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丽江二十一世纪纳西族文学创作研讨会倡议书

2023-06-04

壹读 2023年6期
关键词:纳西纳西族丽江

松风腾腾,春穹明明,倚天雪山助性情。癸卯兔年三多节来临之际,2023年2月25日至28日,中国·丽江二十一世纪纳西族文学创作研讨会在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召开。这是继1994年召开的二十世纪纳西族文学创作研讨会之后,又一次全国性纳西族文学专题研讨会,嘉宾们相聚一堂,以“回顾、缅怀、现状、展望”为主题,共同研讨纳西族文学,冀望纳西民族的文学事业紧随大时代的步履,延续传统以不负历史,创新开拓以顺应时势。

纳西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纳西文学是纳西文化得以绵延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纳西族世代聚居在滇川藏交汇区域,是汉文化板块与藏文化板块之间的桥梁民族,在层垒深厚的钟摆之势中,文化构成的独特性和兼收性极强,其璀璨文化的独特与丰富,为世界所公认,这天雨宝花之地,亦是中国唯一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三项世界遗产桂冠于一身的壮丽之地。其中,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东巴经是世界记忆遗产,丽江区域属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而纳西族摩梭人聚居区泸沽湖的母性文化亦享誉世界。从文化地缘的角度,纳西文化是形成“丽江之魅”的根系和重要标识,是丽江面对世界时具有“唯一性”的优势人文资源,延续纳西文化,是在守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是在守护中华文化血脉。这次研讨会对于纳西族文学史是一次具有集结号意义的文学盛会,对增强本土文化自觉、坚定本土文化自信,挖掘、传承、弘扬纳西文化有着突出的长远作用。

敬天法祖,水流花开,以文化人、培根铸魂。多元夹层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显著特质,在新与旧的撞击中,不断开新花结新果,但一直坚韧地持有自己的根系和脉动,这是这种自成一体的山野文化的重要魔法,里面挟带着大地丰沛的天启和馈赠。文学艺术走到哪里,激情就到哪里,想象力就到哪里。丽江这片丰饶深邃、壮丽庞杂的高原,堆满了如此多本土的朝花夕月,灵与肉,爱与恨,微笑和泪水,闪电和惊雷;暴烈阳光加重了土地的野性,高渺苍天加深了明月的锐度,星辰是一团团永恒旧火,森林和流水在祖先的倒影中互为镜子,在这纯光的镜子中人们谛听到春天树叶在流水中摊开的声音,大野腾起花香,天地氤氲,万物化醇。一个古老民族的文化根基尚存,继承乃是创新的坚实脉动,心灯相续,得人则兴,纳西族文学的成长是纳西族心灵意志在当代的延伸。

纳西族文学,不仅仅指书写者有纳西族血统这一标签,分析其界限与内在性,主要包括三种样态:纳西族民间文学、纳西族作家文学、纳西族题材的其他文学作品。就其本质,纳西族文学的主轴指以纳西族范畴内的主题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文学是人学,纳西文学写作者应背负着时代,反省写作题材的同质化,在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中发现、找到普世性的元素,然后将其文学化、纵深化,为弘扬时代精神增添深沉、持久的力量。在创作观念中,作家们应意识到追溯历史、挖掘文化之核,是与时代同步的复合结构,而在广袤的文学传播样态中,本土是起点也是中心。雪山饮冰,热血难凉,对现代性的追寻让我们回到纳西之根。金声连玉振,期待能不断涌现出具有异质品藻的新时代纳西族文学佳作。

传统文化是丽江前进的重要突破口,如丽江古城当选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当代中国的代表性文化品牌。丽江所在的三江并流、茶马古道区域,是多民族聚居区,长期以来,多民族的团结,凝聚着人性的力量,形成推动多元文化良性前行的动力。纳西族作家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自己民族的声,通多个民族的心,全面推进民族团结事业,把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书写,放进中华文化的区域大背景中去,并要提升阅读生活的能力,深刻关注老百姓的生活,深刻关注大自然腾起的气息与灵芬。

在互联网时代,正在发生的纳西族文学,比传统的纳西族文学已然更为开阔,文本的多样化和大文学的领域拓展,包含着各种创新可能,文体书写同影视剧本、影像摄影、民族音乐、网络视频、动漫绘本的深层联动,将给纳西民族文学带来崭新活力。

对丽江怀有深情的清代知府管学宣曾预言:“丽江山水清淑,人士英敏,将必有握珠抱玉,崛起于雪山玉水之间者。”希望纳西族作家和关注纳西文化的兄弟民族作家,深怀使命,树立创作愿景,以百炼钢成的坚韧,写出更多纳西族文学的精彩傳世之作!

责任编辑:李惠文  和丽琼

猜你喜欢

纳西纳西族丽江
丽江三朵节
英国女子与两只猫结婚10年:称猫比男人好
丽江的荒
叫一声丽江
绽放的丽江
纳西鲁丁的微笑
纳西族民间乐器
——纳西琵琶
新生代纳西族音乐人的传统痕迹和自我构建
纳西族情歌“时本授”探析
舌尖上的乐器——纳西口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