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作文命题的情境角色谈高三作文的备考策略

2023-06-25张飞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3期
关键词:备考策略高考作文

张飞

摘要: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在立德树人的原则下,对写作者具有明显的情境角色要求。隐含其中的社会角色,要求写作者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时代青年的精神与品质、深刻剖析历史与现实现象、真切感悟当下社会生活。从应试的角度,可以采取“固本养元,情境角色,思维训练,明体得法”十六字口诀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高考作文 情境角色 备考策略

高三作文该如何合理高效地复习?高考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让学生写出有感情、有思想的文章进而取得一个满意的分数?了解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及要求,然后针对性地去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复习思路。

一、高考作文题的情境角色特点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有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设置了具体的写作情境。2015年全国卷Ⅰ作文材料,父亲开车违规被女儿举报,要求考生给父亲、女儿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阐述自己的看法。这可以说是情境设置的先例。

高考测评重视问题情境的设置,离不开情境认知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设置情境,其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习得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能够在学校之外的真实生活情境中使用,很好地解决社会实践中的真实问题。高考测评的情境和生活有一定关联,只不过是一种“拟真的生活情境”,本质上是一种“问题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1],在这种拟真的问题情境中设置任务考查学生。就高考作文而言,就是运用文字和符号形象等方式构建起一个模拟情境,要求考生根据情境任务去完成语篇及意义的建构。

这种模拟写作情境,基本指向现实的交际语境。其完整的要素应该包括:话题(主题),读者,目的,作者角色,文章体式等。各要素回答的问题依次是:写什么,写给谁,为什么写,谁写,怎么写。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角色的重要性,认为学习者在与环境的互動过程中通过扮演角色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获得知识、产生意义。高考作文设定的情境角色极具中国特色,高考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它决定着作文考查的价值取向。高考考查内容“核心价值”部分,共有十个二级目标: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法治意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品德修养、奋斗精神、责任担当、健康情感、劳动精神。[2]

可以看出,在立德树人的要求下,高考作文在写作情境中设置了一个隐性的社会角色——一位具有爱国主义情怀与理想信念,具有奋斗精神和责任担当,具有正确世界观的当代进步青年。近几年的全国卷作文题,可以说是切切实实体现了这一点。2018年全国Ⅰ卷,要求考生以时光漂流瓶的形式,给未来2035年的考生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在新世纪与中国同行、成长的感悟,思考成长的意义。2021年全国新高考Ⅱ卷,唐光雨对“人”字描红技法的漫画作品,更是以直观的形式,让考生思考如何立身做人。

二、高考作文题对角色的期待

细化到一篇文章里,对这个隐形的角色又有着怎样的能力要求呢?笔者统揽了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将其大致分为如下四个方面。

1.讲好中国故事的期待

这里,期待你是一位了解中国国情、关注国家命运、关注社会发展的青年,期待你了解你脚下土地上的人情风物、历史文化,期待你能够很好地向别人介绍脚下这一片热土以及其中发生的故事。

2017年全国Ⅰ卷作文试题要求考生对“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共享单车”等一组关键词进行选择,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了解中国。角色期待非常明显。2020年全国新高考Ⅱ卷设置的写作情境是: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的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命题的情境角色更加清晰,具化为一个节目的主持人,任务要求以此身份来说好局部的中国故事。一个十七八岁的高中生,心系民族命运和社会发展,热爱民族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这是责无旁贷的。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刷考试题的学生,最终会被高考淘汰的。

2.展现青年精神、品质的期待

新时代的青年人应该有怎样的精神品格和风貌?这是即将高中毕业的学子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但高考作文毕竟不是回答政治科目的问题,它要通过一篇文章体现作者的思考、精神和情感,要求考生在给定的写作情境中去思考、去写作。2021年全国甲卷,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百年奋斗中孕育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情境背景,然后要求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如何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大有作为?自然是要继承先烈的精神和品质,将之化育成当代青年该有的品质和精神,在新时代大展宏图。通过文章展现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是当前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显著特色。

