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真相时代共情机制在建设性新闻中的应用探析

2023-06-28赵佩茹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共情

摘要:网络视域下新闻信息传播主体逐渐泛化,信息传播方式、文本编辑多元转型。后真相时代,媒介网络平台的多点连接与多元对话致使信息撕裂与舆情偏见症候显现,传统新闻的舆情引导效果甚微,基于乐观心理基膜与社群介入的建设性新闻,通过情感连接的共情建设传达新闻信息,引导社群舆论正向演变与扩展。文章梳理建设性新闻的共情衍变,结合新闻语境,对中国建设性新闻的共情实质进行总结。文章以抖音短视频平台“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报道为例,归纳新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三种建设性新闻的报道思路与共情偏向:中央媒体直播报道过程中“身心嵌场”,与全网域大众构建“空间共场”的现场环境亲临感;地方媒体转发编辑报道时,基于IP地域特征与媒介服务视角,与针对性受众构建“话题共题”的共鸣感;个体媒介从个人视角出发,以温情故事的讲述方式与激励鼓舞的情感引导,与社会群体构建“命运共体”的身份认同感。文章最后总结灾难新闻舆情引导的适度原则,为后真相时代突发灾难事件的新闻建设提供经验,完善中国突发灾难新闻报道措施。这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社会治理理念融合的中国特色报道,能为后真相时代建设性新闻的共情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后真相时代;建设性新闻;灾难报道;共情;偏向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7-0114-03

一、中国语境下建设性新闻的共情实践

移动媒介的诞生使情感传递在互动性上发挥更显著的效果,情感的导向运用成为“人人时代”[1]社会舆论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诞生于数字时代的建设性新闻,通过引入心理学的积极情绪导向策略,构建共情链接,缓和新闻事件的负面冲突与读者的消极情绪。

(一)建设性新闻的共情衍变

建设性新闻是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新闻生产过程,创造有吸引力的报道,同时保证新闻的核心功能[2]。在提出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建设新闻,引导受众期望,这种情感引导源于心理学中的共情治疗。1890年,爱德华·泰坦纳将英文单词“empathy”定义为“一个将客体人性化、将自己进入其他事物内部的过程”[3],中文译为共情。心理学领域共情是一种心理咨询的治疗方式或辅导技术[4]。

新闻传播语境中,共情是一种集合经济、文化、政治形态的社会群像情感表达。信息生产者要融合除新闻当事人以外的信息接收者的群像特征,涉及生存状态、情感预判等因素,对新闻信息进行传播报道,以求在“事件个体”与“接收群像”之间形成情感联结,进行共情舆论叙事,达到共鸣传播效应。

(二)建设性新闻的共情本质:“共场”“共题”“共体”

媒介平台通过事件本身的直接介入,搭建现场空间,引导受众对事件本身的间接性身体介入,构建受众身处事件现场的空间想象与真实感,链接空间“共场”共情。编码者编辑事件本身,要基于平台受众特征与公共职责等现实因素,直击受众关注的议题,形成事件与受众二者共同话题的“共题”共情。最后,从事件客观性延展,上升到情感维度的身份认同,触动命运共同体的“共体”共情,促使共情机制发挥作用。

(三)建设性新闻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共情效能发挥

多元语境弱化了传统新闻信息审核机制的效能,网络舆论场对模糊信息的净化功能在后真相时代效果甚微,网络平台的媒体进行有效性舆情引导至关重要。面对突发灾难报道,入驻抖音短视频平台的主流媒体与个体媒介用户秉承真实原则,担任“辅导者”。立足“被辅导者”的情感期盼,对事件进行由“知(知道事件)—情(产生情感认同)—行(进行正向参议评论)”的共情过程引导,建立媒介特有的情感传播模型,引导正向舆论产出,避免民众的恐惧等负面情绪的发酵,发挥建设性新闻的共情机制,有效实现共情治愈。

二、抖音媒体账号在MU5735空难报道中共情偏向构建

在语言语义的词汇阐释中,“偏向”即“bias”,意为偏袒、侧重某一方。罗文辉将偏向界定为“系统性地偏向某一方或某种立场”[5]。Hackett认为偏向是一种“不平衡”与“扭曲现实”[6]。新闻框架选择新范式代替媒介“客观性与偏向”的旧范式[7]。文章阐释的新闻偏向,依据社会现实、新闻媒体认知、新闻文本架构、受众认知、公众舆论五个现实因素[8],对中央媒体、地方主流媒体、自媒体空难报道时新闻建设的叙述话语偏向,以及偏向建设中的情感舆论导向效能进行区分。

