查思路及初始问卷发放给学科教学论教师、生物学科教研员、中学校长或教务主任、经验丰富的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和高校教育硕士导师等9位专家代表,根据专家意见、建议对初始问卷进行修改,将修改后的第二轮问卷再次发放上述专家,获得反馈意见后进一步修改完善问卷,最后选取3位专家代表对第三轮问卷进行评定后形成最终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实习前实习生专业能力储备、实习基本情况、高校导师指导情况、实习评价、实习满意度、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六个方面。以无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级、2018级、2019级参加过教育实习的73名学科教学(生物)专业教育硕士的教育实习情况进行调查。调查采用问卷星、通过微信发送给研究生并回收处理。回收有效问卷73份,有效率100%。

受生物专业教育硕士招生总人数的限制,为弥补样本量不足,本研究在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后,结合学生实习情况随机抽取15位实习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对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建议等进行访谈。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实习前实习生的专业能力储备。教育硕士在实习前不仅应具有较为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也需要有较完善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体系,以及一定的学科教学、育人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结果显示,近90%的研究生在实习前系统学习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通过访谈了解到:少数本科阶段是非师范类的研究生认为,教育硕士期间虽然补修了本科阶段的教育教学类课程,但相关理论知识仍比较欠缺,知识系统性不理想,在将相关教育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进而转变为专业能力方面仍很欠缺;多数研究生认为,实习前在学科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方面有一定储备,这一方面与教育硕士对本专业培养目标的明确认知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生物学专业学科教学类课程设置较为系统、课程与中学生物学教学实践密切相关。实习生普遍认为其专业能力与中学生物学教学实际要求有较大距离,期待通过教育实习得以全面提高。

2.实习基本情况。

(1)实习方式与实习时间。有关“教育实习方式、实习时间”,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研究生教育实习的方式以线下实习为主(图1),仅1人为线上实习(主要受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教育实习时间在18—21周和14—17周的合计占比72.61%,时间最少的为6—9周(10.96%),有1名研究生(1.36%)实习时间长达36周(图2)。合理的实习方式、适当的实习时间,能使学生更加充分地熟知教材,为学生就业和步入工作岗位夯实基础。

图1 教育实习方式

图2 教育实习时间

(2)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配置情况与授课学时数。参加教育实习之前,研究生虽在高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但仍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给予有效的指导。调查显示,实习期间98.63%的研究生有指导教师,仅1位同学(1.37%)无指导教师(图3)。

图3 实习学校指导教师配置情况

实习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课堂教学,课时直接影响学生实践教学能力。调查发现,实习期间绝大多数研究生平均每周1—5课时,每周6—10课时及11—15课时者分别占17.81%、13.70%,有2位研究生(2.74%)每周授课高达16课时以上(图4)。总体而言,整个实习期间,绝大多数实习学校可保障实习学生每周总计10课时以上的授课量。访谈发现,缺乏生物学师资的实习学校更倾向于提供较多的实习班级和课时数,研究生也进而建议高校管理部门可进一步开拓信息渠道,尽量选择师资较为缺乏的学校作为实习学校。

图4 实习生每周课时量

当问及“是否参加过实习学校集体备课、公开课展示活动和除集体备课以外的其他教研活动”时,71.23%的研究生参与过集体备课,39.73%的研究生进行过公开课等展示活动;除参与集体备课外,有61.64%的研究生参加过集体评课、公开课、教师培训等其他类型的教研活动。

综上所述,实习学校很重视研究生教育实习工作,为每位学生配备了指导教师,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专人指导,但为学生安排的授课课时和教研活动相对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习生的教学反思与提高。

3.高校导师的指导情况。研究生虽然在实习学校进行实习,但仍需与高校密切联系,“双导师制”的有效运行是提高教育实习质量的重要保障。调查发现:69.86%的研究生认为高校教师能够帮助其完成职业心态转换;有82.19%的高校导师对研究生教育实习过程进行过教育教学方面的指导与评价,但近1/5的导师未对研究生实习工作进行指导,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高校导师指导和评价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教学基本技能、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研究活动等方面,见表1。

表1 高校导师参与指导的具体内容

访谈了解到:研究生实习期间,未与学生进行沟通的导师几乎没有;多数导师对研究生毕业设计相关的教学研究内容更为关注,指导也更深入具体;实习期间高校导师的鼓励和指导对研究生全面提高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少数导师应进一步增强这方面的责任意识。

4.实习评价情况。

(1)教育实习的评价方式与评价内容。实习评价与实习质量密切相关,是提高教育实习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评价主体看,目前教育实习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评价和高校导师评价三个方面。

