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教育视域下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服务平台构建

2023-05-30施宇

职业时空 2023年1期
关键词:生涯高职生职业生涯

摘要:终身教育视域下高职生涯服务平台建设具有横向涵盖生涯发展全过程、纵向囊括生涯发展各层面、轴向与社会生涯平台相融通的特点。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生涯服务平台建设迎来了新的挑战,庞大的就业压力、消极的就业观、复杂的就业形势都要求必须构建职业生涯服务平台。高职院校应当提升职业生涯服务平台建设的关注度,在构建平台过程中,要明确合作主体,做好上层建筑;细化服务内容,突出服务层次;实时更新资讯,强化动态指引。

关键词:终身教育;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服务平台;构建;高职院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国家就业指导工作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要契合学生终身发展需要,构建长期职业生涯服务平台,符合国家与时代、个体与整体的多重需求。当前国内构建的“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平台”虽然相对较为完善,能够为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解读、技能评价、职业培训等服务,但平台信息以发布报告为主要形式,倾向于从宏观角度解读国内行业趋势,缺乏对个体就业服务的个性化挖掘,且不能为就业者提供与自身职业技能状况相契合的精准化、清晰化的职业指导。而高职院校又普遍缺少生涯服务平台建设,导致高职生难以系统开展生涯规划。基于这一状况,高职院校应打破边界,扩大视角,从学校和社会两个层面探索构建基于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生涯服务平台,为高职生、失业者、转岗就业人员全方位提供就业服务,使信息需求者以平台为依托合理规划生涯道路,明确生涯趋势,加强技能和素质培养,成为就业能力强、职业生涯规划清晰的高端人才。

一、终身教育视域下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服务平台的优势

(一)“在校导师+职场导师”多维度对学生提供指导,领域划分更精细

本生涯服务平台中的生涯咨询导师覆盖在校导师和职场导师两个层面,能从校园和职场双方为毕业生提供精准的建议。其中在校导师对毕业生的心理需求更了解,在职業指导中能“对症下药”;职场导师在职场深耕多年,有丰富的行业从业经验,可以为毕业生提供更准确的职场技巧。这些导师均具备成熟的职业观,对细分领域中的职业发展有深入研究,且有开阔的眼界与格局,可以为毕业生提供更适合学生状况的职业发展建议。

(二)延长产业链,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职业培训服务

以往职业院校生涯服务平台仅涵盖毕业生就业前期的生涯服务,忽视后期生涯服务,在毕业生找到工作之后,生涯服务平台则对其失去效用。本生涯服务平台对前端和后端同时兼顾,在提供前端服务的同时,在线提供就业问题咨询与建议,毕业生可以通过平台咨询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延长了产业链。

二、终身教育视域下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服务平台构建的内涵特点

终身教育视域下,构建高职生涯服务平台目的在于从高职学生整个职业生涯发展周期着手,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生涯服务脉络体系,为高职生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指导活动,使之时刻保持职场规划清晰、职业目标明确,在职业道路中勇往直前。

(一)横向涵盖职业生涯发展全过程

终身教育是全局性教育,也是全方位教育,要从人们发展的全周期开展教育活动。在终身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构建生涯服务平台,也应站在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为其提供全方位生涯服务。当前国内一些职业院校已经构建了风格特异、内容有别的生涯服务平台,但纵观这类平台,普遍存在生涯服务不全面的问题,未能契合高职生全周期生涯发展构建服务框架,局限于高职生在校期间的生涯服务,难以发挥长远的指导力。终身教育视域下的生涯平台,应严格依据高职生全过程职业生涯需求构建模块内容,针对不同阶段学生、从业者的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务,使生涯教育涵盖高职生、就业者生涯发展的全过程。[1]

(二)纵向囊括职业生涯发展各层面

终身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构建生涯服务平台,应囊括生涯发展各层面,提升生涯服务的全面性。从高职生生涯发展的全局以及就业市场的变化来看,在不同时期高职生生涯发展所面临的情况不同,市场对从业者的需求也不同,因此生涯服务平台应当根据高职生不同时期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生涯指导服务。[2]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构建终身教育生涯服务平台过程中,要兼顾全局,设置行业分析、技能评估、职业探索、技能攻关、学习培训等多种细化模块,使处于生涯发展每一个节点的需求者都可以从平台中找到与自我需求相对应的部分,并以平台为依托开展深入学习。

(三)轴向与社会职业生涯平台相融通

生涯教育本身是没有边界的,不仅高职生需要开展生涯学习,社会中的各行业从业者、失业者、转岗就业者也需要开展生涯学习。因此,高职院校构建生涯服务平台应当与社会各主体相衔接,打破校园边界,通过对各主体生涯资源的融合,构建融会贯通、实用性强的综合性生涯服务平台,为缓解国家就业压力做出贡献。[3]一方面与政府合作,在政府资助下构建生涯服务平台,另一方面与社区、志愿组织以及其他地方组织开展合作,从多渠道、全方位搜集就业市场信息,帮助就业者获取职业信息与个人发展支持。如此才能够确保平台资源丰富、内容精细,且可以提升对各领域从业者服务的专业性,真正使生涯教育平台成为就业者终身受教育的平台。

