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SG表现与财务重述

2023-06-20郭令秀吕茜

财会月刊·下半月 2023年4期
关键词: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

郭令秀 吕茜

【摘要】ESG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 其表现是实现“双碳”目标与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 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以2014 ~ 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 检验ESG表现与财务重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ESG表现对财务重述具有抑制作用, 该影响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企业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 ESG表现通过减少高管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进而减少企业财务重述, 并且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提升ESG表现对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对促进企业提升ESG表现, 推动上市公司绿色、 稳定、 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ESG表现;财务重述;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机构投资者持股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4-0994(2023)08-0077-8

一、 引言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推进与资本市场的稳步发展, 构建中国特色ESG体系,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为重中之重。2022年6月以“共同促进全球ESG发展, 构建可持续未来”为主题的ESG全球领导者峰会在国内举办, 会议表明我国始终高度重视气候的变化, 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大力营造有利于ESG发展的政策环境。ESG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理念、 评价方式和企业行动指南, 传递了企业追求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的发展观, 践行ESG理念日益成为国际共识。基于ESG表现对企业的风险程度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成为一种新兴方式, 企业管理者、 投资者以及监管机构等也都意识到提升企业ESG表现的重要性。对于企业来说, ESG也是一种更为先进、 更加具有综合观和大局观的治理理念(白雄等,2022), 良好的ESG表现可以使公司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 能推动社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 要提升上市公司ESG表现, 加强上市公司ESG治理能力建设, 推动上市公司绿色、 稳定、 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财务重述是指上市公司对前期财务报告差错进行重新表述, 纠正财务报告错误。虽然上市公司的经营与治理结构日渐完善, 但财务重述行为屡见不鲜。不少学者研究表明, 财务重述对资本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不仅影响公司自身形象,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投资者对于企业的判断、 损害投资者的信任(高锦萍等,2017)、 扰乱市场秩序(钱红光和方舒鹤,2018)。基于此, 更多的投资者不但追求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 而且越来越关注非财务信息, 以此保证可持续性收益。ESG是Environmental(环境)、 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的缩写, 代表了企业在环境保护、 污染管控等方面的积极作为,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履行的社会责任以及公司治理水平。ESG表现从环境、 社会、 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以及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涵盖更加广泛的利益相关者责任, 拥有更大的信息含量。作为非财务信息报告, ESG表现展现了企业对于可持续发展以及长期价值的坚持, 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性, 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 抑制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 提高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目前对于财务重述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管异质性(张川等,2020)、 审计(马晨等,2015)与社会责任(王霞等,2014)等方面, 从ESG角度探讨其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的相关文献较少。故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 探究ESG表现与财务重述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其传导路径。

本文以2014 ~ 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探究ESG表现与财务重述之间的关系, 并进一步研究盈余管理与机构投资者持股在其中的作用。本文的贡献在于: ①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 探讨ESG表现与财务重述之间的关系, 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ESG发展理念的认识, 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减少企业财务重述提供了新思路, 丰富了ESG经济后果相关文献。②引入了中介效应模型, 探究盈余管理的中介效应, 揭示了ESG表现影响财务重述的具体路径, 从ESG表现视角拓宽财务重述的研究链条。③将机构投资者持股作为调节变量, 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对ESG表现与财务重述之间关系的影响, 丰富了三者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这些结论对企业抑制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 提高内部治理水平、 加强外部监督以及促进企业提升ESG表现、 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ESG表现与财务重述

