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路径

2023-06-19王鑫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句型德育英语

王鑫

小学生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更处于思维启蒙的主要阶段,此阶段除基本学科教育外,还需做好德育引导,在帮助学生提高学科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促进其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的形成,助力学生综合发展。小学英语既属于一门语言,更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主要学科,在小学英语中融合德育元素,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小学英语课程的理解,起到减轻课程学习难度的目的,更能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打造更多高素质全面型人才,教师有必要搭建德育与小学英语融合的创新路径,为学生在小学英语领域的成长奠定基础。

一、基于教材内容,挖掘德育要素

因学生在以往成长中缺少英语学习环境,大多在课上获取英语知识。而课上教学时间有限,对于英语文化、德育元素的呈现内容较少,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英语思维的形成。加之,受应试教育影响,许多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意义在于应付考试,而随之产生的学习压力直接限制学生在英语领域的发展。英语教材中,蕴含丰富的德育元素,基于德育视角开展英语课程讲解,不仅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压力,还能形成对学生德育思想的正确引导,实现学生学习热情的提升。为此,教师应基于教材内容,挖掘德育元素,并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涉及英语德育教学课程,将德育内容合理渗透至小学英语课堂中,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使每位学生均能了解学习英语的根本意义,从而实现英语学习水平和英语素养的双项提升。结合英语教学内容来看,阅读和写作属于两大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可起到强化英语知识储备的目的,既锻炼学生写作能力,更能深化学生对英语句型的理解,实现学生英语交际水平的提高。

如在《My family》一课中,学生需要掌握关于家庭成员的相关单词和句型,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德育价值,带有诸多德育元素。教师可在课前,挖掘德育内容,并围绕德育元素开展课程讲解,以此确保英语与德育教学目标的达成。首先,教师立足于巩固英语知识基础的目的,带领学生学习课程中涉及的英文单词,包括family/father/mother等,简单概述相关句型,如This is...在学生掌握基础要点后,可于“Story time”板块,组织学生开展英语交流活动,采用英语语言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阐述家庭成员不同特点以及自己对家庭成员的情感。如“This is my father/family/mother/brother,He/she likes to eat fruit, and I love him/her very much.”这种交流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英语句型的掌握,还能激发学生家庭感恩意识,促进学生情感表达,进一步达成德育引导的作用。

又如在开展《Signs》一课教学期间,教师需对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元素进行提炼,并围绕课程知识,设计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可知,本课讲述关于“公共标志”相关内容,要求学生需注意掌握不同公共标志所代表的含义,并形成遵守公共要求的自觉意识。为强化学生公德素养,教师可为学生结合信息技术设备,为学生呈现不同公共标志所应用的场景。如在垃圾分类相关区域,带有明显“禁止乱扔垃圾”的标志;在公共场合带有“禁止吸烟”标志;在图书馆呈现“安静”标志;在特定区域设置“禁止停车”标志。随后,带领学生了解这些标志的英语表达形式。如“No littering” “No smoking” “Be quiet” “No parking”,而后组织学生猜测这些英语词组对应的具体标志,以此形成英语教学和社会公共标志引导,使每位学生都能明确公共标志背后的意义,并产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意识,进一步达成英语德育教学目的。虽然德育与英语的融合,可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强化学生品德的同时,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领域的成长,但在融合过程中需注意,应以学生实际生活为主做好德育与英语的有效衔接,使每位学生都能借助生活碎片和生活经验探察英语知识本源,并由此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和生活观,进而實现德育与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设计英语主题活动,落实德育

小学生年龄尚小,存在注意力不易集中、天生好动等情况,在此背景下,单一化的教学方法不足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基于学生学习特点来看,以故事、游戏以及情景化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为此,教师可在英语课堂中,围绕课程内容设计多元化学习活动,并合理注入德育元素,形成对学生意识形态、道德品质上的启蒙引导,一方面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强化学生自主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对不同场景、不同事物的准确判断。

如《Protect the earth》一课讲述保护地球的相关概念,并涉及protect/save/useful等词汇,要求学生需掌握use/should的用法,适于实施德育。为此,教师可结合“Protect the earth”主题,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首先,教师需针对学生讲解本课程涉及的词组和句型,展开“Save water/Save energy”等板块教学。如表达某物应如何使用时,采取We use...to...的句型;表达应或不应做的事物时,结合We should/should not...的句型,并逐步渗透德育元素,帮助学生了解“保护地球”的英语表达形式。为强化学生“保护地球”意识,教师可依托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生态环保相关视频,为学生介绍世界环境保护日的设定意义,以此增强学生课上情感体验,使学生的环保生态意识可由此被激发。其次,在学生形成对课程知识的深度理解后,组织学生开展实践调查。如汇总学校内部、家庭周围的环境的具体情况,并拟定保护地球环境的具体措施,形成调查报告和总结,而后于课上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以及对保护环境的相关意见。此教学方式一改往日传统教育,不仅讲述关于英语课程知识的重点,还形成对学生德育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明确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此外,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均可得到有效提升,真正在升华学生思想意识的同时,实现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