三、终身教育视域下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服务平台构建的现实需要

(一)庞大的就业压力要求高职院校构建学生职业生涯服务平台

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逐年攀升,2022年全国高校总毕业生规模已经超过了1076万人。庞大的毕业生群体,考验着社会就业体系的稳固性和完善性。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亟需构建生涯服务平台,从入学开始对学生展开系统化生涯教育工作,注重就业观念培养和知识技能塑造,使其在毕业以后能够正视职场压力,选择与自我需求相契合的就业方式,最终成为助推社会发展的高质量人才。[4]

站在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上来看,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职业型、技能型人才,这一特征决定了其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生涯发展教育,将生涯教育与各学科专业教学结合起来,使高职生从入学开始就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而生涯服务平台是生涯教育工作开展的载体和依据,在其中囊括了生涯发展各阶段、各节点的全局性资源信息,高职生可以从中寻找资源,破解职业迷惑,并通过平台了解行业变化趋势,明确日常学习的重点。[5]因而可见,为了缓解庞大的就业压力,满足高职生职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必须要构建生涯服务平台。

(二)一部分学生消极的就业观倒逼高职院校构建学生职业生涯服务平台

目前高职学生提升学历的意愿十分强烈,有些学生在工作中注重薪资福利,不关注工作技能,存在求稳心态,对未来职业发展比较迷茫的,不知道要选择何种职业。要想破解这一问题,需要深度开发挖掘思政教育和生涯教育的精髓。从职业生涯教育层面来看,就需要将重点放在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培养上,使之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坚持正确的就业观念,避免误入歧途。[6]

高职院校作为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应当在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将生涯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提到同等位置上,使学生不仅技能高超,而且思想端正,道德品质一流。[7]要引导学生认清职场环境,从入学就开始做好生涯规划,将自我生涯发展融入国家以及家乡的发展之中,将个人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繁荣富强相融通。借助学生职业生涯服务平台对学生开展生涯观念渗透,传递生涯知识,能够构建抵御不良观念侵袭的围墙,使高职生在良好的环境和科学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最终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我力量。从某种程度来看,高职院校在终身教育视域下构建的生涯服务平台并非单一提供就业知识、就业指导的平台,其涵盖了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分析、就业心态指引等多层面信息内容,能够为高职生择业、就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尤其是对于高职生就业心态、就业观念的培养,会从点滴入手,形成系统化培育框架,使之在浸入式学习中消除负面就业观念,无论在日常学习中和就业观念建立中,还是在后期就业过程中,都能坚持正确的方向。[8]

(三)社会就业形势的复杂化呼吁高职院校构建生涯服务平台

生涯教育质量关系到人才职业胜任能力以及职业竞争力,而这些因素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升勞动力市场发展水平、降低失业率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高职院校是否能够有效开展生涯教育,构建完善的生涯教育平台,关系到国家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近年来受到多方复杂因素的制约,使社会就业形势变得更为复杂,在这种环境下,倘若高职院校依然将全部重心放在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上,而忽视生涯教育,就会导致高职生缺乏生涯意识,无法根据市场状况对职业发展做出详细规划,从而影响到后期就业。目前,国内虽然一些学校和社会主管部门构建了在线生涯服务平台,但是这些平台普遍面临系统性不足、信息零散、辐射面狭窄等问题,信息使用者若想通过平台开展清晰的生涯规划,往往需要自主动手搜集多方面信息、整合多个平台中的内容,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难度高。[9]。

从当前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以及企业用工需求来看,传统有固定边界的生涯规划理念及就业思想已经不再适用,为了应对用工成本压力,很多企业选择灵活用工形式,从大范围内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并构建了超边界组织,因而高职院校原有的固化生涯教育理念也有待调整。在这种新型就业形式和超边界组织下,高职院校更需要构建生涯教育平台,为学生更系统、规范地传递生涯知识,帮助他们适应新形势下的就业环境,通过系统学习提升就业能力,打破就业边界,成为真正的全方位、高技能型人才。[10]

四、终身教育视域下高职生涯服务平台构建路径

(一)明确服务对象与服务方式

高职院校构建生涯服务平台,首先对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进行确定。鉴于职业院校育人的特殊属性,将其服务对象定位为院校学生,服务方式选择为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

(二)设定服务内容与资源信息

该虚拟生涯服务平台提供多样化生涯服务指导活动,覆盖从技能评估到技能培养整个流程的系统化服务,是各种信息聚集与发布的平台,也是生涯信息有效融合的窗口。

1.技能评估。为高职学生提供生涯阶段全过程的技能评估服务,包括技能健康检查、技能探索、技能识别等,使之能够通过平台识别自我技能,对自己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并在后续工作中对这些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具体引入技能评估软件后,借助操作性较强的软件对毕业生进行深入、清晰的评估,并及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受评估者,使之全面了解自身技能水平,并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有的放矢。

