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数学知识“搬”出课堂

2023-06-12田珏

文理导航 2023年15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身体意识

田珏

【摘  要】众所周知,数学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处处体现着丰富多样的数学知识,可以说通过数学知识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对于一名数学老师来说,不仅要教授学生数学知识,更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将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把数学知识“搬”出课堂。另外,应用意识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十大关键词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对于数学教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应用意识;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实践活动;实际生活

在苏教版数学教材中有这样一类比较特殊的课,相比于其他课程,它们是相对独立但又贯穿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甚至学生的实际生活,比如一年级下册的《元、角、分》,二年级上册的《厘米和米》等等,这样的课程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还要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如何把数学知识“搬”出课堂就成为了日常教学中所要研究的问题。

一、把数学知识“搬”出课堂的现实需求

把数学知识“搬”出课堂,其实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那么首先就要理解什么是应用意识。

应用意识是指面对实际问题,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是当遇到实际生活问题时,通过利用数学知识从不同维度寻求最为高效的问题解决策略和方法,并且在数学知识应用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挖掘其更多的应用价值。从中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数学实践教学当中至关重要。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培养高素质和高科技人才成为教育培育的关键,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小学数学教育,倡导在数学实践教学当中要加强数学应用和问题解决,尤其是问题解决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层面。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要帮助学生培养五个重要意识,比如有问题意识、应用意识等。

传统教学一般都是老师教,学生学,课堂上老师直接将现成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生搬硬套,记忆并模仿解题步骤,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反而在实际数学教学当中忽略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过度注重数学学习结果,而忽视了过程,使得最终的数学教学太过于死板枯燥,脱离了学生生活,学生只会解答纸上的题目,学到的知识不会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出的只是一批“高分低能”的人,还有一部分本身就对数学没有兴趣的学生,会因为这种死板的教学模式更加排斥数学,这样反而与我们一直所提倡的教育教学目标背道而驰。比如说,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补充习题上有这样一道题:在一个超市的货架上摆了3支钢笔,旁边有一个标牌,上面写着“2元”,批阅的时候就发现,很多学生是不理解这个“2元”表示什么,大多数都理解为3支钢笔的价格是2元,但只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就会知道这个“2元”其实是钢笔的单价,也就是1支钢笔的价格是2元。这个现象就说明了现在的孩子不仅不会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也不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眼光只局限于书本知识,所以对于每个学生而言,培养其数学应用意识至关重要,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可以紧密地与自己的生活进行联系。

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当中,针对数学教学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其指出,数学离不开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学习生活技能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掌握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至关重要,这也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文化素养的必备条件之一。在实际数学教学当中,通过培养学生以数学思维方式和观察方式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提升其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和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维不断地观察探究,从而培养学生更好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充分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不同问题。这就是所谓的“生活数学”,所以对于每个数学老师而言,在实际教学当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提升自我的应用意识。

二、把数学知识“搬”出课堂的实践过程

课堂上,我们不仅设置了传统的教学环节,还另外设计了对应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元、角、分——小小商店

《元、角、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在学生初步接触了元、角、分的人民币单位之后,发现学生对于人民币的单位其实没有特别明确的概念,尤其是比较小的单位,比如一元以内的人民币,再加上如今用现金付款的机会比较少,部分学生很容易有所混淆,而对于大于一元的人民币,比如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无论是语言描述还是练习情况,学生都是掌握得比较好的。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组织了一次实践活动——跳蚤市场。实践环节的开展过程如下:

首先,提前通知学生和家人一起去市场体验买卖物品的过程,学习如何付钱找钱,并且让每个学生带20元钱和一两件商品,可以是小玩具、书等等(贵重物品、危险系数高的物品除外),标好售价(尽量整元数,若标有零钱,自备找钱);其次,在教室里先让学生一起分享自己带了哪些商品,它的标价是多少元,准备怎么宣传它,让其他小朋友感兴趣;然后,前8个班的小朋友先作为卖家摆摊,通过宣传海报和吆喝声吸引后8个班的小朋友来买自己的商品,一节课结束之后再进行交换。最后,两节课后回到教室,组织学生讨论:买卖商品的过程,是如何进行讨价还价的,怎么付钱找钱的,一次跳蚤市场的活动有什么收获,对人民币的单位有了什么更深刻的认识。

【学生感悟】

A生:我喜歡这样的数学课,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小组合作,有的小朋友负责摆摊,有的小朋友负责吆喝,一起合作让我们更加团结了。