3.深刻评析社会、历史现象的期待

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高考作文也注重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把“发展逻辑思维”作为课程目标之一,要求“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学生能够“运用开放性、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应对问题情境”“注重独立性、批判性、发散性的思考”。[3]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选取围棋里的三个术语——本手、妙手和俗手构建情境材料。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出乎意料的精彩下法,低级可能受损的下法,三者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可以看出,情境问题中包含了基础(积累)与(成就)创造的辩证关系,考生对此进行合理深入的辨析,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

4.用心思考生活、真切感悟生活的期待

当代青年应该是一个关注当下、和生活打成一片的青年,应该有一双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眼睛。生活中的真善美,他应该能够敏锐发现、用心感悟、真切思考。为此,高考作文命题在设置上有意识地向生活靠拢,引导学生成为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生活的思考者。

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给了两段疫情中全民上下共同抗疫的材料,要求考生在阅读材料后,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很明显,要想写好这篇文章,必须是个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有心人。你的眼中,疫情如何改变了生活?它如何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疫情又是如何拉近了人心与人心的无形距离?二者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在突如其来的大灾面前,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了这些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追问,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

当然,上述只是大致的划分,彼此之间可能存在交叉。笔者这样做只是为了阐述方便。

三、高三作文的备考策略

高三作文该如何复习呢?笔者简单把它归结为“固本养元,情境角色,思维训练,明体得法”十六字口诀。

(一)固本养元,读写结合磨砺思想

高考作文对整体考生是有一个社会角色期待的。即将走上大学殿堂的高三学子,应该具有爱国情怀和理想信念,应该明白在当下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等。情怀和信念,精神和担当,在写作中不应该是空洞的话语,不应该是漂亮的点缀,而应该是写作者真实品格与精神的体现,是真实感情在字里行间的流露。道德品质的养成需要一个学习、思考、行动内化的过程,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就应该主动了解、参与和拥抱社会。尽管高三阶段学业繁重、时间紧迫,但作文教学也不能断开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一些合理的社会生活资源,应该走进学生生活,成为触手可及的生活情境要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有了这种认知和习惯,文章的家国情怀才是内心的抒发,才会有感染人的力量。

思想的深邃与独到,情感的流畅与生动,都要借助于语言文字,因此思想品质的磨砺和写作活动必须紧密结合。高三在完成统编教材内容学习之后,都会进行集中强化复习,此时可以用作作文备考的教材资源几乎没有。统编教材是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来组织单元教学,结合单元内容又细化若干的人文主题,在阅读与写作中去培养理想信念与道德品质。笔者觉得,高三阶段可以借鉴教材的编写体例,开发切合实际的作文读写教材。首先要贴近学生实际,主动去对接时代生活,然后确定主题。选择一些鲜活、文质兼美的资料用作阅读材料,师生一起动手收集,最后以群文阅读的形式形成备考阅读材料。其次主题阅读要成序列。可以以一个学期为时长,具体到每个月,确定不同的阅读主题,主题阅读要能够激发兴趣,材料类型应该多样,纸质、视频、音频资料皆可用。体裁尽量丰富多彩,演讲、采访,讲座、辩论、媒体观点等等。还有读写的训练要强调实效。阅读是为了写作,教师设計好写作目标,以读促写,每周固定1—2课时让学生去思考、去写作。让思与写,成为学生能力提高的双翼。高三备考时间紧、节奏快,每周都进行整篇大作文写作不切实际,而片段式的微写作效果很好。

鲁迅先生说过,写好文章的关键在于“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头脑的境界决定文章的境界,很对。

(二)明确角色,贴近生活培养意识

针对作文情境中的角色要求,平时的写作训练就要设置角色明确的写作任务,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和读者意识。多年来,学生因为写作角色的不明确,造成读者意识的缺乏,写作时很容易忽略为何表达、如何表达。有了角色意识和读者意识,才会积极去思考阅读对象和写作目的,考虑对应文体和语言风格,写出言之有物、有感染力的文章。

