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移动互联时代下湘西苗绣文化的传播
——以交互设计为例

2023-06-12刘沣瑾刘璐郭金梦郭诗琪

西部皮革 2023年11期
关键词:苗绣刺绣苗族

刘沣瑾,刘璐,郭金梦,郭诗琪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苗绣是苗族民间流传下来的刺绣技艺,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作为苗族独特的一种历史文化表现方式,苗绣主要传承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苗族聚集区以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苗绣因其精彩绝伦的刺绣工艺在2006 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历经两千多年历史沉淀的传统民族工艺,苗绣承载着苗族的历史文化所积淀的艺术形态与工艺文化,是苗族人丰富的精神文明世界的体现。然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包括苗绣在内的许多传统手工艺正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面临失传的危险。

为了寻求一种适应现代生活的存在方式,让广大人民群众熟知,并形成良性的商业化正循环。结合当下的数字化技术、5G技术与潮流趋势,寻找并开发新的路径实现苗绣工艺的活态传承与发展,是实现苗绣创新性的华丽蜕变的可行手段[1]。

在快速的社会转型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越来越严重,城乡差距不断拉大,乡村社会陷入了一种有增长没发展的内卷化状态。面对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党中央于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决定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消农业税,试图通过国家整合的方式将资源配置到农村,激活乡村社会的内在动力,[24]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此后,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在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1 湘西苗绣文化概述

1.1 湘西苗绣的历史渊源

苗族在远古时,由于生活环境特殊和生产活动频繁,因而产生了对美的追求和创造,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服饰——刺绣纹样。东汉时期,湘西苗族就开始运用不同颜色和花纹来美化、装饰自己的服饰。唐代以后,随着汉族文化的传入和民族大融合,苗族也开始吸收外来先进技术,并在民间广泛使用。宋代开始苗族服饰受朝廷重视而得到进一步推广。在清代,苗族服饰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苗族人民开始使用绣品进行服饰打扮和宗教祭祀活动,同时闭塞的发展环境塑造了苗绣特有的审美风貌。湘西苗绣没有受到外界的同化,因此其古朴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受到人们喜爱。

1.2 湘西苗绣的现状

苗绣文化因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被人们所熟知与喜爱,但由于时代变迁以及外来文化对苗族文化冲击等因素导致了苗绣的发展困境。部分古老的苗绣针法已经失传,杰出的苗绣工匠愈发稀少,苗绣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生活。在时代变换的今天,苗绣生存环境有了较大改变,即使总体态势仍相较严峻,但新的“生长点”及“增长点”已被刺激出来。2006 年苗绣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给苗绣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机遇。

飞行载荷实测是验证飞机结构完整性、完成新机定型必须进行的试验项目。飞机载荷测量主要方法有:应变法、压力法及其他成熟的方法,还可以使用加速度计、热测试设备及外挂外载荷测试。压力测量法不方便实施且耗费较高,通常采用应变电桥测量法来测量飞行载荷[1]。应变法主要思想是通过地面校准试验来建立应变电桥与加载载荷之间的对应关系(即载荷模型),飞行中将实测应变代入载荷模型,即可得到飞行实测载荷。

自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湘西十八洞村以后,苗族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兴起,湘西苗绣以其独特魅力和巨大发展潜力,吸引着许多人前来观赏、体验和消费。

农业加工副产品在猪的日粮中具有高的应用潜能,但高纤维含量和高盐含量的农副产品在应用时需要限制添加。Sol等[8]体外消化试验研究表明,在干基日粮中占比50%,水∶干物质2.7∶1条件下,大麦、啤酒糟、玉米麸、可可粉、猕猴桃等高纤维含量的农副产品在初始体重40 kg的生长猪液体饲料配制中的用量受限。

1.3 湘西苗绣的艺术特征

苗族刺绣是苗族发展的生动体现,是探寻苗族历史的重要依据。湘西苗绣是湖南省湘西州苗族地区在特定的历史、地理和人文环境中所进行的一种装饰艺术,湘西苗族刺绣既突出了苗族刺绣族属范围,并着重强调了它的地域特性,在刺绣艺术中独树一帜。

湘西苗族刺绣纹样与其生存环境、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等其他诸多因素息息相关,其本质是苗族人的原始崇拜与风俗习惯,以及对其社会历史发展轨迹的描绘。这些反映出了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苗绣取材范围很广,大体可以分为传统题材和现实题材两大类型,也有少数是文字及抽象几何图形为主的图案。传统题材纹样通常绣制于神帐、帐檐之上,用动物或植物作图腾,这些图案寓意着吉祥如意、丰收、长寿、早生贵子等丰富的内涵,都是在抒发人的美好愿望。像桃花、牡丹、梅花、莲花、荷花、菊花、兰草花等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产物,这些主题多是写实的,主要绣在苗族姑娘的衣、裤、鞋、枕顶、披肩等,显示出对大自然的歌颂。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通过移动应用端的设计使得大众有了更好的自主学习手段,这也为传统手工艺新时期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文化传播媒介[2]。

