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藤编工艺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融合与应用研究

2023-06-05尹永鹏张荣领康红娜

美与时代·上 2023年1期
关键词:家具设计

尹永鹏 张荣领 康红娜

摘  要:针对目前的藤编类家居产品的结构与编织方法等特征进行分析,对传统藤编工艺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创新性研究。结合藤编的透光性和天然肌理美感等特性,分析产品成型方式以及藤编的编织技法,利用语义差分的研究方法,收集和筛选出藤编产品组成实验样本库,通过调研用户总结出感性意象词对,使用SPSS软件分析聚类样本的成分因子,进而指导藤编家具设计。要设计兼具传统手工艺美感及现代设计风格的藤编家具产品,使之符合当代消费者对家具用品的功能诉求与审美体验的双重需求。

关键词:藤编工艺;家具设计;传统与现代;语义差分法

2018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1]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文化的遗失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传统手工艺逐步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这一现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璀璨的明珠,藤编具有深厚的底蕴和创新的动力。它不仅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精神的体现。藤编材料自身具有延展性强、可塑性高等优势,这样的环保材料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装饰价值。无论是从家具到文房产品,还是从生活器具到办公用品,它的身影无处不在。由此可见,在现代家居中藤材料的家具产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研究框架

论文从讨论藤编手工艺的研究现状入手,介绍目前藤编产品的发展现状,利用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并提出藤编手工艺与现代家具的融合创新性发展思路;通过将藤编的材料与结构等特征进行分析,讨论在现代家具中藤编产品的运用,定位市场上的相关产品,利用调研数据汇总产品感性词汇,在产品样本库中选取六款产品样本,利用语义差分法进行SPSS数据分析;最终通过数据得出的结论进行家具产品设计实践,具体研究流程如图1所示。

二、藤编手工艺研究背景

(一)传统手工艺的现状

几千年来华夏文明孕育出无数精湛、华美的传统手工艺。作为数千年来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手艺,起初只是为了能维持生活,保证生活的自给自足,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手工艺逐渐衍生出来了更多的含义,不仅具有使用功能,而且承担了一定的装饰功能。传统手工艺作为我国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了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积累了数千年的风俗、信仰和文化。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青年离开家乡,进入城镇就业,使得传统手工艺品普遍面临着继承难的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深,很多的原始手工艺显得愈发珍贵。那些曾经很熟悉的民间技艺逐渐走向了没落,手工艺人也在逐渐减少,曾经随处可见的传统手工艺作坊更是消失殆尽。

(二)藤编的创新发展

从目前的藤编家具设计研究看,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家具,藤编家具具有简洁的架构、自然的装饰以及更为良好的功能。从历史走到当下的藤编技艺,逐渐与现代人的生活相融合,不仅有工艺技术上的智慧结合,还有对于中国式美学的文化传承。吴鹏通过研究道家文化将其中蕴含的色彩观念提炼出来,充分考虑将色彩的特有属性与藤编材质造型进行结合设计家具[2];林霜以台州藤编工艺为例,从题材创新、藤编工艺翻新、材料使用方法创新、现代社会发展创新、产品标准化创新等方面着手,创造藤编用品[3];唐婷丽从“慢生活”的理念出发,结合藤编手工艺,探寻藤编家具中的“慢”理念,通过推广“慢生活”的理念,使藤编产业得到发展,最终实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4];黄侃提出对于传承发展南海藤编,首先要进行数字化保护,将藤编手工艺利用现代化的技术留存,然后从人文、艺术、在地文化等多个方面,探寻南海藤编的独特魅力[5];黄庆琳等人针对目前陷入了发展窘境的南海藤编,利用“人货场”三要素的理论基础,对其进行理论创新,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增加用户购买欲望、提高用户满意度、对藤编产品进行多维创新,寻找藤编的发展新途径[6];文冠迪通过将农村传统手工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设计开发了专门针对竹藤编手工艺产品的助农电商小程序,推动农村电商的崛起,助力乡村振兴[7]。

