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辩证分析孟子的“孝道”思想

2023-06-25焦洪欣

今古文创 2023年22期
关键词:孝道文化自信孟子

焦洪欣

【摘要】中华儒家文化以人性伦理见长,孟子是儒家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人性伦理体系以“孝道思想”为理论核心。以辩证分析的逻辑脉络剖析孟子的“孝道”思想,从物质与精神范畴,“怨”与“慕”范畴,个人与父母二元分析等角度对孟子的“孝道”思想进行深入阐述是时代的新诠释。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对其“孝道”思想的辩证分析仍有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孟子;孝道;辩证分析;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2-0059-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2.018

一、孟子“孝道”思想

孟子在中国传统儒学的发展中可谓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在中国有“亚圣”之称,而若要研究孟子,必然避不开对他“孝道”思想的研究和探讨。孟子的孝道观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生产力水平进行的对于整体社会道德的理想化看法和普罗大众的公序良俗的综合性总结,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依然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孟子“孝道”的思想概述

孟子的“孝道”思想若以形而上学的角度来分析,是以“人之初,性本善”所代表的“性善论”为理论根基的,首先具体地体现在父母生前如何尽孝;其次父母死后如何守孝和葬祭;最后即是对于繁衍种族的婚姻的重视。若以人的主体性分析可以将孟子的“孝道”思想分为两个维度。其一,是个人对自己的要求,以自我为分析对象来尽孝道;其二,需要通过父母来体现个人孝道。

孟子对于孝道的推崇甚至达到“以孝治国”的程度,孟子在《孟子注疏·离娄上》中有“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这样的论述,这说明孟子崇尚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孝道社会,每个人都遵守了孝道的原则,发挥人性“善”的光辉,那么社会的消极因素自然就会相对变少甚至消失,天下太平自然也不是妄想,因为人是社会关系的综合体,一个稳定且祥和的社会关系自然也会构造一个稳定向好的社会。

(二)孟子“孝道”思想具体分析

孟子对于孝道的论述内容可以分为以自我为分析对象来尽孝道和通过父母子女配合反映孝道这两个方面。

首先,对于子女个人层面来说。

第一,孟子认为应该做到“守身”。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1]作为父母的子女,你应该守住自身的德行操守和身体健康,这里面的“守身”不仅仅包含了人类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即肉身,还包括精神层面的德行操守,人的意识反作用于人的身体,体现在人的行为上。

前一个层面比较好理解,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事亲”,父母也不会因为担心孩子的身体状况而忧心劳神。这对于父母的身心健康都是有益处的。而孟子还说:“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子女死于父母之前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不孝”。而对于自身的操守来说自然也不必说,因为子女的操守不良一定会影响父母,对父母带来危害。“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在与公都子的问答中,列举总结了五种世俗不孝的五种情况,这侧面说出了孟子支持的在个人具体在行为上应该避免这“五不孝”,也就是说做子女理应提倡的五种行为是:一是具有勤劳积极的生活习惯;二是绝不养成赌博酗酒的不良嗜好;三是不贪图父母的钱财不顾父母感受偏爱自己妻女,也不能因为吝啬而减少父母的赡养费用;四是洁身自好,不放纵肉欲令父母蒙羞;五是不好勇斗狠,而应该与人为善,冲动前想想父母,忍一时风平浪静以免危及父母或令伤心忧虑。这些都是孟子对子女个人德行修养的具体指导。

第二,子女应做到有后。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对于舜不告而娶的解答这句话后世基本重点流传和发扬了前一句,而忽视了语境,但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不娶无后,无人延续香火,确实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但是后世对其的解读确实造成了许多悲剧。冯友兰说:“任何民族或任何时代的哲学,总是有一部分只相对那个民族或那个时代的经济具有价值。”[2]孟子生活在战乱频发的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人命如草芥,可能朝不保夕,对与后代的执着主要由社会历史环境决定。其一是小农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男性后代对于社会生产力来说是有巨大优势的;其二是宗法制度长期形成伦理需要,需要有后代传姓并且延续宗族的祭祀香烟;其三便是大的角度讲整个社会族群要繁衍生存是靠个体的繁衍生息组成的,这是人类延续种族存在的本能道德要求。所以说这是人之大伦,孟子把娶妻生子摆在了很高的优先级。

其次,通过父母来反映子女的孝道。

第一,生前奉养父母。赡养父母现如今是我们流传下来的责任和义务,但对于孟子来说,父母对子女的满意程度是会涉及子女个人应遵守的伦理规范和个人的社会评价的。可以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维度。

所谓物质层面,其实就是父母的身体状况,食物供养等针对肉体生存方面的物质享受,子女应该尽自己所能地满足父母。因为年迈的父母对于小农经济社会来說已经开始丧失强劳动能力,有这些朝代甚至会为年纪特别大的老人做“活墓”,只为保留口粮,在现在看来是非人道的,但物资匮乏的时代这是普遍发生的。作为子女要既不能令父母干太繁重的工作又要让父母的吃饱穿暖。正是“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所以要“七十者衣帛食肉”,还要能“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这是对于“口体”的满足。

