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

2023-06-10熊燕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3年5期
关键词:作业探究思维

熊燕

“雙减”政策的提出旨在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本文围绕数学学科作业设计展开探究,明确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炼数学作业的设计要点,并结合实际提出作业设计策略,以期通过优化作业设计的方式实现数学教学的减负提质。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要点。内容精简。作业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把握学情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作业让学生巩固知识、拓展思维、加强实践。在传统教学中,小学数学作业的重复性较强,教师往往期望通过“量”的增加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但这样的作业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增加了心理负担,进而可能产生抵触、厌学等不良学习情绪。在“双减”背景下,教师的作业设计更应该注重“质”,要让数学作业内容精简,要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避免因机械化的学习方式影响思维的发展。

形式多样。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拓展的关键阶段,而且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思维想法不同,基础能力不同,性格特点不同,统一的作业布置可能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因此,数学作业设计要体现多样性,并基于个性化原则,让学生能够在适合自己发展的维度内汲取知识,不断进步。

注重创新。数学作业设计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为了提升作业的“质”,教师应不断创新,以新颖的问题式作业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让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发现数学现象,掌握数学规律,理解数学概念,领悟数学原理,灵活应用数学公式,进而提高数学学习兴趣,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作业内容重复性较高,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作业量,使得学生的作业压力过大;二是作业形式单一,没有充分考虑作业的梯度性和层次性,导致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三是作业设计缺乏实践性,无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对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到这些问题,并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优化作业设计,让学生感受到作业的趣味性,逐步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好习惯。

突出重点。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实现减负提质的目标,就需要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探究,明确作业目标,创新作业形式,突出核心重点,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和科学探究精神。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的作业设计中,笔者以“分苹果”的作业形式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原理。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将所学化为所用,在数学问题探究中学会建立模型,运用概念和公式解决问题,进一步内化了数学知识,形成了理性的数学思维。

把握学情。教师在设计作业之前应全面把握学情,了解学生的差异化表现以及数学知识掌握情况,譬如,配合教学评价体系掌握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并运用数据分析的方式总结不同学生的思维模式,根据学生的个性化表现设计具有层次性、梯度性的个性化作业。另外,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还应根据不同层次的作业,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每一个学生实现自己的价值。例如,在“角的度量”这一课的作业设计中,笔者让学生自己动手,掌握使用量角器的方法,测量不同角的度数,并正确书写角的度数,如“测量钟表上12:15时的时针、分针的夹角度数”。

加强实践。在设计基础作业时,教师要让学生初步形成物质观念,认识物质的形态、结构、属性等,通过作业掌握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等内容。在设计应用题型的作业时,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让学生能够根据已知信息分析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譬如,笔者在“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的作业设计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让学生自己画出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通过格尺量出它们的边长并标注长度,计算周长,以动手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思维。

数学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数学作业设计同样也应体现互动性,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遵循“双减”政策,让学生能够在问题的解答中抽丝剥茧,梳理知识要点,整合学习内容,建立思维导图,让数学学习形成体系。

责任编辑/曹小飞

猜你喜欢

作业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