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试题

2023-06-08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3年24期
关键词:徐则臣西游记栏目

(2022年上海卷)

读了初中《语文》规定的14本必读名著,同学们准备通过小组合作,编制一本阅读手册,便于查阅与分享。

1.【步骤一:目录分类】

同学们计划将名著按一定的分类方式编排目录(见上图左),请完成填空。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2.【步骤二:板块设计】

手册现有三个板块、七个项目(见上图右),如增设“思考感悟”栏目,应放入的“板块”是(  )

A.阅读准备 B.走进作品 C.分享收获

3.【步骤三:栏目编辑】

(1)编写完“内容概要”栏目后,一同学发现其中有误,下列有误的一项是(  )

A.贫苦女子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简·爱》)

B.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历经磨难,到西天取得真经。(《西游记》)

C.阿龙纳斯等人乘坐尼摩船长的潜水艇,在大海中航行。(《海底两万里》)

D.人力车夫祥子始终不愿与命运积极抗争,最终走向毁灭。(《骆驼祥子》)

(2)你想把以下文字编入“片段推荐”栏目,请写出一条推荐理由。

保尔的小队在自己的地段上清扫积雪。直到这时保尔才体会到,寒冷给人造成的痛苦是多么难以忍受。奥库涅夫给他的那件旧上衣一点也不暖和,脚上那只旧套鞋老往里灌雪,并且好几次掉在了雪堆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答:

(3)编写《水浒传》“创意表达”栏目时,需要用一幅插图来表现小说主题。小组同学找到了两幅图片(见下图),请选择一幅,写一段60字左右的文字,阐述你的看法。

答:

(2022年河北卷)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兼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__ 。”所写的是一些事物、一种情境,而所表现的却是一种情致。

【乙】李白的诗里有一种豪迈之气。他偏好那些宏大的、壮观的物象,如大鹏、沧海、长风、雪山等,构成了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

【丙】雨中登香山,水秀山青,除了密林深处间或有小鸟啁啾声外,几乎是万簇俱寂。此时此地我心中溢满了诗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1)请在甲段文字空缺处填上相应的诗句。

(2)乙段文字中,黑体的词语可以使我们联想到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可以让我们联想到课文中陶渊明的名篇《________________》。

2.鲁迅先生是修改文章的典范,比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谈谈这些修改好在哪里。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2022年陕西卷)

陕西山川壮美,人文荟萃,涌现出许多文化巨人。他们被誉为“三秦大先生”。请你参加“三秦大先生·文化大课堂”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做调查·寻足迹】

1.请完成下面的调查提纲,开展“三秦大先生”调查活动。

【活动二:抒胸臆·赞品格】

2.请用一组排比句完成演讲稿的开头部分。

同学们,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千秋太史公,精神永流传”。

今天,他的精神依然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链接资料】《史记》在描绘三千年历史的同时,也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勇于革新,敢于革命;忧国,爱国……司马迁曾写下自己身处逆境的思索——“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若选择功业未竟而死,则“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只有发愤图强,完成《史记》,才能不负太史令立言之志!

(摘编自张新科《“千秋太史公”司马迁》)

【活动三:表心志·继精神】

3.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作为你的座右铭。

像牛一样劳作,像土地一样奉献。这句话深刻诠释了柳青、路遥两位先生的精神追求。

答:

【活动四:铭教诲·树丰碑】

4.请从下面句子中,选择一个语句,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张载

(2022年江苏连云港卷)

“花果山读书节”邀请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连云港籍作家徐则臣回家乡作读书分享报告。报告的主题是“阅读让我们得以突破人生的局限”。

徐则臣认为,阅读应该是突破我们人生的局限,可以见识一个广大的世界的最有效的也是最简洁的路径。阅读可以让我们有知识,有情趣,有理想,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有格调、为人有格局。在不同的年龄,我们需要读不同的书。不同的书可以在这个年龄给我们最充分的营养,它可以提醒我们如何展开自己的生活,它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这个年龄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障碍。

在“推荐一本好书”环节,徐则臣推荐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推荐理由:这是一部随时能给想象力充电的伟大作品。

在被提问如何处理忙碌的工作和读书的时间分配时,徐则臣谈到他的一种阅读方式——上下班乘坐地铁时戴耳机听书。

1.写出画线句子的主干。

答:

2.结合徐则臣的观点,谈谈为什么说“少年正是讀书时”。

答:

3.你刚好在读《西游记》,你把“随时能给想象力充电的伟大作品”写在笔记本上,结合自己阅读《西游记》的感受,写了一段文字,表达对这个观点的赞同。这段文字是

4.徐则臣的听书引发了你和同学关于阅读方式的讨论:电子阅读会不会替代传统阅读?请分享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

猜你喜欢

徐则臣西游记栏目
成长、转徙、回望
——论徐则臣文学的发轫
关于栏目的要求
徐则臣自称写《北上》靠的是“现实感”
栏目主持人语
西游记
西游记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评徐则臣小说创作
西游记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