所谓精神层面,便是让父母的心灵得到寄托和安慰。首先我们要做到尊重父母,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生理和安全当作基本需求,而尊重则被认为是人类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基本需求只是保持个体生存的动物生存需求,人确证自身的一个因素就是人会尊重人。在《孟子·离娄上》中举了个例子,“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馀,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馀,曰‘亡矣,将以复进也”,孟子将曾子对曾子父亲的供养和曾子儿子对曾子的供养进行对比,推崇赞扬曾子对父亲供养是“养志”。我们放到现实生活中来,若我们的子女让我们不断地吃剩菜剩饭,认为只要让我们不至于腹内饥饿,只是满足“口体”之欲就行了,我们也会觉得受到了轻视。这就是孟子希望的,要在情感上尊重父母,让他们感受到子女的重视。

第二,死后安葬和祭奠父母。孟子认为“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孟子对于死者的身后事的重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要重过生前。对于父母亡时,入土为安之际,孟子主张进行厚葬,应该尽己所能准备精美较厚的棺椁,遵循周礼,孟子认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3],提倡遵循丧葬守孝的礼节,孔子主张三年守孝的思想。值得称道的是孟子认为针对丧葬守孝的问题可以随现实而定,可以针对现在的经济状况来准备棺椁并没有一定之规,针对现实情况决定守孝时间,但是不可以故意缩短守孝时间或吝啬。

二、孟子“孝道”思想的哲学分析

(一)关于“怨”与“慕”范畴的内涵分析

“怨”与“慕”这对范畴集中出现在《孟子》的文本中,在《孟子·万章上》的第一章中,关于万章对孟子的提问,舜在田野里仰天痛苦号哭是因为什么。而孟子的回答是“怨慕也”。这一回答将“怨”与“慕”这一对范畴统一起来了。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怨”從词义上分析,在《说文·心部》中解释为“怨,恚也”,而“恚,恨也”,很明显,这个“恨”字无论从哪种语境分析都表达一种消极词汇,就算牵强的作“遗憾”来讲,也是表达一种个人的一种低落的心理情感。但是“慕”则不然,指的是一种敬慕,思慕的情感态度。很明显“怨”与“慕”是一种相去甚远的情感,甚至截然相反的心理状况。但是孟子将两者混在一起,这体现孟子分析舜是以“人”的基础来分析,而不是以“圣”来分析。对人类来说,情感和本性是复杂的,可以出现又爱又恨的情况,且孟子认为舜是大孝,因其“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对于这个问答,孟子的主张其实是“以慕胜怨”。根据历史背景舜的身世处于一种非常特殊的,不具有普遍性的极端情况,主要提到的是舜与亲生父亲的关系,这里面出现的矛盾点是,舜的继母和舜的弟弟总是要杀害舜,并且要谋夺舜的妻子和财产。按照一个普通人的情感来看,舜的父亲也并没有起到一个特别积极的作用。《尚书·尧典》中记述道:“父顽,母嚣,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史记·五帝本纪》曰:“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正是舜在家庭里作为一个人来说遭受到这种遭遇,有怨恨的情绪是非常符合人本性的,并且是符合情理的。因为舜不但没有这样做,甚至还通过“慕”的道德理性胜过了他的本能感性的“怨”。因此说舜不只有“怨”,而是“怨慕”。舜之所为称为圣,不是他“不怨”,正是做到了“以慕胜怨”,才能达到了终身“慕”父母。

这一段对话中,孟子通过极端的特殊映射普通的一般,通常的普通民众不会有这样极端和复杂的家庭状况,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于孝道如何较好的维护家庭关系,孟子的思想即是“以慕胜怨”,通过“慕”的积极心态对“怨”的思想情绪进行统一,消弭最后达到人的本性超越。

(二) 对个人“孝”的理性分析和判断

在《孟子·离娄下》载记载,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公都子这个问题可以说在现实中询问,因为匡章这个人和他的父亲关系不好,全国的人都说匡章是不孝,但孟子却与他交好,甚至做匡章那个的老师,这无疑对孟子推崇的以孝为最大做人原则的理论有冲突。孟子首先举出世俗的五不孝,说出匡章并不属于这五类,并引出孟子想要说出的“夫章子,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 匡章与父亲关系不好是因为用错了父子相处之道,用与朋友相处的方式来与父亲相处这是不恰当的,容易伤害感情,但孟子认为这并不是不孝。历史记载,匡章的母亲得罪了他的父亲,因此被父亲杀死而被埋在了马厩,匡章只是想要让母亲改葬,但父亲不同意,因此父子二人出现了矛盾,但是因父亲死前都没有同意改葬母亲,匡章也是在齐王立功后奏请才进行母亲的改葬,这种不辱亡父的行为是被孟子推崇的,这也是遵守孝道的体现,只不过“责善”不适用于父子关系。上述问答侧面给出了孟子认为维护孝道的一个原则应最好做到“不责善”。

