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3-06-28高宏美竹王鑫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2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解决措施

高宏美竹 王鑫

摘 要:电信网络诈骗是信息化时代新兴的新型犯罪,区别于传统诈骗方式,电信诈骗主要借助网络靠线上联络以交友、招聘等为由进行随机对象诈骗犯罪。近年来,电信诈骗已经逐渐发展为集团化、专业化、跨国化,成为危害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电信诈骗具有蔓延性大、手段更新快、团伙反侦察能力强等特点,此外,我国现有法律框架对打击电信诈骗支持力度有欠缺,也是让诈骗团伙日益猖獗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拟定高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策略,联合多部门、多领域对违法犯罪进行打击势在必行,只有坚决打击诈骗团伙,让他们受到严厉的惩罚,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保护人民群众资金安全,同时也有助于遏制诚心危机,维护祖国社会和谐稳定有序发展。

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现状分析;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2.065

信息化时代,网络沟通万物,在互联网带来巨大便捷、高效同时,也伴随着陷阱和威胁,一些犯罪团伙,以网络为据点,对广大群众实施无差别广撒网式犯罪,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困扰和损失。电信网络诈骗人员通过网络、手机信息、微信群等方式向指定范围受害者发布具有迷惑性的信息,让受害者在不知情情况下将财产转移至诈骗分子账户,给受害者自身及家庭带来巨大灾难。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金融及通讯业也蓬勃发展,犯罪分子借此势头,迅速蔓延,严重破坏社会稳定损害人民群众经济利益。因此,多部门共同参与加大打击犯罪力度,依法依规对犯罪人员进行全方位打击,以实现社会大稳定,提高法律威信,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和生命安全。

1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现状

依托互联网而衍生的各种犯罪形式层出不穷,花样百出,诈骗犯罪团伙在信息化时代不断进化呈多发高发势头,截止当下仍有上涨趋势。因为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者具有随机性和不特定性,这不仅让受害人难以防范,对人们警察执法也带到一定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多场合均做出指示,要严防新型网络犯罪,切实保障人们群众财产安全及社会稳定。

据统计,2015年我国统计在案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就有60万起,涉案金额超过230亿元。2016年中国境内网络诈骗立案62.98万起,已破坏案件只有9.3万起,查处电信网络诈骗罪犯3.47万人,造成经济损失超过200亿。2017年,中国境内网络诈骗立案64.3万起,已破获案件13.3万起,查处电信网络诈骗罪犯5.4万名,经济损失约132.5亿元。公安部报道指出,2018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82.1万起,其中破获13.7万起,查处电信网络诈骗罪犯7.33万名,经济损失达192亿元。2019年电信网络诈骗立案82万,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0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3万人。2020年立案95万,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2.2万起,累计挽回损失1876亿元。2021年,立案96万起,破获44.1万余起,抓获罪犯69万余,追缴返还人民群众被骗资金120亿元。

通过对过去几年我国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分析,可以明确两点内容。

第一,案件立案数量自2015年到2019年逐渐走高,而2020到2021年出现改善。从案件立案数来看,2015年至2019年来,立案数量快速增长,可见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逐渐泛滥,尤其是2018年,同比增长超过35%,增长趋势最明显。不过2015年到2019年破获案件率明显偏低,在这种犯罪案件逐渐上升,而破案率徘徊不前的情况下,提示公安部要加强打击力度。2020年至2021年案件分析可见,立案数量明显变缓,而破案次数显著提高,抓捕力度也较前明显增加,这也是過去两年公安部取得的较大成就,但总体而言,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仍很猖獗,需要进一步加强各部门合作,进一步打击犯罪团伙。

第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成本不高,但对受害者造成的损失极大。区别于传统诈骗手段,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骗术更高级,隐匿性更强,他们借助信息化手段,犯罪时通过网络、电话及银行账号就可以遥控跨区域犯罪,犯罪成本不高,但抓捕难度很大,抓捕成本高。在2015-2021年每年经济损伤都超过100亿以上,并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尽管2019年至2021年经公安部门联合打击后,有所改善,但专项行动显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2 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

