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公共空间的景观营造策略探析

2023-06-25徐宇佳翁比

艺术科技 2023年9期
关键词:景观营造公共空间乡村

徐宇佳 翁比

摘要:乡村公共空间的景观营造是提升乡村空间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乡村公共空间景观环境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优化,但仍存在如空间环境破碎化严重、地域文化性日渐缺失以及空间与功能布局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全面提升乡村公共空间环境质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乡村公共空间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梳理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及与其相关的概念系统,以乡村聚落理论为基础,依据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营造的基本原则,提出乡村公共空间景观的营造策略,为进一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营造;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9-0-03

0 引言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与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的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得到了空前的关注。然而,乡村得到建设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如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文脉传承断裂等问题。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下,乡村公共空间活力衰退,原有的功能逐渐消失。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乡村公共空间的景观网络体系和提出景观营造策略,试图唤醒乡村公共空间的活力,努力增强村民幸福感。

1 概念界定

1.1 乡村公共空间

受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影响,最早涉及乡村公共空间这一领域的学科是社会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曹海林所提出的观点。他强调,通过某种特定的空间存在且具有公共性的社会组织形式和人际交往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乡村公共空间作为公共场所,人们可以自由地进入并进行交流;二是乡村公共空间内普遍有一些制度化的组织和制度化的活动形式”[1]。目前,关于乡村公共空间的概念兼顾“公共”与“空间”的两重性。社会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各种传统活动及公众舆论中,物质的空间性主要涉及室内外空间的尺度、形式和相关环境要素[2]。

1.2 乡村公共空间景观

乡村公共空间景观是指设计者基于乡村原有公共空间,依据景观设计原则,灵活运用乡村景观设计的手法,通过与之相关的材料和工具,与乡村公共空间的形态、功能及特征相结合,从而营造出一种乡村独有的且与村民行为特征相符的乡村新面貌,使其在满足公共空间属性要求的同时,又具有景观艺术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生态功能,从而充分满足乡村公共空间在生态性、实用性、乡土性及美学和功能相结合等方面的要求[3]。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被看作村民精神生活的载体和寄托,其核心是提供各类符合当地村民生活习惯及具有当地特色的户外活动场所,同时涵盖各种娱乐休闲及纪念性构筑物。

2 乡村公共空间建设现状

2.1 地域文化缺失

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建设者往往忽视保护与应用乡村地域特色文化。由于对当地文化提取不够,设计手法单一,因此出现了乡村公共空间建设的景观主题不切合实际以及本土文化特色缺失的问题。乡村对历史性文化的保护,多采用具象的表现手法,但效果较差,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景观无法和周边环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导致公共空间的景观整体风格不协调[3]。

2.2 空间与功能布局不合理

空间与功能布局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空间分布不均,乡村的公共空间主要集中在居委会附近,数量与至居委会的距离成正比,整体呈现出以村委会为中心的“差异结构”。二是功能布局不合理,现有建设较为完善的公共空间主要为经济、政治服务,生活型和娱乐型的公共空间较为匮乏。

2.3 公众参与的缺失

传统乡村公共空间景观采用“自下而上”的建设模式,它将村民的需求放在首位。如今,乡村地区的建设模式发生了变化,公共空间的建设服务普遍由政府提供,公共活动主要在政府和村委会的主导下进行,但是部分地方政府没有充分考虑村民的需求及其在乡村公共空间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同时,由于乡村公共空间建设的范围较广,为了提高建设效率,效仿成功案例成为政府和专家的首选。但生搬硬造的设计只会导致最终设计出的公共空间与村民的生产生活脱节,进而出现公共空间的利用率低以及村民对公共空间的满意度低等问题[4]。

3 乡村公共空间的营造原则

3.1 整体性原则

乡村公共空间景观的构建是以乡村景观建设体系为基础的。在建设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前,必须清楚理解人、乡村整体环境、公共空间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从乡村整体环境出发,以整体和局部相统一的观点协调各个小公共空间,使得公共空间在具有统一性的同时又富有变化。

