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艺术家生存手册

2023-05-30任泽宇

科幻世界 2023年1期
关键词:太空艺术家人工智能

任泽宇

导言

在2022年9月初举行的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艺术创作比赛中,由Midjourney人工智能工具创作的《太空歌剧院》获得了数字艺术单元竞赛一等奖。这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是否会代替人类艺术家的激烈讨论。当我们回望人类的艺术史,可以发现,这已经不是科技第一次对艺术创作造成挑战,但每一次人类都会在科技变革后赋予艺术全新的形式和含义。

《太空歌剧院》

科幻作品中,人们对未来的奇特艺术进行了畅想:在《银翼杀手2049》中,导演丹尼·维勒纳夫展现了未来拉斯维加斯中央会遍布具有野心的巨型人体雕像;在阿拉斯泰尔·雷诺兹的《齐马蓝》里,机器艺术家齐马构建了高耸入云的画布,在小行星带上作画;在刘慈欣的《诗云》里,吞食帝国通过消耗太阳的能量来驱动吟诗软件诗云进行艺术创作,试图写出超越李白的诗。

无论是雕塑、绘画还是诗歌,似乎人类在未来科技的加持下都有巨大的创作可能,在畅想未来可能出现的种种新型艺术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人类与科技在艺术领域相互对抗又相互成全的历史。

过往

历史中,艺术家往往受益于技术的发展。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原始人只能通过燃烧植物和手工打磨矿石获取炭黑和赭红颜料,而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已经用上了技术革新后高效打磨提取的钴蓝和那不勒斯黄。

但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技术的飞速进步开始让艺术从业者隐隐担忧。19世纪初出現了石印术,版画可以快速地复制,而仅仅过了几十年,照相摄影技术便超过石印术,让捕捉与复制变得更加容易。这引发了油画家对新科技的抵制。法国著名学院派画家保罗·德拉罗什就在摄影技术诞生的那一年表示:“从今往后,绘画已死。”法国画家甚至联合起来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说服政府禁止摄影。但如今回看过往,可以发现,摄影促成了更多新颖艺术流派的诞生,如印象派、野兽派、达达主义等,它们不再追求极致的一对一写实,而是更加注重感知和表达。

除摄影术外,还有来自机械复制的挑战。在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1936年的著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里,他认为艺术品曾经有原真性,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而现在通过技术机械复制的艺术品,比如海报和电影,都失去了原真性。独一无二的艺术品都有着一层神圣的光环,即“光韵”,批量复制打印出来的画,丧失了这种光韵。但现在看来,虽然机械复制让很多艺术品失去了某些神圣性,但也减少了创作者手工艺元素在艺术中的比重,催生了现代设计的诞生,使得普通人也能在服饰和装修中使用符合审美的艺术。

达达主义代表作品《喷泉》

瓦尔特·本雅明

而到了电子艺术时代,连复制品本身的差异也被抹除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学院开始开设电子艺术专业;平面设计师离开了拼接画和切纸机,打开了Adobe“全家桶”;曾经用传统铅笔绘制《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日本动画导演吉成曜,也开始用iPad来绘制最新科幻短片《赛博朋克:边缘行者》内的特效。我们目睹互联网上电子绘画、三维动画和视频等全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从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到奥地利的林茨电子艺术节,各种全新新媒体艺术也在刷新着人们对艺术的传统认知。回望艺术史,科学技术淘汰了很多传统艺术家,但也携手先驱者开创了新的篇章。

电脑动画艺术《热带雨林》

如今站在2022年,我们很难不好奇未来的艺术会是什么样子。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开脑洞,看看这神秘缥缈的未来,创作者都在做些什么?

未来

工程艺术

随着材料学和工程学的进步,一些之前很难实现的巨型雕塑和奇观艺术将变得可行。无论是《镜之边缘》轻松高耸入云的建筑,还是好莱坞科幻片《星际探索》中宏伟的太空电梯,建筑设计师可以贴着物理的极限设计图纸,艺术家可以尽情释放将作品越做越大的渴望。还记得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设计的二十六米高的小黄鸭吗?在不远的将来,艺术家可能会将数百米高的小黄鸭放进太平洋里,并且保证结构稳固不会爆裂。

当然,作品除了体积大外,还可以数量取胜。在2017年的美国超级碗表演中出现了由五百台携带LED灯泡的英特尔无人机表演的灯光秀,而这个记录很快被国内的一千个无人机超越。随着小体积无人机的发展以及芯片算法的优化,无人机阵列数目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它们不仅可以随意变换位置进行灯光表演,也可以在天上原地待命成为一个个显示像素,以至于未来我们可以看到极高分辨率的“天空银幕”。

太空艺术

太空艺术品《月球博物馆》

早在1969年,雕刻了安迪·沃霍尔等艺术家画作的瓷片宣称被藏到了阿波罗12号登月舱的着陆架上,成为第一件太空艺术品。未来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可能会将目光投往地外天体,将其作为自己艺术的画布——科幻电影《全民超人汉考克》里将爱心画在月球表面的壮举可能成真,《齐马蓝》里将木星染成蓝色也未尝不可。

