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粮食安全保障策略

2023-06-26杨全培

现代食品 2023年6期
关键词:耕地大豆粮食

◎杨全培

(中共齐河县委党校,山东 德州 251100)

1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1.1 供需总量基本平衡

202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8 332 km2,全国粮食总产量68 653万t,人均粮食483.5 kg/年,如表1所示。

表1 2021年和2022年粮食生产对比表

从表1中数据可知,2022年同比2021年粮食总产量和播种面积均实现增长,实际上不仅2022年粮食总产量实现增长,我国粮食总产量自2018年至今,实现4连增,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6.5亿T以上。同时,自2012年始,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就从未低于450 kg/年,而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线为400 kg/年,按照2022年的483.5 kg/年计算,我国人均粮食供给超过国际公认粮食安全线的20.8%。且这个数值仅仅计算了当年的粮食产量,若加上库存量和进口量,实际人均粮食供给必然大于483.5 kg/年。由此可见,在粮食总量上,我国已实现供需平衡。

1.2 供需结构性矛盾

我国粮食供需总量已实现平衡,但供需结构上,却存在着较多矛盾。当前,我国粮食供需最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是大豆产量的不足。如表2所示,2018年到2022年,大豆进口量虽不是年年递增,与2018年相比,2022年大豆进口量依然增长304万T,进口量占比82%,并且这是近五年进口占比最低的年份。80%以上的大豆需要进口,这一数字表明,在大豆供给上,我国产需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粮食总量已实现供需平衡的今天,大豆产量不足,导致的过分对外依赖也成为我国当下粮食安全领域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若无法摆脱大豆需求对外依赖,粮食安全领域的结构性矛盾就将一直存在[1]。

表2 2018—2022年大豆供需结构表

2 保障粮食安全对乡村振兴的意义

保障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乡村振兴也可以通过保障粮食安全来实现,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可以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2.1 粮食安全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而粮食生产又是农业的核心,粮食生产和销售是乡村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保障粮食安全可以推动粮食产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增长,进而实现乡村振兴。

2.2 粮食安全能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其发展需要其他产业的支持和带动。若要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就要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推动农村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发展,进而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3 推动农村生态建设

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发展经济,而且需要关注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保障粮食安全需要维护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生态化、绿色以及可持续发展,关注土地、水资源的保护,控制农业污染,进而保护生态环境,推动乡村生态建设[2]。

3 乡村振兴背景下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

3.1 粮食需求不断增加

2022年,我国粮食总消费量约0.6万亿kg,对比2010年5 250亿kg,我国粮食消费总量每年增长的幅度在1%以上。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1.1 人口增加

2000年,我国人口总数12.67亿,而截至2022年,我国总人口数已经超过14.12亿,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2000年时,我国粮食总消费为3 100亿kg,远远低于2022年0.6万亿kg。

3.1.2 城市化和经济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近年经济增长速度居全球前列,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以2010年为例,此时我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89kg,而到了2022年,这个数值已提高到445kg。

3.1.3 饮食结构改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高营养的食品,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家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得到更高质量的食品,居民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3]。

3.2 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2022年数据,我国耕地面积为19.14亿亩,同比2021年增长130万亩,实现了从2020年到2022年的两年止减回增。但在2010年,我国耕地面积是20.31亿亩,对比一下,12年时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1.17亿亩,可耕地减少了5.78%。预计到2030年还会进一步下降,直达18亿亩耕地红线。

3.3 粮食生产质量和效率不足

粮食生产效率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粮食数量,包括作物单产、用工效率、水肥利用率等。粮食生产质量是指粮食的营养成分、食品卫生和安全等方面的质量。粮食生产质量和效率是保障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造成粮食生产质量和效率不足的原因如下。

3.3.1 农业资源利用不充分

农业资源利用不充分,是影响粮食生产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地资源的不合理使用,过度开垦、过度耕作导致的土壤退化和水土流失,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下,种植结构单一等,这些都属于农业资源利用不充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损失,降低粮食生产质量和效率[4]。

3.3.2 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

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是影响粮食生产质量和效率的另一重要因素。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许多农业生产仍是以人工劳动为主,这不仅增加了劳动成本,而且限制了粮食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此外,机械化程度的不足也限制了农民生产的规模和效益,使农业生产难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

3.3.3 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较低

粮食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的推动。目前,虽然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够完善,研发力量不足,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使得粮食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提升缓慢。

4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粮食安全保障策略

4.1 调整粮食产业生产结构

调整粮食产业生产结构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更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策略。从上述分析中可知,我国粮食产业生产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产能过剩、品种结构不合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科技创新水平不高等。因此,下面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实现粮食产业生产结构调整。

4.1.1 调整品种结构

目前,我国仍存在小麦、稻谷等单一品种的种植模式,可以从品种选择上进行改变,调整生产结构,选择具有高产、耐旱、耐病等优点的新品种,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品质。此外,应该鼓励发展多种植物种植模式,推广绿色种植模式,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这样既能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又能满足民众饮食结构的变化,在粮食生产结构层面做到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粮食安全保障。

4.1.2 实现产能优化

当前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虽然保证了粮食供给,但也发生了部分地区出现粮食产能过剩的问题,同时在粮食供给中还存在大豆产量不足这样的长期性问题。因此,要通过产能优化,避免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首先,要加强粮食储备管理,合理调节粮食储备和市场供应,避免产能过剩造成的资源浪费;其次,鼓励农民开展产量不足作物的种植,提高产能不足作物种植率,特别是大豆种植,弥补产能缺口[5]。

4.1.3 加强政策支持

不论是乡村振兴还是粮食安全保障都需要政策层面的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对粮食产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等,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和生产技术的支持,全面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4.2 重视保护耕地

保护好耕地资源是维护粮食安全,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4.2.1 加强耕地承包经营管理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推行,可以有效保障耕地的使用。政府应该加强对耕地承包经营的监管,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土地的流转和承包,加强土地利用的监管,同时加强对承包人的权益保护。

4.2.2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是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手段。政府应该加强对土地利用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控制城市用地扩张和非农用地占用,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和管理。

4.2.3 加强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

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是保护耕地的有效手段,政府要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监督和管理,加强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范和制度建设,保障农民权益,保护土地资源。

猜你喜欢

耕地大豆粮食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珍惜粮食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保护耕地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