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沧州地区党组织领导的革命斗争

2023-06-15苗玲玲

西部学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革命斗争党史

摘要:土地革命时期,沧州党组织领导的斗争史是一部成功和失败交织的顽强探索史,沧州工、农、学群体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了多次革命运动。抗日战争时期,120师和115师两大八路军主力会聚于沧州冀中和冀鲁边两块抗日根据地,巩固和发展了沧州抗日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沧州军民坚持灵活斗争,创造了和山区游击战异曲同工的平原游击战等多种战法,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沧州人民积极支援青沧战役,通过参军、支前、北上、南下,积极支援全国的解放运动。

关键词:沧州地区党组织;革命斗争;党史

中图分类号:K291/2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07-0132-0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二十大新修订的《党章》中新增了“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沧州革命史是沧州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鼓舞着一代代沧州人;沧州党组织领导的革命斗争是一部充满军民鱼水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浴血奋战史。重温沧州的革命斗争历史、时刻保持斗争精神、牢记初心使命是每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沧州地区隶属河北省,邻近津京,地处华北平原,古代儒学、武术文化等比较发达。五四运动爆发后,革命活动很快影响到沧州地区。沧州党组织建立后,带领沧州人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沧州地方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沧州革命史的深入学习有助于从微观角度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

一、成功和失败交织的工、农、学斗争顽强探索史

在土地革命时期,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沧州地区开展了多次革命运动,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泊镇九师领导的泊镇火柴工人罢工、沧州鞋业工人罢工,津南特委领导的献县农民“借粮”斗争、马颊河农民暴动,省立泊镇九师学潮斗争、省立沧县二中学潮斗争等。

(一)锲而不舍的工人运动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在津浦铁路沿线以泊镇、沧县和兴济等地为主,沧州的产业工人和手工业工人数量逐渐增加、深受压迫,生活极其困苦。

“九·一八”事变后,沧州的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在青年学生的影响下,政治觉悟逐步提高,开展了以增加工资、减少工时为主要内容的罢工斗争。其中有较大影响的是泊镇永华火柴公司和沧州鞋业工人的罢工斗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从物质上提高了工人待遇,从思想上增强了工人的政治觉悟。

(二)英勇无畏的农民运动

除了领导工人运动,津南特委还领导了农民运动,主要有献县农民“借粮”斗争和马颊河农民暴动。

1927年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在白色恐怖和天久不雨的人祸天灾之下,津南特委领导了献县农民“借粮”运动,并取得了一定胜利。“借粮”运动利用经济手段有力打击了地主豪强,促进了农民群众的觉醒。

1934年津南特委领导了沧州地区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一次农民运动——马颊河农民暴动,在这次党领導下的农民运动中,农民表现出了巨大的革命力量。但是,由于北方严峻的斗争形势,中共津南特委掌握的武装力量比较弱,难以与国民党政权相抗衡,导致农民运动失败。马颊河农民暴动失败后,中共津南特委书记刘格平被捕入狱。尽管这次暴动失败了,但是却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这也是沧州党组织领导农民从经济斗争转向武装斗争的伟大尝试。

(三)不畏强敌的学潮斗争

沧州临近天津、北京,广大爱国学生在抗日浪潮中表现出了深远的影响力。

1931年5月16日,泊镇九师爆发了反对贪腐校长桑丹凤以及包庇他的省教育厅的学潮斗争。“九·一八”事变后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兴起,泊镇九师于1931、1932、1936年爆发了三次抗日救亡的学潮斗争。

沧州第一个党支部的建立地——省立沧县二中,在潘漠华和武月亭的领导下,学生先后组织了三次抗日救亡市民大会,以唤起民众的抗日觉悟。1932年12月10日,沧县二中学生声援北平学生爱国运动,开始罢课。

沧州党组织领导下的“工、农、学”斗争给沧州的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国民党当局以沉重打击,为接下来的全面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活动奠定了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

二、军民齐心浴血奋战的英勇抗日史

沧州作为我党创建较早的平原抗日根据地,地理位置至关重要,120师和115师两大八路军主力(部分)会聚于此,巩固和发展了沧州抗日根据地。

1938年9月在延安召开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随后中央军委决定115师主力挺进山东、129师主力一部挺进冀鲁豫地区、120师主力挺进冀中。遵照中共中央指示,这三支部队的三项任务是:巩固冀中、帮助地区武装军队建设、壮大自己。当时沧州有冀中和冀鲁边两块抗日根据地,西部主要属冀中八地委、九地委领导;东部主要属冀鲁边特委、冀鲁边区一地委、渤海一地委领导。在党的领导下,沧州军民坚持灵活斗争,创造了和山区游击战异曲同工的平原游击战等多种战法,为平原地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抗日根据地四支队伍与军民齐心抗日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开始进入全面抗战时期,沧州军民和全国抗日浪潮同步,在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抗日根据地建设。1938年10月日本占领武汉后,纠集超过侵华总兵力一半的二十个师团兵力回师华北,将战争重心移向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寻找八路军主力作战,妄图消灭八路军,摧毁抗日根据地。针对这一严峻的战争形势,1938年9月到1939年1月,萧华率领的115师一部和贺龙率领的120师先后抵达冀鲁边区和冀中区,沧州地区抗日武装力量大大增强,根据地得到巩固。