(1)案件数量多,受害者经济损伤严重。据公安部公布数据显示,最近10年,我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量每年都以20%~30%速度递增,2015年立案案件数量达59万,比去年同期增长32.5%,累计造成受害者经济损伤222亿元。据公安部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国电信网络诈骗立案35.5万件,比前一年上升36.4%,给被害人造成经济损伤114.2亿。并且在此期间,单个案例被骗金额上限不断上升,2015年至2020年,全国被诈骗千万元以上案例超过120起,百万以上案例高达2800起。

(2)犯罪类型多,内容和手段更新快。犯罪分子作案方式从起初广撒网式打电话、发带有钓鱼连接的盗号短信,发展到通过网络虚拟改号、盗用个人信息及通讯账号、微信号等,从之前在境内雇佣马仔取款到网上转账、跨境消费、在境外迅速体现等手段。并且,犯罪手段还处于快速更新中,当下最常见的骗局多为冒充办案机关、猜猜我是谁、冒充黑恶势力、机票或演唱会改签、重金求子、中大奖等几十种诈骗手法。

(3)作案区域广,影响群体多。从现有立案情况分析,电信网络诈骗波及的地域十分广阔,全国各个省份及直辖市包括港澳台自治区等无以幸免。甚至随着信息化时代发展,网络及电商崛起,诈骗的范围从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蔓延。犯罪分子以前都是无差别进行撒网式行骗,而显著逐渐发展到掌握受害者个人家庭及工作信息,精确诈骗。

3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对策

3.1 尽快制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相关法律

3.1.1 加快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刑事立法工作

依法加强电信网络诈骗打击力度,设立专门的电信网络诈骗罪名,通过加大打击力度,让这类犯罪不能以无此罪名获取较低犯罪成本,打破过去无法重判的尴尬境地,同时要提高打击力度,对私自交易、出售个人银行卡、身份证信息的人员进行打击,打击出售手机卡及黑中介及卡商。在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治理措施中,加强法制建设无疑是最有力的一个手段,对犯罪分子会形成强大的威慑力,让其因可能受到的重刑而心存畏惧。所以,立法,加强打击力度,是最有效最根本的解决措施。

3.1.2 重视对居民个人信息的保护

早在2003年就有人大代表提议,推出个人信息保护法,并且现有《网络安全法》《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本来就有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条文,但是都只是简略涉及,没有进一步细化,并且没有对犯罪分子的量刑制定标准和解释。当居民在网上消费、办理银行卡、办理各种会员卡、购票等涉及使用个人信息时,要加强监管,坚决杜绝商贩恶意泄露个人信息。一经发现有企业或员工私自贩卖居民个人信息并由此获利,应从严从重处罚。保护个人隐私不泄露是保护群众财产安全的基本措施。

3.1.3 加快对金融机构、电信企业的立法

金融机构、电信企业应强制对用户施行实名制,这种规定只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条例》等法律中有提及,但没有细分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尽管金融机构及电信企业有义务为消费者提供便利服务,但同时也应主动承担拦截诈骗电话及短信的责任,对非本人操作的银行转账应提高识别能力。受害者在诈骗期间遭受巨大经济损伤,金融机构、电信公司、洗钱、传播木马程序等,尤其是泄露用户隐私情况,应加强打击力度,确保人民隐私安全,切断犯罪途径。

3.2 深化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

定期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将责任进行分工,明确每一项工作目标并制定合适的完成时间,确定奖惩机制,让各部门把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目标纳入绩效考核,并分享情况,遇到困难时,多部门开会研究,互相交流信息,强调协调联动机制,建立长期的完善的打击措施。公安机关与通信部门联合行动,对涉案电话及时予以拦截并关停通讯业务,与银行、金融系统联网,当发现涉案账户后第一时间拦截冻结,并且要求通信部分在工作中一旦发现可疑线索,第一时间汇报给公安机关,经公安协调各部门联合作战,依法打击治疗网络诈骗。