良好的ESG表现代表了企业对于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这类企业一般具有较为健全的治理机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企业是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集合体, ESG表现好的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能够有效地保护员工、 社会、 市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 促进企业长期发展(Albuquerque等,2018)。从本质上而言, 公司注重ESG表现的提升即致力于在追求企业利益的同时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达到企业与社会双赢的局面(盛明泉等,2022), 因此可以抑制企业财务报告重述行为。首先, 良好的ESG表现代表公司具有较为完善的治理机制, 董事会独立性(李彬等,2013)、 内部控制(杨明增和曹惠泽,2017)、 监事会独立性(周泽将等,2022)等的增强会强化对公司管理者的监管, 减少管理者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出现错误或是粉饰财务报告的行为, 进而抑制财务报告重述行为。其次, 随着ESG理念的发展, 企业ESG表现受到政府部门、 监管机构、 行业协会、 新闻媒体等各方关注, 尤其是ESG表现好的企业, 会得到更多的媒体报道, 使企业面临更多的外部监督与约束(伊凌雪等,2022), 出于对个人和公司声誉及谋利风险性的考虑, 管理者在进行财务重述时会更加慎重, 会选择减少甚至停止违规行为, 停止对投资者利益的侵害。最后, 上市公司ESG表现越好, 代表企业的环境保护及社会责任意识越强。一方面, ESG表现中的高道德标准作为公司共享的价值理念, 会缓解组织员工及管理者道德风险问题, 从而约束企业行为(左锐等,2018); 另一方面, ESG表现促进企业更加重视长远发展, 从而企业减少可能带来短期收益的财务重述行为, 促进企业市场价值的提升(董小红等,2017)。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 ESG表现对财务重述具有抑制作用。

(二)ESG表现、 盈余管理与财务重述

盈余管理在资本市场中普遍存在, 在融资过程中, 企业通过盈余管理减少融资成本与风险溢价(张体勤和汤媛媛,2022), 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操控企业的财务报表, 来美化个人经营业绩评价与指标考核, 并且影响利益相关者对于公司财务状况的判断。盈余管理具体分成两种方式: 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是最早出现的盈余管理方式, 是管理者通过会计准则政策选择掩饰真实经济状况的行为(Patricia和Douglas,2000); 真实盈余管理则是在公认的会计准则基础上, 通过构造、 改变真实的交易活动, 对财务报告中的信息进行调整的行为(肖家翔和李小健,2012)。

具有良好ESG表现的公司其社会责任承担水平较高,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更加完整, 管理者在内外监管及道德约束下会减少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对于应计盈余管理来说: 一方面, ESG表现越好的公司其综合实力越强, 公司会为了保持更好的ESG表现而不断完善自身信息披露机制及公司治理机制, 使ESG表现产生良性循环, 缓解公司上市、 税收等压力, 实现公司业绩的稳步提升, 减少管理者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徐祥兵等,2022); 另一方面, 上市公司履行ESG责任能够降低企业内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并且向利益相关者传递积极信号, 使企业获得良好声誉, 能够有效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缓解企业融资约束, 进而减少管理者为了债务融资或者避免债务违约而实施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对于真实盈余管理而言: 良好的ESG表现会缓解融资约束, 从而增加企业现金流, 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减少管理者真实盈余管理(陈燊等,2020); 同时ESG表现良好的上市公司, 其高水平的公司治理加强了对管理者的监管, 公司道德文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管理者行为, 减少管理者利用真实盈余管理谋取利益的行为。综上所述, 良好的ESG表现可抑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财务重述是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错误的一种修正, 上市公司往往通过盈余管理粉饰财务报表, 以达到某种盈利目的, 之后再进行财务重述, 发布补充更正的真实财务状况。为保证上市公司股价水平、 降低融资成本、 实现合理避税等, 管理者往往选择使用应计盈余管理维护企业利益,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重述公司主要发布补充类公告、 更正类公告和补充更正类公告。补充类公告大多是对于财务报告的细致补充说明, 更正类公告大多涉及部分财务数据应计项目的更正, 对以前高报或是低报数据进行重述(谢清华,2015)。这就反映了部分管理者会恶意对应计项目进行操纵, 调整企业财务信息以达到个人或企业利益最大化目的, 再通过财务重述补充更正重新披露上市公司真实情况。因此, 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会促进企业财务重述行为。而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 应计盈余管理操纵空间被压缩, 管理者选择真实盈余管理的倾向性增强。管理者为寻求个人薪酬的增加(申毅和阮青松,2017)、 缓解过度投资等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的财务危机(李雪和张双凤,2022)等, 往往会通过债务重组、 出售、 转换与置换资产、 减少费用支出等真实交易决策, 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周晓苏和周琦,2011), 实现公司利润的增加, 导致更加频繁的财务重述行为。由此可见, 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会促进财务重述行为。综上所述, 企业盈余管理会促进财务重述行为的发生。

