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异化劳动视阈下生态思想探析

2023-06-09李敬敬

今古文创 2023年19期
关键词:生态思想异化劳动人与自然

【摘要】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也是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重要思想武器。通过对异化劳动四重性的分析,不仅揭示出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而且也展现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而导致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也趋于异化。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为基础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当前的时代特征,探析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共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键词】异化劳动;生态思想;人与自然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9-005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9.018

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提出关于“异化劳动”的概念。马克思在其《手稿》中表达出许多关于人与自然的重要论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态观,即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推导到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手稿》通过对异化劳动中的四重规定性进行详细论述,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对工人的贪婪剥削和压迫,工人生活困苦的境况。结合我国当前时代特征,摒弃异化劳动理论对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的建设,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指明前进的道路。

一、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

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人,人通过劳动获得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不再是属于自身或者自然界,它被无情的资本家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导致其发生异化,尤其在人与人的类本质异化中较为凸显。劳动的异化使得人与自然之间原本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最终致使人与自然发生异化。《手稿》中马克思阐释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异化、自然异化,通过异化劳动来阐发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

马克思通过对劳动产品异化的规定,揭示劳动主体与劳动对象之间的对立,“工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认识、占有自然界和外部世界,他们就可能会在这两个方面失去自己生存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1]。显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具有双重属性:一是给资本家带来无穷无尽的财富;二是个人通过劳动变得越来越贫穷,劳动者在劳动异化的情况下会变成自然界和外部世界的奴隶。在一般情况下,劳动者和劳动产品应该处于和谐的状态,但是私有制条件下,劳动产品被资本家所占有,工人想获得更多的劳动产品只能越发努力劳动,结果只能创造出异己、具有反对自身的力量异化劳动。工人在劳动产品的奴役下丧失精神、肉体自由,劳动产品就变成了劳动者的异化存在物同时与劳动者相对立。

(二)劳动者与自身劳动活动的异化

若把劳动者与自身劳动产品的异化理解为对物的丧失,那么劳动活动本身对劳动者的异化则是劳动者自我的丧失,表现为更深层次的异化,即工人失去自身主体性、工人的劳动不再是自由意志的体现,而逐渐变成资本家重复着没有创造性的“死”劳动。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是为他人所被迫性劳动,劳动者在劳动中不仅感受不到幸福,而且还会受到资本家在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资本家以极低的工资发给工人购买生活资料,工人为维持基本生存,不得不把自己在精神上和肉体上贬低为机器,他们在劳动过程中丝毫体会不到价值感和幸福感,这样就使得工人适应了本质与自我的分离,此刻工人的劳动就不再是自主、自由、自觉的,在劳动过程中感受不到欢愉与满足感,而仅仅是为了维持生计的手段,这就是劳动者与劳动活动的异化。

(三)人与人的类本质异化

基于以上劳动产品和劳动活动异化的两个规定,马克思提出第三个规定为劳动主体人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关于人的类本质,人在自然界中生存,并且有意识对自然界进行改造,把自然界变成人的无机身体,这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受到外界力量的控制,类本质的异化把本应该属于人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维持人生存的手段,人们就会丧失自由自觉活动的类本质。换言之,人是与动物相区别的,人是在有思想、有目的地进行实践活动中获取生存所需,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表现为:人不能按照自己的意识从事自己喜欢的劳动,他们受到外部力量的约束,这样就会使得人的类本质不得不变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变为一种异己的本质,此刻的人仿佛变得与动物没有任何区别。

(四)人与人之间相异化

“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2]58也就是说,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当人与劳动产品、自身劳动活动、人的类本质等异化以后,就会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异化。根据前面的三重规定性不难看出,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多表现为资本家对工人之间的剥削和压迫。资本家想要获得高额利润,就会残酷剥削工人的劳动产品,而工人就会变得很贫穷,工人会为了谋生逐渐失去人的类本质,最终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相异化。

二、异化劳动理论中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问题的和解路径探索

人自由自觉的生产活动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会致使其劳动发生异化,使之变成谋生的手段。工人的生产活动表现为人与自然相分离。马克思在批判现实时,也在积极探索未来世界,在《手稿》中,马克思由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破裂出发,认为无产阶级只有坚持共产主义这条正确的路线,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消除异化劳动,实现共产主义,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才能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解。

(一)私有制:人与自然相分离的根源

20世纪70年代左右,资本主义社会得到充分发展,生态问题也逐渐凸显。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作为工人劳动的产物,当劳动发生异化以后,就会使人二重化为工人和资本家。此时,由于工人和资本家之间贫富差距不对等,工人与资本家之间会发生对立。随着二者之间对立关系的加深,导致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对应的生产关系表现更加明显,表现为资本对人剥削加剧、对自然破坏加大,最终会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相异化。

