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净沙·秋》与《天净沙·秋思》对比赏析

2023-06-12邓坤乾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白朴马致远天净沙

邓坤乾

内容摘要: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其中白朴和马致远都曾写过一首关于主题为“秋”的小令,本文将从创作背景、意象分析、音韵结构、意境表达等四个方面去对比赏析这两首小令。

关键词:白朴 天净沙 马致远 对比赏析

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其中白朴和马致远都曾写过一首关于主题为“秋”的小令,本文将从创作背景、意象分析、音韵结构、意境表达等四个方面去对比赏析这两首小令。

一.创作背景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隩州(今山西河曲)人,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在世,此后行踪不详。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县),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白朴《天净沙》共四首,分咏春夏秋冬四季。这首《天净沙·秋》是作者于宋亡后寓居金陵(今南京)时所作,具体创作年代不详。全文的内容为: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这首小令题名为《秋》,但是整首曲子都没有一个“秋”字,而每一句又都是扣住“秋”字来着笔,寥寥数笔,描绘了清秋日落时分的鄉野景色,写足了秋天的神韵。白朴不愿在元朝廷做官,却希望自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鸿雁,飞离那种萧瑟冷清、没有生气的地方,寻找自己感到满意、有生机的乐土,小令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得到了美好的转折。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他的年辈晚于白朴,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在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此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著名小令《天净沙·秋思》。全文的内容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寓情于景,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其句法别致,前三行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断肠”二字为诗眼。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飘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因此,此曲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

二.意象分析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中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白朴和马致远的小令中就都采用了这种排列组合的方式来表达情感。

如白朴的小令共二十八个字,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就罗列了如下十二个意象: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飞鸿、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前六个意象属于冷色调,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后面六个意象属于暖色调,“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由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角度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说明作者在描写秋景的同时心境也发生了变化,并不一味地想表达秋的凄清与悲凉,而是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秋景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朗、清丽了。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一篇写秋杰作。

而马致远也不甘落后,光前三句就有九个意象,分别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这些意象不是作者随意选取的,而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所谓融情于景,就是指将所要表达的感情融入所见的景物当中,诗人挑选的这些景物,无不在表达着所要表达的情感。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中,用“枯”形容藤,用“老”形容树,用“昏”形容乌鸦,构成一幅落寂凄凉的秋景图,使游子产生悲凉的情感;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看起来是一幅很温馨的家园图,但实际上,根据当时诗人的心境,这三个意象“小桥”“流水”“人家”绝不是在表达温馨,而是借乐景写哀情,抒发自己思念家乡的情感。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分别用“古”“西”“瘦”来修饰“道”“风”“马”,渲染出一种萧索荒凉的氛围,透露了游子漂泊天涯、流落异乡的悲苦、孤寂、辛酸、凄凉、惆怅和郁闷的心境。

三.音韵结构

1.音韵

我们从音韵学的角度来谈这两首小令在声律方面的特点。“天净沙”是曲牌名,又名“塞上秋”,属北曲越调,用于剧曲、套数或小令。全曲共五句二十八字(衬字不算),除第四句为四字句外,其余第一、二、三、五句每句六字。其基本格式为“六、六、六、四、六”。其中首句首字可仄,三字可平;二句首字可平,三字可仄;三句首字可平,尾字可平叶;四句三字可仄;五句首字可平,三字可仄。此调一般要求句句押韵,极少数第四句不押韵。一、二、五三句平仄完全相同。其难点在第三句末尾两字,声调规定极严,前一字只能用去声,后一字只能用上声。另外,第四句末尾一字,只能用去声或上声字。我们先来看看这两首小令的格律:

平平仄仄平平

孤村落日残霞,

平平仄仄平平

轻烟老树寒鸦,

仄仄平平仄仄

一点飞鸿影下。

平平仄仄

青山绿水,

平仄平仄平平

白草红叶黄花。

平平仄仄平平

枯藤老树昏鸦。

仄平平仄平平

小桥流水人家。

仄仄平平仄仄

古道西风瘦马。

平平平仄

夕阳西下,

仄平平仄平平

断肠人在天涯。

在格律上,先看白朴的《天净沙·秋》,在遵守散曲小令的曲谱方面,不够谨严。如末尾两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其中的“绿”字应该作平声,他却用了仄声;“水”字,应该用去声,他却用了上声。都不符合规定。尾句曲谱规定是:“仄平平仄平平。”但是,白朴的尾句却是:“仄仄平仄平平。”违背了曲谱的规则,“草”字应该用平声,他却用了仄声。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在第二、第四两句,在应当用“平平仄仄”的地方,换成了“仄平平仄”,“小桥流水”和“断肠人在”都是这样的,这种变例是可以的。而第三句的末尾的两个字,可以是“仄仄”,也可以是“仄平”。这里作者却用了“仄仄”,使这个句子在朗读时感到突出。而“瘦马”两个字都是仄声,跟前面两句的“昏鸦”、“人家”都用两个平声字收尾的句子恰好成为对称,这似乎与古人作画时不仅考虑画中的意境美,也考虑了画的外在对称美一样;也似乎与建筑家不仅考虑了建筑的内在结构,也考虑了建筑的外形美一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押韵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韵到底的。曲词中的鸦(yā)、家(jiā)、马(mǎ)、下(xià)、涯(yá)五个字的韵脚都是“ɑ”,句句押韵,使全诗在音韵上联结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形成声音重复回环,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创造出一种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和流畅回环的音乐美。而白朴的《天净沙·秋》只有一二三五句是压“ɑ”韵,第四句“青山绿水”没有压“ɑ”韵,虽然曲谱注明这一句句末,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白朴却选择了不押韵,读起来稍显突兀,音乐性不够强。

