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餐饮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2023-06-29陶银燕

中国食品 2023年4期
关键词:产教餐饮校企

在时代进步的大环境下,餐饮行业紧抓发展机遇,对综合性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急剧上涨。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立足产教融合背景对餐饮管理课程进行创新与优化,以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现状,为学生制定职业规划提供有效指导。本文详细阐述了产教融合背景下开展餐饮管理课程实践的意义,分析了产教融合背景下开展餐饮管理课程实践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课程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有效策略,以期尽可能地满足餐饮行业发展对于综合性人才的刚需。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开展

餐饮管理课程实践的重要意义

产教融合即产业与教育教学相互支持与融合,将原本独立的两个行业构建成一体化的互动关系,使学校成为服务社会、培养人才的实体基地,从而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基于此,学校和教师应当深度了解产教融合的实质内涵,不断创新构建餐饮管理课程与人才培养模式,利用社会资源与完善的教育设备,推动餐饮管理行业的变革发展,建立学校与市场行业的双向人才定向性培养体系,顺应社会公共服务管理形式,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开展餐饮管理课程实践教学。

1.有利于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刚需。餐饮管理课程是酒店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而实践教学可以为学生理解理论体系提供支撑。随着餐饮行业在新时期的飞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持续上升,并且要求人才具备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管理能力等综合性能力,全面性人才也成为餐饮行业发展的刚需条件。然而,传统的餐饮管理课程更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关注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这与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并不相符。因此,要基于产教融合背景创新餐饮管理实践课程,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坚持学以致用的认知原则,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开展餐饮管理实践课程时,应当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任务,根据餐饮行业的发展动态,设计多种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刚需。

2.有利于构建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学校是培养大量现代化综合性人才的主要场所,其主要目标与最终任务是培育人才,要通过有效的改革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强化人才的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教师要基于产教融合背景转变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的方式,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课程教育体系,将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作为餐饮管理课程的重点目标,确保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基础,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内容,并以动态发展为导向来分析餐饮市场的变化,从而推动地方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的更新迭代。

3.有利于加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餐饮管理实践课程能够为学生奠定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引导学生适应现代化餐饮管理行业的发展状态,为学生积极参加实训项目、锻炼实践能力提供基础与保障。学生在实践课程的学习中或许会出现多样、复杂的认知问题与实践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积累与总结实践经验,从而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教师在开展餐饮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时,无论为学生讲解书本知识、深化学生感知,还是指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强化自我,都可以通过融入典型案例的方式,促进学生掌握深层次的知识内容,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案例资源与媒介。实践活动是学生迁移内化知识体系的形式之一,能够最大化突出产教融合的典型优势,要积极构建校企联动合作体系,指导学生主动参加实训活动,在企业工作岗位的真实环境中观察认知,从而真切反馈学生的认知能力与专业素养,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扩大实践渠道与方式,有效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开展

餐饮管理课程实践的现实问题

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是餐饮管理课程的核心特征,教师应当整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推动学生有效迁移内化知识,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

1.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为了确保给顾客带来极致的享受与体验感,学生在实习阶段或者正式入职之前都会参加培训活动,但餐饮管理相关企业所采用的培训制度与服务标准多有不同,学生接触到的培训内容很容易缺乏灵活性,而且餐饮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差距明显,新入职的学生甚至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了解服务的基本流程,导致顾客感受到的服务水准参差不齐,进而对餐饮企业产生了不良印象。

2.校企合作缺乏融合。基于产教融合的发展背景,多数院校已经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但缺乏系统考虑,难以形成长期的运作机制。部分企业主要依据具体收益或者人情世故来看待校企合作关系,缺乏有效融合,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深度配合。另外,企业往往将实习生看作基本劳动力,让学生承担最重、最累的工作内容,却忽视了学生的感受,违背了校企合作培养专业人才的初衷。

3.实训活动开展较少。实训活动的开展往往需要充足的筹备时间与成本,如酒水种类繁多,且无法通过循环利用节省成本,耗材成本极大,有的学校就会采用模拟教学的形式来代替正式的大赛活动,导致学生对餐饮管理专业知识的掌握只是“纸上谈兵”,一旦工作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就容易慌神。比如在顾客用餐过程中连续出现菜式的质量问题,导致顾客极其不满,而学生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处理宾客纠纷问题的能力较弱,无法快速反应并思考有效的解决策略,从而影响到顾客对于餐饮企业的信任与印象。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开展

