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课程思政”面临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

2023-06-28余龙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1期
关键词:面临问题二级学院解决措施

余龙

摘 要: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二级学院是高校与教师之间的纽带,发挥好二级学院的积极作用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所在。通过研究目前各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领导引领不明显、制定制度不落实、教师培训不系统、资源平台不整合和思政效果不评价等问题,从统一思想、健全制度、培训教师、支持资源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二级学院;课程思政;面临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1.077

在2017年,第一次将“课程思政”寫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共同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强调高校中的各类专业课程要与思政课同向而行,两者相互呼应,共同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2018年以来,从知网上搜索相关“课程思政”话题的文章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说明“课程思政”俨然成为了高校研究的热点,这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另一条途径。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主要是从顶层设计开始对课程思政进行规划建设,各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同时,教师则着手于完成自己授课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从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到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案例进行融合。但是,作为高职院校和教师之间桥梁的二级学院,未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急需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做出各种措施来帮助落实“课程思政”。

1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建设“课程思政”的意义

1.1 落实立德树人

由于一些大学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被网络上一些不良之风带动。而高职院校的在校生恰巧是最容易被鼓动的青年对象,作为高职院校离学生最近的二级教学单位,其肩上的责任重大。高职院校学生之所以容易受到误导,除了自身思想意志不坚定之外,还在于二级学院管理的不到位。目前,二级学院作为基层教学组织单位,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技能提升上,而缺失了对学生思想政治引领,所以从专业课角度出发,更要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在高校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大背景下,现阶段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论是在投入力度上,还是在育人效果上,高职院校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1.2 完善思政体系

目前,多数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仅仅停留在思政课上,最多加之辅导员对于“问题学生”的心理引导,无法形成完整的闭环思政体系。想要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不仅需要学校单方面做出贡献,更重要的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这其实就是一直提倡的“三全育人”的核心。二级学院作为教育教学实施的主要组织者,需要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所有校园生活,通过思政课程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通过“课程思政”将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带入到学习的每一门专业课中,通过主题课外活动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1.3 助力人才培养

随着国家提出“双高”“1+X”证书试点、职业院校高质量专业群等一系列的发展计划,国家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更为高职院校的二级学院指明了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向。每年,二级学院各专业负责人结合企业调研情况,特别是对非专业能力的要求,针对社会对于用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新社会提供高水平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二级学院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通过各专业各学科的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帮助二级学院形成高水平专业、高质量课程、高素质学生的良性循环育人体制。

2 二级学院推进“课程思政”中遇到的问题

在二级学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各个方面都遇到了或多或少的困难,主要有领导引领不明显、制定制度不落实、教师培训不系统、资源平台不整合和思政效果不评价等方面。

2.1 领导引领不明显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党政领导班子主要有党总支书记、院长、副书记、副院长、支部书记等组成,其中只有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与教师有直接联系,其余领导均不参与教学管理,所以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很难真正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中。又因为高职院校二级学院领导干部中有一些不是中共党员,导致党组织对于“课程思政”建设中参与度不高。所以,二级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对于课程思政落实主要面临如下几个问题的问题:党组织对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指导欠缺,无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不能够直接参与到专任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中去;面对不同专业背景的专任教师,党支部不能够落实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党组织活动与教研活动之间有鸿沟,无法将党支部学习和教学改革学习有效融通。

2.2 制定制度不落实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和制度,但是在二级学院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主要表现有:开会传达不明确,虽然二级学院多次召开“课程思政”方面的专题会议,但是很多会议过于“形式化”,并不能真正解决专任教师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困惑;布置任务不考核,通过党政联席会通过的制度和任务,分解后无法落实到具体人,或者对于未能完成任务的情况不进行实质性考核,导致任务难以推进完成;多部门协同不沟通,由于课程思政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党委组织部、教务处、信息技术保障、学工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完成,缺少二级学院的组织,单靠专任教师是很难推动;重视“成果”不看效,为了凸显二级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果,更多的重视论文、课题等显性成果,而忽略了课程资源和学生学习效果等隐形成果,缺乏公平的制度进行正面激励教师做好课程思政教育。

2.3 教师培训不系统

由于专业课教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都较为生疏,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对专业课教师进行全覆盖的课程思政培训。鉴于各高职院校的专任思政教师人数有限,导致无法快速完成对专业课教师进行成体系的课程思政培训,所以更多的专业课教师只能先靠自己去摸索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之间如何融合,但是课堂实施效果较差。目前,针对课程思政的专业课教师培训,大多数仅限于校内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面向各二级学院专业课教师进行的理论讲授,缺乏针对性的指导,特别是如何将思想教育和专业知识融合,才达到预期的思政教育效果。另外,对于专任教师积极性不高的情况,更多的是采取会议签到、年终考核等方式进行制约,但是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专任教师思政能力不足的问题。

2.4 资源平台不整合

鉴于专业课程思政才刚刚起步,学校层面的不同部门之间还存在很大的交流困难,导致校内课程思政资源无法整合汇总。虽然学校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但是优秀案例和做法仅限本校交流,并没有公开推广,示范和辐射的范围较小。另外,由于学校之间利益冲突、规章制度不健全、网络技术不成熟等原因,使学校之间课程思政资源无法实现共享,导致各校很多教师重复收集整理相同的思政素材,进而使资源共享平台搭建受阻。目前虽然已经有很多所高职院校构建了校内课程思政资源库平台,但是数量和规模还较小,资源共享平台用户也仅限校内教职工。虽然校级的课程思政资源平台较容易搭建,但由于各类院校的强项和优势特色存在不同,导致搭建各校共享资源库受到利益、师资队伍、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制约,在大数据时代搭建课程思政资源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5 思政效果不评价

