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3-06-29胡丽莎

中国食品 2023年4期
关键词:商务活动商务商务英语

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饮食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受地域、文化背景以及习俗等方面差异的影响,中西方的饮食观念与饮食习俗也有所不同。在现代商务活动中,如果不重视这种饮食差异,势必会引发矛盾甚至冲突,对商务活动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在未来的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对外商务活动,为了尽可能地保证对外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对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有所了解,不断培育自身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本文主要对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加以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对策。

一、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中国于2009年根据教育部人文社科所研发的项目,颁布了《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进一步强调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不断培养自身的人文修养以外,还应注重提升自身在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能力。2018年1月30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正式颁布与施行,该标准从“能力要求”方面入手,强调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应不断培养自身在英语应用、跨文化交际、商务实践以及思辨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从上述两个文件中不难看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了检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能力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学生如果具备一定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和创新思辨能力,不仅能推动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还能有效规避商务活动中可能引发的矛盾或冲突。例如,部分国家具有较强的等级观念,如果姓名的先后顺序排列不恰当,或者没有合理地安排座次等,就会引发冲突。

窦卫霖在其所撰写的《跨文化商务交际》一书中便专门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给跨文化商务活动的开展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案例分析。教材中列举了法国迪士尼的例子,由于美国营销商对于法国人的文化习俗、饮食习惯等缺乏了解,做出了许多与法国的文化习俗相背离的事情,如在园内推行禁酒令等,引发了法国当地人的强烈不满。

对此,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商务交际能力,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还应对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饮食习惯等有充分的了解。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及产生原因

1.中西方饮食崇拜。受到人文风俗、饮食习惯、国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在饮食原料、饮食习俗、烹饪方式乃至饮食崇拜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中西方饮食崇拜方面,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西方人坚持“以人为本”。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推崇“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中国古代,总体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大都是靠天吃饭,人们即使付出了辛劳的努力,有时候也会因为天公不作美而导致粮食减产甚至绝产,所以人们希望“上天”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只有“天人合一”,才能获得好的收成。相比之下,西方人强调“以人为本”,认为食物是人们制作出来的,是为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服务的,应当以人的需求为根本。因此,在西方人的餐桌上,大多是营养均衡的食物,更加注重食物中热量、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等的含量,旨在确保饮食均衡。

2.中西方饮食作用认识。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饮食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养身,即借助“五谷”来调理人们的“六脏”,通过不同食物的搭配来滋补身体,并始终坚信食补的作用远远大于药补,非常注重养生与保健。二是满足眼福和口福。中国人在饮食方面比较注重“色、香、味、型”俱全,人们普遍认为,如果一道菜的颜色不鲜艳、香味不浓、味道不鲜美、造型不美观,则不是一道好的菜肴。三是具有调和矛盾、拉近关系等社会作用。人们在发生矛盾,或者想要拉近彼此的关系时,都喜欢通过一顿饭来达到相应的目的,所以餐桌文化在中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较于中国,西方也将饮食的作用分为三点:第一点也是养身,讲究结合人体对脂肪、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热量等方面的需要,合理地进行饮食安排。第二点是满足口福,比如将柠檬、酸奶油等不同的口味调和在一起。第三点是表达基本礼仪,抑或是用于表达某类情感。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在饮食作用的认识方面既存在相似之处,又有一定的差异性,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中国古代自古便有“杯酒泯恩仇”之说,倘若亲朋好友之间存在矛盾或误解,在酒桌上便能够“把酒言和”。而西方国家則遵循依法办事的原则,邀请客人吃饭仅仅是表达自身的礼仪或者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从不会在酒桌上进行商务活动,因为他们认为这样会违反个人意愿。

3.中西方用餐座次。不同国家在安排用餐的座次时,都有着各自的特色与讲究。比如中国人讲究长幼尊卑,年长的老人、长辈或身份尊贵的客人,一般会被安排到上等座位,即面对房屋进门的位置,相对次要的长辈或客人在主位的左右两侧,年龄和辈分较小的则被安排在背对房屋进门的位置,即下座。在西方,一般情况下男女的座位是分开的,而且比较尊重女性,座位一般在右边,男女之间的座位有一定的间隔,即便是夫妻,也会被安排分开坐。

中西方之所以在用餐座次方面存在差异,可能是因为中国古人讲究“以上为尊”,因而在邀请宾客或长辈参加宴会时,会按照身份地位、辈分等因素安排座位。西方则讲究“以右为尊”,再加上一直以来都有“女士优先”的传统美德,所以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宴会,都会将女性宾客的座位安排在上座。

4.中西方用餐氛围。中国人追求热闹,特别是在许多农村地区,举办宴席时除了会精心准备美酒佳肴外,还会邀请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坐在同一个桌子上吃饭,甚至同饮一碗酒。一些主人为了彰显热情,还会劝酒。西方人在用餐时则喜欢在安静的氛围下品尝美酒美食,且讲究分餐制,认为与宾客共饮或同食一道菜很不卫生。

三、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

培养学生跨文化商务社交能力的策略

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在未来的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参加一些国际商务活动,难免会跟外国朋友打交道,因此,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商务社交能力显得尤为必要。

1.不断引导学生掌握并尊重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毋庸置疑,中西方在饮食文化方面存在着差异性,这些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唯有去适应它,才能有助于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此,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商务活动中,需要了解与掌握各国的饮食文化,尊重不同国家在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并能够根据不同国家的饮食习惯、饮食风俗和理念等,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为对外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在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除了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角色的有效转换以外,还应指导学生充分尊重和理解异国的饮食文化,使他们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差异,从而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感受并欣赏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和饮食风俗等。

2.充分借助现代媒体网络进行跨文化训练。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集信息更新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于一身的媒介,逐渐成为了连接各国文化的重要纽带。除了互联网以外,广播或电视中的外语节目、国际性节目等同样可以用于国际文化的传播。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大力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合理运用现代媒体网络和各种学习平台,对学生进行跨文化训练,使学生对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等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促进跨文化商务社交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世界是平的》等与商务礼仪或饮食文化相关的电影片段,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电影中的细节,感受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差异,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习积极性,真正理解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含义,进而培育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3.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西方文化。众所周知,大学中的英语教学课时是非常有限的,但学生的课余时间是相对充足和自由的,为此,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培育自身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过阅读英美文学名著、观看英美电视剧等查找更多与西方文化有关的资料,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用英语交流心得并相互评价。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使学生接触到更多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了解到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及人文风俗等,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另外,教師还应注重外教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地与外籍教师建立联系,并在平时注意观察西方人的饮食风俗及习惯等,从中积累相应的经验,为今后从事商务活动做好准备。倘若学校没有招聘外籍教师,教师可以组织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前往涉外酒店西餐厅进行实习,让他们在实习的过程中观察和了解西方人的饮食流程、饮食文化及饮食习惯等,总结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差异,并培养自身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总的来说,中西方饮食文化在饮食崇拜、饮食作用认识、用餐座次以及用餐氛围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而言,若想提升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就应不断地引导学生掌握并尊重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并充分借助现代媒体网络进行跨文化训练,让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

作者简介:胡丽莎(2000-),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商务英语。

猜你喜欢

商务活动商务商务英语
论跨文化交融在国际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电子商务发展的民商法保障初探
衬衫潮百搭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商务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