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肥料密度四因素对叶用芥菜福芥1 号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2023-06-19张双照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6期
关键词:芥菜叶柄性状

张双照

(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福建龙岩 364000)

叶用芥菜是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a) 芥菜中的一个庞大的群体,共有11 个变种,其杂交一代杂种优势强、丰产性显著[1]。2006-2020 年通过国家登记、省市审(认)定或第三方鉴定的芥菜新品种累计60 个,其中育成芥菜一代杂种17 个。 芥菜杂交种仅占全国栽培面积的10%左右[2]。 福芥1 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与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不育系2018A0505 为母本、 美口宽秆芥单株提纯多代自交系V03A0013 为父本选育而成的叶用芥菜杂交种。 该品种为鲜食加工兼用型宽柄芥, 定植60 d 平均单株总重1.45 kg, 亩产5 000 kg, 抗病性好、品质优。 为探明氮、磷、钾三元素的施用量和密度对福芥1 号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本文作者于2021 年10 月在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龙门赤水基地开展福芥1 号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 旨在福芥1 号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叶用芥菜杂交新组合福芥1 号,尿素(N 含量为46%)、过磷酸钙(P2O5含量为12%)、农用硫酸钾(K2O含量为50%)。

1.2 试验设计

1.2.1 处理组合 试验借鉴当地叶用芥菜生产肥料施用量和种植密度,设计N(A)、P2O5(B)、K2O(C)和株距(D)四因素,各因素三水平如下:A1、A2、A3分别为5.0 kg/亩、7.5 kg/亩、10.0 kg/亩;B1、B2、B3分 别 为1.250 kg/亩、1.875 kg/亩、2.500 kg/亩;C1、C2、C3分别为6 kg/亩、9 kg/亩、12 kg/亩;D1、D2、D3分别为0.30 m、0.35 m、0.40 m,试验采用L9(34)正交设计(表1)。

表1 福芥1 号四因素三水平试验处理组合

1.2.2 试验情况 试验组合成9 个正交处理, 每个处理3 次重复,共27 个小区,小区随机排列,每小区面积9.23 m2。 双行种植,畦带沟1.3 m,株距设三水平。 本试验在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龙门基地进行,于2021 年10 月16 日播种,11 月15 日定植,2022 年1 月14 日考种, 试验地海拔405 m, 土壤为壤土,pH 5.68, 有机质含量为36.23 g/kg, 水解氮含量为132.4 mg/kg,有效磷含量为372.5 mg/kg,速效钾含量为86.0 mg/kg,前茬作物为水稻。 肥料施用60%为底肥、40%为追肥,追肥分2 次进行,每次施用20%,第1 次为定植后10 d,第2 次为定植后20 d。

1.3 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

在产品最佳采收期(定植后60 d 左右),每个处理抽取10 株调查其株高、株幅、叶片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叶柄长、叶柄宽、叶柄厚、中肋宽、中肋厚和单株重11 个性状,统计小区产量。 考种以《叶用和薹(籽)用芥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为依据, 产量结果用DPS 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并用LDS 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

方差分析表明,氮肥(A)对福芥1 号的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磷肥(B)、钾肥(C)、和密度(D)对产量的影响均不显著, 表明氮肥是影响福芥1 号产量的主要因素(表2、表3)。

表2 产量方差分析结果

表3 不同处理组合的产量结果及直观分析结果

2.1.1 氮肥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3 可知,3 个施氮水平以A3的产量最高,平均小区产量为72.15 kg,折单产5 211.5 kg/亩,比A2增产4.5%,产量差异不显著,比A1增产24.6%,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A2小区平均产量69.03 kg,折单产4 986.2 kg/亩,居第2 位,比A1增产19.3%,差异达显著水平。 说明增施氮肥有利于福芥1 号获得高产。

2.1.2 磷肥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3 可知,3 个施磷水平以B2的产量最高,小区平均产量68.99 kg,其次是B1,为66.17 kg,B3最低,为63.9 kg,但各水平间产量差异均不显著。 说明只需适中的施磷水平福芥1 号就能获得高产。

2.1.3 钾肥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3 可知,3 个施钾水平以C3的产量最高,小区平均产量68.0 kg,其次是C1,为66.82 kg,C2最低,为64.24 kg,但各水平间产量差异均不显著。 说明在试验设计水平内钾肥施用对福芥1 号产量影响不大。

2.1.4 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3 可知,3 个株距水平以D2的产量最高,小区平均鲜叶产量67.29 kg,其次是D1,为66.17 kg,D3最低,为65.6 kg,但各水平间产量差异均不显著。 说明福芥1 号栽培最佳株距为0.35 m。