从对匡章评价来看,孟子对于一个人是否不孝,也是从辩证理性角度看待。我们还可以在《孟子·告子下》中看到孟子通过对《诗经》中《小弁》与《凯风》两小诗的辨析看出孟子对于“孝”的评判是很细腻不死板的。公孙丑认为《小弁》中描写的是对父母亲有怨言的感情,认为是“小人之诗”。但孟子又举出《凯风》一诗,两者对比,孟子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这两者程度还是有很大分别的,对父母是犯了小过而有“怨”是可以化解的,借此夸大矛盾这是孟子不提倡的,而对父母犯了危害国家社稷的大过错,子女不怨父母来劝诫父母,反而不管疏远父母,孟子认为这才是更全面的分析判断子女是否行孝,不是说循规蹈矩的“不怨”就可以了。从孟子对此评析聊看,孟子的理性辩证分析思想在“孝道”思想上还是有多的体现的。

三、孟子“孝道”思想在新时代的价值意蕴

(一)继承孟子“孝道”思想是定国安邦的内在保障

第一,“孝道”思想可在抵御亲情淡漠和极端利己主义的问题上起到重要作用,让新时代的青年人继承发扬孝亲敬长的优秀传统。在当今时代,世界经济起伏不稳,我国人民的生活也可能因时代发展的剧烈变革而陷入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和狭隘个人主义的陷阱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4]。此时,若想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独特浪潮中屹立坚定,只有扬弃继承“孝道”思想,保持中国人民优秀精神内核的传承与发展并行,才能保障国泰民安。中国“家国一体”的优秀精神传承至今,小家庭与大国家本就是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5]。家庭是国家的组成单位,正所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想要长治久安,千千万万的家庭便要和谐传承,友善爱亲。

第二,“孝道”思想增强了我国抵御人口“老龄化”风险的能力,有益于实现和谐家庭和幸福国家的未来。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6402万人,占比18.70%,可以说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继承“孝道”思想的合理内核对于社会现实的养老问题起到了“软着陆”的作用,老年人的智慧和经验是值得尊重和传承的,这也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文化,是孟子思想的集中体现和时代精粹。在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同时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这是新时代孟子“孝道”思想承担的新任务,在未来我们不仅仅要解决物质赡养吃饱穿暖的问题,而且要兼顾精神赡养的心理因素。

我国作為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不能学习西方的福利国家的模式,而以家庭为经济单位进行精准赡养就需要对国民的道德素质和伦理要求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只有“敬老”“养老”深入人民心中才能更好地减轻国家的运行压力,稳步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迈进。

第三,“孝道”思想有利于改善新一代家庭内部的而现实教育问题,对旧问题和新现象都有很好的理解和阐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撑,在新时代的子女与父母的关系问题,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的再教育方面都会产生更绚烂的光彩。首先我国望女成凤与望子成龙等社会文化基因,同时在新时代自由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理解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成为新课题。现在凸显的问题就是重成绩轻德育问题,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也需要孩子未来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因此父母的德育教育尤为重要。功利性教育的社会会环境下,只有充分挖掘孟子“孝道”思想的精神内核。只有父母尽到相应责任,充分对他们的父母尽孝,做到教学相长与言传身教,子女才会有所反馈,尊崇,尊敬父母以及孝敬老一辈,最终去爱集体,爱国家。

(二)坚持孟子“孝道”思想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当今时代,我们比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怎样在新的主要矛盾已经产生与新的人民需求逐渐扩大的历史条件下,不去发生功亏一篑的局面,行百里者半九十,此时需要全国人民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我们需要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应属儒家文化对于人与社会的影响最为深远,而孟子作为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若想实现国民教育以及体现文化自信,孟子思想便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学习意义。“孝道”思想是孟子核心思想之一,孟子作为仁政的积极拥护者,“以孝治国”是其坚持的施政方略和人伦规则。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坚持文化自信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之源,创新发掘孟子“孝道”思想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具体实践。在具体实践中努力践行和发扬孟子“孝道”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占领文化的精神高地,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四、总结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其“孝道”思想在新时代依然具有新的生命力,包含子女自身和父母两个维度的孟子思想是维护社会安定的理论内核和体现文化自信的实践方法,对于改善个人道德问题,家庭教育问题、减轻人口“老龄化”经济压力等具体问题都能得到新见解和新模式。思想理论并不是假大空的口号,需要国家去推行,社会去倡导,人民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祖先在厚重的历史长河里留给我们的文化精髓。

参考文献:

[1]杨孝青.孟子和庄子的孝道思想比较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8):11-13.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3]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2-18(002).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卷2)[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53.

[6]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N].人民日报,2019-06-16(01).

猜你喜欢

孝道文化自信孟子
磨刀不误砍柴工
塑成作为伦理主体的父母与子女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浅谈中学生的孝道教育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绝对“孝道”有悖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