在学生自我评价过程中,实习生主要依据高校统一要求,通过填写实践教学工作记录表,对教学实践、班主任实践和教育调查等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详细内容包括实践教学内容及安排、听课记录、讲课教案、班级与课堂实务管理、教育调查等,并撰写实习总结报告,与教育研习相衔接,对实习收获与体会、困惑与存在的问题、努力方向等进行总结反思。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研究生通过实习对教师职业及课程理念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自我评价,研究生能够全面总结经验,反思自身不足,从而确定今后努力的方向。

实习学校对实习生的评价主要由其指导教师完成。调查结果显示,97.26%的研究生认为,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对其评价是积极、客观的,评价内容也比较详细全面,有利于研究生对未来教师职业的自我认同。访谈还发现,大多数实习学校没有相关的评价量表和评定手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主要参考高校“研究生教育实习考核表”的内容对实习生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实习表现等,通过撰写综合表现评语对实习生给出定性评价,给出等级成绩;多数研究生认为实习学校定量评价相对欠缺。

高校导师的评价主要通过与研究生的沟通和参考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评价完成,并将教育实习与教育见习和教育研习综合考量,通过填写“研究生实践教学成绩单”中定性评价的评语方式完成,其全面性和可靠性方面仍存在不足,这主要与多数高校导师未能亲临研究生实习学校进行当面指导有关。

(2)实习生对知识应用与能力提升的评价。教育实习本身就是将高校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得到改进升华的过程,因此评价教育实习过程要检测研究生的知识运用情况。调查发现:认为能够将教育理论知识、生物专业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熟练地应用于实践的研究生分别为35.62%、35.62%、35.62%,认为能将上述三方面所学知识部分应用于实践的分别为47.94%、57.53%、57.53%。由此可见,大多数研究生认为基本能较熟练地将知识运用于实践,能够举一反三。但是,在教育理论知识的应用方面,仍有部分同学存在较多问题。通过访谈了解到,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因材施教、学生管理、班级活动等方面,这主要是因为实习生在这些方面缺少更多的实践体验,经验较为匮乏,进一步说明了实习的重要性,同时提示实习学校应在相关方面给予实习生更多的锻炼机会和指导。

综合能力提升是教育实习效果的重要体现。当问及“通过实习,哪项能力得到提升”时,90%以上的研究生认为教学能力方面得到了提高,80%以上的研究生认为沟通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60%以上的研究生认为实践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合作能力、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得到了提高,由此可见实习的基本目的已经达到,具体情况见图5。

图5 研究生综合能力提升情况

5.实习满意度及存在的问题。实习对于研究生是否有帮助直接反映在研究生对于实习的满意度上,通过实习,研究生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正式工作之前的不足之处。当问及研究生“您对本次实习的态度”和“您对本次实习的满意度”情况时,几乎所有研究生都持积极和满意态度,没有人觉得“无所谓”和“不满意”。可见,研究生总体上对实习效果认可度很高。

同时,研究生通过实习也能发现高校或实习学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调查显示:26.03%的研究生认为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64.38%的研究生认为实践机会过少,45%左右的研究生认为与同事交流少且理论学习不够。进一步调查“您认为实习过程中哪些方面仍有待改进”时,31.51%的研究生认为应通过教学进一步加强研究生专业知识的储备和提升专业能力和教学技能。

三、学科教学(生物)专业教育硕士教育实习优势及存在问题

(一)教育实习的优势

调查及访谈结果表明,近年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生物)专业全日制教育硕士实习情况总体较好。

首先,实习方式以线下为主,实习时间长,为实习生提供了较多的实习机会,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和热爱,也为实习生专业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实习学校对实习工作重视程度较高,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细致、耐心、充分,通过校外实践导师的全面高效指导,实习生对教师职业及课程理念的理解和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教育教学能力及其他专业技能都有所提升。研究生在实习过程中迅速成长,在教学实践中将知识与实际有机结合,迅速适应一线教学工作。

最后,高校重视实习的研习和总结工作。实习结束后,学位点能够采取汇报、研讨等多种方式引导实习生更好地反思教育实习的收获与不足,为提高教育实习质量、全面提高研究生专业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

1.实习生自身存在问题。

(1)实习生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第一,有56.16%的研究生在此次实习前没有进行过实习。认为自己缺少经验和专业知识有待提高的分别占8.22%和13.70%;45.21%的研究生觉得理论知识学习不够,在实践教学中不能做到理论结合实际。第二,19.18%的研究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如教学设计不够完善、课堂授课水平较差。例如,在授课时希望利用启发式教学,但启发内容和启发时间均不适宜;授课时想调节课堂气氛,但又会造成课堂混乱的现象。

