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仫佬族剪纸艺术文化对外译介探究

2023-06-21何光凝庞淑清

校园英语·中旬 2023年2期
关键词:仫佬族外译译介

何光凝 庞淑清

摘 要: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大背景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非遗文化外译能力日益成为译者的时代责任。笔者聚焦于广西的少数民族非遗之一的仫佬族剪纸艺术文化,探究其对外译介的必要性、内涵、译介原则和译介难点,以期为仫佬族剪纸艺术文化乃至非遗文化的外译提供参考。

关键词:仫佬族;剪纸;文化外译

作者简介:何光凝(1992-),女,广西北海人,广西北海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庞淑清(1985-),女,广西北海人,广西北海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非遗文化外译的必要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与国际传播能力放在一起阐释,这一提法的变化意味着中华文明不仅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内容,也将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价值支撑。如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激发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推进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也是增强国际话语权的必经之路。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提高其国际影响力和传播能力,不仅有利于中国良好国际形象的树立,更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坚实步伐。仫佬族剪纸技艺于2020年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自治区,广西目前已有九百多项国家级或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体现了广西在守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上的努力和决心,地方性、民族性文化的对外翻译与传播值得我们更多的关注。

二、仫佬族剪纸艺术文化外译的内涵

有关翻译的定义、翻译的内涵的讨论一直伴随着翻译研究的发展,而从符号学角度来看,翻译也是近些年来翻译研究的热点。罗曼·雅各布森将翻译概括为三类: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其中“符际翻译”指的是以非语言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王宁在此基础上,从七个方面对翻译进行了界定,进一步发展了符际翻译的概念和阐述。随着新时期翻译活动不断涌现出新的特点、新的问题,许钧更是把“符号的转换性”看作是翻译最本质的特征 ,与此类似,冯全功也同样认为“符号转换性是翻译的唯一本质属性”,而其他诸如社会属性、语言属性、文化属性等都属于翻译的“衍生属性”。

剪纸艺术文化的外译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符号转换活动。民族的技艺和艺术归根结底源自民族文化,文化体现在民俗、节日、传说、日常生活等行为和言语当中,而这些行为和言语又成了民族剪纸艺术创作内容的源泉。这是一个由虚到实、由里及表、由无形符号向有形符号转换的过程。文化外译具有文化交流、跨文化交际的属性,我们要译的不仅是内容本身,更是要传达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因此这就决定了剪纸艺术文化的外译是一个反向的符号转换过程,从创作内容和技艺本身出发,再去介绍相关的民俗、节日、传说、日常生活等,最终一定是民族文化的译介。用语言符号去解释非语言符号,将隐性的叙事信息显化,促进非遗艺术文化的接受与对外传播。例如仫佬族剪纸的构图形象以表现动植物形象以及自然景观为主,如龙、凤、麒麟、喜鹊、蝴蝶、石榴、柳树、河流、山水、祥云等图案,反映出仫佬族对自然的尊崇以及对美好情感的追求,此外,本民族的神话传说、民风民俗、新时代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也是仫佬族剪纸的主流题材。仫佬族剪纸中特有的构图意象如何传达,如何用语言符号将民族文化、精神风貌这些非语言符号进行转化和传播,译者的主体性、能动性在译介过程中如何发挥,交际伦理如何平衡,如此种种都是我们在仫佬族剪纸艺术文化对外译介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和衡量的方面。

三、仫佬族剪纸艺术文化的译介原则

仫佬族剪纸艺术文化的外译是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活动,这也决定了外译应同时注重翻译质量和传播效果,圍绕着“如何讲好中国故事”选择译介策略。首先,非遗的外译应遵循文化交流为先的原则,不应刻意追求或过多考虑功利性因素,一步到位追求文化认同并不现实。获得文化尊重的前提是文化认知,即对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文化外译首先要做到的一步就是译文本、译信息,在这些文本、信息被接受之后,再进做到译文化,因而翻译质量与传播效果在此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翻译质量可以促进接受效果和传播效果,反过来,良好的传播效果也会带动翻译质量的提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味迎合译介受众,在文化外译的过程中,译者不仅是信息传递者,同时也是文化传播者,所以译者自身应树立并坚定文化自信,在“适应”与“坚持”中谋求平衡。