3.2 地域性原则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不同地区的乡村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乡村风格、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等,因此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景观。在营造景观时,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建设乡村公共空间,并强调地域特色。求同存异,避免同质化[5]。

3.3 文化性原则

文化是人类进步的历史性标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乡村公共空間具有深厚的乡村文化底蕴,是乡村景观兴衰变迁的见证者。应通过抽象、简化等艺术手段,将文化融入乡村公共空间的景观中,如铺装的纹样、墙面的装饰以及景观装置等。这些景观能在凸显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同时,增强村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深化村民对传统乡村文化的理解。

3.4 人性化原则

乡村公共空间的主要使用者是人,因此景观营造应遵循人性化原则。要在全面透彻地了解村民的行为习惯、生产生活方式及认知的基础上,合理布局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充分考虑村民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和便利性,以营造出充满人情味的乡村公共空间景观。此外,应考虑所有使用人群,特别是处于弱势地位的老人、儿童等,在景观营造时,可以相应增加儿童娱乐设施和无障碍设施。

3.5 参与性原则

村民与乡村公共空间景观的关系最密切,有必要参与公共空间景观营造的全过程。政府倾听民意可以更好地激发村民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营造满意度高的乡村公共空间景观。此外,村民最熟悉当地公共空间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特色材料及工艺,其参与营造的公共空间景观往往更原汁原味,更能体现乡村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这也可以增强村民的参与感和自豪感,促进村庄可持续发展[6]。

4 乡村公共空间景观的营造策略

4.1 乡村各类公共空间景观的营造策略

在乡村建设中,不同的公共空间以独立个体的形式被分隔开来,但公共空间缺乏实用相关性,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体系。因此,设计者可以通过梳理空间的点、线、面连接乡村公共空间景观,构建系统的乡村公共空间景观网络体系。本文从乡村中常见的公共空间入手,提出不同公共空间景观的营造策略。

4.1.1 入口空间

一般来说,入口空间的位置不需要变动,因为它是在乡村发展变迁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只需对这部分加以改造即可。村庄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底蕴多体现在入口空间的景观上,如百年古树、桥梁水榭、集散广场等。设计入口空间景观时,首先要了解村庄的历史,提取其主要文化元素,并使用入口标识展示乡村文化的内涵。目前,许多乡村的入口标识设计得过于复杂,需要简化,且尺寸必须与入口空间的整体大小匹配。

4.1.2 街巷空间

乡村中多数街道和小巷的方向和位置是固定的,且两侧的垂直界面难以发生根本性变化,但可以从景观营造的角度更新或改进。主要采用修复建筑立面的方式更新垂直界面,受损面应采用当地特色元素和材料重建,使其风格统一。道路作为街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应在确保道路材料安全、防滑和耐磨等特性的前提下,优选地域性材料,以增强体验感。以运输功能为主的道路在路面材料的选择上应以沥青为主,其他则可以采用具有鲜明乡村特色的砖石材料。在利用物理空间进行人车分流时应尽量避免遮挡视线,增强街巷空间的安全性。在村民经常交谈和休息的地方,以不影响交通为前提,可以通过更新和改造街巷节点,打造更具活力的小型休憩空间。

4.1.3 滨水空间

目前,多数乡村的河流存在水污染严重的问题。对于污染严重的水系,可以通过种植净化作用较强的植物辅以生态浮岛等新兴技术来改善水质。此外,滨水空间也需要增强人与水系的互动性,如将驳岸改为入水阶梯式,增进人与水的互动;在水系较浅的区域改栏杆扶手为自然石墩,减少人工建造的痕迹。在建设驳岸的过程中,应注意选材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石块堆叠驳岸或是利用水生植物营造的自然生态驳岸更贴近乡村风格。同时,可以在驳岸以及栏杆扶手上适当增添乡土文化元素,但要注意整体的协调统一。

