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力学课程思政的关键问题与建设思路探讨

2023-06-28廖海梅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4期
关键词:水力学建设思路关键问题

廖海梅

摘  要:水力学是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其课程思政建设对相关专业实现对学生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水力学课程思政研究現状和贵州省水利行业建设发展情况,从课堂的思政素材、思政融入机制以及思政效果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并结合专业特点,探讨开课前准备、开课期间实现以及课程结束考核等不同阶段的水力学课堂思政建设思路,为工科类专业基础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水力学;课程思政;关键问题;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2-0107-04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就在认识水、利用水方面展现出了科学理念、哲学智慧与勤劳勇敢。三皇五帝时期的大禹率领民众应用疏导方法战胜洪水;战国时代李冰等通过修筑都江堰水利工程设施,实现外流内灌、防涝排沙的目的,其科学与巧妙在今天的理论与技术面前也毫不逊色;民国李仪祉提出的八惠工程计划和治理黄河理论方略推动我国水利事业走向现代化。2006年全线修建成功的三峡大坝是当代水利事业的一个重要标杆,在防洪、航运、抗旱等方面同时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以防洪、抗旱、发电等为目标的水利工程是体现水力学理论的重要载体,其建设与运行过程体现着劳动人民对水的特性的理解,进而因势利导、干预改良、为我所用。水力学是科学阐述水流特性、计算水流特征物理量的专业课程,是科学、系统开展水利工程设计、指导工程建设的关键理论依据。我国作为水利大国,能够从多种视角将思政元素融入水力学课程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掌握水力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水文化、技术领先的水系统,树立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人生观。

一、水力学课程思政研究现状

近几年教育工作者针对水力学课程改革和思政建设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康华等提出通过实际案例讲解、问题导向、小组讨论等多元化教学手段促进水力学教学的改革[1]。针对水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梁四海等提出从设立立体化的课程培养目标和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两方面展开[2]。张春财和杜宇列举了水力学课堂思政教学的思政案例并概述了其实施过程,对可能获得的思政教学效果进行了展望[3]。刘振华探讨了基于CCDIO的课程思政KPC模式,从工程知识、工程实践、工程文化三方面分析了这种模式在水力学课程中的应用[4]。崔玉洁等探讨了水力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提出了在水力学课后实验报告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的思政教学效果考核方法[5]。初文华等针对水力学课程任务与理论发展简史、静力学、动力学这三大部分的内容,分别探讨了融入思政教学的实践方法,但具体的操作方案仍需要进一步细化[6]。董啸天和朱文谨[7]以新工科建设为目标对水力学课程思政改革进行了探讨,针对现阶段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学生、教师三个角度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措施。王勤香和李欢探讨了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主要方式及在融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8]。李洁和许仁义提出了“课前—课堂—课后”的阶段性持续水力学课程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知识教学中[9]。金建华等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志向、专业伦理等多维度出发,利用“互联网+”、慕课课堂等新媒体平台将思政教育融入水力学教学内容的多个层面[10]。

目前关于水力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较少,尚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具有较强的参考性和操作性是课程思政建设能够推广的重要前提,现有相关水力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集中在教学案例素材及可能达到的教学效果的设想,对如何融入思政教学需继续开展研究,对何时、何处以何种方式融入什么类型的思政案例还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系统的归纳,也缺乏具体的思政教学考核评价方法。

二、水力学课程思政若干关键问题

在水力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应该了解我国的治水技术、用水文化及其光辉的成就。教师在教学中花费少部分时间引导学生恰当认知、感悟并思考理论知识对工程实践、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与作用,让学生通过教育与自我学习了解我国劳动人民抵抗洪水灾害、以水促农、以水促工的勤劳历程,从而进一步深入了解我国重要的水利历史人物和水利事件,从宏观上认识到水利对国家强大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成为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贵州是我国的水利大省,水利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及复杂工程问题研究等方面都离不开水力学的基础原理与计算方法。因此,地方高校可充分利用贵州典型水利工程、水利建设故事、杰出水利项目,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将其有机融入教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以学生所处环境发生的工程案例与人物故事为素材,更能引起他们的关注与共鸣。结合当今国际复杂环境与发展态势,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当代青年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使命,需要具备的能力与品质。在接受水力学课堂思政教育过程中找到榜样的力量,深刻理解国家富强或个人抱负的实现均须埋头苦干、脚踏实地。