图1 平绣

图2 锡绣

2 交互设计是移动互联运行的基本语言

刺绣的配色与针法也依据特定花纹而定。在用色方面,湘西苗族姑娘喜用红、绿、蓝、黄、黑等颜色,它没有固有色的束缚,但根据本民族审美习惯和爱好,大胆采用高纯度的高反差色彩,在配色上主要采用对比色和调合色。在刺绣技法中,苗绣有着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与技法,刺绣不打底稿或草图,苗族妇女凭借脑海中对图案的构想,通过娴熟的手法及大胆的配色,利用底布的经纬线排布直接挑绣。据资料记载,苗族刺绣的针法丰富,共有三十余种,现今常用的针法约二十种,如挑花、边绣、平绣,见图1、马尾绣、锡绣,见图2、破线绣等,不同针法呈现出不同肌理,视觉效果也有所区别。

2.1 交互设计的发展

1984 年英国知名设计师比尔·莫格里奇首次提出了“交互设计”这一个概念。交互实际是人类最基本的行为,这个行为的产生是与人密切相关的,它很早就隐藏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之中。其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保护与传播滞后的问题,如何保持文化多样性并使其持续发展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文化传承困难的原因具体表现在:(1)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猛烈地冲击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也对传承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压力,导致我国民族文化消失的速度加快。(2)由于传统文化普遍趣味性不强,对青少年吸引力弱,导致青少年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浅薄且没有正确看待传统文化。(3)传统文化和当代科学技术之间的联结不紧密。要想将这种“不常见、体验不了”的东西进行传播和展示,则需要传统文化在保持其本质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方式方法的创新,紧随时代潮流,选择相应的科学技术手段,达到有效传播的结果。而传统文化与交互设计相结合是合理解决这一问题现象的可行之路。

2.2 交互设计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应用

首先是萌芽阶段,例如我国古代的万里长城,周王朝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击而修建了长城以做防御,其中的烽火台可以称之为早期的交互设计,有敌军入侵时士兵便点燃烽火台的烟火传递重要的信息。其次是发展阶段,iPhone 公司自1984 年起开发的第一代个人计算机,人们便开始运用键盘及鼠标来实现人机的交互。因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有限,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黑莓公司2003 年推出了全键盘的智能手机,交互形式还是采用简单的物理键盘的形式,但是这种交互形式的出现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一次划时代的人机交互方式的改变发生在2007 年,iPhone 公司推出了首款iPhone 智能手机,手机中出现的虚拟键盘带来了触屏的交互形式,人与机器的交互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之后语言交互、重力交互这些交互形式争先恐后的出现。交互设计在不断的更新发展,并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以及人类思想水平的提高,交互这才被人类认识到并归纳整理成一门学科。

从2013 年“藏在深山里的高定——苗绣服饰走出了苗乡的大山”到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说“把苗绣发扬光大,传统的也是时尚的”,包括苗绣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传播。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我国传统文化实施有效保护、改造创新、开发与利用。无论是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国家层面来说,还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等研究与操作层面来说,都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重要任务。

图3 “胤禛美人图”

手机的广泛使用,移动应用的下载率惊人,许多企业、机构和品牌都在这个趋势下都做起了弄潮儿,如故宫博物院的首款应用“胤禛美人图”,见图3,雍亲王胤禛的美人屏风被裱为十二幅皇家生活场景的挂轴。用户只要指尖轻点屏幕,不仅可以360度环绕观赏宫廷文物藏品,还可以通过交互了解仕女图的故事,进行放大鉴赏,让用户通过交互感受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魅力。

3 基于交互设计的苗绣文化传播路径探索

近年来随着苗绣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国家加强保护和积极推广,苗绣的传承发展抓住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部分传统技艺从深山走进城市,以更加生动的方式进入寻常百姓家,初步形成产业化的发展,带动了几十万妇女就业。考虑到部分地区文化意识较为薄弱,从而导致文化资源与传播力量不成正比。因此,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推动苗绣产业发展。政府充分运用文字、录像、录音、多媒体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真实和全面的记录,建档案和立数据库,通过数字技术展现苗族民间刺绣工艺。2008 年启动,2011 年完成的由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贵州省学者提出并领衔承担的《中国苗族刺绣艺术数据库》,是我国首个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全面、系统地采集收录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域苗族支系刺绣工艺的国家数据库,形成精华荟萃、容量浩大、脉络清晰,具有高艺术含量和史料价值的数据库,也是中国首个较为完整的苗绣“数字博物馆”。《中国苗族刺绣艺术数据库》的建设,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在方式和手段上的一次创新和突破[4]。

式中:Td2和Td3的力矩值由曲线形上升段的半径所决定,即设计该助力特性曲线时,需要先根据实际需求给出曲线段特性曲线的函数表达式f(Td-Td2),然后以此为基础设定两直线段的斜率k1和k2,最后得出整段特性曲线的表达式.图11为根据改进后的特性曲线绘制出的三维曲面图.

