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于无形之中

2023-06-06耿艳红

家教世界·V家长 2023年4期
关键词:规矩惩罚手指

耿艳红

对孩子寄予厚望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父母对于“精英教育”过分执着,只会让孩子产生抗拒心理。如果不板起脸来教育,可以怎么教育?

给父母支招

父母希望孩子做出好的行为,停止不好的行为。因此,父母的“教育”,其实用心理学的说法来讲,就是塑造行为的过程。在神经科学中,要改变一个行为最好的方法是用你想要的行為去取代你不想要的行为。也就是说,当孩子出现你认为不好的行为时,不要只说“不可以”,请指出一条明确的路来给他走。

大脑好像一个大草原,上面已有一条从A到B的路,如果你不要他走这条路,你要先牵他的手走另一条也可以到B的路,走久了,新路的草被踩扁了,新路便形成了,而旧路许久不走,又被长出来的草盖住,便看不见了。好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而父母塑造行为的工作,也应该这样展开。

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感觉不到“这是教育”

接下来我们来说重点:怎样才能有效地带领孩子走你喜欢的那条路呢?这里就用到了行为心理学的行为塑造法:惩罚和强化。惩罚是使孩子停止某一行为,而强化是使孩子重复某一行为并保持下去。塑造行为的过程,可以先惩罚,后强化,也可以只强化好的行为,无视坏的行为,让孩子发现做好的行为更有利,于是选择做好的行为,让坏的行为自动消退。

不过,应该没有一个孩子喜欢被采取“措施”,因此在你对孩子的行为采取“措施”之前,先要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尊重,而不是对立。

第一步,必须是先听孩子说,让孩子感到被理解

其实有时孩子已经懂得很多了,他们有足够的智慧也能判断,只不过有时他们仍然是个想耍赖的孩子!他们的思考过程甚至是他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这件事上耍赖。

因此,倾听永远是沟通的第一步,为啥孩子想要这么做,听听孩子自己的道理。当他们感到自己被理解了,也许反而能停止耍赖,按照规矩乖乖地来。

第二步,定规矩,把你的“措施”亮出来

(假如没事先定规矩,那么临时遇到问题时要先把道理讲清楚,然后根据你的道理定一个规矩,并且让孩子服气地接受规矩。)在定规矩时,你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假如他的行为不对,你会怎么做。你不必威胁说要打他,因为惩罚的方式可不止打骂和说教这两种,还有更温和有效的方法。惩罚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两种。

正惩罚:是指施加一个坏刺激。就是当不适应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处罚的一种方法,往往是给对方一种使之感到不快的刺激,这个刺激不一定是打骂和说教,还可以是罚款,或者就事论事的批评。好比假如要想使一个经常说谎的孩子改正他的这一行为,就要在其说谎时给予惩罚,使他对说谎这一行为望而生畏,渐渐降低说谎行为的频率,直到消失。另外对于随地吐痰的人,立即罚款也是正惩罚的一个生动例子。但是使用正惩罚必须注意,惩罚的是什么,必须让被惩罚的本人明确地知晓,意义要明确,时间要适当,强度更要合适,要记得过犹不及的道理。

负惩罚:负惩罚是指去掉一个好刺激。这种惩罚比正惩罚更为常用。所谓去掉一个好刺激,就是指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其原有的奖励。如一个孩子贪玩,经常不完成作业。怎么来改正呢?就是告诉他:只有在完成作业后才允许他看最爱看的《西游记》,否则就不允许他看。这样他就会为看自己喜爱的电视,而自觉地完成作业。

强化是加强孩子的好行为,也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

正强化:正强化就是给予一个好刺激。为了使儿童能够建立一个适应性的行为模式,通过运用奖励的方式,使这种行为模式得以重复出现并保持下来。奖励的方式可以给予对方喜爱的实物、代币、金钱,也可以是微笑、点头、称赞及表扬等。爱使用正惩罚方法,爱给儿子开罚单的爸爸,其实可以正惩罚和正强化一起使用,对孩子的坏行为罚款,对孩子的好行为给奖金。

负强化:负强化与正强化正相反,是指去掉一个坏刺激。这种坏刺激为引发所希望的行为的出现而设立。例如大一点的小孩依旧有吸吮手指的习惯,家长应该做什么来帮他改正这一坏习惯呢?从负强化的观点来看就是当这个孩子吸吮手指的行为一出现就要受到指责,而一旦其不再吸吮手指了,就立即停止对他的批评。久而久之,孩子吸吮手指行为的频率就会渐渐降低直至消失。

在对孩子说奖励措施时,跟说惩罚措施不太一样。因为微笑、点头、不再批评等不具体的奖励,就不太能说出口,因此这些非物质的奖励,让孩子自己来发现,反而更好。

第三步,不断坚持,不断给孩子信心

行为心理学说,养成一个好习惯要21天的时间,而让一个好习惯牢固下来,需要至少三个月的时间。这是一个持久战,所以父母绝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前功尽弃。

改变一个行为需要的不仅仅是家长的坚持,孩子才是真正的当事人。在改变的过程中,最挣扎的也是孩子。大人们看看自己要改变一个坏习惯有多痛苦,就能明白孩子有多痛苦了。因此,在孩子改变的过程中,家长要不断地给孩子加油打气,给孩子戴高帽,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可以的。我很喜欢有位心理学家的说法:“我们应该敬畏孩子的挣扎,陪伴他,不去包办更不去干涉,这样他才会生出勇气,发现自己应对问题的力量,让自己的能力充分地被开发。当他独自一人成功地做到了,他会对自己更有信心。”

激发孩子的信心,除了鼓励孩子,还有一个办法:让他看到与自己不相上下的同伴也能做到这件事,让孩子在同伴身上观察学习,这种方法也能给孩子信心,或者说,这也是一种激将法。

一次聚餐时,小东上了餐桌就是不好好吃饭,一会儿上来一会儿下去的,边玩边吃。妈妈没有任何责备他的意思,而是叫上了另一个小朋友跟他坐在一起,陪着他吃。这样一来,小东和其他小朋友比着吃,一会儿就把碗里的饭菜吃光了。妈妈认为,与其惩罚他,不如改变一下就餐环境,把大家就餐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形成一个比较热烈的就餐气氛,利用这种气氛感染孩子,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吃饭这件事情上来。

不过,在使用激将法的时候,不要说“你怎么不行”,这是责怪,而说“他行,你比他还行,所以你也行”这才是鼓励。

猜你喜欢

规矩惩罚手指
手指背侧复合组织块离断再植
手指操
神的惩罚
“按规矩办”
Jokes笑话
惩罚
新来的主任“立规矩”
粤人吃饭讲规矩
循乎规矩 本乎天然
笔穿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