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林区大型真菌资源

2023-06-05田慧敏袁树先王秀艳

食用菌 2023年3期
关键词:口蘑牛肝菌马鞍山

田慧敏 袁树先 郭 成 王秀艳 郭 蕊 黄 倩

(赤峰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内蒙古自治区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始建于1962 年10 月,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中南部,地处燕山山脉七老图山脉东麓,辽代称此山为“马盂山”,因马盂与马鞍山形似,又称“马鞍山”。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马鞍山又有“塞北小黄山”之美称。马鞍山四季风景气象万千,山内古松、奇峰、云海、清泉堪称四绝奇观。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 400 hm2,植被茂密,物种多样,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生长植物600 多种,是赤峰市巨大的动植物资源宝库[1-2]。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但对区域内大型真菌调查研究较少。笔者于2017—2022 年对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林区的大型真菌资源进行调查鉴定,分析其经济价值和生态分布特征,为当地大型真菌资源的评估和保护及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方法

2017—2022 年每年夏秋,笔者在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林区采集大型真菌标本,并走访林区群众,最终收集采集大型真菌标本480 份。经过处理后的标本存放于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

1.2 分类鉴定

采用传统分类法对采集的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首先,观察标本的菌盖、菌柄和菌褶的颜色、形态、附属物,菌柄、菌褶的着生方式;记录菌肉颜色,味道和气味等特征;用游标卡尺测量菌盖直径,菌柄长、直径。然后用解剖针轻刮菌褶、菌盖表皮、菌柄表皮部分做临时装片(4%~5%氢氧化钾作浮载剂),在光学显微镜下(奥特B203 LED,爱迪泰克科技有限公司)观察子实层结构。测量子囊菌子囊和子囊孢子的长、宽、侧丝宽度,担子菌担子、担孢子、囊状体的长、宽,记录菌盖、菌柄表皮菌丝、囊状体特征。每个标本测量并记录30 个孢子,担子、囊状体、菌丝、子囊、侧丝各测量10~20 个。根据观察的形态特征和测量数据依据文献[3-9]分类鉴定。并对少量标本进行分子学鉴定,根据《菌物字典》(第十版)的分类系统对鉴定出的科属种进行编排。对所有大型真菌经济价值进行评价分析[10-13]。

1.3 物种组成及优势科属的确定

优势科的判定依据为该科分布的种≥10 个,优势属的判定依据为该属分布的种≥5个[14-15]。

2 结果与分析

2.1 马鞍山大型真菌种类及组成

480 份大型真菌标本分类鉴定结果,共鉴定出157种,隶属于2门4纲13目39科76属,其中子囊菌门3 纲4 目7 科8 属9 种,占种总数的5.73%;担子菌门1 纲9 目32 科68 属148 种,占种总数的94.27%。详见表1、表2。

表1 马鞍山大型真菌资源数量统计

表3 大型真菌优势科(≥10种)

2.2 优势科属分析

2.2.1 优势科组成

内蒙古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林区大型真菌优势科(≥10种)共7个。由表2、3可知,种类最多的是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有7 属26 种,占全部调查种总数的16.56%;其次是蘑菇科Agaricaceae,有6 属14 种,占调查种总数的8.92%;第三是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有5 属12 种,占调查种总数的7.64%;第四是红菇科Russulaceae,有2 属10 种,小皮伞科Marasmiaceae,有3属10种,丝盖伞科Inocyb⁃aceae,有1属10种,多孔菌科Polyporaceae,有5属10种,均占调查种总数的6.37%。以上7 个科29 属共92 种,占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林区调查种总数的58.60%。

2.2.2 优势属组成

内蒙古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林区大型真菌优势属(≥5 种)共11 个(表4),合计71 种,占调查种总数的45.22%。调查种类最多的属是丝盖伞属Inocybe,有10 种,占调查种总数的6.37%;其次是口蘑属Tricholoma,有9 种,占调查种总数5.73%;第三为红菇属Russula,有8 种,占调查种总数的5.10%;其余,小皮伞属Marasmius,有7 种,占调查种总数的4.46%,杯伞属Clitocybe、铦囊蘑Melanoleuca均为6 种,均占调查种总数的3.82%,鳞伞属Pholio⁃ta、乳牛肝菌属Suillus、灰包属Lycoperdon、鹅膏属Amanita、丝膜菌属Cortinarius,均为5 种,均占调查种总数的3.18%。

表4 大型真菌优势属(≥5种)

2.3 马鞍山大型真菌资源评价

鉴定结果,调查内蒙古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林区野生菌中食用菌有71种,占调查种总数的45.22%;药用菌22 种,占调查种总数的14.01%;药食兼用真菌20 种,占调查种总数的12.73%;有毒菌20 种,占调查种总数的12.73%;经济价值明确的真菌127 种,占调查种总数80.89%,部分种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较高的经济价值。

2.3.1 食用菌

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林区食用菌资源丰富,许多种为群众经常采食的食用菌,味道鲜美,主要分布在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红菇科Russu⁃laceae 和乳牛肝菌科Suillaceae。常见食用菌有杨树口蘑Tricholoma populinum、棕灰口蘑Tricholoma ter⁃reum、林地杯伞Clitocybe obsolota、深凹杯伞Clitocybe giba、紫丁香蘑Lepista nuda、纯白桩菇Leucopaxillus albissimus、黑白铦囊蘑Melanoleuca melaleuca、草地铦囊蘑Melanoleuca graminicola、丝盖口蘑Tricholo⁃ma inocybeoides、皱马鞍菌Helvella crispa、白蜡伞Hy⁃grophorus eburnesus、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厚环黏盖牛肝菌Suillus grevillei、黏盖牛肝菌Suillus collinitus、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is rutilus、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北方蜜环菌Armillaria borea⁃lis、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白杨乳菇Lactarius controversus、褐疣柄牛肝菌Leccinum scabrum、红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等71种,其中有20 种为当地居民经常采食,如杨树口蘑Tricholoma populinum、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is ruti⁃lus、白蜡伞Hygrophorus eburnesus、棕灰口蘑Tricholo⁃ma terreum、棱柄白马鞍菌Helvella lacunose等。

