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师生交流纽带在扭转转专业中的尝试

2023-06-07刘乃强林修洲金永中陈建李新跃

科技风 2023年15期
关键词:导师制

刘乃强 林修洲 金永中 陈建 李新跃

摘  要:本論文以某高校高分子材料专业为例,分析学生专业转出的原因,探索了导师制、小班授课和专业博士兼职辅导员的多渠道搭建师生交流纽带。该举措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亲和力和认可度,也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扭转了学生大面积转专业的现象。专业转出学生人数常年维持在0.5%-2.5%的较低水平,而转入学生人数比例维持在2.5%的较高水平,本专业已实现了连续三年学生人数净转入,为维持专业办学规模,确保专业的可持续、平稳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转专业;导师制;兼职辅导员;小班授课

The Attempt of Bridg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for Reversing Students' Major Transfer

-Taking Polymer Material Major of Regular Higher-education Universities for Example

Liu Naiqian1,2*  Lin Xiuzhou1,2  Jin Yongzhong1,2  Chen Jian1,2  Li Xinyue1,2

1.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  SichuanZigong  643000;

2 Sichuan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for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of Material,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  SichuanZigong  643000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polymer material major of one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students' major transfer out, explore the multi-channel of tutorial system, small class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doctoral part-time counselors to build a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link.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measure has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affinity and recognition of the major, deepened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major, and reversed the phenomenon of students changing majors. The number of students who transfer out of the major has remained at a low level of 0.5%-2.5%, while the number of students who transfer in has remained at a high level of 2.5%.  The major has achieved a net transfer of students for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maintain the scale of the major and ensure the sustainable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ajor.

Keywords:

高校学生在本科学习过程中对于专业的选取具有灵活自主性,各高校也支持学生根据兴趣和专长申请转专业 [1]。随着经济的发展,行业收入差异拉大,学生选取专业逐渐表现出某些功利性的导向,本科学生对专业的择取转向了对高薪行业的盲目青睐。学生大范围地涌入高薪行业所对应的热门专业。对于严重学生流出的专业,其招生日渐困难,渐渐影响到专业持续建设和办学。相反,学生大量涌入的热门专业,却因为学生人数严重超额,出现教学资源已无法满足学生培养的需要[2]。学生大面积转专业,将引起学校教学资源供给不均衡,学生的培养质量无法保障[3]。近年来,学生择业中呈现出远离制造业的趋势,制造行业所对应的理工类专业已逐渐在学生选择志愿中被边缘化,相关专业学生录取变得困难,且大面积转专业进一步恶化了这些专业的持续发展,专业出现招不来、留不住的两难局面[4,5]。因此,为了扭转高校内普遍存在的理工类专业大面积转专业过热现象,使转专业目的回归到发挥兴趣和专长的指引上,摒除由于专业对应的行业薪资差异过大导致的功利性问题,促进专业建设和发展,亟需各专业做好自身建设和积极的应对举措[6-9]。

1 转专业情况分析

据表1可以看出,自2017年至2019年,四川轻化工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转出人数招生为7、5和11人。鉴于学生转专业主要发生于大一学年末,专业转出人数占比上一年专业招生总人数将更有利于研究学生的转出情况。自2017年至2019年来,这一数值分别为11.7%、8.3%和9.2%,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近三年的净转出人数分别为3、2和9人,占比上一年专业招生总人数的5%、3.3%和7.5%。综上,本专业学生转专业情况在逐年加剧,如若不采取措施,专业将面临学生大量流出的情况,对专业的平稳发展将带来不良影响。即使通过将招生人数扩大至200人/年,如放任学生转专业的情况持续恶劣,也难以维持专业稳定的学生规模。