本科阶段的水力学课程主要包括水静力学和水动力学两大部分,均是进行拦水、泄水、引水等水利建筑物设计计算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开展边坡、基坑、路基等渗流稳定分析的关键理论依据,可见该课程对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与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素质具有深刻影响。充分实施水力学课堂融入思政教育是培养相关专业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抱负,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图1)。

(一)丰富水力学课程思政素材

在华夏文明历史长河中出现了很多伟大的治水工程、杰出的治水人物和感人的治水故事,为水力学思政教学提供了丰富且含义深刻的典型案例。系统收集、归纳整理这些教学案例可为后续进一步提高与改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良好的素材基础。贵州省的水利建设在近些年发展十分迅速,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取得了较好社会与经济效益。贵州省内高校的水力学课程教学可充分结合地方特色与优势,依托本省的典型工程、人物和故事案例开展课程思政,让学生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任课教师或教学团队应在开课前,结合教材理论知识点对相关的思政素材展开收集、分类与整理归纳,例如可采用列表方式记录不同案例的关键参数(时间、地点、工程的主要数据信息等)、代表人物、主要内容等,初步建立各案例与知识点的对应关系。通过寻找或制作不同类型的图片、视频增强案例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增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效果。此外,教师在上课期间应及时补充更新案例,对各案例数据信息进行查缺补漏和进一步完善。

(二)建立思政元素融入机制

在建立课程思政素材集的基础上,教师需从专业理论、辩证思维角度进一步深入剖析不同案例与水力学各章节知识点的联系。提前对思政案例在课堂、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融入机制进行设计,包括融入案例的选择、融入时间的确定、切入点的阶段(课前、课中或课后)、融入的形式(教师讲授、学生自学、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和协作)、效果反馈的形式等。教师可充分运用学生在接受思政教学与学习后的反馈环节,布置课后作业和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课堂内容学习后开展更深刻、更宽泛的学习与思考,培养学生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和任务的过程中去挖掘一些教师没有提及的新知识,在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获得额外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形成良性循环的学习习惯与方法。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及时明晰学生的反馈内容。通过分析每个学生的客观选择与填空题、客观分析与计算题、主观分析题等不同类型题目的作答情况,并对其答案进行统计、比较分析。根据横向、纵向的统计分析数据,发现一些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保障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质量。

(三)思政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方法

针对学生的思政学习收获和学习效果,本文提出两种考核评价方法。一方面,在考核专业知识点的题目中体现思政内容,解题过程和答案只需包含专业知识。这种方式是间接方法,建议主要用在平时的作业与任务中,让学生“被动”接受一些我国水文化的学习,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社会责任等。尽管这种方式似乎过于死板,但应该没有负面作用,可能会对学生产生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其在学习其他课程、思考一些宏观问题的时候具有“文化自信”“责任担当”的思想。

另一方面,思政内容不但以“显式”的方式出现在专业知识的题目中,同时以“隐式”的方式融于解题过程与答案中。这种方式是直接方法,对学生的思政内容学习情况进行直接考核。该类题目包含了专业知识和思政两个方面,属于半开放题目,能同时考核学生对专业内容的掌握程度和辩证思维、创新思考的能力。教师可结合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大纲要求,规定该类型题目占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比重。

三、基于贵州水利建设的水力学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基于上述水力学课程思政研究的关键问题探讨,可通过信息收集与归纳分类、线下授课、线上线下作业、阶段与期末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手段开展水力学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图2)。具体的过程方法如下:

