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贡茶技艺做出的茶才是贡茶

2023-06-07李兴昌

凤凰生活 2023年6期
关键词:贡茶普洱茶普洱

李興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普洱茶云南首席技师,普洱大国茶匠,皇家贡茶研究所首席专家,普洱茶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普洱学院客座教授,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客座教授

李兴昌家世代都是制茶人。上世纪八十年代,专门为贡茶提供原料的困鹿山皇家古茶园已凋落不堪。为了让茶园再现生机,李兴昌的母亲花了一生的积蓄买下了上百亩古茶园的经营权。从那年开始,李兴昌便跟随母亲系统学习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2008年6月,李兴昌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成为了普洱贡茶制作的第八代传人。从家族传承到推而广之,从坚守传统到创新发展,他身体力行,让贡茶制作的古老手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使得氤氲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守正本真是传承之根。”随着普洱茶贡茶知名度的提高,市场乱象层出不穷。在李兴昌看来,贡茶和贡茶技艺是两个概念,只有用贡茶制作技艺做出来的茶才是贡茶。“做茶的工艺流程大同小异,其关键在于对‘度’的把控。”据李兴昌介绍,普洱贡茶的制作有一套特殊的传承,比一般的茶要求更严格、更细致。从茶园管理、茶叶采摘、杀青、揉捻到蒸压成型,每一道工序都有着严格的标准,必须用心揣摸。比如,被采摘茶叶的芽与叶的长度必须保持一致;杀青时,必须根据锅中叶子的多少老嫩程度来决定火候、翻炒的快慢和抛撒的高度,来保证其芳香偏向的正确和活性酶的充分保留,只要稍微出现偏差做出来的茶就大相径庭;其次,好的揉捻应该保证叶片外观的完整,又能让茶味出汤源源不断。揉捻过程中,要把控好力度,让茶叶内部细胞的破裂程度处于最佳水平;另外,紧压的程度至关重要,要达到“吹可透气,摔而不散”的效果。“要做出上好的贡茶,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绝非易事,需要时间的磨炼和个人的用心。”他笑着说。

“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既是我的心愿,也是我的责任和使命。”多年来,李兴昌四处演示和传承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开办技能大师工作室、普洱茶制作技艺传习基地,免费向群众传授,来往者络绎不绝。他坦言,学习的门槛很低,所有人都可以来学。但在传承上要择优传承,接班之人必须德艺双馨,守正自持,坚守本心,踵事增华,将贡茶制作技艺代代相传,使得这一产业不断壮大。

“传统技艺也要与时俱进。”李兴昌认为,不论是纯手工还是机器,其核心都是由人来把控。二者都有优势,也有劣势,不能笼统地说哪种方式更胜一筹。只有将传统理念与现代理念有效融合,优势互补才能够真正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在远古时代,受历史条件,环境因素的限制,传统的工艺不够完美,人的精力也非常有限。而现代智能机械设备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它们可以组成一个智能系统,整合杀青等工序中的最佳温度、湿度与速度,均衡运作,保证产品品质的稳定。这样一来,当年锅的厚薄影响茶品质等问题便不会重现。在高科技时代,传统工艺虽是小技术或中间技术,但借助手工艺生产,完全可以形成产品形态和文化上的独特性,在商品市场上能把握竞争的主动权。在不失去本真、保持传统配方和核心生产工序是手工的基础上,李兴昌鼓励将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运用到制茶上,不断探索创新谋求发展之路。目前,他已经与多所大学及机构共同进行了实验研究,他也自信地表示,再过几年,变速、变温,大师水准的标准化炒茶机器有望面世,如果产品成功稳定,就能普及到千家万户,走通普洱茶的标准化、工业化之路。

“科技创新,年轻人是源头活水。”谈及对未来的展望,他希望多给年轻人创造机遇,让他们通过接触茶、了解茶,从而激发对茶的兴趣,慢慢地喜欢上茶,自然而然地参与到普洱茶贡茶技艺的学习与传承中来,结合时代特点与优势,迸发创新创造活力,引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为非遗保护注入生机。

凤凰生活联合广州古树茶文化研究中心共同打造茶文化栏目,致力走进茶人世界,对话茶文化和茶产业相关人士,寻访兼具匠心传承与探索创新精神的杰出人物,开展各类茶文化专题研究和交流活动。带动文化交流、促进产业研究、增进茶人友谊,栏目将邀请茶界领军人物及优秀代表,授予凤凰生活观茶家特邀专家及品鉴推广大使等荣誉头衔,不断发掘报道传统茶文化精髓。

猜你喜欢

贡茶普洱茶普洱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收藏普洱茶对市场供需量的影响
送茶五吨
送茶五吨
普洱茶怎么泡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
贡茶第一寨仙游伍家台
普洱茶叶加工大赛
宋朝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