2.课程学习。借助慕课、爱课程、学堂在线等线上教育平台上开设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多样化的课程类型和内容栏目,帮助学生开展自我职业学习。[11]这些免费课程包括各行各业中的一般性技能学习和专业性技能学习,如计算机基础、实用数学、财务会计、编码等,用户可以通过搜索界面搜寻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主动开展学习。同时,平台对课程质量把关,确保平台中的每一个课程都经过严格审核,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3.职业探索。职业探索是高职学生不可或缺的一个生涯活动,在本虚拟生涯服务平台中囊括了职业探索模块,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变化,探索职业细节,为职业发展树立更明确的思想观念,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岗位设置职业简介,将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岗位罗列清楚,并加入每一个岗位的细化介绍。如此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每一项工作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分析每种岗位的工作时间、薪酬、职业要求、职业晋升路径等,且还可以直接从平台相关的板块中寻找以就业有关的信息,发现当下空缺职位,并为胜任职位做努力。此外,还在该模块中加入咨询功能,引入专业导师团队负责咨询活动。导师团队主要有职场导师和在校导师,为学生描述职场人才选拔标准,促进行业信息对称。其中职场导师主要来自猎头行业,在各领域具备丰富经验,能够根据行业状况推导出人才选拔画像,为毕业生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职业信息。

4.技能培养。技能培养模块属于本虚拟生涯服务平台中的一个实用性模块,利用大数据技术筛选当前学生技能欠缺区间,并在该区间重点开设技能培养模块,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同时将技能培养模块与社会就业形势、行业动态相结合,提升模块的前瞻性,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对应行业的培训。此外,系统还瞄准用户职业生涯规划的后期需求,从个人长期发展入手,创新性地加入后端培训模块,实现从前端到后方的系统性培训,解决毕业生就业之后的技能欠缺问题。

(三)注重后台服务与前端管控

该生涯服务平台在后台设定动态更新功能,强化动态指引,确保平台信息的准确有效。对致力于提供行业动向的生涯服务平台而言,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必须是动态的,能够实时对信息进行更新,如此才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的指导。因此,本生涯服务平台十分重视信息更新,做到对平台的实时管控,动态化为学生生涯发展提供指导服务。首先,安排专人负责对生涯服务平台中的各类信息进行更新,组建生涯服务平台信息更新中心,中心成员负责从各个行业中搜集最新的动态信息,并及时更新平台信息。其次,根据行业变化、职场形势等为学生组建虚拟招聘会,动态化对招聘信息进行发布,并引导高职生参与虚拟招聘、应聘活动,实时提供就业服务,营造立体场景。最后,安排专业化职业顾问。在新形势下,我国就业市场十分复杂,高职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为了帮助高职生清晰了解就业市场状况,降低职业迷茫,及时为其传递职业变化信息,借助生涯平台安排专门的职业顾问。高职生可以根据自我需要选择是否与职业顾问交流,从交流中获得清晰的职业规划,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就业市场现状。

结 语

生涯教育在高职生职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市场更为复杂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有必要构建全局性的生涯服务平台,为高职生提供全面、系统的生涯服务。当前,虽然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始重视生涯规划教育,开设了一系列有关的课程,但生涯服务平台建设依然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未来,随着生涯教育工作的持续推进,高职院校职业生涯平台建设热情的不断提升,高职生就业问题将会迎来新的转折点,生涯规划也会更为清晰明确。

参考文献

[1] 丁黎,李娜,姜君.英国国家生涯服務平台的职能、特点及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21(12):82-88.

[2] 冯娜娜.美国高校服务学习中生涯教育的渗透及思考[J].黑龙江科学,2021,12(17):134-135+138.

[3] 文雅,赵佳雯.基于生涯建构理论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0):79-80+83.

[4] 吴能武.基于就业质量提升优化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22(07):108-111.

[5] 黄新平,杨雪.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网络教育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57-61.

[6] 周莉.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研究特征——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分析[J].职教论坛,2020,36(09):169-176.

[7] 范莉莉.高职学生弱势群体职业生涯服务体系构建——以残疾高职生为例[J].职教论坛,2018(12):164-168.

[8] 苏枫.推进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内化的实施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8(16):60-63.

[9] 马瑶珠.职业生涯导向的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从机械视角到有机视角[J].职教论坛,2017(11):81-85.

[10] 张宁辉,刘宁芳.J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6(26):67-71.

[11] 廖康平,付从荣.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J].河北职业教育,2021,5(02):5-11.

收稿日期:2022-12-22

基金项目:2021年度菏泽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统筹推进菏泽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ZZ-2021-2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施宇(1976- ),女,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生涯高职生职业生涯
吐槽退役生涯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
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走近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