餐饮管理课程实践的有效策略

产教融合作为整合课程实践与市场发展的一种先进教育形式,使学校成为集市场服务、人才培养、专业研究于一体的行业实体,因此应当立足产教融合背景重视餐饮管理实践课程,引进先进的教育手段与课程体系,为学生深化知识、锻炼实操提供有利条件,不斷提高餐饮管理服务水平。在重视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也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总结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多种问题,并积极探索相应的对策,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1.重新定位人才培养体系。在产教融合发展背景下,为了全面改革餐饮管理课程,必须探索符合专业发展趋势与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帮助学生掌握课本内容与专业技术,又重视强化学生灵活应用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学生可以在餐饮行业发挥自身价值,符合行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

第一,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安排课程实践活动,确保学生在符合行业发展动态的课程实践中掌握相应技能,锻炼学生快速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引导学生积累实战经验,并以学生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为标准,设计考核机制,强化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二,通过统一考评餐饮管理专业全体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理论基础,分析学生的基本学情与能力,将基础能力与实践能力差异性较小的学生划分到同一小组开展课程实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深化学生对餐饮管理专业内容的掌握,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与认知水平。同时,围绕学生在爱好、特征等方面的不同,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有目的地设计人才发展规划,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自身能力。

2.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实践。教师在餐饮管理课程实践中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将教育要素与创新内涵转化为相关企业的生产力与生产要素,将企业的生产要素与生产关系转化为教育教学的资源信息,实现产教资源的双向转化。这样由浅层次向深层次优化的校企合作,既强调资源共享,构建利益共同体,又能整合理论与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養,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扩大学生的就业范围。

第一,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教师应积极与相关企业进行联系,保持合作,分析餐饮管理工作流程与具体任务,并将其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提升课程实践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适应基本的工作环境,尽可能避免出现难以适应社会而无法就业的现象。比如,对于餐饮管理行业来说,以快速反应能力与实践能力处理消费纠纷、安抚顾客情绪是一项必备技能,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可以组织“解决餐饮纠纷”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互动形式来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将产生纠纷的细节具体演绎出来,并向其他学生呈现解决纠纷的正确方法,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观念与能力。

第二,学校与合作企业应基于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校方资源设备、实训基地、企业发展方向等基本信息,开发具备产教融合特色的教材或课程讲义,共同设计教育体系,初步构建专业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减少不必要或者重复的课程内容。同时,以职业发展规划为教育导向,明确岗位要求与行业发展动态,融入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等,促进学生掌握相关行业内容,节约在实习与就业过程中投入的时间成本。比如,围绕餐桌摆台、客房布置等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尽可能地为学生设计真实的课程情境,让学生在“沉浸式”认知中深化理论认识,加深校企合作。

3.加强餐饮管理的师资力量。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学校应重视师资力量的重要作用,全方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积极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倡导应用型教育。

第一,组织多样化的活动,采取丰富多样的手段,强化教师的职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加强教师对专业内容的掌握。比如,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进修机会,引导教师积极在高校完成进修学习,开阔教师的教育思维,使他们可以接受到更先进的理论内容与课程教学理念,进一步总结与整合教育经验。学校还可以组织座谈会或者培训活动,邀请餐饮管理有关专业人士或者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担任演讲者角色,调整教师的教育理念,深化教师对课程实践教学的理解。

第二,为了更好地实现产教融合,学校必须围绕教师的具体情况,设计具备可行性的鼓励策略,指导教师高效完成产教融合与餐饮管理课程教学工作。还可以从相关企业中选聘经验丰富、基础知识十分扎实的综合型人才担任讲师,强化课程教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推动学生将有限的课程时间投入到学习新型知识技能中,引导学生从初步认知向深度了解发展。

第三,学校必须改变餐饮管理课程中理论知识重于实践的教学体系,坚持以应用型教学实践培养专业人才,立足职业化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比如,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为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课程提供必要条件,推动学生学以致用,使其深刻理解餐饮管理工作的本质与内涵,尽可能为学生构建真实的环境与场所,使学生提前适应岗位需求,快速融入岗位工作环境中。

作者简介:陶银燕(1983-),女,汉族,河南开封人,讲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酒店餐饮管理、旅游管理、旅游文化。

猜你喜欢

产教餐饮校企
可怕的餐饮外卖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制止餐饮浪费,从你我做起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在餐饮外企挥洒精彩人生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