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大利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探究与启示

2023-05-30叶恬如

大学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叶恬如

[摘 要]澳大利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早,已形成了适应当代市场竞争环境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科学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文化以及全面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采用基于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让社区、政府、企业进入学校的课程网页发布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项目案例库,要求学生在课程作业中解决问题。通过总结澳大利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分析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助于全面认识和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和改革提供宝贵的借鉴。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澳大利亚经验;高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1-0142-04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和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创业教育在社会上普遍受到关注,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尤其受到关注。笔者在澳大利亚求学期间对澳大利亚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学习和研究,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该国多所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总结出该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这对于全面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加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借鑒意义。

一、澳大利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

澳大利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早,至今已有六十多年历史。其创新创业教育经历了从一开始的课程教育到专业教育,再到有专门的创新与创业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过程,最后形成了完整的教育生态体系。发展至今,澳大利亚不少高校已经形成了适应当代市场竞争环境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科学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文化以及全面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已经培育出大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尤其是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型高校和以莫纳什大学为代表的创业型高校,无论是顶层组织机构设计,还是具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课程设置、服务平台管理、文化氛围营造等都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启示意义[1]。

(一)倡导问题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澳大利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倡导问题导向,强调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实用性,遵循“创新源于创造,创业源于创新”的教育理念。高校不应仅仅以将学生培养成为某个企业的老板作为目标,更应鼓励学生用创新思维引领创业思维,从解决身边社区、企业、政府的问题开始,为高校和社会解决现实问题、创造价值,然后逐步升级为针对全世界范围的重大问题而开展创新创业,为人类创造价值。澳大利亚高校通过组织大学生创业社团在假期开展兼职活动、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有机会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企业,深入了解国情民生问题。例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采用基于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其中一门课程为Tech Launcher,第一个教学环节就是让社区、政府、企业进入学校的课程网页发布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项目案例库,然后要求学生在课程作业中解决这些问题。Tech Launcher课程凭借其鲜明的问题导向教学特色,成为一门极具真实性、挑战性、复杂性的课程,极大地锻炼了大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专业课程当中

澳大利亚多数高校已经建有比较完善且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其课程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注重做好整个课程体系的教学管理和课程评价。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创新创业基本知识传授,创新思维、企业家精神、企业领导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及创新创业实践操作等内容。比如澳大利亚八大名校之一的阿德莱德大学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市场技术与创新、创造与创新、创业研究等课程,除了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更注重将创新创业知识融入专业学习中,给学生以真实的学习体验。其学生团队可以自主地与校外企业签订项目合同,进行课外创业实践和实习。阿德莱德大学还专门设立创新与创业硕士项目(Master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培养和激励有创造力且有兴趣创办对市场、经济和社区有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的学生,给学生教授创办和管理新兴企业的办法,培养开展创业管理实践的能力。

(三)具有鲜明特色的“PNCP”创新创业文化

在全球化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澳大利亚高校为了鼓励大学生投身到创新创业的大潮中,不断塑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营造有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比如“Pitch(组合)文化、No Judge(不评判)文化、Community(社区)文化、Practice(实践)文化”,简称“PNCP”创新创业文化。其中,组合文化主要指的是在创新创业课程或者创新创业大赛中,需要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导师之间相互尊重,充分表达、分享自己的想法。不评判文化指的是在创新创业的课程或者大赛中,教师、评委、观众等对大学生的创意、想法及项目作品给予充分的尊重,不随意做出负面批评,尤其强调要保护年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社区文化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要具有实践应用功能,注重解决社区现实问题和全球共同的问题。实践文化是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真实市场,要具有问题导向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四)重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澳大利亚高校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咨询办公室、创业中心、创业孵化基地、项目孵化器、创业教育研究协会等服务机构。大多数高校还建有与创新创业教育配套的创业基地或科技园,综合开发和有效整合社会上的各类创新创业资源,为学生建立了丰富的人际网络和学习网络。例如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通过创建“创新创业家族”(Innovating a Family Business)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外部社会搭建了灵活的关系体系来实现创新创业成果转换[2]。为了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墨尔本大学还在“创新创业家族”的基础上,提供商业模式建立服务、市场信息咨询服务、项目成果管理服务,统筹协调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商业模式建立服务主要通过帮助大学生创业者制订商业规划,把技术发明转化成落地项目、投入市场,直接吸引合作者投资或筹集资金建立初创企业。市场信息咨询服务专门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信息服务,如市场环境、竞争力、发展前景等,让大学生向投资者展示项目的技术发明,以便寻求合作伙伴。项目成果管理服务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转化以及确保学校能够获得项目成果转化的收益而成立的,一般由学校主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统筹领导。

二、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针对高校大学生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其创新创业,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出台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动态、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3]。各地教育部门也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出台了一些创新创业相关文件,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广大高校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普遍开设了一系列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和选修课程,制订了相应的课程大纲并纳入学分管理。有的高校建设了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把创新创业教育与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同时我们也看到,与澳大利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相比,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五点。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有待完善

虽然我国高校已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人才培养体系当中,但是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还停留在对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传授阶段,无法引起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也没有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所以目前所取得的创新创业效果不够理想。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度不高

