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做合一”引领艺教课堂探析

2023-06-12俞蕾

文理导航 2023年1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艺术教育

俞蕾

【摘  要】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是为学生的艺术素养发展启蒙和引领的。核心素养的确立,让艺术教育改革提升到了新阶段。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转变,教学模式需要转换,教学方法需要创新,教师需要进一步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实践和创造。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学不能停留在书本上,而要让学生应用于生活,创造生活。学校艺术创生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艺、发挥潜能、拓展思维、提供实践的平台,让教师将教学做合一,做生活的教育。

【关键词】艺术教育;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学科素养

一、“教学做合一”,引领艺教课堂

艺术教育以美育人、以德树人,是人精神领域提升的必修课。基础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热爱生活。因此,艺术教育对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作用,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途径和内容。学校艺术教育分课堂和课外,课堂围绕国标开展,课外则通过艺术社团拓展艺术教学,给予学生更多更好的艺术发展空间,展现审美与情感、创造与表现、个人和生活的关系,将艺术教育做到“形神”兼备,凸显学科特色和意义。

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拙见,学校艺术教学“形神兼备”中“形”,指的是上课的流程和形式,就像画的布局、乐的旋律、文章的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中安排人物、内容、环境,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演绎。“神”指的是教学的实质,即教学目的,同时反映出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正所谓“以形写神”形式服务于目的,有效的形式促成目的的达成,目标的实现反射学生的审美认知、情感表现、创造实践等能力。“形神兼备”是践行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主张,是学校艺术教学的必备之法。我校作为市艺术特色项目学校,具备优良的师资和教学条件,艺术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能力,通过多年的学习探索,结合教育发展要求,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模式,艺术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践行“做中学、做中教”,落地有声

以笔者从事的初中美术教育为例,美术课堂教学形式跟随时代发展推陈出新,但追求形式的华丽容易忽略教学的真正目的,即“无神”,这或许也是很多艺术课堂的通病。笔者应用美术教材相关内容,结合艺术创生基地攝影课程,开展艺术校本课程教学。例如,基地摄影课程结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教材“设计应用”课中关于色彩一课做了新的尝试,采用“做中学”单元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以求做到“形神兼备”,落地有声。

(一)教学设计

基本问题设计:(1)颜色与我们有何关联?(2)如何应用色彩创造更多彩的生活?

小问题设计:(1)色彩有什么特性?(2)如何变化色彩?(3)自然的色彩在哪里?(4)你会摄影吗?(5)如何拍摄出光影和谐美妙、富有情感的画面?(6)在学习中你获得哪些经验和体会?

单元设计思路:(1)七年级(下)设计应用单元《多变的色彩》一课,遵循“设计”服务于生活,形式跟着功能走的理念,在掌握美术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加大体验与实践,获得感知和创造力。(2)我校艺术创生基地开设摄影课程,《多变的色彩》一课可以结合基地课程,通过开放式情境教学的方式,立足设计本位,重在创意应用,将知识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获得独特的体验感受,理解并运用知识,在实践中创造,并形成学习报告。共设计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关于色彩的作品,掌握关于色彩的基础知识;学习运用色彩的相关知识,表现色彩;学习摄影,运用光影与色彩的关系捕捉画面,感受色影的艺术美。

过程与方法:寻找生活中的色彩,通过欣赏、体验掌握色彩的特性,表现色彩的基本关系;走进校园,以摄影的方式体验诠释色彩的特性,色彩与个人、色彩与生活的关系;撰写活动体会,将作品和体会设计成一份个人学习海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学会知识的运用和创造,学会合作和交流;通过实践体验获得情感体验和感悟,提高对自我的认识和对生活的热情。

评价依据:学生的色彩绘画练习、观影感受、摄影活动(包含小组合作、作品、体会)及最终学习报告。

说明:从单元设计可以发现教学的“形神”是并行的,形与神的具化就是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教学生学,三者不能分割开来。在这个案例教学中围绕3课时列出了核心问题和系列小问题,教师和学生都以活动形式开展,从课堂走向校园,每一课时解决1~2个问题,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最后能让学生带着知识和方法从校园走向社会。教学做的形式和方法能既能体现学科特点,又能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五大目标,凸显艺术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二)课程实录

艺术活动具体实施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保留了部分学生的各阶段成果,具体介绍如下。

1.色彩基础练习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进一步梳理色彩的基础知识,根据色彩要素和特性进行色彩配色练习(图1)。每个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根据自己的心境创作画面,不仅是对颜色的表现,而且是个人内心的表达,感悟所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2.实践活动

图2是社团活动中,小组正在讨论,想利用校园内的水洼做文章,利用倒影、水纹、植物搭配拍摄,创意无限;图3是小组想拍摄黑背景下动感飘落的花瓣,四五个人合作亲密,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相同动作,以求能抓拍到最好的画面。在摄影过程中,教师做好辅导工作,学生互相配合,抓住光影色彩的变化,体验深刻。

3.摄影作品

图4和图5是室外拍摄的作品。这组同学将捡到的树叶和枯黄的花朵,配上书本,衬以草坪的绿色,表达生命的顽强和延续。为表现色彩的丰富层次,先后调正了构图和曝光,最终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这里充分表现出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实践能力。

4.体会与感悟

活动结束后,学生撰写了关于室外摄影的体会(图6、图7),这次教学活动不只是为了拓展色彩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思维的拓展。从学生的体会中可以看到学生丰富的情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认知的提升,这份收获对个人的成长也是弥足珍贵的。

5.学习报告

根据课堂和基地的学习活动,同学各自撰写了活动体会,配以自己的摄影作品,设计自己的色彩报告。教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利用教材《你我他》,有意让“你我他”三人合作完成同学肖像,配以符合该同学气质的背景画面和色彩,用于最后的创作,让报告更生动和更富意义(图8)。这样的作业形式为学生保留下了自己学习的过程。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师的责任在教学生学;教师交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教学才能真正三合一。先生所提到的第一流的教育家,即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虽目前相距甚远,但教师之创造精神、开辟精神不可缺。从学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学生对这一课题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活动中他们真正获得了体验和感悟,感受到了艺术的乐趣,因此,同学的每一件习作足以让老师感动。课堂教学给予了学生相应的知识体系,而艺术创生基地則给了学生更多实践和创造的空间,同时拓展了教师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之美,这不正是艺术教育的目的吗?不正是艺术创作所追求的“形神兼备”的最好展现吗?

三、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022年教育部出台了新课标,明确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五育并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教育需要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纸上谈兵终是浅,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做中学、做中教”,未来教育,教师必然先行,行知感知获知方能传之授之,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回头观望,笔者在内的许多教师固守传统教育模式,一本教材、一根教鞭已行走多年,“授人以鱼”自感满足,殊不知应了陶先生的一句话“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师需从内心觉醒,行动起来,为自己的教育事业开辟新的境界,才能行健致远。

四、结束语

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既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他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育是培养具备综合素养和能力的人,适应未来的生活,教学目的的核心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生活。无论是音乐还是美术,或是文学,作为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都是将以美育人作为教育目标,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践行教学做合一。“形神”兼备,大力推广学校基地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现才艺的舞台,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能力不断探索前行,终能待到“夭夭灼灼花盈树,颗颗株株果压枝”。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7,102,120,138.

[2]方明.陶行知名篇精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4,131.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艺术教育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传递真爱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