在开展《How much?》一课教学期间,教师可以“义卖活动”为主题,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在增强学生英语知识储备,强化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乐于助人习惯。本课程设计诸多词汇和句型,包括umbrella/shoes/socks以及How much is it?Its.../How much are they?Theyre...为实现英语教学与德育元素的完美融合,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围绕主题活动渗透英语中的德育元素。如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可围绕“帮扶贫困山区”为义卖主题,为学生提供一些物品,包括书籍、干净的衣物等,而后组织学生用英语猜测不同物品的具体价格。此时,学生虽带有强烈的好奇心理,但并未形成对句型的学习,由此,教师便可代入句型和词汇教学。在课程了解完成后,再带领学生模拟义卖场景,形成有效对话。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知识印象,更能由学生兴趣为主导,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形成。在学生了解物品价格后,教师还可提出带有德育元素的英语问题,如:“Boys and girls, do you know why the charity sale is held?”由此问题,调动学生内心的真善美,激发学生慈善意识,使学生能够逐步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并养成助人为乐的意识,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新时期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不仅体现在学科技能掌握上,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也将直接影响其未来发展。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应逐步提高德育重视程度,通过德育元素为学生搭建相对真实的英语学习情境,在满足学生知识诉求的同时,实现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以此升华学生情感和人格,为学生综合发展提供助力。

三、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意识

结合小学英语教材分析,其中存在多个包含“节日”主题的英语课程,诸如《Happy New Year》《At Christmas》等,这些内容均有助于向学生普及文化知识,促进德育的开展。如在《Happy New Year》一课中,描述西方国家新年场景,处于西方国家的孩童会受到来自约翰叔叔所提供的新年礼物。而《At Christmas》一课则是概述“迈克”一家在迎接圣诞节时所作出的活动安排。针对上述课程,教师可向学生普及一些西方文化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差异特点,为接下来课程开展做好准备。《Chinese New Year》属于小学英语六年级课程,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大多已经形成对西方节日文化的初步了解,此时,教师便可结合中国新年,形成中西方国家文化间的对比,以此达成英语与德育效果。每位学生成长环境不同,所形成的节日习惯也存在明显差异,以此,教师可组织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或是信息技术,查找本地区即家乡的节日习俗,并围绕《Chinese New Year》课程中主人公家乡情况进行了解,汇总不同地区的春节习俗,并在对比中形成文化意识,实现英语思维和英语文化上的拓展。在汇总完成后,学生大多已经了解各地区文化特点,此时,教师可组织学生于课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结合英语知识阐述新年背景下,各地区人民常参与的活动,包括“watch fireworks” “set off firecrackers” “give/get red packets”等内容均有助于增強学生对英语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掌握。

又如《Asking the way》一课讲述问路和指路的技巧,介绍一些交通知识。针对本课程,教师可以模拟问路情境的方式展开,帮助学生深化对way/go along等词汇的掌握,促进学生对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句型的运用。为避免学生因学习难度过大,而影响学习热情,针对此课程可以小组互相合作的方式进行,形成生活场景对话,以此深化学生课上体验,帮助学生掌握礼貌指路和问路的技巧。针对本课程所开展的德育,可从学生实际生活角度出发,带领学生展开知识探究。“乘坐电动车时应配备哪些物品?”“过马路时应行走哪部分区域?”等,以此方式向学生普及更多交通安全知识,使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条例,形成遵守法规的意识。同时,为形成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比,教师还可为学生展示中西方在交通工具和法规上的差异,以此拓展学生知识储备,增强学生对不同国家状况的理解。向学生普及文化知识的意义不仅在于渗透德育,更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文化,了解地方语言和语法上的不同,从而深化学生对英语词汇和语法的领悟,促进学生德育素养和英语学习水平的稳步提高。

英语教育并非一蹴而就,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学生认知思维尚未形成完全,仅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技能远远不够,还需借助德育达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此,教师应深度挖掘英语教学素材,寻找德育元素,把握英语与德育的融合契机,借助主题活动,渗透德育,依托德育,培养文化意识,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英语与德育融合教学课堂下,塑造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提高英语知识技能的同时,实现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

猜你喜欢

句型德育英语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典型句型大聚会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
翻译误区逐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