3.3 加强防范诈骗的宣传力度

3.3.1 开展常态化的全民宣传

媒体、网络、微博等多渠道宣传方式是降低群众受骗的重要手段。应不遗余力的进行宣传,组织工作人员学懂、血透诈骗形式和套路,将宣传工作做细。并注重宣传的连续性,充分应用新闻媒体和广告、自媒体等多渠道宣传,可联合公众人物,借助公众人物影响力,通过真实案例进行宣传,普及新的诈骗形式,让大家免于上当受骗。宣传时同时要注意侧重点,针对老年人、在校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着重进行宣传,务必提高群众防骗意识。

3.3.2 开展重点行业的针对性宣传

市人行、市银监分局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培训,监督各银行内部培训情况,加强一线人员识别诈骗骗局的能力,通过摆放宣传画报、发放纸质材料等方式向办理业务的人员宣传谨防诈骗知识。组织市移动、联通、电信等公司通过短信向市民公益宣传诈骗新手段,让群众对新的诈骗方式有所识别。这样可以提高电信、金融企业监督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效率,也能大幅度降低电信网络诈骗的发生率。

3.4 提高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的科技手段

3.4.1 充分运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

要深化基础支持。依照全国反诈中心制定的规范,强化力量、制度、手段建设,提高对新知识、新事物的学习能力,掌握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相关知识,综合开展针对诈骗电话的拦截行动,做到第一时间阻断电话、冻结银行账号,通过大数据分析,排查任何关联人员,建立预警机制,对有前科人员实施必要的动态管控措施,尽早发现并打击违法行为,严防流串犯案。应用新技术手段去提高公安机关办案能力,将反诈骗中心塑造呈具备组织、指挥、研判、打击、治理的作战中心,为进一步高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供保障。

3.4.2 积极借鉴企业先进技术

除了政府部门及公安系统,一些社会上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探索并研发了一些用于识别网络诈骗的软件。比如腾讯公司退出的打击拦击伪造基站的“鹰眼”系統,美亚柏科公司研发的“钱盾”拦截支付系统等,这些软件都能对电信网络诈骗进行一定的拦截。并且,许多企业研发的系统都是免费供群众使用,这都应该纳入公安使用参考中。

4 结语

尽管近年来经过公安部牵头,多部门联合行动,有效打击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嚣张气焰,也大范围遏制了其进一步的蔓延趋势。但长远来说,源头治理才是彻底根除电信网络诈骗的办法。一是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犯罪分子的打击,通过严厉的法律处罚措施,对犯罪分子起到震慑作用。二是构建联动机制,协调不同政府及机关职能单位,带动社会团体,相互配合,互相补漏。三是开展广泛而持续的普法宣传。四是提高执法的科技化程度,做到精准打击犯罪。只有不断完善打击手段,加大惩处力度,联合多方力量,才可能将电信网络诈骗彻底消除干净,还人民群众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徐亚琼.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问题分析及规避对策[J].法制博览,2021,(34):189190.

[2]时延安.个人信息保护与网络诈骗治理[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7,25(06):324,169.

[3]陈飞,李永瑞.关于电信诈骗犯罪的剖析与防治[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6,29(06):7784.

[4]法制网.2017年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3.3万起[EB/OL].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1808/05/content_7610885.htm?node=20908,20180805.

[5]石杨.织密天网筑牢堤坝合力攻坚“天下无诈”[N].人民公安报,20190305(003).

[6]付超,梁易薇.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9,38(10):6972.

[7]中国新闻网.公安部谈侦办电信诈骗案:最大限度挽回群众损失[EB/OL].http://www.chinanews.com/sh/2016/0322/7806243.shtml,20161215.

[8]搜狐网.截至2016年7月电信诈骗案35.5万件损失超100亿[EB/OL].http://mt.sohu.com/20160914/n468399204.shtml,20161215.

[9]王晓伟.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现状、问题与对策[J].社会治理,2017,(01):4047.

[10]胡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现状及治理对策[D].山西师范大学,2021.西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解决措施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