三、藤编类家具产品特征分析

(一)藤编产品的材料与结构特征

1.材料特征

藤茎又被称为藤条,其表面有光泽或无光泽,有多种颜色呈现,例如乳白色、奶黄色、黄褐色、灰褐色等,它并不具有木材那样的由内部木质向外部韧皮层次生成的构造。藤编材料是具有巨大开发潜能的可再生绿色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它的独特性在于灵活柔软,常见的藤编特性见图2。藤编材料能在一定的温度下加热后,铸模、弯曲加工成各种特定的形状而不改变其机械性能。藤制家具一般为纯手工制品,整体呈现出自然质朴、悠闲惬意的特点。藤材料的加工程序相当复杂繁琐,要通过蒸煮、干燥、抽拉、漂色、防霉、消毒杀菌等多种工序处理。藤编家具通过及其严格的加工处理之后,具备柔韧性好、透气性强、质地自然、手感清爽、舒适别致、适合人体力学和工程学等特点[8]。

2.结构特征

藤编产品在制作过程中注重自身特性的发挥,利用藤条本身的透气性、较强的可塑性进行产品结构的制作。传统藤编的产品结构通常是由较粗的藤棍作为骨架,利用藤条的柔韧性进行编织。當骨架的长度不够时,通过剪切两个藤棍的切面进行结合,延展藤条的编织空间。藤编的花篮产品结构分析见图3。整体可以分为A、B、C三部分,首先,将准备好的骨架弯折成预想的框架,按照藤条编织的方法将两个骨架编织到一起,一直向上延展,当出现骨架(藤条)长度不够的情况时,通过裁剪两个藤条的首尾,使之能够连接到一起,主体部分完成后,将预先准备好做提手的藤条放置在花篮的两侧,通过开始的编制方法将提手部分编好,组合成为完整的产品。这样的编织结构方式有两大优点:一是操作流程简单方便,藤条优越的延展性使其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编织,不同的藤条颜色也可以给藤编的产品提供更为出色的视觉体验;二是因为藤编产品本身具有环保、可再生特性,能够节约对其他材料的使用,有效减少废弃物的产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损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编织藤编产品主要是通过藤条的两向互相垂直,互相做压与挑的动作,横向为纬,纵向为经,如此交织完成的。编织方式基本都是“自上而下,来回穿梭”,利用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的方式组成图案。藤编在形式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立体编织,通过制作骨架围绕藤条进行编织,另一类是平面编织,有密编和疏编两种编织方法[9]。其中主要的编织方法包括“平底编”“十字编”“米字编”“六角编”“八角编”等,编织方法有近百种,同时依据不同的用途也发展出来不同的编法,例如编织文字、立体编织和混色编织等技艺。在编织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各种编织方法形成相应的图案,表现结构韵律相协调的纹理美感。

(二)藤编在现代家具中的应用

藤编家具产品主要通过表现藤编的自然形态,将家具本身的形态与藤材料进行结合。家具产品的结构承担着产品本身的外观,同时与产品的功能息息相关,考虑到人体工程学的因素,外部结构是组成产品形态的关键。传统的藤编产品多是通过藤条的延展形成各式各样的家具产品,例如藤编椅、藤编床铺、藤罐等,让藤条延展成产品的外轮廓,将多个几何形态进行结合,形成完整的产品,还可以借用新材料的注入丰富藤编产品的形态。木材、瓷器、竹等都被广泛地运用到藤编家具中。

与现代家具产品给人以冷漠与距离感的冰冷形象不同,藤编家具古朴温润的质感更能调动现代居家生活的情调。例如,国内知名品牌源氏木语品牌下有很多藤编元素与现代家具结合的产品,如图4(a),通过流畅的曲线、材料与风格的碰撞,凸显座椅文艺古朴的气息,使用透气性强的“八角眼”复古藤编编织技巧,靠背弧形弯曲的造型,充分考虑了人体工程学,并且利用藤材料轻巧的特性加深了座面深度,展现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特点。除了藤材料与木材的结合,也可以利用藤条本身的强延展性进行设计。瑞典知名品牌Larsson Korgmakare使用纯手工的方式,选取粗壮的藤条作为骨架,还原了藤编家具的自然属性,表达出了藤材的蓬勃生命力,如图4(b)。

四、藤编家具设计

(一)确定产品感性词语

根据前面对于藤编产品的特征调研:藤编的材料与结构分析、藤编产品造型、现代藤编家具应用等,结合调研访谈、查看相关文献、互联网搜集等方法,总结出关于藤编产品的感性意象词语114个。将相似的词语进行筛除,利用语义差分法筛选感性词语并进行语义上的配对,得到8对感性词语,分别是:简约的—复杂的、厚重的—轻巧的、传统的—创新的、工业的—日常的、高端的—廉价的、方正的—圆润的、流线的—扁平的、趣味的—严肃的。