如何培养学生这些意识?首先,教师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拟真的生活环境。在平时训练时,尽量设置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写作任务,将一些指向性不明的话题,转化为学生熟悉的、服务于交际的话题。有意识地把写作主体的学生,转化为社会的一些角色,如记者、讲解员、导游、家长等等。有意识把写作的氛围创设为生活表达的氛围,比如演讲会、辩论会、网络聊天室等等。吴亦凡事件出来以后,我曾要求学生以“该如何追星”为主题,以学生家长的身份,给读高中的孩子写一封信。

其次,让学生在预写阶段就去思考作者的角色定位和读者需求,养成习惯。郑桂华老师建议在动笔之前让学生列出一份读者清单,大致内容有:

列出假定的读者。包括读者的年龄、知识层次、阅读能力与喜好,最关心的问题、最想知道的信息等。

考虑我是以什么身份和读者对话,这种身份有哪些优势,该话题适合什么样的风格语言。

考虑读者对这篇文章的期待,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谈论的重点是哪些。[4]

(三)训练思维,提高逻辑思维水平

高考检测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用创新性的思维解决问题情境。作文是一项创造性活动,就是要根据问题情境创造出一个新的文本。语言仅仅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才是语言的内核,是一篇文章站立起来的基础。会想会思考,才能写出好文章。

高三阶段的思维训练必须有成效。一个重要的途径是以思维知识为框架,构建思维训练的系列内容。这里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确定合理的思维知识,二是思维知识与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辩证唯物主义是思考世界外物的利器,教师应该系统地让学生了解一些哲学方面的知识,并能够有效融入到写作训练中来。这里可以借鉴程红兵老师的做法。程老师整理了写作中人们常用的十种思维模式: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原点思维、多样思维、纵向思维、横向思维、静态思维、动态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以此十种思维模式作为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5]最重要的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将运用知识——激发思维的过程展现出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思维,而不是只简单介绍思维的知识。

(四)明体得法,打磨必备文章体式

高考写作是特殊的测评,写作时间、空间受限,需要的是作文速成。高三学生有针对性地掌握几种文章体式的写作,以不变应万变是有必要的。上文笔者把对考生的能力期待分成了四类,这里针对性地提出四类文章体式:解说呈现式,阐述宣扬式,析理论证式,缘事感悟式。这是宽泛的说法,狭义上看,这也是四种写作的方法。

解说呈现式 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交流的,我们总需要向别人介绍一些人和事情。这种体式写出的文章,回答的基本上是“是什么”这个命题。此类文章重在介绍,要说明事物的内容、特色等。但其还不同于一般的说明文,它有明确的受众。解说词,主持词,推介书籍、电影之类的文章等皆属于此类。因为具有明确的对象和目的,所以用语、文体要因地制宜。

阐述宣扬式 该如何做时代的青年?时代青年该有着怎样的情怀和担当?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更多的是对精神品质的阐述,是对高尚情怀的渲染。这种体式的文章重点不是去论证什么,而是侧重阐释某种精神品质的价值以及在当下的意义,回答的基本上是“怎么做”这个话题,感情充沛、有感染力是它该具有的特色。

析理论证式 对事理进行分析,然后围绕论述观点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按照这种体式写出来的文章回答的是“为什么”这个命题,论述的是众所周知的“公理”,它应该以析理透彻和逻辑力量取胜。

缘事感悟式 生活的事件和现象往往能够引起人的联想和感悟,这种体式的文章重在一个悟字,由具体的事情而发,来感悟出一些表象背后的东西。它回答的问题基本是“外物之于我”的命题,重点不是论述观点的正确性,而是表达感悟的合理性。这种体式的文章,多是叙议结合,读来亲切。事与理之间的逻辑联系要合理,悟要真切而深刻。

四种体式从写作主体考虑,侧重各有不同,各有特色,基本运用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等基本的写作技法,根据具体写作要求,可以灵活匹配主持词、演讲辞、书信、读后感等常见的应用文章形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3]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4]郑桂华.写作教学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8.

[5]程红兵.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出版社,2015

[本文系2022年度蚌埠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情境设计研究”(课题编号:2022020)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备考策略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强弱之辩——2021年江苏高考作文述评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从高考试题看化学反应原理
注重语篇建体系,加强理解提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生物复习备考策略
关于如何备战高考物理的几点思考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与备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