(2)部分实习生主动性不高。尽管研究生都持有积极的实习态度,但26.03%的研究生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主动学习,对教材不熟悉,备课欠充分。

(3)实习生与同行交流学习少。研究生缺乏教学经验,与同行交流沟通可以取长补短,但受实习学校教研活动现状和研究生自身主动性等因素的限制,46.58%的研究生却难以做到这一点,导致授课水平提高有限。

高校为实习制定了较为丰富的内容,除听课和课堂教学外,还应该包括教学研究和班主任工作等。但在实习过程中,仅有61.64%的研究生参加过教研活动,46.58%的研究生参加过班级日常管理。在实际实习过程中研究生除了讲课、配合学校班主任工作外,很难深入了解中学生班级管理工作,不能得到全面的锻炼,教研活动的参与度不高。

2.实习学校为研究生提供的课堂实践机会有限。研究生实习要求为期一个学期,独立讲授新课每周不少于6节。虽然被调查学校所有实习生都达到了基本要求,但在实际实习过程中,仍有部分研究生的总授课学时数不高;此外,仅39.73%的研究生在实习期间有公开课等展示活动。总体而言,实习学校为研究生提供的课堂教学实践机会仍不是很多,使实习生难以更好地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进而进行教学反思,限制了其教学水平的提高。

3.高校校内导师指导作用发挥不够,实习评价仍有待改进。高校校内导师虽然能够与学生进行积极沟通,且绝大多数导师能对研究生进行教学和教研方面的指导,但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相比仍有不足,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及毕业设计指导方面,与校外实践导师的沟通合作不充分,需要改进和加强。

总的来说,研究生的实习评价采取了多主体、多元、多种评价方式的全方位评价,值得肯定。但同时也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在高校校内导师评价不充分不具体、校外实践导师定量评价不充分、缺乏系统综合的教育实习评定量表等问题。

四、学科教学(生物)专业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的改进建议

(一)高校应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实习生教学实践能力

生物专业教育硕士研究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其他学科基础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性知识。为培养合格的中学生物学教师,高校须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增加教师教育课程课时数,以进一步体现本专业的师范性;整合教育教学理论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即教育教学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有效结合,使研究生在以后教学时能更好地应用相关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中外教育实习模式不同,国内各高校教育实习方式也各有特点,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的有机结合是提高教育硕士专业能力的重要保障[10-11]。实习生建议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校内实训环节,增加校内实训环节的学时数,保证研究生实习前在校内得到更多的教学训练。除相关课程外,高校还应通过其他多种形式加强对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师技能训练,例如通过建立合作学习小组、研究生研讨平台、提供优秀教案及课堂实录等资源、组织和加强各级各类教学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和模拟上课的机会,帮助研究生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为实习做好充分准备。

(二)实习学校应保证实习时间、丰富实习内容,助力实习生各项能力的全面提高

实习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给研究生安排课时,保证有效实习。若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较强,可考虑让优秀的研究生主讲公开课,请实习学校教师参与评课并指正,让其他研究生参加以求共同进步;若研究生教育水平仍需提高,可适当增加课时,鼓励学生上台展示,增强学生自信心。

除课堂教学外,实习学校应支持实习生深度参与班主任工作,除策划主持主题活动外,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也可适当放权给研究生,实习学校原班主任负责监督指导。学校可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也可让研究生定期展示公开课,研究生应全程参与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

(三)加强实习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的管理工作

研究生教育实习时间长,参与学校和部门多,实习场所分散,指导教师包括多名实习学校校外导师和高校校内导师,管理工作需要多方协作,职责明确。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沟通协调,一方面要从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和生活保障等多方面为研究生实习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从实习评价体系和制度层面对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提出明确要求;要加强实习学校实践导师对研究生教学教研和班主任工作的指导;高校校内导师应及时与研究生沟通,全面了解研究生的实习情况,并积极主动与校外实践导师沟通合作,对研究生的教育研究工作开展深度合作指导,确保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设计和实施的有效开展。

本研究仅针对内蒙古师范大学三个年级的全日制学科教学(生物)专业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习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未调查高校的指导教师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及学生,调查结果不全面,但希望研究结果能够对高校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实习工作、教育硕士学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有一定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实习生硕士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V eraW an g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导师榜
爱情导师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不必对硕士卖米粉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