2.1.4 最优组合分析 由表3可知,福芥1号四因素的9个处理组合中, 产量最高的是处理组合7(A3B1C3D2),小区平均产量为74.55 kg,折合单产5 384.9 kg/亩;其次是处理组合8(A3B2C1D3),小区平均产量为74.49 kg,折合单产5 380.6 kg/亩; 产量最低的是处理组合3(A1B3C3D3), 小 区 平 均 产 量 为56.33 kg, 折 合 单 产4 068.8 kg/亩; 其余处理组合的小区平均产量在73.13~57.98 kg。 除了居首位的处理组合7 与末位的处理组合3 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外, 其余各处理组合间的产量差异均不显著。

表3 中R′(各因素调整后的极差)显示,各因素的产量效应表现为A>B>C>D,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氮肥,其次是磷肥、钾肥,影响最小的是密度。根据K均值大小选出的最优处理组合是A3B2C3D2,该组合与居首位的处理组合7(A3B1C3D2),除了磷肥施用水平不一样, 其余因素水平均一致, 说明福芥1 号在施用纯N 10 kg/亩、P2O51.25~1.875 kg/亩、K2O 12 kg/亩及株距0.35 m 的种植条件下能获得高产。

2.2 各因素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2.2.1 施氮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4 可知,A1的叶片数和中肋宽2 个性状的数值最大;A2的株幅、最大叶宽2 个性状的数值最大;A3的株高、 最大叶长、叶柄长、叶柄宽、叶柄厚、中肋厚和单株重7 个性状的数值均最大。 说明各施氮水平对福芥1 号经济性状的影响A3优于A1、A2。

表4 各因素不同水平的经济性状分析

2.2.2 施磷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4 可知,B1的株高、叶片数、最大叶长、叶柄长、叶柄厚5 个性状的数值最大;B2的中肋宽、中肋厚和单株重3 个性状的数值最大;B3的株幅、叶柄宽、最大叶宽3 个性状的数值均最大。 说明各施磷水平对福芥1 号经济性状的影响B1优于B2、B3。

2.2.3 施钾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4 可知,C1的最大叶宽、叶柄长、中肋宽4 个性状的数值最大;C2的株高、最大叶长、叶柄宽3 个性状的数值最大;C3的株幅、叶片数、中肋厚、叶柄厚和单株重5 个性状的数值均最大。 说明各施钾水平对福芥1 号经济性状的影响C3优于C2、C1。

2.2.4 种植密度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4 可知,D1除了最大叶宽、中肋宽的经济性状居第2 外,其余各性状的数值均最小;D2的株高、叶片数、最大叶长、叶柄长、 叶柄宽5 个经济性状的数值最大;D3的株幅、外叶宽、中肋宽、中肋厚、叶柄厚和单株重6 个性状的数值均最大。 各种植密度水平对福芥1 号经济性状的影响D3优于D2、D1, 说明适当稀植有利于提高福芥1 号各经济性状的数值。

2.2.5 根据经济性状的最优组合分析 四因素各水平对福芥1 号经济性状影响的结果分析表明, 施氮水平A3优于A1、A2;施磷水平B1优于B2、B3;施钾水平C3优于C2、C1;种植密度水平D3优于D2、D1。 组成最优组合为A3B1C3D3,与前述产量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产量最高处理组合7(A3B1C3D2)除密度外其余因素均一致。 这说明高氮、高钾和适当稀植有利于提高福芥1 号的经济性状。

3 讨论与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氮肥(A)对福芥1 号的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磷肥(B)、钾肥(C)和密度(D)对产量的影响均不显著, 各因素的产量效应表现为A>B>C>D,表明对产量影响的最大因素是氮肥,其次是磷肥、钾肥,影响最小的是密度。 根据K均值大小选出的最优处理组合是A3B2C3D2,该处理组合与居首位的处理组合7(A3B1C3D2)除了磷肥施用水平不一样,其余因素水平均一致,说明施用纯N 10 kg/亩、P2O51.25 kg/亩、K2O 12 kg/亩及株距0.35 m 是福芥1 号高产栽培的最佳施肥量和密度。

四因素各水平对福芥1 号经济性状影响的结果分析表明,施氮水平A3优于A1、A2;施磷水平B1优于B2、B3;施钾水平C3优于C2、C1;种植密 度水平D3优于D2、D1。组成最优组合为A3B1C3D3,与前述产量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产量最高处理组合7(A3B1C3D2)除密度外其余因素均一致。 说明施用纯N 10 kg/亩、P2O51.25 kg/亩、K2O 12 kg/亩的基础上适当稀植有利于提高福芥1 号的经济性状,但由于亩株数少,亩产量较低。

本次试验A3B1C3D2和A3B1C3D3分别是福芥1 号的产量最高处理组合和经济性状最优处理组合,氮、钾施用量均达试验设计的最高水平, 实际生产上可适当增加施用量,但同时要考虑成本核算。

猜你喜欢

芥菜叶柄性状
斗 草
斗草
不同芥菜品种(系)对镉胁迫的响应
扭动的小蚕
宝铎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
9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真伪鉴别
对“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改进
微波辐射-溶剂回流法提取/HPLC法测定倒提壶中天芥菜碱与毛果天芥菜碱的含量
种子在黑暗中能发芽吗
陆地棉数量性状的多元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