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常生活审美化何以可能

2023-06-08孟祥昱

美与时代·下 2023年3期
关键词:美感

摘  要:如今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论虽“硝烟”已散,但对该问题的展开在今日远比之前更宽阔,研究也更加具体与深入。韦尔施论述该命题时分别阐述了其中不同的内涵,其态度略有不同,他虽然着重强调“深层审美化”,但却不可忽视他对“浅表审美化”方面的研究。他对“浅表审美化”现象给予否定态度,认为其只是一种快感满足,但与之相对的理论却应该恢复到“美学”研究之中。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韦尔施;浅层审美化;审美化;美感;快感

“日常生活审美化”(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这一命题最早由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 (M.Featherstong)在1988年4月“大众文化协会大会”《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演讲中提出。他强调了三种意义上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当前亚文化“艺术”正在抹平艺术与日常生活界线;人们日益追求“审美化”、新感觉和新趣味的人生;“图像化”的日常生活正成为“仿真世界”,这也是他最为强调的一点意义[1]。伴随命题的产生,西方的哲学家开始反思命题所引起的问题,萨特、波德里亚、杰姆逊、马尔库塞、舒斯特曼、韦尔施等人都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与理论进行反思,其中韦尔施理论备受重视。他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命题和命题下问题的深入见解引领我们进行深入思考。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概念辨析

虽然“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命题的提出时间并不长,但西方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却很早,伴随着现代化进程,哲学思考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思想不再关心它自身和作为客体的世界之间的关系,转而关心它自身和通过主体或‘定在而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之间的关系。”[2]也就是说,哲学的思考逐渐指向了日常生活,例如海德格尔、韦伯、列斐伏尔、胡塞尔等学者们。他们试图在不同方面批判日常生活,如海德格尔归因于现代技术,韦伯在16世纪宗教改革中寻找根源,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则着力于劳动分工和异化等。哲学家们在对“日常生活”批判中,所针对的目标就是当前的日常生活景观,我们可以看到其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而这其中便有日常生活审美的维度,所以这些可以视为对“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早期探索。

“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出现后,大量学者针对该问题进行思考,其中韦尔施对“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深刻见解引人深思。韦尔施定义“审美化”时言:“将非审美的东西变成、或理解为美。”[3]14显然,这只是韦尔施综合起来对审美化的定义,且在论述这一定义时,其前提条件为“从集合角度来看审美化的结果的一般条件”[3]11,事实上韦尔施将“审美化”分为四层[3]33:第一层是指当前现实日常生活中“美”的商品无处不在,广告、街头标语、建筑等透过空间给予我们“审美感受”。每一个人都在进行“美”的教育和改造,力图变成新时代的“美学人”,即韦尔施所言“审美化”落到个体,身体、灵魂和心智都被时尚设计,个体可以在美容院、健身房以及各种礼仪冥思辅导课中追求审美化的身体以及精神[3]9。第二层是指虚拟世界正在渗透进日常生活中,此时审美化意味着虚拟化,虽然当前人们仍然可以感觉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人们不会将虚拟世界的法则应用到现实世界中,如同韦尔施举例说人们不会将电视中的家庭纠纷当作自己吃早餐的不愉快。但事实上,这种虚拟世界越来越成为一种理想图式,虚拟成为了一种现实的替代品,人们日常生活中虽然可以分辨二者,但是“理想的传媒观念,日益成为衡量真实的一种尺度了”[3]209,换句话说,这种虚拟化信息和虚拟化中的规则正在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日益成为人们作出判断的尺度。第三层指美学本身蕴含的伦理学因素,韦尔施也因此提出了“伦理/美学”这个概念,但是要注意韦尔施并不是说要用美学代替伦理学,他只是希望将美学拉回到日常生活中来;第四层是一种深层审美化,即“认识论审美化”,即韦尔施所说的“真理被审美的前提所渗入,我们的认知就根本特征而言,是审美地构成的”[3]57。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