B生:从中我学会了用人民币买卖东西,我还会付钱找钱,还知道要讨价还价了呢。

(二)厘米和米——我们身体上的“尺”

《厘米和米》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在学生认识了线段、厘米和米的前提下,让学生独立测量出自己身上的四把“尺”——一拃长、一步长、一庹长、一脚长,然后测量出1米大约有几拃,大约有几步,大约有几脚长,将这些数据牢记在心,然后带着这些数据在校园里开展实践活动。实践环节的开展过程如下:

首先,在教室里让学生同桌两人合作量出自己的一拃长、一步长、一庹长、一脚长,记录在书本上;其次,对班级里的同学按照座位分成8组,每组6人,并且每组选一个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然后,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先按小组位置站好,组长在前,组员在后,组长请另外一个同学帮忙,把米尺拉直,量出1米,用粉笔做好标记,小组成员依次测量出1米大约有几拃,大约有几步,大约有几脚长,记住这些数据;接下来,每一组讨论好选择操场上的哪一个物体,并告诉老师,准备用哪一把“身体尺”来测量,之后再以小组为单位,到目标位置进行测量,记住数据;

最后,带领学生回到班级,交流自己用了哪一把“身体尺”,测量的物体的长度是多少,并回顾测量过程,将收获和体会记录在纸上,全班交流。

【学生感悟】

A生:我们身上也有尺子?是的,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隐形的“尺子”,就看你怎么去发现它们了!今天我们上了一次数学实践活动课,并且是在户外进行的。我们分组进行了测量,用我们身体的“尺”,比如:“一拃”“一庹”“一脚”“一步”作为测量的标准。通过测量,我发现学校展示牌有两庹长,一块地砖的长有五拃,寬有两拃,领操台的长有两庹,宽有一庹……我还发现把两臂平伸,从一只手的指尖到另一只手的指尖的长就是你的身高。学习数学帮助我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要和数学成为好朋友,让我获得更强大的本领!

B生:通过学习《我的身体尺》这一课,我了解了我们的身体中也藏着尺,比如一拃、一庹、一步和一脚这些身体尺。我学会了用这些身体尺来测量生活中的物体。当测量比较长或高的物体时,可用一庹、一步来测量。当测量比较短或矮的物体时,可用一拃、一步来测量。测量身边的物体需要灵活地选择身体尺哦!

C生:今天我们的数学课不一样!我们走进校园,用自己的“身体尺”测量校园的树高、花坛长、地砖的长……我收获很多,记住了自己的“身体尺”,如:1拃约16厘米,一步约52厘米,一脚约22厘米,1庹约125厘米。回到家中,我迫不及待地一展身手,用“身体尺”测量家中的冰箱高、柜子长、地毯长……其中,在测量地毯长时,我先用一拃测量,量出21拃,计算知道是336厘米;再用一步测量,量出6步,计算知道312厘米。妈妈告诉我,用“身体尺”测量是估计一个范围,因为操作原因,会存在误差,要知道具体数,需借助卷尺精确测量,量出地毯长320厘米,我现在知道地毯长约3米。哟,好厉害的“身体尺”!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数学知识,我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用数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从小朋友的感悟中可以看出来这一节实践活动课对于他们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在一节课中他们不仅学习到了书本上的知识,还会运用所学知识去测量校园里的物体,将书本知识生活化,进而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知识,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三、把数学知识“搬”出课堂的策略和作用

(一)把数学知识“搬”出课堂的策略

(1)作为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应用意识,认真研读新课标,从根本上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多收集数学应用的案例作为课堂教学资源;(2)在教学设计环节,要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3)在学生初步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比如“卡片游戏”“填数游戏”等等,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数学、用数学、享受数学。

(二)把数学知识“搬”出课堂的作用

(1)把数学知识“搬”出课堂符合目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2)把数学知识“搬”出课堂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课上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书本上枯燥乏味的知识也许不能让学生完全记住并掌握,如果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应用知识的情境,将知识“搬”出书本,实际运用;(3)把数学知识“搬”出课堂给予学生亲身经历应用知识的过程,为以后适应生活和社会奠定基础,当今社会,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无法生存的,必须将知识转化成生活的能力,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路杨.让数学从课堂走向生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J].新课程·小学,2013(8):157-157.

[2]朱兴林.用生活构建数学应用平台[J].小学教学参考,2008(5):93-93.

[3]乔金花.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性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中,2015(11):154-155.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身体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我de身体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我们的身体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