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人与自然的异化。一是从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人本身出发,当人身体内部的内在自然性被破坏就会阻碍人的自由发展。资本作为一种死劳动,想要使其发生增殖,只能通过不断增加工人的活勞动来供其吮吸,资本家就会使用各种手段来强制工人劳动,工人的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工人不幸而成为一种活的、因而是贫困的资本”[3]65,工人在资本的控制下是非自由的,资本家给的工资也仅仅是让工人在生存空间之中能维持基本生存、保持后代繁衍。此时生产方式和劳动力遭到破坏,工人自身内在自然受损,导致其自身的发展受到破坏。二是从人周围环境出发,如果人所处周围外部环境遭到人为破坏,人类也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反作用,导致人类的自身发展受到阻碍。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不再把生产劳动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载体,用资本取代生产劳动。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地获取可利用的原材料,开发未利用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被破坏、被污染,即使自然本身有修复能力,但是想要在短时间修复是不可能的,资本家也并不会花费财力物力对破坏的自然进行修复,只会无限制地向自然进行索取,最终导致人与自然相分离。

(二)人与自然的和解路径

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从事实践活动获得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不再是作为生存的手段,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的本质是相互包含,人的本质与自然的本质能达到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统一。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与自然的本质是相互分离,资本家追求抽象的价值,对工人的统治凌驾于对人剥削和自然界的被摧毁之上。共产主义社会中,资本被成功消解以后,人类不再是征服者、占有者,人类具有创造性、主动性,人类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也能得到合理的分配,而不是仅仅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人类能够自觉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的有限性和人类的主体性得到极大的提高,为恢复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解决途径。

(三)人与人的和解路径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在《手稿》中正确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是自由的、生产生活之间没有阶级差别,人们的生产活动范围不受限制,获取生活资料不用出卖自己的劳动和牺牲生命来获取,人类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人们在劳动中能感受到的是丰富和欢愉的满足感,人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消失,人们可以享受全面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产主义社会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压榨和破坏,它是具有人道主义以及自然主义性质的社会,可以实现人与人以及自然之间的双重和解。

三、摒弃异化劳动对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用尽毕生之力从事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人们从消除异化劳动方面寻找关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线索,用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继续探索,指导实践,为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支撑,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制定解决方案。《手稿》中对于生态思想的阐发,引起不少学者的研究兴趣,表明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可。马克思《手稿》中生态思想是我国建设绿色、清洁、美丽中国的理论基石。“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启发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人与自然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如何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解决当前社会生态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健全生态制度,推动系统的生态建设

从人类的发展史上来看,先有自然界,再有人类社会。“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类从事生产实践活动,只有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正确利用自然规律,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基于马克思的生态观,他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4]167,每个自然界中的生命个体共同组成自然界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构成了自然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二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摒弃征服自然的错误思想,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健全生态保护制度,推动系统的生态治理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治理是促进人民幸福,满足人民需要的必要途径。将生态建设上升到国家层面,具有范围广、效力强的特点,也为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上少走弯路提供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完善制度保障体系,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从国家层面出发,以自然为前提的条件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努力追求人和自然平等、和谐的共生发展。

(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绿色循环发展道路

“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5]52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自然对于人类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异化劳动给我国生态问题带来负面效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出现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自然资源匮乏等现象,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步凸显。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改变,发展生产力就要正确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6],无论是马克思在《手稿》中关于人与自然的论述,还是以往的经验教训表明:走绿色发展道路,要遵循生态发展规律。人类在进行经济发展的时候,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应该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守生态红线和底线,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为人民谋幸福。

(三)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共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对人的关系直接面对的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对立关系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人类与自然环境发生冲突。因此,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做到人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的全面和谐,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改善民生水平,促进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面临全球性自然灾害频发时,人与自然的关系愈发紧张,必须正确认识全球化的影响,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当前全球性生态问题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在生态异化的表现,消除劳动异化,消灭私有制是解决当前生态问题的方法之一。但由于各国意识形态、经济实力的不同,会导致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突破地域局限,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协商,携手应对全球性气温升高等生态环境问题,共同促进全球范围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本应该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异化劳动使得人类征服占有自然、工人成为资本的附庸,马克思《手稿》中批判异化劳动,不仅是马克思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也为完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遵循。深层次解读《手稿》的生态思想,有利于人们在思想上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有利于人们在行动上践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同时,也为共同解决全球性生态问题提供解决思路,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卢斌,晓颜.马克思哲学的价值内涵[J].社会主义研究,2004,(01):28-3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8.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65.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167.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2.

[6]李金泽,包庆德.恩格斯“自然报复论”的生态警示及其当代价值述评[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0(06):34-47.

作者簡介:

李敬敬,女,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生态思想异化劳动人与自然
道教土地伦理思想探析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实思考
试析绿色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切实做好防沙治沙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生态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