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涉农专业开设耕读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3-06-05周伟余忠浩周亚星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

周伟 余忠浩 周亚星

摘要:耕读教育对于农业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优秀耕读文化的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推广传承耕读教育既是当下的时代课题,也是人才培养的实践要求。针对农学专业开设耕读课程的必要性、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改革与创新点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农学耕读课程教学更好地开设农业发展史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开展耕读教育涵养“三农”情怀的保障机制走出一条兼具时代气息和学科特色的立德树人之路。

关键词:农业发展史;耕读教育;课程教学

耕读文化是脱胎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类特殊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对我国农学、哲学、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1]。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涉农院校耕读教育知识体系建设,着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创新人才,2021年教育部印发《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教高函〔2021〕10号),要求涉农院校进一步加强农学学生中华传统农业文化系列教育,将耕读教育有关课程作为农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并阐述育人使命、劳动教育和耕读教育三者间的必要联系。旨在以先进的现代教学思想为引领,借助中华民族宝贵的耕读传统文化教育优势,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继承并发扬耕读思想与文化传统,以培育出新时代背景下德智育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宗旨,集国情教育、思政教育、环境教育、专业教育、劳动教育为一体的新教学模式。

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和自治区级品牌专业,其中作物学科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优势特色北方农牧交错带农学学科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饲用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级植物生产类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等5个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专业建设立足于西辽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培养高质量特需人才教学课程设计,为适应当前农业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特在农学专业第三学期开设耕读课程——农业发展史与人类文明。该课程将农学与历史、考古等多门课程相结合,运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相互结合的教学方法,深入探讨我国农业的演变规律及发展因素。该课程涉及农学、历史学、考古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思想史等诸多学科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夯实理论知识体系,多元化发展,深刻体会中华传统耕读文化精神,增强农学学子的爱国情怀,在教学和学习中更高效地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涵养乡村文明,促使学生全面发展[2]。

一、农学专业开设耕读课程的必要性

(一) 加强农业发展史教育有利于提高农学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农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命脉,以地区农业种植文明为基础,捋清我国农业发展史对现代化农业发展和传播有重要借鉴意义[3]。

农业发展史与人类文明的课程贯穿我国农业的发展历程,有助于学生深入剖析中华农业发展历史脉络,了解人类文明发展与农业发展的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农业发展史的基础知识,掌握各个历史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特点,加深学生对农耕文化演变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劳动获取生活基本条件,不断提升农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4]。

(二) 加强农业发展史教育有利于提升农学学生对农业发展重要性的认知

农林院校是加强耕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弘扬我国耕读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也是培养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综合性优良品德人才的育人基地[5]。耕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既包含人生价值引领,也蕴含为人处世的态度,有助于学生加强专业认知,充分了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6]。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用全面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农业发展与人类文明的紧密关系,系统了解各个历史时期农业发展规律、农具变化以及农业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充分认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7]。

(三)加强农业发展史教育有助于激发农学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加强农业发展史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思想,使学生养成勤耕重读的学习理念,提高学生对第二课堂的利用率。农业发展史与人类文明的课程讲授中通过历史学、农业考古等相关理论和实践课程来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将耕读文化与课程资源相结合,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生动形象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对专业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认真学习。

(四)加强农业发展史教育有助于培养农学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代农业发展一直都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是百姓得以生存和安居的前提条件[8]。农业发展史与人类文明的课程讲授中涉及大量农业历史典故,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农业史的发生、发展和商业演变过程,展示古人对农业发展思维的实际认知,激发学生求知欲,充分调动农学学生在学习农业知识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加强农业发展史教育有助于引导农学学生树立知农爱农价值观,助力乡村振兴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础、是根本、是关 键[9]。我国涉农高校应加强引导学生知农爱农方面的价值 观,加快相关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打造以我国鲜明农 业特色为基础的“大国三农”系列课程。因此,国内涉农高 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承载着为中国农业培养和输送专业人 才的重任。