2 转专业原因分析

2.1 学生的自身因素分析

2.1.1 对专业的认知不足

新生接触的专业知识少,对专业的认知较为浅显。对于材料类专业学生,接受材料类学科启蒙晚,对材料的认知局限,多停留在浅层次的了解。而专业基本情况往往涵盖内容较多,包括学院情况、专业师资情况、专业的发展、专业课程体系、专业的修学要求、专业的就业情况等方方面面,且各高校的专业情况也不尽相同。学生较难掌握全面的专业信息。一方面,新生从高中到大学,很难从可靠的渠道获得所选专业的全面信息。另一方面,学生认识学院、认识专业需要一定的过程,才能够对专业有清晰的认知。

2.1.2专业的学习兴趣不高

学生在中学学习阶段缺失实践类课程,降低了实践性很强的理工類专业学习的兴趣。从而,大学学习中,多数学生对材料类专业兴趣不高。相反,学生接触化学类专业早,神奇的化学实验和化学现象给学生留下了较深的映像,吸引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因此选择化学类专业的学生相对偏多。由此可见,专业的相关科普将对提高和吸引学生兴趣起到较大的作用,也有利于加强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

2.1.3 专业的就业前景不看好

学生对专业实际就业情况缺乏了解,易于受到网络舆论和一些非专业调研机构的误导。部分学生认为材料专业毕业后工作在企业和工厂,且工厂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存在三废问题,对身体的伤害大。此外,工厂多地处偏僻或者城市边缘,不适合毕业后的社交,与去一线大城市工作意愿相悖,学生不愿意将生产型企业工作纳入择业范围。大量材料类专业就业对应的生产型企业,工作地点不在一线大城市。鉴于此情况下,大量的学生为了匹配自己的择业意愿,不愿意选择材料类专业就读,甚至想尽办法逃离材料类专业。

2.2 外部因素分析

2.2.1 跟风转专业

跟风转专业在大学新生中较为常见。新生刚进校,了解学校学院专业的渠道匮乏,主要依靠朋友、同学和网上仅有的资源,会造成学生对大学专业、学院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认知有偏差。新生易于受到同学的影响,选择专业转出。此外,新生普遍缺乏主动了解相关专业情况的积极性,不会主动到学校和学院网站上去提前了解专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尤为严重的是,“生化环材,四大天坑”经过学生的传播和网上推波助澜,给相关专业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恶化了学生对生化环材专业的第一印象。当身边有转离该专业的同学出现时,部分同学往往会跟风转专业。

2.2.2 专业课程难

普通院校招收的大学新生,存在严重的偏科问题。部分学生初高中阶段数学、化学等课程基础差,在学习相关的大学课程时,教师上课进度快,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投入不够,将出现难以适应的情况,学生会单方面认为课程难度过高。通过对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的调研发现,10%的学生会因为专业课程太难,考虑转专业。

2.2.3 高考志愿调剂

学生可以填报多个高考平行志愿,且可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因此,某些高校也凭借可转专业的优势招到更多学生。然而,调剂录取的学生很大概率会选择转专业。调查本校高分子材料专业2017-2022级学生,其高考第一志愿录取学生占比低,调剂录取的学生人数约为一志愿录取学生人数的2-3倍。其中,转专业的学生中,调剂录取学生人数远高于一志愿录取学生人数。专业一志愿录取学生偏少,为学生转专业埋下了隐患。

3 搭建师生交流纽带措施及成效

大学授课方式的改变,很多学生不和高校教师进行直面交流,加强自己对本专业的了解,逐渐难以适应大学学习,无法在大学学习中找到专业与自己兴趣的结合点,导致学习动力缺乏。为此,采取了下列举措,打通师生沟通的渠道,让专业教师成为学生了解和认识专业的有效途径,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让教师在学生认识专业的过程中起到引领的作用,扭转了学生转专业的情况。如表2,自专业通过多渠道搭建师生交流纽带措施以来,2020年至2022年,招生规模扩大至200人,学生专业转出人数也始终保持在较小比例(0.5%-2.5%),连续三年以来,转专业学生人数均出现净的正转入,转入学生人数比例均维持在5/200人的较高水平。

