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民族地区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2023-05-30赵艳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期
关键词:大学生研究

【摘 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行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也更加关注对于学生思想认知的正向引导,特别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中,要将引导学生的自我理想与民族发展结合在一起,主动承担相应的时代责任,早日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系统介绍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结合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大学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详细分析提升高校思政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非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1

引言

基于当前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逐步落实,高校思政课程的内容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不再只关注于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实际出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认知。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保证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也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具备的精神力量。通过思政课程的积极引导,学生对于民族和国家的自豪、热爱之情油然而生,也能够更加清晰透彻地理解民族和国家在发展过程当中的历史斗争,建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承担社会责任。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概述

高校思政课程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但从其开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了理论教育偏多、教育体系不完善等。思政课程的内容主要依靠教师主讲,过于依赖课本和教材,容易造成学生兴趣度下降、课堂参与性不高的问题,对于一些重难点内容的讲解深度不够,无法有效保证高质量的思政教育和引导。思政教育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了思想修养、法律法规、近代历史等方面的内容,需要有一定的教学体系脉络支撑来保证思政教育的延续性和有效性,但由于教师本身知识储备较为有限、这意识不足等问题,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无法向学生传递出有价值性和建设性的政治理论与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思政水平。

二、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政教育意义

(一)强化使命担当

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当中培养的高素质和专业化人才的重要阵地,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积极融入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更好地激发起爱国情怀,将个人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国家社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历史使命和社会使命。2020年宣传部发布文件指出,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承担,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当中的主要方向和重点内容,有保证了青年一代的理想和追求,才能使国家有希望、民族有前途[1]。民族复兴从来不是依靠个人的努力奋斗而获得的,无论是少数民族人群还是平凡的工作崗位,都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无私奉献,只有每一个人承担起相应的使命和担当,才能发挥出团结的协同力量的巨大价值。

(二)提升认同自觉

理想抱负和坚持奋斗都应当建立在对民族和国家认同的基础之上,明确当前国家发展多元一体的重要格局,引导学生思考自身的专业特长和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性,不仅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自我认知,还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行动自觉性[2]。在高校思政课堂中,不断深入和强调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家国情怀,特别是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政治形式时也能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树立家国意识和中国情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不同时期下取得的各项成就都离不开人民团结,通过历史回顾,可以更好地反映出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必然联系,进步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正确理解民族、民生等问题,并运用这些先进的理论知识指导自身的实践,对其形成充分的认同。

(三)践行立德树人

在高校思政课程的开展进程当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标准更符合当前素质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进行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一个鲜活的历史案例体会到革命先辈们的无私奉献,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当立足于民族复兴的发展角度来看,当代大学生承担着新时代下的使命和要求,而由于其文化素养、意识认知更加突出,属于高素质的综合人才,加强思政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从立德树人的观点来看,将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思政教育课程进行充分的融合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豪感与认同感,并主动在生活与学习过程当中以这些优秀美德自我约束,确保具有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

三、提升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明确教育理念

培养能够承担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优秀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在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时,院校和教师都必须要明确这一教育理念,并将其始终贯穿于每一门思政课程中,建立完善科学的思政教学体系。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针对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认识,更是要求各族师生都能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形成高度的认同,确保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3]。在进行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分别针对不同的科目内容特点进行差异化的规划。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课中,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当中的经验和实效,分析。民族团结在国家发展中承担的重要地位。又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则需要通过带领学生共同分析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引导并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人才,使其能够具备良好的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挖掘网络资源

在社会经济不断好转的影响之下,许多城市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特别是在一些非民族地区高校,由于本身的校本资源更为缺乏,则可以通过利用网络资源的方式来积极补充在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方面的不足。如有许多的民族电影,通过记录历史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回顾、感悟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4]。在1960—1963年,“孤儿入蒙”是在苦难时期展开的一场生命营救,包括上海、江苏等地的孤儿都因为蒙古族人民的艰难和养育逐渐成了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通过对这些网络资源的开发和挖掘,对于学生形成的教育意义会更加清晰、突出,特别是对于一些自身有相关经历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组织演讲或宣讲的方式来丰富思政课程的教育模式,使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立和高校思政课程的开展充分结合在了一起,且其内容和范围与实际生活联系更加紧密,而不仅局限于课堂与书本。

