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抗疫叙事有效融入党建引领下的公立医院思政工作

2023-05-30刘燕伍蓉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3年1期
关键词:华山医院新冠疫情思政工作

刘燕 伍蓉

[摘  要]

新冠疫情暴发后,在党中央的坚定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全国医务人员奋战抗疫一线,为这场全民战疫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的同时,也留了下数以万计的抗疫日记和抗疫叙事。本文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数百篇抗疫日记及叙事进行分析,研究其命题、特点及价值,挖掘医护抗疫叙事的政治内涵、育人内涵、文化内涵、发展内涵及协同内涵,以在更大社会维度上发掘、呈现医学叙事的生命意涵,为探寻新时代医院高质量发展、服务健康中国提供不竭动力。

[关键词]医护抗疫叙事;新冠疫情;华山医院;思政工作

[中图分类号]  R197.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23)01-0087-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主阵地,也是党联系人民、服务人民的重要窗口。医学的专业性、特殊性及国家社会对医学事业的高期待,决定了医学人才政治思想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如何让医护人员在抗疫大考中的所思所悟“活起来”,本文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数百篇抗疫叙事及抗疫日记进行叙事分析,研究新冠疫情期间抗疫叙事的特点、命题,认为其对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引领下党建及思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医护抗疫叙事融入工作的原则与方法。

一、医护抗疫叙事实践的理念与实践

叙事即故事,其形式包括小说、电影等文学叙事,也包括日志、日记等日常生活叙事。与日志不同,日记是对个人活动和想法的非常私人的记录。1915年,《申报》率先将“日记体”运用于媒介传播,逐渐成为公共书写的一部分。抗疫日记或叙事,是指疫情期间医护人员讲述自己亲历的事件与情感、即“我”如何,或讲述自己亲眼目睹的事、即“我们”如何的重要表述。这一数以万计以医护第一人称叙事进行时代记录、并通过全媒体进行公众呈现、引起社会心灵震撼的事件,在人类历史上几乎绝无仅有、意义巨大。

作为医疗国家队,2020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派出273位医疗队员支援武汉,是全国派出医务人员最多的医院。武汉抗疫时期,华山医院感染科党支部书记张文宏教授一句“党员先上”,用最朴实的话语凝聚起全社会党员抗疫力量,彰显了中国制度优势以及党组织、党员的精神力量与使命担当。2022年上海疫情暴发,华山人数度成军,改造宝山院区为定点医院救治重症感染者,出征临港方舱医院汇聚全国同道阻击疫情,坚守总院、虹桥院区守护上海百姓健康,涌现出一系列感人至深的医护叙事,引起巨大社会共鸣。此后,华山医院医疗队先后奔赴海南、新疆等地,以上海经验助力全国抗疫。通过长期实践,华山医院党委充分认识到,医护抗疫叙事不仅仅是讲述“我”之经历的形式,更是医护人员对抗疫实践中重要命题的展示和强调,是记录时代并进行价值及意义构建的一种方式。3年来,华山医院医护人员,尤其是党员医护开展了持续、生动的抗疫叙事实践,形成350余份文本。医院不断探索将抗疫叙事融入医院党建与思政工作的方法,其实践经验主要包括:

(一)强化党委核心作用。“党员先上”是华山医院的鲜明标识,也是武汉抗疫期间,中国抗疫最突出的实践。2022年3月,上海面临常态化防控后最为严峻复杂的挑战,华山医院党委再次第一时间在全院支部书记群中发出《华山医院党委号召各党支部和广大党员以不同方式、不同身份,共同的使命、共同的责任参与到疫情防控中,做到“五带头”》倡议,各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闻令而动,以实际行动积极回应“我带头,严格落实责任;我带头,投身协同抗疫;我带头,做好关心关爱;我带头,发挥特长优势;我带头,做好宣传引导”的“五带头”倡议,涌现了大量主动担当作为的抗疫事迹与叙事,为医院及上海抗击疫情注入强大底气与力量。

(二)建立多维工作网络。抗疫期间,医院党委牵头,依托全院74个党支部建立了“党委—党委职能部门—党支部—党员”四维工作网络,在充分激发基层党建与思政活力的同时,为医护抗疫叙事的呈现保驾护航。其中,院党委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党委书记牵头制定工作方案;党委职能部门分别对接总院及分院临床党支部,定点医院、方舱医院抗疫临时党委、党支部等,对所有医护抗疫日记进行梳理、挖掘及呈现,让党员的个体力量迅速成为抗疫合力;党支部及时关心了解每一位党员思想动态,鼓励其通过音频、文字、视频、图片等方式呈現所思所悟。四维工作网络深植党群中间,成为医院党员教育、思政工作的阵地和联系群众的纽带。