3.1 加强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建设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众多数字时代的产物,这些产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物质与精神世界。《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超过了16亿[3],由此可见,数字时代能够给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多重路径,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因此,各级政府应大力推进“数字乡村”战略建设的要求,积极部署人工智能、物联网、5G 等信息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智能化改造,强化互联网信息数据流通实现信息共享,为苗绣等非遗产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研发创新型苗绣文化创意产品

苗绣受众群体较小,需另辟蹊径,打造文化创意特色产品。首先要紧抓苗族特有的民族风情文化,以抽象夸张或者变形的元素来表现图腾崇拜。其次要抓住消费者心理和审美需求,将苗绣蕴含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节后并转移到物质产品中,让传统的民间技艺贴近时代步伐。2021 年明星刘雨昕携手“妈妈制造”公益品牌合作推出的《XANADU》手绣苗族封面,见图4,实现了民艺与音乐的跨界联动。六个字母,用六个少数民族人物的形态展现,以非遗苗族刺绣勾勒完成,配以手工制作的银饰纹样将人带进如梦如幻的桃源之境。专辑中六个字母的人物形象设计,以直观的民族风格蕴含了蝴蝶妈妈的轮廓结构、鱼纹、花苗服饰的传统纹样、苗族传统乐器竹笙、侗族、苗族、彝族、壮族、瑶族的头饰造型、苗族银饰步摇,苗绣五大配色等。

教学是大学的基本职能,大学教学管理是大学运作的中心枢纽。结构完备、功能良好、运行高效的大学教学管理组织是落实教学核心地位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和深刻变革,相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和信息化变革,大学自身的教学管理改革则显得十分滞后,现行的教学管理组织结构更是无法适应教学管理多样化的需要,影响了学校的发展、教学的改革及教师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大学教学管理组织体系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迫切需要对其进行适时的现状梳理和相应的优化变革。

图4 《XANADU》手绣苗族封面

3.3 结合数字媒体传播苗绣文化的践行

在如今的互联网+的时代,传统的苗绣文化传播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结合数字媒体与互联网新兴产业以其互动和沟通的特点,优秀的苗绣文化创意产品更加迫切需要一个数字媒体平台将产品展现给人们,为苗绣文化传播路径提供了新思路。因此,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设计特性开发相关应用数字媒体平台,有效打破地区、时间、空间对在现实生活中百姓的限制。有了数字化技术的支撑,应用作为崭新的平台能够将神秘的苗绣文化融进现代都市生活,通过具有亲和力的文创产品以及别具民族特色的交互设计界面,向人们展现苗绣文化。它在传递苗绣精神文化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用户接触和体验的兴趣,为苗绣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播途径,实现苗绣工艺的活态传承与发展。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团队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设计特性,结合数字平台赋能其中,进行“苗图”App 的交互界面设计方案,见图5。该应用集电商平台、媒体平台和社交平台为一体,通过整合市场交互信息的资源,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平台系统。苗绣文化创意产品通过应用的电商功能,改变传统“订单式销售”的经营模式,实现线上联合线下的商业模式。再通过应用内“苗友圈”的社交功能,将消费者的交流信息在平台上充分传播与共享,消费者可以尽情在“苗友圈”上分享苗绣文创的创意点和趣味点或交流苗绣文化的心得。且应用搭载了媒体平台,以增强苗绣品牌效应并借助短视频和直播功能,实现苗绣文化的创新传播方式。界面图标从苗绣文化中提取出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设计,将所有元素图案的位置放置在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再通过界面布局设计实现高效便捷的控制,也体现苗绣文化丰富的纹样。

CFG桩法主要用于高层建筑的桩体施工。此方法有效利用固结结构能力,软基中的水可作为固结水进行施工。CFG桩法主要通过水泥石骨架结构实现,施工工艺较简单,能有效增强软基的荷载能力。广泛应用于软基处理施工。

图5 “苗图”App

4 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日渐成熟和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视,交互设计作为移动互联时代的文化传播、传承媒介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苗绣文化保护与传播的交互设计,宣传售卖苗绣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不受地区、时间、空间限制地让大众从手机移动端就可以加深对苗绣文化的理解,购买苗绣文化创意产品,从而进一步促进苗绣文化的传播。

猜你喜欢

苗绣刺绣苗族
苗族蜡染
基于湘西苗绣图案的数字化设计创新研究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苗绣
清新唯美的刺绣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苗族民歌
贵州苗绣中的鱼形象与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