(三)情感观念引导

对于国家、乡土的眷恋之情是提升民族情感认知的重要体现,而对于大学生而言,通过思政课程正确的情感观念引导可以更好地激发这一认知,坚定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理论知识层面,教师可以通过联系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课程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国家发展数千年的历史脉络,且在民族相互交融与发展的过程当中思考其背后的历史渊源,学生对于当前多元一体的格局形成更加充分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历史观念和认知[5]。在文化情感层面,教师可以结合“四史”教育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在艰难发展中的奋斗历程,正确认识到,正是由于各民族的团结才能够赢得许多的胜利和成功,而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发展背景之下,民族之间的共同体联系愈发紧密,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有效体现出了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在一起而带来的情感冲击性,有效强化了思政课堂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性。

(四)打造文化氛围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至今都对中国乃至全世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而从高校的这一集体来看,积极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于实现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和强化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需要带领学生针对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特别是在涉及朝代更迭与民族交融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到民族发展与变化的脉络过程,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整个国家文化发展的主体,不同民族的文化则是主体上延伸的枝干,只有主体有充足的营养滋润,民族文化才能够得到繁荣发展,使学生对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充分的共识[6]。学校还可定期组织一些与民族融合发展相关的竞赛活动,包括知识问答、歌舞演出等,特别是在一些非民族地区高校,这类校园活动会更具吸引力,不同民族的学生能够对其他的文化形成一定的了解认知,构建和谐、团结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开展实践教育

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很容易造成课堂教学质量偏低的情况,会更好地强化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水平,应当在思政教育课程当中适当融入一些具有实践性和教育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对课堂参与度得到有效提高。常见的实践教育包括了红色基地参观,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活动的开展意义,才能够对不同的学生形成差异化的触动。另外,针对一些非民族地区高校,还可以考虑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当中进行融合嵌入,不断提升高校作为承担学生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任务。如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学生进行住宿混合安排,开展定点的援藏、援疆或帮扶活动等,将整个大学校园打造为提升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场地,使学生能够逐渐受到感染,并用良好的作风习惯和意识认知影响身边人,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美德的发扬与继承。

(六)完善课程体系

完善的育人机制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实现对人才的全面培养。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主要集中在思政课程当中,但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当中需要具有一定的发展性。如在对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溯源过程中可以联系到封建时期的民族融合与近代以来的民族觉醒等,通过历史的发展脉络使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到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一种血脉传承,这对于提升其认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都在不断影响着其传承与发展,通过将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和专业课程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新思考,在潜移默化当中不断强化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七)重视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往往比显性教育更加持久、深远,特别是以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这类思想情感教育,可以多尝试融合隐性教学手段。隐性教育是一种强化学生意识形态认知的重要手段,不需要进行严谨科学的课程规划安排,所选用的教学手段也更加灵活。如在许多书籍当中都涉及到了对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描述,甚至在许多畏难情况下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主人公摆脱困境的重要精神动力。针对这些优秀作品,可以积极推荐给学生进行课下月度,通过强化学习氛围,打造情感基础的方式提升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質量。的隐性教育积极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院校对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视,也更符合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要求。

(八)强化课程考核

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工作也需要一定的考核,这对于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作用。许多院校都开设了有关课程,按照其课程考核的要求,不仅需要从理论知识的层面对学生形成考察,还需要有一定的实践活动作为支撑。如部分院校会利用节假日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家乡的民族文化等的研究调查,并结合理论知识将其完善形成论文报告作为科目考核的内容。在这种活动下,学生必须要独立完成选题、设计、调研和编纂等过程,不仅可能有效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使学生真正通过身体力行来感知民族共同体意识对社会、民族发展带来的重要影响。

(九)构建关怀机制

许多院校都会录取少数民族学生,完善对其的关怀机制可以更好地强化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当中的影响力。常见的关怀活动包括了老乡会、联谊会等,同时还需要这些少数民族学生的一些独特文化信仰,如古尔邦节等则需要开展相应的活动号召少数民族学生共同庆祝,使其在情感上得到更多的关爱。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实现引导。院校可以积极组织一些节庆晚会、民族展览等活动,使不同民族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通过有效互动来实现民族文化的分享交流,真正感知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际内容。

四、结语

在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有明确的教育理念,即主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其中,通过历史联系现实、强化政治建设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认同感和自觉性,不断提升思政课堂的实效性。在围绕学生关心的各类热点问题和时代问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联系国家历史的方式予以解答,使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思政课程和生活实际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主动运用民族共同体意识规范自身行为,在树立远大抱负的同时不忘对祖国和社会的回报。

参考文献:

[1]邢亮,韩立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论析[J].新疆社科论坛,2022(2).

[2]巩娟娟.新时代推进青海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三维向度[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2(1).

[3]曹海苓.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的视角[J].大学,2021(44).

[4]韩宁,阎占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逻辑阐释[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1).

[5]邱雪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使命担当与路径探析[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1(2).

作者简介:赵艳(1980—),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大学生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