中“浅层审美化”批判

韦尔施对于审美化的不同层面有着不同的态度,其总结说“为审美化过程作原则性的辩护,并不意味要把审美化的每一种形式都得到认可”[3]20。潜台词便是“审美化”现象因对象不同而有不同态度。他着重论述的是区别于表层的更深层的审美化,其中包括审美化的“虚拟化”、伦理学审美化和认识论审美化。在面对更加深层审美化的时候,他并未批评,因为韦尔施认为美学已经成为了“现代”的基础,对于浅层审美化现象,韦尔施给予了批判。他以当前的公共空间为例,公共空间到处都陈列着美丽的装饰,技术手段的进步,让所有的建筑都被高度修饰,广告牌甚至都可以代替艺术作品,但是这种“美”是否可以为人们提供美感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人们自以为已经实现了过去追求的审美自由世界,但实际上这场复兴的古老美学梦在韦尔施看来根本就是虚假的,因为美仅仅就变成了漂亮。如同字面意思那样肤浅,用最粗暴且粗俗的方式将美表现出来,给我们带来的实际上是一种审美麻木,他举例说不认为饕餮之徒口腹之欲的快感是審美的,这些不过是“审美化”而已,而这种审美化带来的只是一种快感体验,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美的,这样美就丧失掉了其本质,这时候的美就只是变成了一种漂亮的代名词,人们生活中的审美价值变成了“不计目的的快感、娱乐和享受”[3]6。

为了进一步论证,韦尔施列了一个公式即“审美化—我要再次重申这一公式—作为非审美化而取得了成功”[4]。显然此时“审美化”在浅层审美化层面来说是人们在“审美化”中所获得的体验绝对不同于审美体验,这种审美的快感绝对不能等同于美感。这种快感与美感之间有着绝对的界线,这种界线的存在也说明了美与非美之间界线的存在,并且这种界线是必须要存在的。我们再回头看韦尔施对于“审美化”的定义,在论述这个审美化时代时指出:“审美化意味着非审美的东西被制造成、或理解成审美的东西”[3]11。仔细分析命题可以看出,“审美化”的逻辑前提是“非审美”的存在,这便指出“审美化”的形成条件有二,一为非审美物,即其前提条件;二为其被理解或制造成为美,换句话说其实它本身就是“非美”的存在,而之所以成为“美”,不过是被人们所理解或制造,其侧重点不应该在“美”上,而应在一种“理解和制造”上。我们似乎可以这样理解,这种被“审美化”的存在就是以美与非美的不同为前提的,或只是表象上拥有一种优美的维度,但本质上却并不在美的事物中。

在此,我们很容易理解这看似矛盾的“审美化”和“非审美化”竟然可以作用于同一点上。例如,十五世纪初,佛罗伦萨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着粗糙花纹雕刻的碗,进入教堂跪拜的时候总能够看到画师的平面作品,他们对此已经习惯。这种“习惯”的意思为,若是去掉,自然觉得丑,但如果留下,则视为恰当,理所当然。这种“审美化”与“非审美化”作用在一点上的原因就是一种历史的时间差,人们实现了过去一直想要的“美学”梦,但是人们却又沦陷在这处处变为精美而成为“审美化”的社会中。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

中美学研究对象的扩展

如果韦尔施“浅表审美化”对应一种快感的话,就出现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浅表审美化”的观点似乎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这种现象所带来的体验本身就不应该属于“审美体验”,按照描述来看,更像是一种快感体验,“非审美”体验。如此的话这种说法就似乎是在玩一种文字游戏,新瓶装旧酒。因为以往美学家对美感与快感的区分数不胜数,或者说对于美感的界定本身就是要有别于快感。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哲学家或心理学家,亚里士多德还是康德、英伽登等人都致力于论述一种完善的美感经验。这正是塔塔尔凯维奇所说:“这一切在美感经验的共同概念里,都觅得了一席之地,而且这一切都有权分享美感经验的名义。”[5]虽然叙述各有不同,但五花八门的美感经验理论恰恰能够证明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我们在审美过程中所产生的美感是绝对不同于日常快感的。