(一)中央主流媒体:“身心”嵌入现场的“共场”空间搭建

新媒体时代到来,加速了传统新闻业共同体与新闻从业者身份的“液化”[9]。受众不断转发分享信息,促使信息裂变,突发灾难事件的未知性加速了信息失序问题的发生。中央媒体作为新闻业的领头羊,具有第一时间记录与现场呈现的媒介公共职责,应该及时有效处理信息失序问题,提升中央媒体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10]。

1.身体“共场”:现场场景化的视觉体验

直播是确保信息时效性的最佳产出方式,针对突发性灾难事件,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主流媒体记者抵达空难现场,在抖音平台以直播的方式对现场情况进行实时报道,为受众搭建与坠机现场的“共场”空间。

央视网快看账号,以《总台直播独家报道:很多关键部件深埋地下,深达20米》的文字標题,吸引超240万人次关注直播报道。镜头俯拍泥泞的土地、蜿蜒狭窄的山路、破碎的飞机残骸等,给予受众直观化的灾难现场环境体验。

视听技术的赋能稀释了多语境文化背景下文字语言的复杂性,现场环境的特效动画视听展现,简化了受众对信息的解码,深化了受众对“深20米”程度的理解。“特效赋能+视听镜语+记者亲临”的直播式文本叙事架构,引导受众的关注点向搜救困难转移,增强了群众对党与国家应急处理能力的信任感,唤起了受众对现场人员的敬佩之情。

2.想象“共场”:信息寻访中的未知探索

在建设性新闻报道时,新闻从业者需要凭借自身的专业素养,紧扣受众“被辅导者”的心理期待,利用受众对未知结果的窥探欲与知晓欲,在第一现场进行关键信息的有效探索。人民网抖音账号围绕“东航MU5735事故救援滚动直播”主题,开展了6场近37小时的直播报道。

直播报道过程中,记者在关键物件旁的有意式驻留与解读,持续吸引受众关注,转移受众的恐慌情绪,助推大众为遇难者祈福,抚慰其亲属。

(二)地方级主流媒体:中介服务式报道话题“共题”内容

地方级主流媒体需要树立“二性+二力”,即地域性、贴近性、亲和力、感染力的新闻本位意识[11],还要注重自身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与公信力[12],对受众与事件的共情话题进行新闻建设,构建特色话语叙述,确保后真相时代应对突发事件报道时“不失声”,发挥地方媒介建设性新闻报道中的社会治理功能,实现地方社群的共情治愈。

1.转载信息内容切合受众IP地域特征

针对突发灾难事件的信息的第一时间记录与报道,地方媒体不具备中央媒体的优势。“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报道,地方媒体抖音账号围绕遇难者、救援者进行新闻内容选择,对中央主流媒体的持续性报道进行转载。在河南都市报道账号相关转载内容的评论区,一名网友发布的“想起地铁里那些遇难者了”的评论收到超1000次点赞,部分网友评论“希望少一些天灾人祸”等。

抖音平台基于IP地域接近性、受众接受信息的类型偏向与粉丝关注等数据,进行信息推流,使众多亲历河南洪涝灾害的受众接收到此类新闻推送,受众之间因话题的共情形成圈层聚合,在空难事件与IP受众之间形成共同的话题触感,链接一种数字式情感共鸣。

2.编排呈现方式符合受众话题解读节奏

突发性重大事件的持续性报道会依据调查进展情况形成一个报道周期,占据舆论主要空间,地方主流媒体在保障大众知情权的同时,不能疏忽当地的民生内容报道。

抖音客户端区块状、碎片化报道排版,致使大众对突发事件持续性报道的连续式搜索因其他民生新闻的“插播”而间断,这种体验会暂停受众关注事件进展而产生的情绪累积效应,割裂话题情感的共情引导。

南京广播电台新闻夜班的抖音账号,选取3月21日—3月31日的空难新闻事件,编辑214集系列报道内容,在一个板块播放,收获了9.7亿次播放量,受众瀑布流式的刷屏所产生的“震惊—恐慌—悲伤—感动”等情绪产生累积效应,深化了话题的连续性共情。有序呈现文本信息,方便受众新闻接收,有利于确保共情进阶发展。

3.践行服务意识引导受众地域情感自信

建设性新闻的建设性是指在本土实践中,媒体协助政府构建积极的地方形象,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媒体赞誉度[13]。突发重大灾难事件具有特定地域性,事发当地主流媒体须有效辅助中央主流媒体的报道。对新闻进行建设时,要从当地政府的有效作为与当地民众的救援行为话题切入,构建地域认同与自豪的主题。梧州市广播电视台账号围绕当地政府部署工作,对空难救援进行辅助性的信息传播,关于事故乘客家属来梧防疫接待、安置残骸遗物、当地群众自发救助等服务报道,吸引了近万次浏览,引发了群众对梧州市市政府有效作为、市民热情的赞誉。及时有效的报道文本,能强化当地政府公信力、民众地域自豪感。