从课程模式改革、学生思政建設、创新平台建立等途径着手,进行教学理念和考核方式的全面改革,培养一批知农爱农懂农、符合当今农业发展脚步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脚步和突破农业发展壁垒的重要举措。

二、耕读课程人才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人才培养是以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扩宽学术视野、锻炼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增强综合素质、知农爱农为目标。掌握中华农业史的基础知识脉络和基本理论体系是从事农业科研、教学工作和农学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学问,有助于学生系统化认识与了解中外农业历史的发展过程和演变规律[10],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学科发展前沿的最新动态,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农业史研究的基本方法,锻炼当代学生社会调查能力和野外考察能力,具有农业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的实际能力。

对学生培养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崇尚学术”“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耕读精神[11],以“为中华复兴而育人,为中华复兴而读书”的教育理念为导向,加强学科思政和思政课建设,坚持五育并举,努力培育富有社会责任心、主动学习能力、实践创造力的大学生[12]。

三、耕读课程教学内容

耕读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涉及古代农学思想、耕作技术、农业生产民俗、生活习俗、农业生态文化、农耕礼仪祭祀、涉农诗词歌赋等非实体形态[13],并包涵有关农业生产的神话传说、诗辞歌赋、民间谣谚、各地岁时节令与农事习俗, 以及由传统农业文化衍生而来的茶、酒、饮食文化等具体形式。充分发挥我国农业文化资源优势,在新农科背景下打造以培养现代农业人才为目标的耕读教育培养模式,向农学学子厚植家国情怀和“三农”情怀,汇集起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文明建设的强大动能,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贡献智慧力量[14]。

四、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点

农业发展史与人类文明既是耕读课程,又是农学专业课,这符合时代演变历程,是社会发展趋势的必要抉择,以耕读精神锻造新时代特需农业人才,其教学效果关系到农学人才培养质量[15]。因此,针对课程教学特点及学生学习情况提出以下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内容。

(一)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交汇融合

在最新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农业发展史与人类文明的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进度中专门设置6学时在通辽市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进行现场实践讲授,在农学专业综合实践中设置新石器时代哈民遗址博物馆、南宝力皋吐遗址公园、红山文化博物馆等实践内容。通过现场教学让学生感受文化气息、积极参与实地调研和科研考察。通过劳动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劳动者的艰辛,从而坚定读书理想,树立伟大志向。

(二) 加强课程信息化建设,辅助课堂教学

进一步完善课程资料图库、视频资料等教学信息化建设,优化过程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有些教学案例无法在课堂实景演示,可通过建立资料图库、视频资料等教学信息化手段,丰富课堂理论知识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树立知农爱农思想,引导学生成为具有“三农”意识、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的时代新人。

(三)组织学生课堂分组讨论和课后文献阅读

农业发展史与人类文明的课程教学采用翻转课堂授课模式,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在课后进行文献拓展阅读,并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发言和总结学习心得。在多学科交融背景下, 向农业发展史与人类文明的课程教学中渗透农业、考古学、人类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扩展学生课外知识与思维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6]。

(四)实行全面合理的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应当给课程活动带来有效的反馈和评价,单一的试卷考试不利于学生科研思维的发展和学术视野的开阔,为了避免学生依靠考前复习就能获得高分的情况,必须建立更加综合、多元化的考核方式[17]。教师可结合课间小论文、课程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规范等多种考核方法平均学生的平时成绩,最后通过理论知识卷面考核进行综合评判。通过合理配置分数占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做到多动手、多动脑、多思考,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五、发挥教师在教学改革与创新中的作用

耕读课程农业发展史与人类文明的授课采用以课堂互动为先导的教学方式,通过启发式教学、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布置思考作业等方式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教学模式[18]。通过课堂启发式教学,以课堂问题为出发点,让学生思考之后再进行讲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时,使学生了解农业发展史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联,并清楚地认识到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和社会安定与发展[19]。勤俭持家、以德立身、学会感恩等品德要求是千百年来中华耕读文化留给我们的思想精髓,教师要在课程中把这些积极正向的思想精髓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们主动去继承和发扬耕读思想,激活学生主观能动性,这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高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语

