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对等理论在《天堂》翻译中的应用

2023-06-04陈音音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词类天堂

陈音音

内容摘要:功能对等理论是关于翻译研究的理论,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A.Nida)提出。以译文读者为中心,以译意为核心,以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为依归的翻译理论。奈达所描述的词类分析法、核心句与句子转换概念以及同构体理论帮助译者克服翻译中语言内和语言外的困难,为翻译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对文学翻译有着科学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 词类 核心句 同构体理论

Abdulrazak Gurnah(1948年-)是一名坦桑尼亚裔英国小说家,出生于东非海岸的桑给巴尔岛,1968年赴英留学,于1982年取得博士学位。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的作品以难民为主题,主要描述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状态,着重于身份认同、种族冲突等方面,所展现的后殖民时代的生存现状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天堂》为古尔纳的第四部小说,于1994年在伦敦首次出版,曾入围1994年“布克奖”和“惠特布莱德奖”。《天堂》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伊始,讲述了20世纪初坦桑尼亚男孩约瑟夫的父母把他卖给商人还债,长大成人后,跟随商队前往中非和刚果盆地。当他们回到坦桑尼亚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约瑟夫等人被德军强行征召,并加入了军队。它借助于主人公约瑟夫的眼睛,对整个非洲大陆上所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观察,在非洲边缘形成了一部庞大的编年史。古尔纳用具有奇幻色彩的描述让读者看到了非洲大地的社会生态,揭示了欧洲殖民主义对非洲的破坏。

一.功能对等理论的概念及其理论原则

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1914年出生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他是西方语言学领域翻译理论的代表。作为美国杰出的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和语言学家,他对翻译理论的探索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现代翻译理论之父。奈达终生从事《圣经》翻译和翻译理论研究,他结合圣经翻译的实践,提出了著名的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也叫“动态对等”,就是要让译文和原文在语言的功能上对等,而不是在语言的形式上对应。这种对等指的是源文本和目标文本语言和文化功能的对等。译文读者所接受的信息必须针对他的语言需求以及文化期待,以完全自然的表现手法为目标来进行一定的调整。最低层次的对等是译文读者能够理解和欣赏原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而最高层次的对等是使译文读者在对译文理解和欣赏时的反应基本一致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理解和欣赏的反应。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摒弃了“文本中心论”的主张,重视译文读者。奈达认为,功能对等的目标需达到四个方面要求,分别是:词句达意;传达出原文的精神和表达方法;表达形式自然易懂;产生相似的反应。

奈达的理论概念和术语与语义学、语用学以及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关于句法结构的研究密切相关,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将翻译过程描述成了三个阶段即分析、转移、重构。

在奈达看来,翻译过程中源语的表层结构首先被分析成深层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然后在翻译过程中“转移”,接着作为目标语的结构从语义和文体上重新构造出来。

此外,奈达对功能对等理论的具体内容作了三个方面的科学论述:即采用词类来描写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采用核心句以及句子转换的概念来克服句法的障碍;用同构体的理论来克服社会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障碍。奈达理论在操作上面既包含了语言内的因素,也包含了语言外的因素。

二.功能对等理论在《天堂》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1.词类分析法

语法规则深深地存在于很多英语学习者心中,因此他们在翻译过程中会受制于规范性语言规则的条条框框。传统意义上,很多译者都是通过词性来描述词与词的关系。语法毋庸置疑能帮助译者更好地解码语义、理解原文,但由于中英两种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结构的差异性,运用词性分析词与词之间的规则会导致译文翻译腔过重。为了在翻译上进一步完善奈达的思想,他建立了一个新的科学的模式,即采用词类取代传统的词性。奈达提出了七种词类:实体、活动、状态、过程、特征、连接、指示。这种采用词类取代词性的方法会帮助译者摆脱原文语法结构的束缚,带来更加符合译入语读者阅读习惯的译文。

例1:

原文:Yusuf looked up too, but Hamid demanded his attention with an irritable hiss.