由于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难量化和体现周期长的特点,课程思政的评价就成为一大难题。首先,课程思政育人成效难量化,很难用量化的指标来考核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其次,想要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需要长期的时间积累,并且学生的思想也是动态的,在较短的时间内很难得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3 二级学院“课程思政”建设解决措施

3.1 统一思想

二级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要积极与学校领导探讨沟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明确领导班子人员分工并赋予权力,落实统筹高职院校各部门资源调配,从根本上解决思想问题和行动问题。另一方面是统一专任教师的思想,强调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要注重育人的本质,不管是党员教师还是非党员教师,都要秉承立德树人的教书育人理念。为了让所有的专业课教师能够主动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能力,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思政氛围,不仅要从思想上进行引导统一,更要在行动上进行科研任务减压,从而让专业课教师有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对“课程思政”进行建设研究。

3.2 健全制度

二级学院通过党政联席会议制定的责任制度一定要分工明确,落实到人。各负责人之间既要做到通力协作,又要做到各司其职,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与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首先,细化制度,责任到人。二级学院推进“课程思政”管理制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制度是否具有可实施性,为了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要将制度文件做细做实,只有责任明确到人,才能顺利完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其次,柔性管理。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要践行者,过于严苛的制度管理会让教师身心俱疲,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根据学科背景、教师年龄、职称分布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旨在对所有的专业课教师进行全覆盖式的思政能力提升。最后,制定合理目标。想要达到“课程思政”的立德树人目标,不是通过几次培训或发表几篇论文就能真正达到的,各校需要考虑本校自身具体情况,主要是结合学校等级、思政教师队伍、学生层次等方面,制定适合本校的预期建设目标,稳步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能力。

3.3 培训教师

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教育的核心负责人和实施者,只有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水平和能力提高了,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为了全面提升教师的思政能力,首先,将课程思政教育纳入到教师的岗前培训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如何挖掘思政元素、如何融合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采用什么教学手段等等。其次,由于专业课教师有较大的教科研压力,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自主提升思政能力。二级学院制定详细的思政能力培训计划,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或者校外专家定期开展系统性学习。通过系列培训,各专业各课程负责人需要制定出针对自己课程的一套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课程组每位老师通过教研活动进行沟通学习,最终通过课堂实践完成課程思政的最终实施。最后,各校开展课程思政的情况不一,各校的实力和教师的水平也参差不齐,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专业课教师培训机制,让更多的专业课教师真正提升课程思政能力。

3.4 支持资源

二级学院为了更好的推进“课程思政”专项的推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支持。首先是政策上的支持,二级学院可以以专项的形式为“课程思政”提供人员配备,成立专门的课程思政领导小组,搭建学校各部门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桥梁,为课程思政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另外还需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财力支持,可以以教改课题申报的方式进行激励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理论和实践研究。为了防止专业课教师不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可以结合制度文件,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纳入教科研任务、年终分配、职称评审等利益相关事宜上。最后就是技术支持,为了扫清专任教师如何建设课程思政的顾虑和困惑,二级学院需要积极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校信息技术中心建立无障碍沟通渠道,为各专业搭建课程思政资源平台做好软件和硬件准备。

3.5 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的评价是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集中体现,不仅能够获知思政教育的真实效果,更能为今后的课程思政改革指明方向。想要建立健全合理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重点要从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在课程思政的评价指标中,首先要考虑教师思政能力,教师的思政意识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得以全面的展示,只有教师思政能力强,才能将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融于专业知识体系中。然后,课堂过程评价也是课程思政的另一项重要指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组成了课堂过程评价。其中教学目标是将知识目标与思政目标融为一体的综合性目标;教学内容是将思政元素以思政案例的形式融于知识结构体系中;教学方法是结合学科特点和思政元素类型,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完成教学目标。最后,课程思政的评价指标就是学生成长评价,学生的成长情况直接反映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学生的成长情况不仅包括学业成绩和技能水平的提升,更要注重爱国情怀、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提升。

另一方面,需要用长期发展的眼光来评价课程思政,才能真正体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和多角色评价的方法评价课程思政。由于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主要体现在意识层面,很难量化具体的指标。因此,在评价课程思政效果时主要结合定性指标,定量指标作为补充,将定性和定量指标形成互补。其中,定性评价是结合入学前的问卷调查、在校期间的思想档案、毕业后的跟踪访查等手段来长期记录学生的思想状态;定量评价主要参考的是多角色对学生完成课程思政目标的情况进行考核。其中多角色是指直接或间接实施了思政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主要包括有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根据评价角色站的角度不同,可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等手段进行评价,得出更加公平公正的评价结果。

4 结语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是高职院校职能部门与专任教师之间的纽带桥梁,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二级学院的各项举措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通过分析研究各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做法,总结出目前二级学院在推进课程思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领导引领、制度落实、师资培训、资源整合和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统一思想、健全制度、培训教师、支持资源和评价体系的解决路径。

参考文献

[1]林素琴.高职院校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11):8388.

[2]江颉,罗显克.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8487.

[3]汤苗苗,董美娟.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2):5455+70.

[4]夏文芳.课程思政中高校二级学院党组织的政治引领[J].上海党史与党建,2020,(04):5557.

[5]吴珍.二级学院“课程思政”面临的挑战与推进路径[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04):107113.

[6]肖润花,李珊珊,陈文娟,等.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实施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1,(22):8285.

猜你喜欢

面临问题二级学院解决措施
二级学院学生干部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
油气开发专业定员工作分析及建议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绩效考核初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