1.沧州东部

卢沟桥事变后,1937年7月15日,马振华等地方党组织负责人号召周砚波等大批名流贤士在盐山县旧县镇(今千童镇)成立了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救国军。在中共津南工委的领导下,救国会、救国军迅速发展壮大,为冀鲁边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冀鲁边军政委员会于1938年7月成立,这标志着冀鲁边抗日根据地建立。在八路军主力部队来沧战斗之前,华北民众抗日救国组织在领导沧州人民抗击日军、安抚民心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1938年9月萧华率领的115师一部抵达冀鲁边区,先后取得了韩集(盐山)伏击战、三打灯明寺(东光)等战斗的胜利,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巩固了抗日根据地。1939年年底,冀鲁边区党员人数发展到2.5万人,抗日武装发展到1.7万人,转移部队1.5万人。

115师在沧战斗期间,以杨靖远为代表的诸多革命战士牺牲在了沧州冀鲁边大地上,为保沧州安宁,为抗击国民党反对派和日本侵略者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为纪念杨靖远,曾在1940年5月将盐山县一部和乐陵县一部建靖远县,1945年9月,盐山县与靖远县合并称靖远县,1949年5月又恢复盐山县。

2.沧州西部

中共地下党员吕正操成立的人民自衛军、孟庆山领导的河北游击军在沧州西部展开了顽强的抗日斗争,冀中区党委、行署于1938年4月成立,标志着冀中抗日根据地建立。

1937年10月14日,吕正操将奉命南撤的国民党东北军第53军691团士兵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北上占领高阳县,后发展到5000多人,并创建政治培训班,积极带领民众抗日。1937年12月吕正操奉命开赴平汉路整训,留下的部队和地方党领导的地方武装成立了河北游击军,由党中央从陕北派来的红军团长孟庆山任司令员,之后发展到6.7万余人,于1939年划归120师。孟庆山在沧州先后收编了河间一带义匪高顺成、民军武装高士一、联庄会代表张汉升,到1938年8月,河间县一带的联庄会基本被收编。1938年2月,马本斋回民抗日武装被编入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总队。

1939年1月,贺龙率领的120师抵达冀中区,在沧州地区先后取得了大曹村战斗(肃宁)、齐会战斗(河间)等的胜利。1939年年底,冀中区党员人数发展到9万多人,抗日武装人数发展到10万人。八路军主力部队由来时的6299人增加到2.1万人,沧州有万余人参加了党领导下的正规军。

3.一种战法和一种政策

首先,抗战时期沧州党组织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和扩大统一战线,坚持武装斗争,因地制宜创造了平原游击战争的战法。如改造平原地形:拆城墙、破路,将公路全部毁坏,挖成只能走当地大车,不能走汽车、坦克的道沟,并在沟边筑起土墙,成为人造山地,建起地上长城;挖地道,建起地下长城等。这是平原游击战争的一大突出特色,对坚持抗日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百团大战”的胜利正是这一平原战法优势的集中体现。

其次,针对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扫荡,冀中区党委确定了革命的“两面政策”。“1942年日军分别集中5万、2万兵力对冀中和冀鲁边区展开了大五一、六九‘大扫荡’。冀中军区部队减员46.8%,区以上干部牺牲三分之一,群众伤亡和被抓5万余人,八分区敌据点平均9个村一个,日伪军每村平均10人。冀鲁边,日伪军人数为八路军的五倍多,敌据点平均7个村一个。”青县、吴桥分别于1942、1943年建制撤销。邸玉栋、崔兰仙、杜子孚、黄骅等诸多优秀党组织骨干牺牲。为纪念烈士,1945年9月,中共山东分局将新青县命名为黄骅县。

针对这一残酷斗争形势,“1943年1月,冀中区党委作出《关于对敌斗争的两面政策与合法斗争的指示》,以指导各地正确运用革命的两面政策。各村的两面政权由党组织选择抗日坚决、机智勇敢、经验丰富、政治可靠的人员或者抗日工作人员担任伪村长或伪联络员。”各村建立“白皮红心”的维持会,支持抗日应付敌人。人民群众和维持会人员都是耳目,在伪军中发展了内线,增强了抗日武装行动的针对性和主动性。抗日艰难时期,两面政权政策的成功施行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多方掩护。

(二)沧州地区的两支回民武装

自党组织初创时期,沧州地区回族民众就表现出了英勇战斗的铁血品格。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沧州一共有两支英勇抗战的回民武装:一支是活跃在运河以西的冀中区回民支队,另一支是活跃在运河以东广大地区的冀鲁边区回民支队。

