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因你因我而精彩

2023-06-06刘志文

师道·教研 2023年2期
关键词:交流情境探究

刘志文

《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进行自主探究。因此,我们的课堂,既要重视老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要让学生有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决问题,能够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只有老师和学生的完美结合,才能演绎精彩的课堂。下面我将结合在“刘燕名师工作室”的观课评课活动中,吴君丽老师执教的《鸡兔同笼》一课,谈谈我的看法。

一、探究的欲望在情境中激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和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创设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并激发其兴趣和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应该具有现实性和挑战性。应该是儿童身边所熟悉的事物,是他们平时的所见、所闻,只有这种现实的情境,才能使儿童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才能让他们产生积极的求职欲望,激发他们主动开展思维活动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老师在问题情境的创设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吴老师在讲授《鸡兔同笼》一课时,在课的开始,课件显示一个用稻草做成的笼子,而笼子的开口处交替的出现鸡的头和兔子的头。用这样一个生动的画面来揭示课题——《鸡兔同笼》。紧接着,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知道笼子里动物的头有8个,那么,你猜一猜,鸡和兔各有多少只?”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容易的说出可能出现的9种情况。对于学生的每一种猜测,老师都及时的给予了肯定。当学生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喜悦的时候,吴老师又对问题进行了补充:“如果知道了头有8个,脚有26只,这时,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呢?”这个问题把学生再一次带进思考的状态,他们很想知道:这时,是不是也有这9种可能呢?怎样才能解答这个问题呢?当学生心中有了疑问,便有了探究的欲望,注意力也会高度的集中,有利于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

二、探究的方向在指导中明确

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材料去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然而,小学生的知识经验不足,探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教师对学生探究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这时,教师就应该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去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

在吴老师的这节课中,吴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不同的表格:

这些表格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引导的作用,把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转化成一种可视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学生有能力进行探究。同时,教师所提供的这三个不同的表格,也引导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的思考和探究,体现了材料的开放性、丰富性和多元性的特点。

三、探究的深度在交流中延伸

《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交流的同时,学生会经历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策略思考问题的过程,从而深化对探究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可以是组内交流,也可以组际间交流,还可以班内汇报交流,这也让学生在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增强自信心,在倾听别人观点的同时开拓视野。

吴老师在学生探究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先是小组汇报探究的结果:

在学生得出结论的时候,老师又引导学生观察脚的变化,看看蕴含哪些变化规律。学生说出了,随着鸡只数的减少,脚的只数在增加。鸡每减少一只,脚的只数就增加两只。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老师又组织学生在小组里进行了交流。纵观整个解题的思路,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假设的思想方法,如果假设全是鸡,那你会想到什么呢?老师提问了很多学生,让学生在“说”与“听”中不断的理清思路,加深理解。最后,教师提出,用列式计算的方法,把刚才的思路表达出来。学生列出了不同的式子:

假设:全都是鸡。

2×8=16(只)

26-16=10(只)

4-2=2(只)

10÷2=5(只)

8-5=3(只)

假設:全都是兔。

4×8=32(只)

32-26=6(只)

4-2=2(只)

6÷2=3(只)

8-3=5(只)

在这个环节里面,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又提出新问题,又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交流,一次次的交流活动带着学生的探究活动更深入、更有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想也会碰撞出新的火花,能够深化探究,使探究活动更为有效。

四、探究的价值在应用中体现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时机问题,既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的知识,也能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拓展探究学习的领域,以获得成就感。

在这节课中,吴老师设置了以下练习:

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个头,从下面数,有8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2.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3.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龟、鹤各有几只?

4.全班一共有38人,共租了8条船,每条船都坐满了。大小船各租了几条?

显然,这些练习在考虑知识巩固的同时,也关注了练习的应用性和开放性,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体现探究和创造的过程,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通过练习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玻利亚曾经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点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吴老师在这节课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自己去探究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探究式的课堂演绎得如此精彩,这也是我们教师自身的发展和业务知识提高的表现。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交流情境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