目前许多传统的人文精华和现代精神都脱胎于耕读文化,亟待我们深入了解和挖掘,并辅以正确的舆论引导。舆论引导的焦点是通过耕读教育塑造一代又一代胸怀天下、振兴中华、勇于报效国家和服务人民的英勇儿女,耕读文化作为一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22]。通过耕读文化的培育和阅读,既可以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知农爱农、勇于担当的复合型农业人才,又可以把乡村文明演变为城市文明和中华文明,从此点亮人类文明。

耕读课程农业发展史与人类文明作为一门涉及农学、历史、经济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课程,它不仅能使农学学生深入了解农学专业,还能涉及到人文历史及经济学方面的专业内容,从而使学生学习视野得到横向和纵向的综合加深。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将对农学专业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切实提高学生对农学专业的深刻认知,理解農业发展的历史规律,明确学习方向,把握各专业课程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为农学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芳,隆正前.新时代下耕读文化育人的思考[J].文化产业,2022(11):59-61.

[2]许晓辉.涉农高校耕读教育的现实意蕴及路径探究[J].高等农业教育,2021(05):3-9.

[3]赵中婧.浅谈从中国农业发展史看农业的传统与现代[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04):154-155.

[4]王笑,江明辉.农类院校耕读教育的育人内核——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2(04):49-51.

[5]崔令军,石开明,沈作奎,等.耕读教育背景下农林气象学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湖北民族大学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22,28(10):158-160.

[6]陈芳,丁璐.耕读教育背景下“湘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2(26):133-136.

[7]彭世奖.从中国农业发展史看未来的农业与环境[J].中国农史,2000(03):86-90+113.

[8]许其焕.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对现代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J].侨园,2020(09):54.

[9]曾秀兰,石玉强,孙林.农科高校开展耕读教育的多维价值及路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21(05):10-14.

[10]曹敏.乡村振兴视域下赓续耕读文化的路径研究[J].今古文创,2022(15):68-70.

[11]彭兆荣.乡村振兴战略中“新耕读传家”的家园遗产[J].贵州社会科学,2019(05):56-61.

[12]孙建.耕育农法引领“生命农业”与三生农业生态发展[C]//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2021智慧城市建设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7-19.

[13]王蓉.“耕读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发展路径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 2021,23(03):88-92+97.

[14]赵倩,陈金凤.“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与思考——以西南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20,21(01):28-34.

[15]应义斌,梅亚明.中国高等农业教育新农科建设的若干思考[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36(01):1-6.

[16]青平,吴晓斌,刘震.新时代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的现实价值与路径[J].中国农业教育,2020,21(06):1-9.

[17]刘子凡,罗文杰.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種子学”课程教学改革[J].种子,2016,35(03):132-134.

[18]黄敏,陈炎辉.世界一流涉农高校特色战略的生成逻辑与实现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08):51-56.

[19]陈超君,黄荣韶.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法改革实践与体会[J].大众科技,2012,14(03):182-184.

[20]胡青.耕读——中国古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2(03):9-12+22.

[21]刘经纬,郝佳婧.新时代涉农高校的发展指南——论习近平总书记为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回信的三重要义[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14(03):111-116.

[22]左其生,张亚妮,李碧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下对涉农高校建设的思考[J].农家参谋,2020(19):287+289.

基金项目:2021年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1087;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农科背景下农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项目编号:NGJGH2021123;2021年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发展史与人类文明》课程建设探索”,项目编号:YB2021027;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农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NMD2022-182。

作者简介:周伟(1982-),男,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作物育种研究;余忠浩(1998-),男,内蒙古巴彦淖尔人, 硕士在读, 研究方向: 作物遗传育种研究; 周亚星(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作物遗传育种研究。

(责任编辑董国珍)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
美学概论课程教学中的“三创”教育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式初探
浅析舞蹈表演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和创新
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课堂中如何培养学困生沟通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