4.1.4 广场空间

在营造广场空间景观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满足大多数村民的实际需求,其次广场的选址应尽量靠近可达性较好的中心位置,最后要注意景观风格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通常情况下,广场的利用率与功能复杂程度成正比。在注意把控乡村广场尺度的同时,对广场空间景观进行层次化建设,有利于合理利用场地。要在保障广场空间完整性和功能性的基础上,以使用者的需求为导向,适当增添景观焦点,增强整体空间的吸引力。

4.1.5 公园空间

乡村中的公园与城市公园有较大的差异。营造时,应基于乡村独特的生态和文化特征,结合乡村优势资源,以本村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进行合理建设。设计应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舍弃华而不实的景观。同时结合本土特色文化,建设出以人为本、彰显文化特色的乡村公园。在营造公园景观时,合理布局与分区是第一步,同时也要基于村民需求,以功能为导向,提高公园的利用率。

4.2 彰显特色地域文化

4.2.1 文化元素的选择

在选择乡村特色地域文化元素时,第一步是归纳总结典型地域文化的特征,如历史典故、村民集体记忆、熟悉的图案样式、传统建筑等。同时需要把握地域文化要素的动态性,因为地域文化会随着乡村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即使是同一地区的文化元素也会因为时代背景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乡村特色文化景观建设的具体方法是总结能够准确代表该地区优秀地域文化的元素和标志,并结合时代背景展现乡村文化的内涵。

4.2.2 文化元素的运用

在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营造中,主要采用直观表现、抽象变形和比喻象征的方式来表现文化元素。乡村景观中文化元素的直观表现主要有雕塑、小品、景观构筑物等。此外,乡村文化习俗和历史典故等文化,通常也采用直观表现的手法。抽象变形的创作方式是通过提取乡村特色文化的记忆点,将抽象的思维和内涵简化形成景观,运用在水体、地形等自然景观中。比喻象征的手法是借助简化特色元素,直接表达区域文化的特征,或者使用一种抽象和含蓄的方法,以委婉的方式表达设计主题,从而让人们理解文化内涵,感受景观的灵魂。在公共空间景观的构建中,通常通过景观元素来表达隐喻的象征效果,如景观石、植物、铺装和雕塑。

4.2.3 民俗文化活動的开展

开展民俗文化活动、放映免费露天电影、组织文娱表演等文化活动,可以传承和激活当地文化,丰富村民的日常生活,重建乡村文化自信。在目前经济社会的影响下,文化延续和创新的主要方式是组织和发展文化活动[4]。

5 结语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与推进,乡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良好的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可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给人们带来更好的体验,进一步提升乡村的艺术欣赏价值。同时,在营造乡村公共空间景观的过程中,要注重彰显地域文化,不能一味模仿,要因地制宜,深入发掘乡土文化理念,重点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是要保留地方特色,尊重村民的生活习惯及突出当地的风土人情,实现文化传承;二是要合理运用艺术语言,对当地乡土元素进行视觉转换和文化升华,使当地特色更亲民,同时结合时代特征构建独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 曹海林.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村落公共空间:以苏北窑村为例考察村庄秩序重构的一项经验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5(6):61-73.

[2] 李嘉妍,阎瑾,王京.我国乡村社区公共空间研究现状与思考[J].城市规划,2019,43(11):128-134.

[3] 陈汇康.“美丽乡村”背景下的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7.

[4] 陈媛.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村落公共空间景观营造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21.

[5] 曹斐.新型农村社区公共空间规划模式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6] 李健,樊金萍,王丽波,等.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绿地规划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6):126-132.

作者简介:徐宇佳(2002—),女,浙江嘉兴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翁比(2002—),男,贵州遵义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景观营造公共空间乡村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话剧《乡村》
旧城改造中城市河道的景观营造
MSU:东兰辛“乡村”里未来的公关小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