原译:约瑟也向上看,但哈米德用烦躁的嘶嘶声要求他的注意。

改译:约瑟也向上看,但哈米德烦躁地对他嘘了一声,要求他集中注意。

分析:这一句中若用传统的词性分析来看,demand为动词,his为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修饰名词attention,with为介词“带着”,irritable为形容词,修饰名词hiss. 笔者在原译中根据词性分析将其翻译成了“烦躁的嘶嘶声”以及“要求他的注意”。这样处理的译文显然不够自然。后笔者采用了奈达的分析法进行词类分析,后半句中Hamid和his为实体,demanded与attention为事件,with为关系,irritable是抽象概念,hiss也为事件。笔者根据奈达的词类分析法,将译文改译成了“哈米德烦躁地对他嘘了一声,要求他集中注意。”可以發现用词类分析词与词之间关系的时候,词性就不那么重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能够摆脱原文结构的束缚,从而翻译出更加自然的译文。

例2:

原文:In the coastal heat he had been able to achieve a kind of dissociation from his numbed body, abandoning it to its exhausted self and arriving at a state of stunned resignation.

原译:在海岸的酷热中,他已经能够从他麻木的身体中分离出来,放任他精疲力竭的身体,呈现一种晕乎的认命状态。

改译:在海岸的酷热中,他的身体麻木,好像与自己分离开。他放任着精疲力竭的身体,晕晕乎乎地认命着。

分析:这一句中若用传统的词性分析来看,dissociation为名词,numbed为形容词,修饰名词body,exhausted为形容词,修饰名词self,stunned为形容词修饰resignation. 笔者在原译中根据词性分析将其分别翻译成了“他麻木的身体达到一种分离的状态”“放任他精疲力竭的身体,达到一种认命的状态”。可以发现,在传统词性分析基础上的译文,翻译腔过重,由于中英语言与句式结构的不同,这样的译文显然不符合中文的语言表达习惯。后笔者根据奈达的词类分析法进行分析,这句中he, his,body,it, self为实体,achieve, abandon, arrive,dissociation,resignation为事件,from为关系,numbed,exhausted,stunned为抽象概念,后经过分析与逻辑重组,将其改译成了“他的身体麻木,好像与自己分离开。他放任着精疲力竭的身体,晕晕乎乎地认命着”。经过对比,可以发现在奈达词类分析法下,译文更加通达自然,词性不再那么重要,考虑到两种语言的差异,译文也更加符合译入语的语言规范。

2.核心句与句型转换

奈达提出用词类取代词性,是在传统词法上的一个重要创新和变革,这大大提高了译文的通达和自然。解决了词汇之后,句法同样是影响译者翻译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克服句法的障碍,奈达提出译者不应该被错综复杂的句子所迷惑,而要学会通过表层结构来分析和探讨其背后的深层含义。为此,奈达引用了早期转换生成语法中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概念,并结合了乔姆斯基理论中核心句的概念。核心句即最基本、最重要的句子。只要把一个错综复杂的句子分解成数个核心句,就会简单很多。其中,奈达把英语的核心句分为七种:1. 主语+谓语+副词;2. 主语+谓语+宾语;3. 主语+谓语+双宾语;4. 主语+be+主语补足语;5. 主语+be+定语;6. 主语+be+不定冠词+名词;7. 主语+be+代词+名词。译者第一步需要将句子分成核心句,之后再重建译入语的表层结构,将数个核心句根据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自然的连接,那么便可将一句错综复杂的句子翻译成具有自然地道符合译入语读者阅读习惯的译文了。

例3:

原文:The porters and guards now numbered forty-five, not larg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bloated caravans of the last century which were like travelling villages with their own pretty princes, but a large enough strain on the merchant.

原译:运夫和护卫共有四十五人,与上世纪臃肿的商队相比不算大,他们就像是带着自己的英俊王子旅行的村庄,但对商人来说已经足够大了。

改译:这次的运夫和商队共有四十五人,与上世纪声势浩大如同随着各自飒爽王子旅行村镇的商队相比,規模并不大。但对商人已经形成足够大的压力了。

分析:原文结构错综复杂,通过简化,可以将这一句简化成下面的核心句子:1. The porters and guards now numbered forty-five. 2. The porters and guards is not larg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bloated caravans of the last century. 3. The caravans were like travelling villages. 4. The villages are with their own pretty princes. 5. The porters and guards is not large but a large enough strain on the merchant. 通过分成五个核心句,我们可以清楚原文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根据译入语语言习惯进行译入语的表层结构重建。可以看出,翻译时在对复杂句进行翻译的时候将其进行核心句拆分再进行句型转换,最后进入译入语表层结构重建的过程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原文句子之间的关系,同时考虑到译入语语言习惯的不同进行重建,使得译文的呈现更加通达自然。