其次,要想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实现良好的译介效果,应该站在目的语读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以目标受众为中心,追求传播效果优先 。读者对什么内容感兴趣,译到什么程度他们能看懂,如何译他们能更好地接受。“适当”且“适度”地尊重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有的译者会采取增译、补译、摘译的方式,将非遗信息文本中目的语读者更感兴趣的、更易理解的部分提取出来,转换成目的语,以达到更好的译介效果,此时,译者在译介过程中是无法“隐身”的。

再次,除了“讲好中国故事”外,我们还需要做到“传播好中国声音”,传播平台的选择与建设对传播效果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仫佬族剪纸技艺已入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现了官方层面对非遗文化的重视和保护,而技艺传承人也通过作品参赛、“非遗进课堂”等方式在守护着这项民族传统技艺,但仅靠人力无法使非遗文化走得更远、更高,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也需适应时代潮流,借助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和工具来保护传统技艺,同时进一步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和认可度。官方层面可建立数据库、信息服务平台等作为保护载体,为非遗文化信息“正本溯源”,民间层面可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媒介,让文化传播“自由生长”。不管是自上而下或是自下而上,官方层面和民间层面应携手发力,最终达到上下互通,形成积极的、循环的传播效应。

四、仫佬族剪纸艺术文化外译的难点

在分析译介对策前,应首先认清仫佬族剪纸艺术文化外译目前的难点与困境,以更好地应对,达到更好的翻译质量和传播效果。

(一)翻译层面

对于非遗外译,译者在文化专有项的翻译上可能会感到较为棘手。根据艾克西拉的定义,文化专有项是在文本中出现的某些项目,由于在目标读者的文化系统中不存在对应项目或者与该项目有不同的文本地位,因此其在原文中的功能和含义转移到译文中时发生翻译困难。非遗中的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技艺名称、工具名、民俗名称等以及文化信息表达如民族故事、神话故事、歌谣等,都属于文化专有项的范畴,文化专有项是非语言符号向语言符号转换的典型表现。对于如何应对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研究者也有诸多争论。在非遗文化专有项的译介上,大部分译者偏向于采用音译法,但容易陷入过度音译的误区,导致关键信息缺失,影响对外传播,同时也是忽略译介受众的接受能力的表现,也有译者选择音译加文内解释的方法,或是利用有限泛化或绝对泛化来进行处理,亦或是借助释译来解决文化专有项传译曲解或不足的问题。范祥涛在艾克西拉提出的11种翻译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12种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即音译、指称翻译、文外解释、文内解释、使用同义词、有限泛化、绝对泛化、移植、删除、自创、定译和其他,较为全面地概括了文化专有项外译中所能采取的方法,其他研究者虽然有时使用的概念名称不一样,但实际操作上基本大同小异。但不管采用何种翻译方法,都应该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追求传播效果优先,提高译介的接受效果和对外传播效果。

例如仫佬族剪纸技艺主要利用剪刀与刻刀来完成剪纸作品的创作,使用的是“阴剪”技法,“阴剪”与“阳剪”相对,两者都属于中国剪纸中的典型技法,如何向英语读者解释这两类技法,仅仅采用拼音音译“Yin Jian”“Yang Jian”能否完全表达其中的内涵?是否丢失了关键信息?是否考虑到了英语读者的接受能力?阴与阳不仅表明的是剪纸技法,即两种技法所制作的剪纸作品在呈现效果上是相反且互补的,同时也体现了道家思想中“阴阳交感”的观念,即古人对自然“对立统一”的原始认知,鉴于阴阳这对哲学概念在英语文化中已有相当的认知度,在英语的权威词典和百科全书中均可查到“yin”和“yang”的释义,因此我们在翻译这组文化专有项时便可尊重目的语读者的习惯,保留已知概念,而“剪”的翻译,为了不让读者产生歧义,便与“剪纸”(Paper Cutting)保持术语一致性,译为“cutting”,如此,“阴剪”与“阳剪”可翻译成“Yin Cutting”和“Yang Cutting”。