本文基于以上分析认为, 具有良好ESG表现的上市公司, 其公司治理水平较高, 对管理者的监管和约束更强, 这会减少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发生, 同时促进管理者基于长远利益进行决策, 减少应计盈余管理行为, 维护上市公司声誉, 使企业拥有更大的持续竞争力, 从而减少企业财务重述行为的发生。另外, 良好的ESG表现会缓解上市公司融资约束, 使管理者实施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的动机减弱, 进而减少财务重述。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应计盈余管理在ESG表现与财务重述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H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真实盈余管理在ESG表现与财务重述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三)ESG表现、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财务重述

我国资本市场早期以个人投资者为主,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 机构投资者凭借专业的投资能力、 出色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完备的调控机制等成为资本市场上的重要投资主体(刘广和张迎,2022), 其对企业的整体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股东积极主义观点, 若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加, 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会更倾向于积极参加公司治理, 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提升公司长期价值(李合龙等,2018)。首先, 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ESG表现较好的公司进行投资, 为筹集更多的社会资金, 实现自身资金管理规模的扩大, 提升自己的潜在收益(孙维章等,2022), 机构投资者会以股东或董事的身份, 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 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吴国鼎和鲁桐,2018), 促进企业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并且完善公司治理制度, 积极推动企业ESG表现的提升, 抑制财务重述等危害企业长期发展的行为(吾买尔江·艾山等,2021)。其次, 机构投资者具备信息和专业优势, 能够积极发挥对管理者的监督作用。机构投资者通过成为公司股东参与公司治理, 利用其团队所具备的专业优势, 更容易识别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田昆儒和韩飞, 2017), 减少企业财务重述的发生。同时, 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负面消息更为敏感, 一般通过“退出”等向资本市场释放消极信号从而对管理者施压, 督促管理者注重企业长期发展(韩云,2017)、 谨慎决策, 减少财务重述的发生。综上所述, 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 ESG表現越好的企业, 越会追求长期发展, 减少财务重述。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 机构投资者持股正向调节ESG表现对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

三、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用2014 ~ 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为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剔除如下公司样本: ①剔除金融保险行业公司样本; ②剔除财务状况异常的ST和?ST类公司样本; ③剔除数据严重缺失的公司样本。最终得到11105个样本。本文所使用的财务数据和公司治理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和Wind数据库, 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tata 17.0。同时, 为减少极端值带来的影响, 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上下1%分位的Winsorize缩尾处理。

(二)变量定义

1. 被解释变量。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财务重述(Restate), 参考Dechow等(2010)和周泽将等(2022)的研究, 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在当年或以后进行一次或多次重述均记为在当年发生财务重述, Restate赋值为1, 否则为0。

2. 解释变量。 本文的解释变量为ESG表现(ESG), 基于华证ESG评价体系构建ESG表现变量指标。华证ESG评价体系是基于国外主流ESG评价框架, 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及上市公司公开披露数据构建的指标体系。华证评级以季度为更新周期, 并且覆盖了全部A股上市公司, 其中包括环境、 社会责任、 公司治理三大方面。华证ESG评级结果共分为九级, 从高到低依次为AAA、 AA、 A、 BBB、 BB、 B、 CCC、 CC、 C。本文借鉴柳学信等(2022)的方法, 根据赋值法构建解释变量, 将评级从高到低依次赋值为9~1, 即评级为AAA时ESG表现为9, 评级为AA时ESG表现为8, 评级为A时ESG表现为7, 以此类推, 并将每年的ESG表现评分取平均值得到变量取值。