3.同构体概念解释社会文化语言符号

译者所遇到的翻译困难不仅来自语言之内,也包含语言所处的大环境,即语言之外的因素。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的差异性给译者的翻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奈达使用了同构体这一概念。符号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为任何一个符号,无论是字词等语言符号,还是身体活动等语言外符号,又或者是社会行为这类社会符号,都只有在它本身所处的环境(系统)中才有意义。同构体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文化因素,还可以解释语言的其他方面,包含形象、结构、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等,在翻译时如果按照原来的结构译出的话,译文会很死板,这时译者可以尝试改变原文的形象和结构,以追求和原文一样的效果。

例4:

原文:If I dont know about such matters do you think a grease-monkey like you does?

译文:如果我不了解这些事情,你觉得像你这样的汽车修理工会知道吗?

分析:这一句中grease在牛津词典中的解释为“油脂,润滑脂”, 这句中如将grease-monkey翻译为“油腻的猴子”,由于所处社会环境与文化差异的不同,会让译文读者有晦涩难懂的感觉。在英语中,这个词是一种带有调侃也很形象的说法,带有侮慢意或幽默,指的是那些刚从车底下爬出来、工作服染上了汽油、浑身油腻腻的汽车修理工。在翻译过程中,根据同构体概念解释了这一独特的语言符号,打破了原文的形象,将其翻译成了“汽车修理工”,以达成和原文一样的效果。

例5:

原文:Theyre crazy. I dont mean just wild and cruel, I mean round the loop. Hot sun has turned their Dutch brain to soup.

译文:他们很疯狂。我的意思不只是野蛮和残忍,我的意思是精神病。烈日将荷兰人的大脑变成了浆糊。

分析:这一句中round the loop本意为“绕圈”,但若这样翻译,译文读者就会不知所云,结合上下文和当时的语境,可知這里形容欧洲血统私生人近乎疯狂,翻译过程中将其译成了“精神病”,打破了原文的形象与结构,以取得和原文一样的效果。同样在对soup这一词语进行翻译的时候,译者在同构体理论概念的指导下,大胆将其译成了“浆糊”。“浆糊”是是用番薯粉或太白粉所煮制而成的黏糊状物。而soup意为“汤羹”。这一句中“烈日将荷兰人的大脑变成了汤羹”形容大脑浑浊或者疯狂的状态。汉语表达中形容一个人的脑袋像浆糊一样来形容这个人糊涂,做事说话没有经过思考就胡乱进行。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翻译时,笔者更多的站在了读者的角度,将其译成了具有汉语特色的意象,可使译文表达更加地道易懂。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小说翻译提供了非常有用的理论指导,本文结合功能对等理论从三个方面分析其在小说翻译中的应用。其中词类分析法取代传统词性分析法为我们分析词与词之类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通过核心句与句型转换又为句法翻译指明了方向。同时,影响翻译的不只是语言内的因素,还包括社会环境文化等语言外的因素,奈达提出用同构体概念解释社会文化符号为我们解释文化因素以及语言因素外的其他方面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践价值。

语言内、外因素的充分考虑有利于让译语读者获得最自然最真实的反应,丰富小说翻译的翻译方法,帮助提高译文的质量与可读性。

参考文献

[1]郝菁. 从功能对等视角看《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D]. 郑州大学, 2014.

[2]胡伟华. 新编翻译理论与实践教程[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6, 5.

[3]叶子南.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166.

[4]张雪芳. 从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J]. 安徽文学, 2008(11): 392.

[5]倪万辉, 杨寅. 从翻译的文化本质看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之实用性[J]. 外语教学, 2004(06): 34-36.

[6]杰里米·芒迪.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应用[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7]Nida, E. & Taber, C.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Leiden: E. J. Brill. 1969.

[8]马会娟. 奈达翻译理论与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82-87.

[9]马传秀. 论奈达的同构体理论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2(01): 84-85.

基金项目:2022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培育项目。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

猜你喜欢

功能对等理论词类天堂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基于语料库“隐秘”的词类标注初步探究
从成语中学习词类活用
天堂湿地
合同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对策
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化补偿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字本位”理论再谈汉语词类问题
天堂游
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