2.结构

在运用对偶方面,马致远这首散曲小令更加严谨、精工。它一开头就连续运用三个对偶句,像连珠炮似的凌空而来,具有泰山压顶之势,气势连贯,韵律流畅,产生了一种整体美的音乐性效果。白朴的《天净沙·秋》开头两句“孤村落日残霞”与“轻烟老树寒鸦”,对仗很工整。但是,第三句“一点飞鸿影下”,却没有和前面两句对偶,因此没有形成三句互相对偶的“鼎足对”。一直到末句,才用“白草红叶黄花”与开头两句遥遥成对,气势不够连贯,韵律也不够流畅。

在画面构图方面,《天净沙·秋》运用了十分简练的白描手法,将一系列的景物呈现在我们眼前,朴素又淡雅。其词并不是单纯的突出秋的悲凉,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着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于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夹杂在“青山绿水”两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杂交相错,于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的高明了。作者很好的把现实的秋景与人生的理想处所联系起来,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开始就用“枯藤老树昏鸦”寥寥几个字写了一幅黄昏老鸦归巢的图画,这是近景;接着又写了“小桥流水人家”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生活图景——溪水从小桥下缓缓流过,桥对面居住着一户人家,这是中景;再往下读,“古道西风瘦马”,就是作者骑着一匹瘦马,顶着西风,忍着饥渴,在荒原的古道上行走,这是特写的景象。“夕阳西下”这是远景,“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写老鸦归巢了,而游子却有家难归,在外漂泊,这是全景描写。以上几句,一句一景,近景到中景,再到特写景,最后“人在天涯”的全景描写将各个画面连为一体,构成一幅游子天涯流浪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意象的组合井然有序,空间层次感和立体感极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造成曲中有画的视觉美。这些景物就空间上说,不是“断肠人”故乡的景,而是“天涯”的景,假若是故乡的景,“断肠人”的愁思就不会这么多;就时间上说,这些景物是“夕阳西下”时的景物,落日西下本来就是最能牵动人内心愁苦的景象,而对于“断肠人”来说,夕阳西下了,连老鸦也归巢了,但是他却还骑着早已因长久漂泊而已累得“瘦”了的马在荒凉的无人的古道上行走,夕阳西下了却还不知今宵身宿何处,这怎能不使人感到一種流浪天涯的无奈和悲凉呢?种种意象,构成了一幅秋日萧瑟而游子思归的图画。

四.意境表达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什么是意境?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诗歌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境界”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笔者认为,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

历来都认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意境和谐,表达了游子绵绵不绝的愁绪,“深得唐人绝句妙境”(《人间词话》)。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都是描写景色的,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文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中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之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之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白朴的《天净沙·秋》通读下来貌似只是在描绘秋景,前两句作者运用了写实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暗淡、萧瑟、冷清的迟暮秋景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如此的萧瑟、冷清,看那“一点飞鸿影下”的景象,“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幅画面色彩斑斓,鲜艳明丽,充满着勃勃的生机,与前一幅画面在环境气氛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但联系白朴不愿在元朝做官的态度,读者就不难理解同样的秋景前后为何如此了。画面中的“一点飞鸿”,与李白的《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一:“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原”中的“飞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暗喻作者本人。白朴不愿在朝廷中谋职,却希望自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鸿雁,飞离那种萧瑟、冷清、没有生气的地方,寻找到自己感到满意,有生机的乐土,还表示了作者的人生得到了美好的转折。因此“影下”的这片“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之地,读者可以理解为是作者的归隐之地,是作者的心中之景。情调开朗平和,没有一点消极之感,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应属于虚写。在这支曲子中,作者非常巧妙地、不露痕迹地把“心中之景”与当时真实的环境放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含蓄地流露出自己的爱恨之情。

综上所述,两首小令同以“秋”为主题,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形成不同的写作特色,但是无论是在音韵结构还是在意境表达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皆略胜一筹,不愧被誉为“秋思之祖”。

参考文献

[1]王静.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与白朴《天净沙·秋》的对比研究[J].时代教育,2016(03):119-141.

[2]李红,白新菊.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与白朴《天净沙·秋》的同和异[J].文学教育,2017(02):020-021.

[3]梁金婵.《天净沙·秋思》赏析[J].时代教育,2011(02):204.

[4]张大联.秋思之美 感伤之情——也谈《天净沙·秋思》的结构美和意境美[J].语文学刊,2010(12)75-76.

(作者单位:黄州思源实验学校;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白朴马致远天净沙
天净沙·冬
天净沙·春
“孤篇横绝”与格调错位——论白朴的文化人格和艺术思想
天净沙·秋思
板凳甘坐三十二年冷 新见卓识海峡两岸知——读评《白朴著作生平论考》
马致远:听他端坐瘦马自吟自话
马致远神仙道化剧之宗教精神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