3. 中介变量。本文的中介变量为盈余管理, 借鉴林萍等(2020)的研究方法衡量应计盈余管理(DA)和真实盈余管理(REM)。

四、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报告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结果显示, 财务重述均值为0.4024, 表明有40.24%的上市公司发生了财务重述行为。ESG表现的最大值为9, 最小值为3.75, 表明不同上市公司在ESG表现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ESG表现均值为6.5480, 中位数为6, 即有超过一半的上市公司ESG评级未达到平均水平。机构投资者持股最大值为90.8241, 最小值为0.4455, 均值为43.6898, 表明不同上市公司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差距较大。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均值分别为0.0661和-0.0033, 最小值分别为0.0009和-0.6346, 最大值分别为0.4214和0.5043, 说明不同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二)相关性分析

由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ESG表现与财务重述的相关系数为-0.116, 在1%的水平上显著, 初步验证了上市公司ESG表现良好能够有效抑制财务重述行为。为检验多重共线性问题, 在回归时计算了各变量之间的方差膨胀因子, 结果均小于10, 表明各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限于篇幅, 本文没有报告相关性分析结果。

(三)ESG表现与财务重述的回归结果

根据豪斯曼检验的结果, 本文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表3中模型(1)检验了ESG表现对财务重述的影响, 可以看到二者的回归系数为-0.0332, 在1%的水平上显著, 说明ESG表现对财务重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从而支持了H1。

(四)盈余管理的中介作用检验

为了进一步检验ESG表现与财务重述之间的作用机制, 本文引入盈余管理作为中介变量, 通过逐步回归验证其中介效应, 结果见表4。由模型(1)的回归结果可知, ESG表现与财务重述在1%的水平上负相关, 即具有盈余管理产生中介效应的必要条件。模型(2)的回归结果显示, ESG表现与应计盈余管理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 即良好的ESG表现可有效抑制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同时, 模型(3)中ESG表现与财务重述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 应计盈余管理与财务重述的回归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 表明应计盈余管理在ESG表现与财务重述的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支持了H2。模型(4)的回归结果显示, ESG表现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回归系数为-0.0081, 在1%的水平上显著, 二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模型(5)中ESG表现与财务重述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 真实盈余管理与财务重述的回归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 验证了ESG表现越好, 上市公司融资环境越好, 公司治理环境水平越高, 越可有效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进而减少财务重述, 从而支持了H3。

(五)机构投资者持股的调节作用检验

表3中模型(6)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对ESG表现与财务重述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进行实证检验。模型(6)加入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ESG表现的交互项, 结果显示ESG表现与财务重述的回归系数为-0.0316, 在1%的水平上显著, 二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机构投资者持股和ESG表现的交互项与财务重述之间的回归系数为-0.0004, 在5%的水平上显著, 说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ESG表现与财务重述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随着机构投资者在企业中持股比例的增长, 机构投资者可对上市公司实施有效的监督, ESG表现良好的企业会更加追求长期发展,  减少财务重述行为, 从而支持了H4。

(六)基于股权集中度的异质性分析

股权集中度对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 股东利益与公司的发展关系更加密切, 股东会积极参与公司决策, 维持企业良好运营。因此,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中位数将样本分为股权集中度高的企业(股权集中度≥均值)和股权集中度低的企业(股权集中度<均值)进行分组回归, 结果如表5所示。结果表明, 在股权集中度较高时, ESG表现与财务重述的回归系数为-0.0389, 在1%的水平上显著, 在股权集中度较低时, ESG表现与财务重述的回归系数为-0.0235, 在1%的水平上显著, 表明无论股权集中度高或低, ESG表现都能显著抑制财务重述的发生。通过SUEST分组差异性检验, 发现二者具有显著差异(p=0.0842)(刘笑霞等,2021), 说明ESG表现对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企业中更明显。究其原因, 上市公司的股权相对比较集中, 会产生利益协同效应, 大股东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密切相关, 股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 更倾向于提升企业的ESG表现, 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维持企业的良好运营, 降低会计错报的風险; 同时, 股东对管理者的监管力度加大, 对管理者的监督更为有效(姜凌和梁青,2014), 从而减少财务重述。

(七)稳健性检验

为了考察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本文进行了以下稳健性检验(限于篇幅,未报告结果):