(二)建立产品样本库

本次研究主要以市场上的藤编产品为主要调研对象,通过网络、市场调研等方式收集了多个品牌的藤编相关产品,样本库以藤椅、藤桌以及藤编相关产品构成。在调研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表现产品的造型特点,同时避免被调查者对产品有误判,在选取样本照片的时候尽量展现产品的最佳状态,以便被调研人员对样本有清楚、理性的认识,进而进行评价。通过用户的聚类分析筛选出来6款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图片,形成样本库(如图5)。

(三)问卷调研数据

人的情感是非常难量化的,但是利用感性工学科学的计量方法,将这些非理性的情感类话语转换为可以进行量化的设计要素。语义差分法是感性工学理论中常用的手段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可以用来分析用户对于某类产品的感性意象。产品语义作为产品外观造型要素构成的图像符号系统,通过一些特定的语言方式对消费者进行信息与文化的输出。通过关注产品语义的相关作用与其在各个阶段不同的效果,获得使用者对于产品造型风格的整体感知。

基于语义差分量表对上述六款样本藤编工艺产品进行问卷调查,利用5级量表对初始词汇进行情感量化标定,把与藤编产品相关的人群作为主要的调研对象,包括家具设计师、日常使用者以及藤编家具制作人员等,由调研对象根据自己的感性认知对每个样本进行打分。一共收集发放了94份有效问卷,整理数据得到样本的感性语意评价均值,最终得出评价平均数据(如表1)。

(四)成分提取与分析

对上面问卷调研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使用SPSS软件,通过少量的公共因子去描述较多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而对数据起到降维的作用。提取出互不相关的综合指标作为公因子来解释各初始意象间的相关性和依赖关系,尽可能地覆盖初始意象信息[10]。

1.使用语义差分法中的因子分析法。将表1中的评价平均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关于初始意向指标的方差解释(如表2),并在SPSS软件中提取出感性意象成分的碎石图(如图6)。分析碎石图中与成分因子相关联的特征值,进行因子提取,选取大于1的因子作为提取出来的主要因子。可以看到,在初始意向指标方差解释中,前三项成分因子占据了大部分的贡献值,前三项成分因子累积的贡献率达到了94.302%,因此可以将表2数据图中的前三项因子作为主要的成分因子讨论。

2.根据提取出来的三项主成分因子,分析每个成分因子的实际意义,利用因子的正交旋转法得到旋转后的因子成分载荷(如表3)。在旋转后的成分矩阵表中,感性意象的绝对值越大,表示这个感性意象与因子越接近,对因子起到的贡献率越大。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取同一成分間载荷绝对值较大的两个语义进行汇总,将其定义为产品语义成分的相关因子:第一主成分中绝对值较大的语义是流线型的、趣味的,说明主成分一与产品风格的关系较强,当产品表现为流线型趣味的风格时,产品在市场上相对受欢迎;第二主成分中绝对值较大的语义是简约的、方正的,说明主成分二与产品造型关系较强,当产品外在表现形式为简约方正的造型时,产品在市场上相对受欢迎;第三主成分中绝对值较大的语义是厚重的、高端的,说明主成分三与产品价值关系较强,当产品本身给人以厚重高端的情感表达时,产品在市场上相对受欢迎。

综合上述分析,藤编产品的造型因子、风格因子、价值因子能直接体现用户的感性需求与产品特性之间的关系,造型通过对藤编形态与结构的分析体现出来,风格因子与价值因子需要与藤编的颜色、加工工艺等方面结合来得出。

3.聚类样本就是将数据变量按照相似的程度来进行归类,将相似的样本组织在一起归为一类,与差异较大的样本相区别。通过将相似的样本分到一起,从图中找样本与样本之间的共同点。聚类样本见图7,样本之间的距离从5-10开始趋于稳定

猜你喜欢

家具设计
游戏理论应用于现代家具设计的可行性探究
莱维分形曲线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蚁族”群体生活方式的家具设计
沙翁间隔棋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家具设计课程改革与研究
基于连接工艺的实木家具设计研究
民间艺术引入家具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
探讨家具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人机工程学在家具设计中的作用
对家具设计课程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