这种快感与美感之间对立的看法,在美学中并不少见,那为什么韦尔施要用“审美化”这一概念来重新强调二者的区别呢,其实这与韦尔施自身想要扩大美学的研究范围,建构一种“超越美学的美学”有关。传统美学的困境一方面是传统美学一直坚信艺术提供美感体验,故一直致力于对艺术对象的研究,自然忽视日常生活,同时也将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化”当作美学研究范围以外的东西,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快感“踢出”了美学的研究范围,或者说是将其放置在一个边缘化领域;另一方面就是传统美学一直致力于“美感”而忽视“快感”的研究,韦尔施举席勒作为例子,他强调席勒的审美教育是要求消除一种原初的感性,即审美只针对真正的审美体验而非快感,如果席勒处于当今社会,显然不会理会当前这种“审美化”的现状,因为这些显然不在他的美学研究中,即或在也只是其研究所不重视的部分。当然这种观点并不是属于席勒一人,它属于整个传统美学。

针对第一个问题,韦尔施自然不会认可将美学限制在艺术这个领域,他说现在美学学科的偏见就在于想要建立一个普遍永恒的艺术概念,但事实上,现在已经没有诸如艺术本质一类的东西了,所以要克服传统的偏见。当然韦尔施自己也承认在德语世界中,他的想法遭到了学院派的排拒,人们依然认为美学关乎艺术是天经地义[3]88-89。如果继续局限在这个有偏见的美学研究范围里面,那么当前审美化的现状就不可能被重视,也绝对不可能将这个现象纳入到美学的研究范围,那么必然是对这个现象的忽略。可实际上,当前审美化的现状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我们怎样坚守传统美学,都无法忽视这样一个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状。针对第二个问题,韦尔施认为美学忽视感性研究是当前美学的一个巨大困境,美竟与感觉为敌。上文虽说韦尔施批评当前无处不再的“审美”生活,碎片化、多元化的信息每天数以百计产出,我们永远可以在商场里,行走间中听到与看到新的信息,不断产生一种快感体验。但我们虽然对此表示不满,但它确确实实正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理论家应该对此现象进行更深一层的探讨。如果我们仍然处于传统美学中认为这些是粗鄙之物,甚至不配在“美学”学科中研究,这就成为了他所说的“逃避主义”,“身处在传统问题的安全港里”[3]11。

所以韦尔施提出“审美化”概念以及区分多重审美化的用意就是要回到“美学”是“感性学”的定义,从而打破这种困境。这样区分最大的好处就是,这种现象作为“浅表审美化”概念提出时,一方面与传统美学划清了界限,其虽然在表面上与传统的美学相同都是对于日常快感的批判,但却在批判的基础上不对它进行排除,依然建构在美学的研究范围内,并且表明立场反对传统美学中的艺术与审美同日常大众相脱节,否定美感在传统美学中的特权地位,否定传统美学中将艺术当做“唯一”的研究对象;另一方面就是“浅表审美化”这个概念与真正的审美经验共同分享“审美”这个名词,这在最根本上给予了日常生活快感研究的话语权,它将不再与“审美”毫无关系,俨然成为与“美感”具有同样地位的美学研究对象,扩大美学的研究范围。

四、结语

韦尔施作为现代美学家提出这样的理论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他为扩大美学研究对象和重构美学做出贡献。不过这样的理论显然也会受到质疑,使“美学”的定义回到了“感性學”上是否具有足够的说服力?但他依然是成功的,因为人们已经开始重视“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问题,而不是将它忽略。总之,对该问题的研究涉及了太多的问题,甚至这些问题都不只是哲学一个学科所能解决的,它需要社会学、经济学、艺术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的共同努力,故对于该问题的研究任重道远。所以这场争论绝不会停止,只会更加激烈。但这也是一件好事,可以给予我们解开这团迷雾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95-101.

[2]祁雅理.二十世纪法国思潮 从柏格森到莱维·施特劳斯[M].吴永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55.

[3]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韦尔施.超越美学的美学[M].高建平,等编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9:215.

[5]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M].刘文潭,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385.

作者简介:孟祥昱,安徽大学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学。

猜你喜欢

美感
浅谈“事事顺心壶”的吉祥美感构建
“高菱壶”的艺术美感与工艺传承
“竹径通幽壶”的艺术美感与优雅风致
几何映射
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肃穆的形式美感波提切利的东方艺术理念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不一样的地面美感 地砖扮靓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