与澳大利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情况相比,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待完善,课程比较单一,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专业教育内容融会贯通,缺乏协同性。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大多数属于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分开设置,学生学习缺乏实际应用场景,从而影响到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三)缺乏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教师普遍缺乏创新创业能力

在澳大利亚,高校能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资源,建立丰富的人际网络和学习网络。据统计,澳大利亚高校很多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都是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管理经验的企业家,可以指导学生成功创办企业。与澳大利亚相比,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一般提供创新创业的场地,满足学生部分资源和指导服务需求。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任课教师很多都是由各教学单位的专业课程任课教师或各部门的行政人员、辅导员来担任。这些教师有相关的理论知识,但缺乏企业管理和创新创业的经验,不能有效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四)课程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创新创业实践性

澳大利亚的高校将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纳入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中,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普遍不够丰富,教师主要是在课堂讲解理论知识,没有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和社会实践进行课程内容的丰富拓展,缺乏创新创业实践性。

(五)缺乏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每个学校都要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学校之魂,文以化之;学校之神,文以铸之。目前我国高校除了开设一系列创新创业课程和指导学生参加一些创新创业比赛,还缺乏具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和创新创业精神,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不够浓。

三、澳大利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虽然中澳两国存在很多文化差异,有着不同的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时间也不相同,但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共同之处,因此,澳大利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些成功做法对于改进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笔者根据澳大利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归纳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从问题导向、课程结构、开放平台、服务体系、校园文化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探索。

(一)树立问题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创新创业教育不应只是局限于引导学生如何创办企业,而是要从根本上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心理品质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学生结合社会实际去解决问题,为社会创造价值。其一,我国高校可以借鉴澳大利亚高校的成功经验,树立“创业基于创新,创新面向社会及全球问题”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为重点,培养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从解决学校、乡村、企业、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为社会创造价值。其二,高校可以分层次、分模块设计针对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将创新创业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同时又可分为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实践课程等。其三,在课程建设期间,可以做好顶层设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战略中。

(二)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澳大利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除了引导学生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还着眼于解决学生关注的微观层面,带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其一,我国高校可以借鉴澳大利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也可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和兴趣设计创新创业课程。其二,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特色丰富教学案例,建立创新创业项目库。其三,在课堂教学形式上,建议教师采用项目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实踐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其四,以企业、社会需求作为切入口,通过项目式学习、角色扮演、小组成员讨论、沙盘游戏等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提升其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三)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开放平台

澳大利亚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大部分利用网络开放平台,让企业、政府、社区发布需要解决的问题,共同建设项目案例库,然后让学生结合课程内容去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在这样的开放平台里,政府、企业、学校、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其一,我国高校可以利用目前的在线资源开发网络学习平台,创建一些创新创业开放课程、微课视频,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成互补,为学生提供便捷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其二,高校联合社会各方资源,打破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开放平台,与企业、政府共同建设项目库、理论库、成果库和导师库,实现教学资源不断优化更新。导师指导学生在真实市场中进行锻炼,让学生提前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在创新创业中巩固专业知识。

(四)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澳大利亚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实现了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覆盖,很多高校还建立了与创新创业教育配套的咨询办公室、项目孵化器、实践基地、教育研究协会等管理机构,从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前期孵化,到项目成果的落地转化,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我国高校可以结合国情、校情、学情,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包括建设校企合作实践平台、校内外导师库、企业项目库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提供服务和创造价值[4]。我国高校可以借鉴澳大利亚高校的成功经验,将大学生、科研者、企业、孵化器等有机联系起来,提供商业模式设计、市场信息咨询、项目成果转换服务,形成一个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让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理论教学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撑、实践思路与工具,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真正掌握市场调研、市场验证、产品原型设计、商业模式设计、商业计划书撰写等创新创业技能[5]。

(五)打造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

澳大利亚高校为了鼓励大学生投身到创新创业中,不断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我国高校可以借鉴澳大利亚高校的成功做法,打造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和创新创业精神,让创新创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高校可以开展问题导向式教学,让政府、企业进入学校的课程网页发布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项目案例库,让大学生在课程作业中解决社会问题,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可以组织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自主设计与本校文化相关的主题和奖品,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的理解。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创新创业主题讲座和讨论会,加强学校创新创业文化宣传。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团队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等,将这些精神作为学校创新创业文化元素,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推动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已逐渐凸显其重要性。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相较于澳大利亚高校来说起步较晚,且存在一定的不足。通过借鉴澳大利亚相关的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我国高校可以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在线开放平台、服务体系、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优化探索,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创业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罗亮.澳大利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36(3):93-96.

[2] 庄玉琳,朱建伟,张日军,等.中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比较与借鉴[J].中国地质教育,2017,26(4):90-93.

[3]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5-05-13)[2021-03-1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

40.htm.

[4] 葉恬如.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研究与探索:以广西南宁市八所高校为例[J].教育界,2018(31):42-43.

[5] 向美来.一流大学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与启示:以佐治亚理工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21):68-73.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
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讨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用
在线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分析
在线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分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