1. PSM检验。针对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影响回归结果, 本文采取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重新验证假设。将ESG表现作为处理变量, 选取ESG表现均值作为临界值, 构建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半径匹配, 重新对模型(1) ~ 模型(6)进行回归验证, 结果与前文并无实质性差异, 说明在控制了ESG表现不同企业之间的其他差异后, 本文的假设依然成立, 为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提供了保证。

2. 解释变量滞后一期。由于企业的ESG表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本文选择将滞后一期的ESG表现作为解释变量, 对模型(1) ~ 模型(6)重新进行回归, 结果表明H1、 H2、 H3、 H4均得到了验证, 说明本文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3. 替换解释变量。为了缓解变量衡量问题可能引发的偏差, 保证结果的稳健性, 本文对相关假设进行了替换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更改赋值方法, 对上市公司ESG表现按照1 ~ 3分赋值。当评级为 AAA、 AA、 A时, ESG表现=3; 评级为 BBB、 BB、 B时, ESG表现=2; 评级为CCC、 CC、 C时, ESG表现=1。基于此, 对模型(1) ~ 模型(6)重新进行回归, 回归结果与前文基本一致, 由此本文假设得到稳健的实证支持。

4. 替换模型。为了使研究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本文还采用替换模型的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由于被解释变量取值为0、 1, 本文更换回归模型, 采用补对数—对数模型、 Probit模型对模型(1)重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良好的ESG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财务重述行为, 与前文回归结果一致,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五、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基于2014 ~ 2021年我國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 实证分析了ESG表现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结果表明, 上市公司ESG表现良好能够有效抑制企业财务重述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 ESG表现可通过抑制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 从而减少财务重述。同时,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ESG表现与财务重述的关系起到了调节作用, 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加强ESG表现对于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

(二)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 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企业应改善ESG表现, 推动长期发展战略的实施, 综合提升环境保护、 社会责任、 公司治理等方面能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国家应加快健全ESG信息披露制度, 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制度并不健全, 信息披露仍处于半自愿状态, 要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 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保障, 从而促进资本市场的稳步运行。第二, 财务重述的产生原因多元化, 其发生后对上市公司自身声誉以及资本市场正常运行的不利影响十分明显。对于政府来说, 应当制定完整、 专门的财务重述规章制度, 严禁上市公司通过财务重述获得收益; 在公司层面, 要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重视内外部监管, 对高管财务重述行为制定相应的惩罚制度, 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推进企业稳步发展。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白雄,朱一凡,韩锦绵.ESG表现、机构投资者偏好与企业价值[ J].统计与信息论坛,2022(10):117 ~ 128.

陈燊,邓春梅,陈汉文.融资约束、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策略[ J].东南学术,2020(4):147 ~ 156.

董小红,李哲,王放.或有事项信息披露、财务重述与企业价值[ J].财贸研究,2017(5):90 ~ 99.

高锦萍,袁畅,万岩.财务重述、信任损害与投资意向研究[ J].财经问题研究,2017(9):82 ~ 89.

韩云.代理问题、机构投资者监督与公司价值[ J].经济管理,2017(10):173 ~ 191.

姜凌,梁青.公司治理与财务重述的经验证据检验[ J].统计与决策,2014(14):158 ~ 162.

李彬,张俊瑞,马晨.董事会特征、财务重述与公司价值 —— 基于会计差错发生期的分析[ J].当代经济科学,2013(1):110 ~ 117+128.

李合龙,李海菲,张卫国.机构投资者持股、会计稳健性与公司价值[ J].证券市场导报,2018(3):41 ~ 47+58.

李雪,张双凤.管理者风险偏好、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 J].商业会计,2022(2):4 ~ 9.

林萍,林伯强,张雅玲.董秘审计背景会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吗? —— 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 J].东南学术,2020(5):148 ~ 157.

刘柏,琚涛.“事前震慑”与“事后纠偏”: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错报和重述的跨期监管研究[ J].南开管理评论,2021(1):50 ~ 61+96+73 ~ 75.

刘广,张迎.机构投资者持股网络对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研究[ 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2(6):68 ~ 83.

刘笑霞,李明辉,杨鑫.签字会计师个人经验与财务重述[ 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1(6):52 ~ 64.