冀中回民支队成立于1939年7月,前身是回民教导总队。冀中回民支队在马本斋的率领下,转战冀中平原及冀鲁边、冀鲁豫广阔战场,参战800余次,歼灭日伪军3万余人,攻克碉堡据点50余座,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装备,辉煌战绩传遍全国,毛泽东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马本斋和他母亲被朱德誉为“母子两代英雄”。

刘震寰、王连芳领导的冀鲁边区回民支队成立于1940年7月,初建时只有18名干部战士,刘震寰任大队长,王连芳任政委。抗战中支队作战百余次,歼敌2300余人,部队发展到约2000人,成为冀鲁边(渤海)区一支重要的抗日武装。抗战胜利后,支队接受中央军委命令,整编后开赴东北,参加东北解放战争。

回族民众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也为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培养了政治可靠、综合素质强的一支回族干部队伍。

在残酷的抗日斗争中,沧州地区的革命战士和人民群众威武不屈,涌现出了许多抗日英雄,不仅有“为革命而生,为革命而死”的戴培元、“不平日寇不刮胡子”的杨靖远、“不平倭寇誓不休”的崔兰仙等初心坚定的中共党员;也有被日军挖眼砍腿仍慷慨陈词的献县教师蔡芝鹏、一家都是抗日英雄的盐山抗日母亲邢大娘、口唱京剧赴刑场的黄刚(黄炳伦)等革命群众。全面抗战中,沧州地区牺牲的县团级以上干部达百余人,人口伤亡88633人,其中牺牲72334人。在抗日战争中,无辜百姓伤亡30人以上的惨案达23起。千千万万的革命英雄为保卫沧州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用属于他们的初心与使命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三、军民一心顽强斗争的沧州解放史

日本侵略者投降后,沧州除津浦铁路沿线的泊镇、沧县、兴济、青县、唐官屯外全部解放。沧州地域全部解放是在1947年,肃宁1944年9月30日解放,是沧州最早解放的县,也是冀中第一个解放的县;1945年,任丘、河间、献县、交河、盐山、吴桥、黄骅、南皮相继解放;1946年,东光、泊镇解放;1947年,青沧战役后青县、沧县解放。

(一)解放沧州

日寇投降后,国民党占据津浦铁路沿线发动进攻,从1945年9月到次年1月向解放区发动进攻116次,严重破坏政协决议。1947年春末夏初,为配合东边野战军、牵制华北敌人,6月12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由罗荣桓、杨得志指挥发动了青沧战役,解放青县、兴济、沧县,共歼敌13000人。

青沧战役胜利离不开沧州人民的支前拥军,“吱咯吱,碾子響,家家户户碾米忙。为了支前打胜仗,人人出力理应当。”在青沧战役中,沧州人民积极支援前线,出动担架4000副、大车4640辆、民兵自卫队员45000名,为保证战争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青沧战役胜利,沧州全境解放,为解放军即将发动的战略大反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支援全国

沧州各县解放较早,通过参军、支前、北上、南下积极支援了全国的解放运动,呈现出干部、百姓齐上阵的壮观景象。

“冀中八分区1946、1947、1948三年中先后掀起了三个参军热潮。据1946年8月统计,仅建国、河间、献县三县就有2375人参军入伍,其中共产党员占1/2。”根据中共中央1945年“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冀中八分区、渤海一分区部队开始了北上南下作战。1945年底冀中八分区抽调干部去东北解放区和冀热辽军区、热河省工作。1947年抽调了3000多名干部支援新解放区。1948年华北局、华东局为响应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为夺取全国政权准备所需要的干部的问题”的重要议题,分别承担了抽调1.7万名、1.5万名干部南下的任务,冀中区和北岳区共抽调干部3744名,渤海一分区抽组南下干部5000多人。此外,为支援全国解放,沧州人民数十万人支援前线并捐献了大量物资。

四、结语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重温沧州的革命斗争历史、时刻保持斗争精神、牢记初心使命是每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也必将激励着一代代沧州人不懈奋斗、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中共沧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沧州历史:第1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5.

[2]中共沧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沧州历史:第2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5.

[3]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英雄河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4.

[4]中共沧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刘格平文集[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9.

[5]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河北历史:第1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3.

[6]共产党员网.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05).

https://www.12371.cn/2022/10/25/ARTI1666705047474465.shtml.

[7]共产党员网.中国共产党章程[EB/OL].

https://www.12371.cn/2022/10/27/ARTI1666845926836204.shtml.

作者简介:苗玲玲(1983—),女,汉族,河北沧州人,中共沧州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

(责任编辑:冯小卫)

猜你喜欢

革命斗争党史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百年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4 月党史上的今天
党史上的今天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防城地区的革命斗争及经验启示
克劳塞维茨军事思想对列宁的影响
陶铸在连江领导革命斗争的故事
简析团结群众对党支部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