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视角下三元论空间设计应用探微

2023-05-30王蕊许传宏

艺术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多视角设计应用空间设计

王蕊 许传宏

摘要:列斐伏尔空间理论重要内容之一的空间三元论打破了传统的空间二元思维方式。基于不同的空间关系,列斐伏尔将空间分为同时共存的三个层面——空间的实践、空间表征、表征性空间,其分别对应了三种空间性特点——感知、认知与体验。三元空间理论揭示了空间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建构了现代性的空间生产体系。它打破了长期以来封闭的二元空间(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对立的局面,强调空间的主体性和优先性,从而构建起自由开放和灵活创新的空间维度。当前空间设计中存在许多问题,如空间僵化、群体参与度低、缺乏互动性和体验感等,基于此,文章以空间三元论为视角分析空间设计应用,旨在打破僵化的二元论空间关系,将三个空间维度与重构动态化场景、关注行为参与以及打破空间的隔离相结合,专注微观层面的日常生活演变,重视不同空间主体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从而构建一个动态的空间发展框架,实现自然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有机结合与统一。这有利于公共空间重新焕发活力,基于此不断创新与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为空间设计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三元论;空间设计;空间维度;多视角;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0-0-03

1 走进大众视野的“空间”

早期关于“空间”概念的研究,极为严谨且几何意味十足[1]。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因为贫富悬殊、种族歧视、战乱及其他多种难题,社会科学理论重新思考资本全球化与社会城市化。与此同时,列斐伏尔、福柯等人逐渐把“空间”理念带入社会科学研究范畴。从那时起,“空间”这一新理念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其摆脱了自然科学的束缚,对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都能给出一定的综合解决办法。空间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生活场所和社会运行的过程[2]。

列斐伏尔对空间进行了一次全新的阐析,从他的观点可以看出,“空间”概念有三种,即自然空间、精神空间与社会空间,这些空间不仅是某种容器、媒介或手段。其中,社会空间就是社会关系生产与再生产的空间,它有效作用于人类,同时又与人类双向联结。不同之处在于,其社交特质使空间变得繁复而多元,如《空间的生产》一书将其所指之场所囊括天地、文理之学、艺术之域、声像之域、心灵之域。分割场所,能够突破公共空间观念的边界。另外,列斐伏尔主张空间具有能够觉察、加工和构想并且能够加工操纵等特质,而且为了较好地诠释空间的社会特质,他建立了空间三元架构,即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性空间。他提出的三元论观点打破了空间二元对立这一封闭的格局,使空间具有了无限性,使人们对空间的认知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3]。

2 空间的三个维度

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理论囊括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等所构成的一个统一辩证的多元化空间[4]。作为列斐伏尔空间论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与主体部分,空间三元论打破了传统空间论的二元思考方式。其中,空间的实践、空间表征、表征性空间,分别对应感知、认知与体验这三种场所属性。

空间的实践也被称为“感知空间”,是社会的生产生活空间,是可以被外界感知的空间维度和物理形态,映照着物理环境的变化,包括人类改造空间的各种实践行为及其结果,并且可以被直观地看到。这是由专业技术人员构想出来的一种概念化的空间,在微观层面上,普通社会体的日常实践由于具有动态性和活力性,反过来有可能“打破”物理空间的规定。这不仅关乎空间的自然属性,更重要的在于设计师如何平衡运用该空间中的各种元素,以形成满足观众需求的交互式空间。

空间的表征又被称为“空间的再现”,是社会主体所构想的空间,是经过改造设计形成的一种概念化空间。换句话说,认知的空间是各学科空间的概念化,即设计师根据发展利益和需求构想的空间,其与生产关系的秩序和设计密切相关。空间的表征在空间里具有主导性。对一些特殊空间来说,这一维度的空间生产有整体性优势,如以政府为主导规划历史街区,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历史建筑的完整空间形态,有效避免拆除和大型空间改造项目。