2.3.2 药用菌

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林区药用菌有58种,主要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 和蘑菇科Agarica⁃ceae,很多种类大型真菌都含有抗肿瘤成分,如褶纹鬼伞Coprinus plicatilis[16]、晶粒鬼伞Coprius micae⁃us[17-18]、梨形灰包Lycoperdon pyriforme、大孢灰包Ly⁃coperdon atropurpurellm、多形灰包Lycoperdon poly⁃morphum[19]、褐小菇Mycena alcalina[16]、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ne[20]、鳞盖韧伞Naematoloma squamo⁃sum[16]、杯伞Clitocybe infundibuliformis[21]、肉色香蘑Lepista irina[22]、黄黏盖牛肝菌Suillus bovinus、厚环黏盖牛肝菌Suillus grevillei、桦纤孔菌Fuscoporia obli⁃qua、茶色拟迷孔菌Daedaleopsis confragosa、硫黄菌Laetiporus sulphureus、树舌灵芝Ganoderma applana⁃tum、灰盖褶孔菌Cellulariella acuta、单色云芝Cerre⁃na unicolor、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香栓菌Trametes suaveloens、黑柄多孔菌Polyporus melanopus、大白菇Russula delica等[16-17]。小羊肚菌Morchella deliciosa含有胞外多糖,该多糖具有消食和胃、化痰理气的功效[23];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可与天麻共生,具预防视力减退、夜盲、皮肤干燥,并可增强人体对某些呼吸道及消化道传染病的抵抗力等功效[24-25];平田头菇Agrocybe pediades具有治疗尿频、胃寒等功效;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是“舒筋丸”的主要成分,具有清热除烦、养血、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舒、四肢抽搐等疾病[26];杨树口蘑Tricholoma populinum可治疗过敏性血管炎。

综合上述统计结果,其中食药兼用菌有20 种,主要为大白菇Russula delica、红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薄皮干酪菌Tyromyces chioneus、硫黄菌Laeti⁃porus sulphureus、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褐黏盖牛肝菌Suillus collinitus、厚环黏盖牛肝菌Suillus grevillei、卷边网褶菌Paxillus involutus、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is rutilus、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杯伞Clitocybe infundibuliformis、北方蜜环菌Armillaria bo⁃realis。

2.3.3 毒菌

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林区有毒真菌主要集中在丝盖伞科Inocybaceae、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 的滑锈伞属Hebeloma,主要分为肠胃炎型、神经精神型、呼吸衰竭型和肝脏损伤型。肠胃炎型真菌主要有大毒滑锈伞Hebeloma crustuliniforme、大孢滑锈伞Hebeloma sacchariolens、地鳞伞Pholiota ter⁃restris、黄黏盖牛肝菌Suillus placidus[27];神经精神型真菌有毒蝇鹅膏菌Amanita muscaria、庭院青褶伞Chlorophyllum hortense、冠状环柄菇Lepiota cristata、白霜杯伞Clitocybe dealbata、黄褐丝盖伞Inocybe flarobrunnea、苍白丝盖伞Inocybe pallidicremea、黄丝盖伞Inocybe fastigiata、土黄丝盖伞Inocybe lutescens、黄褐丝盖伞Inocybe flarobrunnea、变红丝盖伞Ino⁃cybe patouillardii[27]。呼吸衰竭型真菌主要有黄丝盖伞Inocybe fastigiata、深凹杯伞Clitocybe giba[28-29]。肝脏损伤型真菌主要包括白霜杯伞Clitocybe dealbata、洁小菇Mycena prua。

3 小结与讨论

研究科属的编排采用《菌物字典》(第十版)[30]的分类系统,与目前最新的基于分子系统学分类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菌物字典》(第十版)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相结合分类鉴定,目前仍在沿用,具有科学、便利等优点。研究首次对内蒙古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林区大型真菌进行普查,并进行形态学分类鉴定明确经济价值,为该地区大型真菌生态分布、食药用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内蒙古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林场之一,每年夏秋附近居民及慕名而来的大量游客在这里采集野生真菌。而该地区分布的丝盖伞科Inocybaceae、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 的滑锈伞属Hebeloma毒菌均分布于低海拔的杨树林和油松林中,被采食的概率较高,存在中毒的风险。建议当地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展板、画报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毒菌知识。研究仅对该区大型真菌进行了初步调查,而且只对少数标本进行分子鉴定,绝大多数标本没有分子数据佐证,因此,结果不能全面代表该区实际情况,后期仍需进一步调查研究及验证。

猜你喜欢

口蘑牛肝菌马鞍山
鹌鹑蛋酿口蘑
马鞍山郑蒲港新区
云南发现4.2公斤野生牛肝菌
杨树口蘑化学成分的研究
你洗掉的可能是口蘑的营养
成自泸高速马鞍山隧道机电工程维护浅析
牛肝菌的功效
“诗城”马鞍山 魅力黄梅戏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牛肝菌扒菜心
马鞍山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