同时,对于雕塑家和建筑家来说,外星球表面微弱的引力和无风环境给他们提供了极大的创作可能性,也许某一天,人类真的可以建一个通往外太空的巴别塔。当然,不一定非常巨大,也可以像科幻经典《2001:太空漫游》那样在外星球竖一个黑石碑。其实在2020年,已经有艺术家开始在犹他州沙漠竖立黑石碑了。可以想象如果机会成熟,地球上的大地艺术家可能会前往月球、火星和小行星带表面,在那里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即使没有满意的星球,人类也有可能像英国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的《银河系漫游指南》那样构建一个全新的定制星球。

虚拟现实艺术

既然谈到愿意向外探索太空的艺术家,就自然会有另一批向内沉浸虚拟世界的艺术家。比起在月球,虚拟世界里的建筑和雕塑更没有结构材料上的限制。艺术家可以完全任意畅想自己的作品,并且在虚拟的三维世界里将它建模出来。元宇宙等概念也会推波助澜,让更多电子艺术家推出自己独一无二的“收藏品”。

如今艺术品不再仅仅指代特定的物品,也可以是一段经历,像《赛博朋克2077》里的“超梦①”就类似虚拟现实里的第一人称电影。即使在技术尚不成熟的今天,也已经有不少传统三维建模师开始在VR里建模、贴图和骨骼绑定,其效率和直观性都要高出传统管线不少。随着硬件设备和制作软件的进步,未来的游戏艺术家们会像在《头号玩家》里那样,复刻像《闪灵》一样的经典电影,设计一套虚拟服饰,或者构建一个全新规则的游戏。

生物艺术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与实验室合作制作生物艺术。2000年,艺术家卡茨从水母中提取绿色荧光蛋白植入活兔,让其发出绿光。他将其称为《绿色荧光兔》艺术。澳洲的艺术家史蒂拉克在左臂皮肤内植入一个左耳,称之为《第三耳》艺术。虽然这种艺术形式在大众看来相当猎奇,但在科幻作品里则屡见不鲜,比如把自己和黄瓜结合的瑞克,在科幻片《全面回忆》里改造自己身体的街边女郎。生物技术和机械工程结合,则会将人体改造推向全面的赛博朋克。

生物艺术不仅仅局限在肉体层面,随着人类对大脑的研究逐渐成熟,以大脑为主题的艺术将不难想象。科幻美剧《人生切割术》里,人的大脑被分成了工作记忆和生活记忆;《黑镜》中也屡次出现在大脑内构建虚拟世界网络的设定,人可以永远活在自己的幻想里。

很显然,这些生物艺术徘徊在伦理的边缘,但如果人类真的制造出类似《西部世界》里的仿生人,那更加有“创意”的人体改造是否也是合理的呢?这值得我们谨慎思考。

《人生切割术》

人工智能藝术

最后,还有开头提到的人工智能艺术。不仅是绘画,如今人工智能艺术在音乐、剧本、小说等各个领域遍地开花。每当有质疑和否定的声音,这些人工智能软件总能迅速地在下一次更新中予以还击。人工智能的成长不可阻挡,对于艺术家来说这又是一次革新的机会。未来如果我们处理得当,枯燥的艺术流程将被人工智取代,每一个普通人都会成为艺术导演,只需要提出自己的创意和想要的风格即可开启全自动的创作,收尾时也可以通过自然语言让机器一遍遍地修改直到自己满意。

数据诗人Goodwin

当然,如果你完全不想参与到艺术创作过程中,只希望躺在沙发上消费源源不断的内容,人工智能也展示出了独立创作的潜力。国外流媒体平台网飞和喜剧演员合作推出了一系列人工智能创作的情景喜剧。电影人也和《硅谷》男主托马斯·米德蒂奇合作,拍摄出人工智能撰写的科幻电影剧本Sunspring。这些作品都非常随机混乱,但又颇有趣味,吸引了不少忠实观众。未来很有可能看到完全由人工智能操刀的短片和电影,其中的诡异随机之处甚至会使之成为一种特殊的类型片。

结语

以上畅想的所有未来艺术都不会孤立发展,它们互相交叉和融合,就像是电影原理催生了动画,而动画技术又以特效形式辅助影视。在未来,你有可能在地球上戴着虚拟现实头盔,遥控指挥着四千个智能喷气无人机,按照人工智能给你提供的概念设计图纸,在火星上构建西蒙·斯塔伦海格风格的巨大玩偶建筑。但我们谁也无法估计,未来的人们对艺术的定义会是什么样。如果地球像《三体》的结尾那样走向消亡,只剩下冥王星地球文明博物馆记录人类的创作,也许那个时候剩下的人类才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值得保存的艺术。

【责任编辑 :尾 巴】

① 相较于单纯的虚拟现实,这项技术更像是部第一人称的纪录片。在游戏中,任何人只要植入录影插件,启动后就能将自己所有的感官经验与生理反应记录下来供他人“欣赏”。

猜你喜欢

太空艺术家人工智能
上太空,安个“家”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太空遇险
畅游太空
迷失在太空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