表征性空间属于生活层面,是个体经历的日常生活空间,充满真实多元的体验,对应空间的生活化形态,是个体日常微观导向的“流动”“变化”和“充满活力”的开放空间,同时也是被支配、被统治的空间。从与概念化空间(空间的表征)的关系来说,表征性空间是个体按照自身需求对空间进行调整,包含在空间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情感联结以及地域认同等复杂内容。在空间中寻找体验,观众与空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变成了观赏与被观赏的关系,由此削弱了空间的生产属性,强化了其美学属性[5]。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空间使用主体的地域认同和依恋也发生着巨大变化。

空间由三个维度相互交织演变而成,设计师必须掌握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博弈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空间中的现代社会关系,以确保空间的社会性、历史性和空间性的辩证统一。在城市空间设计中,设计师应该从三元空间维度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强化主体与空间的情感联结。

3 三元空间的辩证阐释

根据列斐伏尔的观点,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密切相关,不能分离。因此,他将时间与空间这两个维度相结合,构建出一种三元辩证法,即“空间性—社会性—历史性”。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理论包含具体且不同内容的三个结构,这三者具有一种特殊必然的關系。作为结构时,它包含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和表征性空间,相对应的内容是感知、构思和生活。而作为一种特定的关系时,它分别对应的则是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

空间三元辩证法是同步发展“一体三面”思想辩证法,此“三面”无特定的隶属关系及等级顺序[6]。相较于表征性空间,空间实践和空间表象都比较静止,但不是一成不变的。伴随表征性空间内社会关系的变化,会产生新的空间实践,空间表象也会同时更迭。此外,这三种空间中的三元关系存在两种性质,即具体性、连通性。

首先,列斐伏尔认为把“被感知之物”“被构想之物”和“生活之物”或“空间实践”“空间表象”和“表征性空间”这个三元结构看成是一个抽象模型的话,便失去了意义。换句话说,如果学者把研究局限于将列斐伏尔空间三元素在例子里一一对应,那么这个空间三元论就与空间表征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局限在了精神空间这一层次。因此,空间三元关系之辩证性需要其具备特定之物。其次,这个三元架构互联互通。这也使得社会群体内任意一个主体或个别成员能从一个维度迁移至另一个维度,并且在此进程中不会混乱,这就是一种必然逻辑[7]。列斐伏尔指出,这样相互连接,并不一定能使三种空间变成一个统一整体。

三元空间关系并没有停留在一两个层面上,列斐伏尔所说的“三元”不是一些研究者所说的那一套三元的关系式,而是多套式关系式。讨论自然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之间的关系并不局限于每一对或两对之间,而是关于三种空间的相互联系与交织融合,三者缺一不可。凡是空间,均不会因为矛盾等而消失,也不会占据优势地位而否定别的空间存在的意义 。

4 全面视角的空间设计应用

三元空间理论揭示了空间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建构了现代性的空间生产体系。它打破了长期以来僵化、封闭的二元空间(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对立的局面,强调空间的主体性和优先性,构建了自由开放和灵活创新的空间维度。可以说,三元空间理论的提出使空间这个维度被重新“发现”和“强调”。创新的三元空间理论使空间、历史和社会三维辩证关系得以再平衡,并构建起一种颇具挑战意义的联系。由此看来,三元空间理论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空间理论,灵活自由、不断发展并超越自身,可以从不同视角为空间设计应用提供参考和帮助。

4.1 自然空间:重构动态场景

空间实践强调回归实际生活,从空间的物理性即自然空间的角度来理解。将列斐伏尔三元论中自然空间的分化理念应用于空间,强调对具有分化空间的抽象空间的阻力,摆脱同质化的生活。在空间设计中,不同的叙事场景设计可以赋予自然空间实体空间意义。为了塑造差异化的空间并有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就要明确空间的主题,用环境构建场景,并为场景注入活力,进行动态化展览。应更多关注空间场景在设计中的形成、空间和艺术展览的智能整合,通过差异化的场景表现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此外,要通过展示文化和艺术,加强叙事场景构建,在观众和展览之间建立情感联系,为空间提供更多的设计可能性。