(三)深挖丰富精神内涵。医院党委对350余份医护抗疫叙事进行分析,大致可包含三个维度:首先是个体自身维度。感染科陈澍写道:“一开始虽然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努力,病人还是死亡的那种痛苦、那种无助,到后来,一个一个病人被我们从死亡线上拖回来那种兴奋、幸福,就在眼前。我很幸运,能够在这期间尽一份微薄之力,能够成为中国的、伟大的医务工作者当中的一员。”护理部梁文静写道:“我看着防护服上的血迹,再一次回想起抢救时的场景,突然感慨:在患者治愈的路上,我们与他们共享的不仅是互相理解的感动瞬间,还有生命垂危时的挣扎与无助。作为医护人员,我们既要尽己所能地给予救助,也需始终感同身受患者的痛苦、牢记他们的诉求。”在此维度上,抗疫日记及叙事展现出医务人员在面临重大伦理问题时所做出的重要抉择、行动及其背后的价值体系,面临困境的医务人员以对生命的敬畏,使自己内心的信念得以显现。其次是外部环境维度。护理部魏莉写道:“(医院闭环的)48小时,我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爱的传递。患者及家属没有一丝抱怨,尽最大可能减少我们的负担。我努力排班,保证医疗安全同时,也保证‘孩子们(年轻护士)的休息、三餐。‘孩子们同样懂事、没有丝毫的怨言。院领导努力照顾到每位员工的生活起居,从一日三餐到躺椅棉被,一点一滴都透露着华山浓浓的人文关怀。”在此维度上,叙事的主题包含充满担忧却依然表示支持的家庭,紧张却和睦如家的工作团队,害怕却可靠的医疗辅助工作者等。支持性的外部环境使医护人员很快能够通过搜寻、表达有意义的经验与故事,让自己确信在环境中已经成为具有意义与价值的个体。最后是社会支持维度。心内科包丽雯写道:“不仅是穿着防护服工作时的笨重和刺鼻的消毒药水味道,还有热心的上海阿姨那一句‘需要帮忙,侬叫我,新上海人的‘我们不想给国家添负担,所以来了这里,以及那一句句出自内心的‘谢谢侬。”社会支持的主体可以是政府组织,也可以是普通公众,让医护人员获得了全面的依靠。

(四)创新融合传播载体。医院党委创新传播平台,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呈现抗疫叙事全景,重要实践包括:一是创建《华山人抗疫日记》“日更”品牌,成为特殊时期抗疫人的温暖陪伴。2022年3月,面对社会不同声音,医院党委及时回应关切,党委宣传部以“微信笔记”形式推出《华山人抗疫日记》,每日刊載4—5篇华山人一线抗疫故事及所思所悟,让华山人了解战疫各条战线的工作,成为凝聚广泛抗疫力量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截至5月31日大上海保卫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时,《抗疫日记》共计发行52期,新闻、日记等各类作品近200篇,忠实记录了华山人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8月以后,华山医院医疗队先后奔赴海南、新疆等地抗疫,医院以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为组织保障,推出《抗疫日记》第二季14期,以抗疫叙事实践持续凝聚医院力量。二是多点发力,构建抗疫叙事立体化宣传体系。以《抗疫日记》为依托,院党委以高度政治敏感性与社会责任感,对现有疫日记及抗疫叙事进行传播分析及媒体推荐,将鲜活、生动的叙事推送给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上海电视台、解放日报等主流媒体。与此同时,医院充分利用短视频、微博等民间舆论场进行抗疫叙事传播,多个主题获亿级阅读量,在感动社会的同时,也为医院及全社会抗疫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医护抗疫叙事实践的重要思政特点

(一)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中充分展现了中国抗疫逻辑与大叙事。在武汉抗疫期间,医护人员抗疫叙事体现出极为清晰的时间性与空间性。疫情暴发时的怀疑、观望,武汉封城焦虑、紧张之际的出于使命感的请战宣言,除夕夜得知全国医护人员赴鄂支援时的感动,一月底“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宣誓时的担当,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启用时的乐观,一批批患者出院时候的信心,最终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喜悦与骄傲,以及面对全球疫情时再次请命的国际担当,个体内在的时间叙事逻辑、空间叙事逻辑与中国抗疫大叙事完成吻合。同样,在上海、海南、新疆疫情中,医护人员的抗疫叙事同样与疫情各阶段走向一致,其大量丰富的细节及情感表达,是在时空维度上对中国抗疫的总要求及“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抗疫精神极为严谨的注脚与补充。