(二)传播层面

除了翻译的难点之外,仫佬族剪纸艺术文化外译在传播层面也面临一些困难。其一是对外宣传意识薄弱。由国家级和省级文旅主管部门牵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已经上线,各个网站建设质量参差不齐,几乎没有其他语种的版本可供浏览,笔者在检索到的其他有关非遗的官方网站也发现类似情况,由此可见,对外宣传非遗文化的意识相对薄弱。

其二是文化外译人才短缺。剪纸艺术文化不仅涉及技艺,更与各民族特色文化关系密切,文化外译除了翻译文本以外,也需考虑对外传播问题,对译者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较高,译者的学习成本和训练成本也相应拉高,从而导致了非遗文化外译人才的短缺,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外译。另外,在对翻译人才的培养上,非遗元素也大多被忽视,高校英语专业或翻译专业开设中国文化外译方向的课程屈指可数,甚至所授的课程也甚少与本土民族特色相结合,普遍是在紧凑的翻译课程中用一两节课来教授中国文化外译的内容,但这对于培养专业的文化外译人才乃至非遗外译人才是远远不够的。

其三是现存文字资料少。仫佬族剪纸技艺主要依靠手艺人的手手相传,创作素材来源于日常事物的见闻,以及对自然的朴素观察与情感寄托,最后通过技艺呈现于实物中,手艺人极少对作品创意与内涵解释,从而导致仫佬族剪纸艺术文化一度只停留于作品,以影像的方式留存,因此可翻译的源语文本十分有限。此外,笔者以“仫佬族剪纸”和“仫佬族非遗”为关键词在知网检索发现,仅各有4篇完全符合主题的结果,“仫佬族剪纸外译”更是毫无研究成果,由此看来,在学术研究领域该主题也处在较为边缘的位置。

其四是传播的自发性不强。作为目前仫佬族剪纸技艺的唯一传承人,罗华清致力于传承和弘扬这项传统民族技艺,不仅自己的剪纸作品屡出佳作,斩获大奖,更是“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但是仅靠一个人的努力终究是杯水车薪。如今非遗虽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不管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都开始发出越来越响亮的声音,但从整个社会层面来说,能自觉地去了解非遗、学习非遗、传承非遗的人仍只是极少数,非遗学习型社会尚未形成,这对于自发性的对内和对外传播都会是极大的制约。

五、结语

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背景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非遗文化外譯能力日益成为译者的时代责任,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外译值得我们更多关注。仫佬族剪纸艺术文化的外译是一个符号转换的过程。民族的技艺和艺术是由无形符号向有形符号转换,而文化外译则是逆向的符号转换,用语言符号去解释非语言符号,将隐性的叙事信息显化。仫佬族剪纸艺术文化的外译应围绕着翻译质量和传播效果来研究译介对策,本着文化交流优先的原则,坚持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同时,选择好、建设好传播平台对传播效果也可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外译的难点集中在翻译和对外传播两个层面,翻译层面主要会在文化专有项的翻译上遇到困难,而传播层面则可能面临对外宣传意识不足、文化外译的专门人才短缺、仫佬族剪纸艺术文化现存文字资料有限、自发性传播较少等困境。

参考文献:

[1]Hatim B, Munday J. Translation: An Advanced Resource Book[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0.

[2]王宁.全球化时代的翻译及翻译研究:定义、功能及未来走向[J].外语教学,2016(3):88-93.

[3]许钧.关于新时期翻译与翻译问题的思考[J].中国翻译,2015(3):8-9.

[4]冯全功.翻译是一种符号转换活动:关于翻译定义的若干思考[J].中国翻译,2022(3):11-19,191.

[5]罗华清.保护和传承仫佬族剪纸艺术的几点思考[J].新西部,2018(36):26-27.

猜你喜欢

仫佬族外译译介
广西仫佬族古歌活态传承研究*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文化翻译视阈下《流浪地球》的英文译制讨论及其对影视外译的启示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广西仫佬族传统蔬菜种质资源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
柔性侵入:文化外译接受策略研究
如何讲述中国故事: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的外译问题
中国惟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庆祝成立30周年
民族典籍外译比较研究——以藏族《萨迦格言》英译本为例
广西仫佬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发展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