柳学信,李胡扬,孔晓旭.党组织治理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 J].财经论丛,2022(1):100 ~ 112.

马晨,程茂勇,张俊瑞,祁珺.外部审计、媒介环境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研究[ J].管理工程学报,2015(4):65 ~ 75.

钱红光,方舒鹤.财务报告重述与证券市场反应的实证分析[ J].统计与决策,2018(7):175 ~ 177.

申毅,阮青松.薪酬管制对企业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 —— 基于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的检验[ J].经济经纬,2017(6):105 ~ 110.

盛明泉,余璐,王文兵.ESG与家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J].财务研究,2022(2):58 ~ 67.

孙维章,郭珊珊,佟成生,薛智中.机构投资者持股、产品市场竞争与上市公司违规治理[ 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22(6):71 ~ 79.

田昆儒,韩飞.内部控制、机构投资者与真实盈余管理 —— 基于央企、地方国企和其他企业的划分[ J].华东经济管理,2017(4):128 ~ 135.

王霞,徐怡,陈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助于甄别财务报告质量吗?[ J].财经研究,2014(5):133 ~ 144.

吾买尔江·艾山,艾力扎提·吐尔洪,郑惠.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 基于ESG绩效的中介效应分析[ 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3):79 ~ 82+167.

吴国鼎,鲁桐.机构投资者持股、企业类型与企业价值[ J].投资研究,2018(7):57 ~ 70.

肖家翔,李小健.盈余管理研究新方向:真实盈余管理[ J].财会通讯,2012(15):15 ~ 17+129.

肖万,林冰儿,郭思圻.CFO兼任董秘会抑制企业盈余管理吗?  —— 基于声誉理论视角[ J].华东经济管理,2022(1):119 ~ 128.

谢清华.财务重述与盈余管理[ J].时代金融,2015(24):157 ~ 159.

徐祥兵,乔鹏程,黄沁.ESG责任表现能传递更透明的信息吗?[J/OL].产业经济评論:1 ~ 18[2023-02-06].https://doi.org/10.19313/j.cnki.cn10-1223/f.20220719.001.

杨明增,曹惠泽.内部控制质量、审计师努力程度与财务报表重述[ 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7(2):48 ~ 57.

伊凌雪,蒋艺翅,姚树洁.企业ESG实践的价值创造效应研究 —— 基于外部压力视角的检验[ J].南方经济,2022(10):93 ~ 110.

张川,罗文波,樊宏涛.CFO背景特征对企业财务重述的影响 —— 审计质量的调节效应[ 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20(4):1 ~ 10.

张体勤,汤媛媛.债券违约风险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  —— 来自中国债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J].东岳论丛,2022(9):57 ~ 67+192.

周晓苏,周琦.基于盈余管理动机的财务重述研究[ J].当代财经,2011(2):109 ~ 117.

周泽将,王佳伟,雷玲.监事会经济独立性与财务重述[ J].会计与经济研究,2022(4):3 ~ 18.

左锐,李玉洁,舒伟.企业诚信文化能抑制财务报告重述吗?[ 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8(4):27 ~ 45.

Dechow P. M., Sloan R. G., Sweeney A. P.. Dete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 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5(2):193 ~ 225.

Patricia Dechow, Weili Ge, Catherine Schrand. Understanding earnings quality: A review of the proxies, their determinant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0(2):344 ~ 401.

Patricia M., Dechow, Douglas J., Skinner. Earnings management: Reconciling the views of accounting academics, practitioners, and regulators[ J].Accounting Horizons,2000(2):235 ~ 250.

Roychowdhury S.. 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 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6(3):335 ~ 370.

Albuquerque R., Koskinen Y., Zhang 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rm risk: 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 J].Management Science,2018(10):4451 ~ 4469.

(责任编辑·校对: 许春玲  李小艳)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经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空间研究”(项目编号:17BGL037)

猜你喜欢

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与手段分析
产品市场竞争优势、所有权性质与盈余管理研究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真实盈余管理影响分析
审计质量、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
浅析高管薪酬对盈余管的理影响
股权激励实施前后的盈余管理行为分析
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