4.2 精神空间:关注行为参与

空间表征的内涵在于精神想象空间的产生,这是一个存在于设计师设想中的概念空间,不限于现实世界。人们日常生活所依赖的空间应该受到重视,并在规划和设计空间时成为关注的中心。列斐伏尔三元论视角下的空间理论既是建设性的,又是综合性的。这一空间转变引发了当代人文和社会科学思想范式的转变,促使人们构建新的空间概念。

空间应该吸收人们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普通经验,是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综合。应将空间视为促进更广泛社会互动的公共空间,关注群体的价值取向。根据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理论,空间在历史性、社会性和空间性上是辩证统一的,空间应该适应人们自我实现和强化的过程。在设计中,不仅要关注空间的文化隐喻,还要创造足够的空间活动,吸引人们主动参与。首先要重点关注空间主体即受众的自主性,换句话说就是要关注个体在空间中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一个具有强烈体验感和吸引力的公共空间,必须能够满足空间主体的自主性,而传统的空间观念总是忽略了这一点。其次,重视空间的行为参与,通过活动吸引活动,尽可能延长人们在空间中停留的时间,加强人们对空间的感知和情感联系,并通过良好的社会关系结构促进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依据这两个空间概念构建空间,可以使空间进一步活化与多元化。

4.3 社会空间:打破空间的隔离

表征的空间强调的是空间中人对空间的感知,并赋予空间中的实践一定的意义,即空间与个体的交互。在设计中打破空间隔离,就是应充分考虑人们对空间的感受和心理预期,利用空间形态的连续性增强空间的可识别性,增加感官刺激和经验记忆,使人们在空间中更为自由和舒适。整体、清晰的空间意象对社会成员开展各类交往活动至关重要,有利于在空间建立起具有安全感且协调的社会关系。因此,应科学整合复杂多样的空间问题,以充满现实关怀的研究意识还原或重塑空间的温度。讨论基于列斐伏尔三元空间理论的空间场景,发现应用于自然空间层面的设计能够减少现实地域的影响,并在内部动态空间中重置现实场景,能够让观众实现近距离的互动交流;应用于精神空间层面的设计,所构建的世界允许用户体验沉浸式和多维度的精神世界;应用于社会空间层面的设计,指责构建了自我实践和自我实现空间,这是大众心中所追求的理想场所,并能引导其获得沉浸式体验。

5 结语

列斐伏尔三元空间理论的提出对空间解析有历史性意义,可以让人摆脱片面化、封闭性等二元论的局限,聚焦微观维度的日常演变,关注不同空间主体的精神和物质需要。加强公共空间开放和多元化设施建设,持续充实空间三个层面的动态情境,弥补空间设计的不足之处,从更全面的角度进行空间设计,激励设计师用动态发展的观念看待空间设计,解决好空间设计中的难题。

参考文献:

[1] 林叶.城市人类学再思:列斐伏尔空间理论的三元关系、空间视角与当下都市实践[J].江苏社会科学,2018(3):124-135.

[2] 彭松林.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論对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启示[J].图书馆建设,2021(1):105-113.

[3] 张晨.简析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J].青春岁月,2016(11):210.

[4] 王鹏.城市传播的空间媒介观建构:基于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理论[J].东南传播,2022(7):78-80.

[5] 朱恒慧.空间生产理论视角下的乡村酒店设计分析:以梵丽酒店为例[J].装饰,2021(11):142-144.

[6] 连泽峰,张甜甜.空间三元辩证法下景观空间生产的解构[J].现代城市研究,2018(12):89-95,118.

[7] 林叶.城市人类学再思:列斐伏尔空间理论的三元关系、空间视角与当下都市实践[J].江苏社会科学,2018(3):124-135.

作者简介:王蕊(1998—),女,江苏连云港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设计学。

许传宏(1962—),男,安徽固镇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会展与空间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多视角设计应用空间设计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浅论莫言的小说创作特色
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理念与行为影响的多视角研究
论女性声乐的艺术研究
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理念与行为影响的多视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