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河何以“二次沉沦”?

2023-07-04李岩

国企管理 2023年6期
关键词:酒厂酒业药业

李岩

宋河酒业曾以主线产品宋河粮液风光一时,但如今,再也回不去“东奔西走,要喝宋河好酒”的时代了。

“豫酒老大”因何日落西山?

输血变嗜血

公开资料显示,宋河酒业曾是我国知名白酒制造商之一,其前身可追溯至创立于1968年的国营鹿邑酒厂。1988年,国营鹿邑酒厂更名为宋河酒厂。

20世纪90年代初,宋河酒厂以极强的发展势头在白酒领域扶摇直上,生产规模、产值、利税等方面均居全省第一。1995年前后,国内其他白酒品牌强势入豫,宋河酒厂业绩增长开始乏力,经营每况愈下,最终在2002年跌下神坛。

情势危急之时,辅仁药业董事长朱文臣通过承接债务、注入资金以及股权收购等方式用1.5亿元取得了宋河酒厂85%的股权,并将其更名为宋河酒业。这一连串动作无疑救宋河酒业于水火。

此后,宋河酒业又开始了第二波次的蓄势发力、快速增长。辅仁药业收购宋河酒业时,其营收只有1.27亿元。2006年,宋河酒业营收已达6.8亿元;2013年飙升至22.5亿元,连续12年稳居“豫酒老大”的宝座。

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019年,账面十几亿元的“离奇失踪”,掀开了辅仁药业财报造假的遮羞布。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控股股东财务造假,宋河酒业想要独善其身,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为维持自身现金流的正常运转,辅仁药业多次对宋河酒业进行资产抵押,其中包括数千吨散酒、不锈钢储酒罐126个、灌装生产线14条以及其他生产设备。

如此境地,宋河酒业已无法正常运营。

极限的扩张

宋河酒业的两次沉沦与朱文臣的极限扩张战略不无关系。

早在2001年,朱文臣便给辅仁药业定下了两条发展路线:一是尽自己所能搞研发,发展新产品;二是通过收购兼并其他有资质的药厂,扩大生产规模。

朱文臣的收购东风很快就来了。2001年,河南焦作怀庆堂被辅仁药业兼并。冻干粉针剂、水针剂两个西药生产资格被朱文臣收入囊中,从此正式拥有西药生产资格的辅仁药业一路直上。

尝到甜头的朱文臣以此为契机,开始了他的收购之路。

朱文臣先后收购了开封制药厂、信阳制药厂,成立了辅仁集团。

2017年11月,辅仁药业以78.09亿元收购开药集团。也正是在此时,辅仁药业的营收与市值开始急速下滑。数据显示,早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辅仁集团就已四次受让股权,三次对外转让股权。在朱文臣左右腾挪股权不断掏空辅仁之际,开药集团与宋河酒业未能幸免于难。

在未能装入上市公司辅仁药业之时,开药集团就与辅仁药业的诸多关联方存在着担保、采购、研发支出等大量的关联交易。据悉,从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开药集团累计为大股东辅仁集团及关联方提供担保金额3.77亿元。

但开药集团未能拯救辅仁药业于水火,宋河酒业作为辅仁药业的核心资产被拉至台前,不可避免地成为辅仁药业及各路债权人案板上的“鱼肉”。

截至2020年底,宋河酒业以散酒等资产抵押借款12笔,待偿金额19.72亿元。宋河酒业也因此被多家公司告上法庭,几年时间共有400余起诉讼。无休止的抵押,让宋河酒业深陷泥潭。

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在某次公开场合评价宋河酒业时表示:“宋河酒业近几年在销售端整体表现不错,要是没有受到辅仁方面的拖累,应该会很好。”可惜的是,宋河酒业的诸多优势在辅仁集团引发的“连坐效应”中已消耗殆尽。

放眼国内白酒行业,白酒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品牌纷杂,行业市场格局悄然变化。从2013年开始,白酒企业建设规模就在不断缩小,开始集中化发展,主要形式以企业合并、企業收购为主。随着白酒行业分化格局日趋清晰,地方性酒企的生存空间只会慢慢被进一步挤压,宋河酒业的破产重整也许只是一个开始。

编辑/车玉龙

猜你喜欢

酒厂酒业药业
首爱药业
迁安市贯头山酒业有限公司
双沟酒业
康洁药业
羿神:神奇之地的一家诚实的小酒厂
酒厂工人
金种子酒业
悦康药业
扬子江药业
永富酒业的分享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