在开课前,教师通过阅读图书报刊、观看影视资料等方式,收集不同时代的水利杰出人物与水利相关故事,统计水利工程典型案例,重点分析贵州省内水利建设成就。对不同类型的思政元素进行归纳整理,将时间、地点、主要人物、故事概要、工程项目、关联的水力学基础理论与思政教学目标相联系,使每个人物、故事或工程案例构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思政素材,最后形成水力学课堂的思政教育素材库。同时,教师要结合当下国家政策、党的理论及身边事,参照上述素材格式,将其转化为思政素材内容、补充更新思政教学的意义与目标。

在建立的水力学思政教育素材库基础上,对不同思政素材与水力学各章节理论知识点进行关联,采用文字+图片+教师讲述、文字+影像+教师讲述、文字+图片+学生讲述、文字+影像+学生讲述、学生自学等方式,在相应的水力学知识点教学中,切入思政教育与学习。制订思政课堂切入在授课学期中的教学周,避免出现在某时间段内过于频繁或疏懒切入思政元素,影响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学习,或让学生产生疲劳。其实,良好的课程思政不会影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是能让学生更了解知识点的来源背景、发展历程、实际应用和社会价值等,从而让学生对“为什么要学”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取得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效果。理论知识与课程思政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水力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方法也可为其他课程提供参考。

在上述提出的间接与直接考核评价方法之外,建议将思政与专业理论相结合的综合分析题作为检验思政教学和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

“都江堰工程包含了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其中鱼嘴的主要作用是分流,既可在非汛期让沱江进水,也可利用凿开的宝瓶口将汛期洪峰引进成都平原,削减洪水,降低洪水威胁。请问:都江堰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类型的水流,并简要分析原因;针对该古代工程的巧妙设计,从自身学习定位、个人与社会发展等角度谈谈你的想法”。该题目既考察了学生水力学理论知识水平,也考察了学生对古代伟大水利工程的“治水智慧”“文化自信”等思政内容的思考。

四、小结

本研究從思政素材库、思政融入机制以及思政教学效果考核三方面,分析了目前水力学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同时对课程建设方法与思路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归纳总结教学经验、借鉴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认识并加以利用自身的特点(包括语速、肢体语言、专业外的经验与见识等),寻找到一种能充分展现自我又愉悦自然的讲课风格,始终保持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康华,田曦,李红艳,等. “水力学”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1):59-60.

[2] 梁四海,蒋小伟,高冰,等. OBE理念下“水力学”立体化教学改革探索[J]. 中国地质教育,2021,30(04):75-80.

[3] 张春财,杜宇. 本科工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初探——以“水力学”课程思政建设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21(38):144-147.

[4] 刘振华. 基于CCDIO的课程思政KPC模式在水力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08):82-84.

[5] 崔玉洁,刘伟,王继保,等. 课程思政教育在“水力学”课程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22(12):92-95.

[6] 初文华,张健,李玉伟. 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探索——以《水力学与泵》课程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8(30):32-33.

[7] 董啸天,朱文谨. 以新工科建设为目标的水力学课程思政改革探讨[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04):84-85.

[8] 王勤香,李欢. 专业基础课程“水力学”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融入探讨[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03):40-42.

[9] 李洁,许仁义. 扬州大学水力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 科教导刊,2022(08):19-21.

[10] 金建华,周青云,韩娜娜,等. 思政教育融入“水力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天津农学院学报,2021,28(03):93-96.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水力学建设思路关键问题
饱和紫色土初始态和稳定态细沟水力学特征研究*
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
二维水力学模型在红光大桥洪水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基于管网理论的人口迁移动力学模型构建
大学英语教材数字化出版建设思路
浅议我国管理会计现状及建设思路
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思路及体系
NFV技术及其引入VoLTE IMS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自排式沉沙池上游渠道水力学特性研究
解决好改革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