(二)在主动叙事中完成伦理价值与意义的构建。在抗疫叙事中,大量日常工作中为了维护专业权威性而很少甚至拒绝袒露“心声”、表达私人情感的医护人员,难得的、自发的以“我”作为第一人称讲述如何努力拯救生命的故事。这种群体性的叙事,是对医者这一崇高职业身份的社会性确认,而身份的确认,也是对价值和意义的承诺。细读抗疫叙事能够发现,大部分医者包括很多非常年轻的95后医护人员,面对完全超出想象的困难,展现出了日常工作中所未能展示的勇气、爱与专业精神。即使是那些最年轻的医护工作者,也并没有长时间沉溺于对疾病及死亡的惊恐与无措中,而是不断地主动担当责任,并通过书写与讲述,赋予自身职业价值与人生意义。

(三)通过叙事体现的高度政治自觉引领带动医护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从疫情开始对未知病毒的被动应对转为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对疫情的自觉抗击,抗击疫情策略的转变激发了医护人员、尤其是医护党员的政治自觉。此后,医护人员开展大量具有高度政治自觉的抗疫叙事实践,把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融入抗疫日记之中,将抗疫力量转化为行动及发展力量,带动更多医护人员投入到抗疫斗争中。

三、医护抗疫叙事融入党建工作的启示

(一)贯彻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充分挖掘医院医护抗疫叙事的政治内涵。疫情使得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并最终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背后是医院贯彻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及梳理,对于今后医院党建与思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加强医院党组织人才队伍培养与建设为目标,充分挖掘医护抗疫叙事的育人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工作也好,人才工作也好,本质上都是用人问题。”大疫当前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党组织要把疫情中医护人员的担当作为当作迅速锤炼品格、磨炼意志、提升党性的重要实践场域。以加强公立医院党组织人才队伍培养与建设为目标,不断挖掘抗疫日记中锤炼医护人员党性、提升专业训练、选拔年轻干部的元素,培养一批能在艰苦复杂的环境、吃劲负重的岗位上堪当大任的人才队伍。

(三)以为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精神动力为目标,挖掘医护抗疫叙事的文化内涵。医护人员投身抗疫一线,有利于引导医务人员弘扬和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塑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严谨的行业风范。通过讲述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传播疫情阻击战中涌现的真善美,有利于为打赢抗疫斗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也为推动医院文化发展、培育时代新人、引领青年成长提供了内容和教材。

(四)以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挖掘医护抗疫叙事的发展内涵。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是新冠疫情后公立医院面临的战略机遇,也是“十四五”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医院应当将抗疫力量转变为发展力量,始终高举人道旗帜、主动承载国家战略、积极回应人民期待,借助抗疫形成的医疗经验,加强临床专科建设,打造学科尖峰群,推进医学技术创新。

(五)以凝聚同心抗疫力量,建立长效协同机制为目标,挖掘医护抗疫叙事的协同内涵。将抗疫斗争中收获的“革命友谊”与宝贵经验转化为建设发展路上的重要财富尤为重要。华山医院党委牵头成立“红翼”跨区域党建协作网络,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等7家兄弟医院共同参与,成为点燃中国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今后医院将在“党建互学”“项目互联”“成果互享”等方面探索协作共建,不断挖掘医护抗疫叙事协同发展内涵。

对现有抗疫叙事进行的整理与分析可知,生动、鲜活又饱含高度政治、思想与行动自觉的抗疫叙事由医院医护个体叙事而来,在关键时刻起到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重要作用,为生动诠释抗疫策略、凝聚抗疫力量,证明“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这一重要命题提供了最可信、生动的文本,也成为医院党建与思政工作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与思想资源。今后,医院还将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形成思政工作文本;同时,通过叙事伦理与大众传播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研究,在更大的社会维度上发掘、呈现医学叙事的生命意涵,为探寻新时代医院高质量发展、服务健康中国提供不竭动力。

本文系2020年度上海市“阳光计划”项目“医护抗疫叙事对加强医务青年伦理教育的价值与方法研究”(20YG32)、2020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高校附属医院党建引领下‘三全育人工作路径与机制研究”(C2-202008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责任编辑:刘  捷)

猜你喜欢

华山医院新冠疫情思政工作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发现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新靶点
自我肯定理论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造口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一鸽胜九鸡” 鸽子怎样吃最补虚
新冠疫情视阈下感悟“四个自信”国家共识
“心理成长任务包”助力学生安度疫情
关于疫情对地区经济金融影响情况的调研
新冠疫情对县域脱贫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地方金融支持的建议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合并多发性乳头状瘤(PA)1例
国企企业文化和思政工作实现融合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探究
宣传工作对事业单位思政工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