(三)个体平台用户:情绪叙事易与命运共同的“共体”共情

媒体重视对接收者的鼓舞激励与正面影响[14],网络媒介的递增发展促使媒介信息的编码与译码者的双重身份互置。此次突发事件,抖音短视频平台用户基于身份认同,情绪化叙述事件,建设新闻内容,促成公众之间的链接与共同体形成的聚集性情感[15],达到社会平等参与协商的目的,做到圈层聚合“引流”,呼唤群像的命运相似性共鸣。

1.第三人称引导社会群像身份认同

“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救援期间,李小萌主持人账号坚守悲情传播伦理底线,控制窥探欲望,建立“他者视角+人文情感”报道文本架构,对遇难者与遇难家属境遇进行报道。一则空难者家属自述信件报道视频,收获266.1万次赞,被各个公众号转发,故事中的妻子、丈夫、孩子等家庭成员身份,驱使受众代入,有利于吸引大众关注,呼吁社会各界关怀与援助遇难者家属,疗愈遇难者家属,形成了有效的情感导向。

2.第一人称构建积极心理认知基模

“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发生后,“民航人”占据抖音热搜排行榜。一位男性民航飞行员在其账户发布一则身着制服、用坚定的语气讲述一线工作者坚守工作的视频内容,配文“始终相信奇迹的发生”,收获近万次点赞。抖音短视频平台个体用户借用视频图文等媒介信息传播载体,以“我”为第一人称叙述,构建亲民文本框架,对民航职业进行个人情感编码,引导社会认可民航行业与民航人,获取受众“永远相信中国民航”等鼓舞式评论内容,给予受众出行安全感,构建社会对民航业安全与责任保护认知,缓和受众出行焦虑情绪。

三、结语

抖音客户端的机构媒体与个体媒体作为新闻生产的编码者,依据自身媒介属性与社会地位等因素,对突发事件进行特色化新闻文本编辑,“空间共场”直播报道提高了大众对媒介的认可度,“话题共题”内容编辑展现媒介报道的社会服务,“命运共体”建设角度体现了媒介传播中的大众思维,“共场+共题+共体”进行情感共振,引导正向舆情传播。这一媒体报道方式是媒体顺应时代潮流的体现,树立了新闻报道中媒体的建设性立场,发挥了良好的舆情引导效果。可以说,共情情感导向是中国新闻传播的重要实践经验与传播策略。

参考文献:

[1] 克莱·舍基.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M].胡泳,沈满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6-7.

[2] 徐敬宏,郭婧玉,游鑫洋,等.建设性新闻:概念界定、主要特征与价值启示[J].國际新闻界,2019(8):135-153.

[3] 段长明,希尔.移情研究的现状[J].咨询心理学杂志,1996(3):261-274.

[4] 丁柏铨.自媒体时代的舆论表达和舆论引导[J].新闻与写作,2014(7):56-59.

[5] 唐永峰.重大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中的新闻偏向研究:以天津滨海爆炸事件为例[D].深圳:深圳大学,2017.

[6] 罗伯特·哈克特.范式的衰落:新闻媒体研究中的偏见与客观性[J].大众传播批判研究,1984(3):229-259.

[7] 赛佛林,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2006:241.

[8] 刘家辉.灾难新闻的偏向:以《人民日报》之汶川地震报道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10.

[9] 陆晔.“去中心化”时代新闻媒体的意义何在?:由MU5735空难报道谈起[J].探索与争鸣,2022(3):60-61.

[10] 杨奇光.数字时代信息失序现象成因与治理[J].中国出版,2022(12):11-16.

[11] 关秀玥.当前地方主流媒体的困境与出路浅析[J].新闻爱好者,2017(6):66-68.

[12] 尹晓雪.地方主流媒体重大新闻报道的策划创新:以各地建党百年主题新闻报道为例[J].出版广角,2021(9):67-69.

[13] 刘旻.报纸编辑部内的自我审查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2-33.

[14] 胡江霞.“不确定”状态下“共情”的有效性及实现策略:兼论舆论舆情的“共情治愈”与“共情伤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183-188.

[15] 刘海明,宋婷.共情传播的量度: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共振与纠偏[J].新闻界,2020(10):11-21,31.

作者简介 赵佩茹,助教,研究方向:纪录片。

猜你喜欢

共情
共鸣与共情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共情——从一则视频新闻的传播看融媒体的变与不变
共情研究的崭新领域
——积极共情
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症患者共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