3.1 全面小班授课,为教师给学生答疑解惑创造有力条件

课堂永远是学生接受和加工知识的一线,让教师授课仅面对20-30位学生,全面推进小班授课。一方面有利于教师管理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为师生课堂上的交流沟通创造更多的机会。学生在本专业学习中的问题也能由授课教师及时解决。通过此种方式,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理解加深,对专业的认识也逐步增强。小班课程上,教师能够对学生难點问题有效地收集,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问题也可由教师在课堂上解决,解放学生学习课程中的思想包袱,缓解学生后续学习的压力。为此,小班授课过程中,更有利于授课教师灵活地开展翻转课堂、习题课堂大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教学,开通多途径的辅导答疑,全面为学生课程学习解压解难。

3.2专业博士教师兼职辅导员,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教师指导引领

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领作用,专业博士教师兼职新生班级辅导员,进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激励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尽快融入专业大家庭。新生对专业认知浅显,需要专业教师帮助梳理专业知识,增强学生对专业的了解。辅导员是跟学生交流最密切的高校教师代表,在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较大影响。专业博士教师兼职辅导员,一方面能够建立较好的师生交流途径,同时能建立较好的师生关系,利于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且博士教师多为本专业资深学者,对大学生活和专业学习上的问题都能够给予学生有效地解决和指导,学生也能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专业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增强对专业的认可感。此外,博士教师同时还有教学和科研,教师相关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也能为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教师科研项目,认清专业前景,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找到学习的目标和动力。

3.3大学导师制,让教师直接为学生做好辅导。

专业资深教师从大一开始担任本专业5-8名学生的导师,遵循自愿原则,学生与教师双向选择。同时,在学生和导师的交流方式上,鼓励学生和导师面对面交流,促进学生和导师了解。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大学学习方法、课程知识、专业情况等方面导师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对专业的疑惑等导师也可负责答疑。此外,在学生和导师相互沟通的基础上,学生也可快速成长加入导师的科研团队。导师制举措,利用教师资源为学生打造契合的个人成长平台,学生可以接触导师紧扣学科专业和产业发展前沿研究方向,让学生认识到专业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一方面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得到科研锻炼,另一方面研学结合也能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且通过目标导向性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完成知识的查漏补缺,弥补学习上的盲目性。

结语

通过多渠道搭建师生交流纽带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扭转学生转专业已初见成效。小班授课、大学导师制、专业博士教师兼职新生辅导员等举措创造了更多的师生交流机会,拉近了学生和专业教师的距离,打通了交流的壁垒,为学生了解和融入专业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彭小玲,蒋薇,杨淑清,等.广西地方应用型高校转专业学生适应性影响因素研究——以某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2,8(06):162-164+189.

[2] 马莉萍,张心悦.自由转专业政策如何影响学生的转专业行为——基于院系间学生流动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20(04):93-103.

[3] 杨育红,张钰.我国转专业制度分析及对策建议[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12):1-3.

[4] 胡侨乐,郑贤宏,聂文琪,等.我国高校本科生转专业“热”现象分析及应对措施[J].纺织服装教育,2021,36(06):495-498+529.

[5] 姚振华,胡茂从,胥桂萍,等.高校学生转专业过程的法规问题小议——以化工专业为例[J].安徽化工,2021,47(03):180-181.

[6] 娄有信,王世杰,王旭平,等.大学转专业现状调研与改进策略——以齐鲁工业大学材料学院为例[J].未来与发展,2022,46(02):105-108.

[7] 周裕东.基于学生转专业动因结构的综合制度建设研究[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22(03):77-81.

[8] 许丽华,李迎军.大学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动因及对策——以南京N大学为例[J].青年与社会,2020(12):194-196.

[9] 申磊,曲橙橙.我国高校本科生转专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高教学刊,2019(21):186-187+190.

*通讯作者:刘乃强(1990—  ),男,汉族,四川广元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新能源材料。

猜你喜欢

导师制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公安院校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思考——以北京警察学院为例
导师制模式下大学生程序设计创新能力提高的研究
高职英语教育与导师制教学方法融合探讨
推进地方高师院校校外导师制的策略探究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效果的比较分析
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在卫生法学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