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队院校“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

2023-05-30王哲君强洪夫徐志高宁超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王哲君 强洪夫 徐志高 宁超

[摘 要] 通过对目前“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课程在军队院校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总结,结合作者与教学团队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以学员学习为中心、以提升学员能力素质为主线、以培养满足军队专业岗位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提出了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总体思路。以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博士研究生教学为例,从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设计和课程考核体系三个方面,阐述了多模式融合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举措。

[关键词] 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教学改革;多模式融合教学法;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 2022年度火箭军工程大学教学改革项目(HJJKTC2022002);2022年度新时代军队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研究课题(JYKT-22-16);2022年度火箭军工程大学首批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校研函〔2022〕9号)

[作者简介] 王哲君(1988—),男,河南许昌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火箭军工程大学导弹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航空宇航学科专业理论研究;强洪夫(1965—),男,江苏武进人,固体力学专业博士,火箭军工程大学导弹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航空宇航学科专业理论研究;宁 超(1970—),男,陕西咸阳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火箭军工程大学导弹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航空宇航学科专业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10-0055-06[收稿日期] 2022-05-06

引言

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对学科的发展以及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生源数量较少的军队院校来说尤为重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表明,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很难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做出重大贡献。连续介质力学是普遍适用于物质四态(固体、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的力学理论,被誉为工程科学的“大统一理论”,是工程科学的基础和框架[1-2]。随着连续介质力学在工程技术中的广泛应用,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3-4]。因此,火箭军工程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多年来始终坚持将“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设置为博士研究生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力争通过课程学习为学员从事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指示精神和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学员专业能力素质、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质量,提升专业课程对军队实战化能力的支撑力度,扎实推进“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等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5-6]。本文结合作者与教学团队多年来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对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进行探讨。

一、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与军队院校研究生学员的特点,目前在“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课程内容理论性强,课堂教学环节设置简单,学员参与度不高,“以学为中心”体现得还不够明显。博士研究生阶段的专业课程普遍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对于力学,尤其是最为基础的“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课程来说,理论性更强、理解难度更大。另外,军队院校博士研究生学员来源广泛,知识结构和基础不同。因此,为了保证知识的接受程度,与军队院校多数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一样,多年来课堂教学重点沿用了传统的讲授式(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教學法。由于参与度不高,“以学为中心”体现得不够明显,随着教学的深入和课程内容的增多,学员的学习兴趣呈下降趋势,甚至学习信心受到打击,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受到影响,学习效果有待改善。

第二,课程内容与专业直接衔接不够,学员较难找到课程学习的“落脚点”,专业应用实践困难。目前,国内“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课程教学所选用的教材多由力学学科的专业人士撰写。因此,教材内容以经典理论介绍和公式推导为主,更多地体现出普适性,而针对性不强,与航空宇航等军队特色鲜明专业的直接衔接性还不够,专业前沿知识也比较匮乏。因此,多数军队院校学员感到知识很重要,但实践应用起来无从下手,在如何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在课程学习中定位,如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等科研能力的提升上还有些迷茫。

第三,课程学习成绩评价方法传统,过程考核运用不充分,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效果未能充分体现。由于“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课堂教学重点沿用LBL教学法,课程内容以经典理论介绍和公式推导为主,实践应用困难。因此,与多数军队院校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一样,多年来课程学习成绩只能以试卷考试、完成大作业等传统方式为主。由于上述原因,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员自觉沿用本科生阶段的学习方法,主动培养和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素质以及实践创新能力的意识有待加强,通过课程学习为今后自身岗位任职打基础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对军队院校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改革和建设的基础

相较本科生学员和硕士研究生学员,博士研究生学员具有更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学习方法,思维活跃程度、专业能力素质更好,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因此,采用多模式融合教学法时,其适应能力也更强,更容易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更愿意在课堂上展示自我。军校对博士研究生学员的管理更宽松,而且博士研究生学员的课程数量更少、学制时间更长。因此,学员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网络课程资源的查阅和学习,开展课下习题的练习、课件的制作和相互之间的研讨。此外,“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属于小班授课,便于通过MOOC、翻转课堂、小组研讨和案例式教学使全部学员的能力素质得到锻炼,也便于教师开展过程性考核,评估学员的学习效果。上述博士研究生学员和博士研究生课程的特点,为进行多模式融合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属于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多为基本理论和方法,相关内容在网络上有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整理以后便可以使学员开展自学、自测和自评,以及作为课堂汇报展示的参考资料。

(二)改革和建设的思路

针对当前军队院校“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如图1所示的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具体思路。

1.以学员学习为中心、以提升学员能力素质为主线、以培养满足军队专业岗位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通过集成LBL、MOOC、翻转课堂、小组研讨、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探索形成适合课程内容特点、适合学员学习习惯、满足专业要求的多模式融合教学法。

2.基于多模式融合教学法,实现课程教学的“以学为中心”,提高全学时学员的学习兴趣。针对“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课程不同章节的内容特点,以及学员接受新知识的客观规律,在LBL教学法的基础上,合理融合MOOC、翻转课堂、小组研讨、案例教学等非传统教学模式,丰富教学环节,提高课堂学习的吸引力,使学员更愿意、更容易走进课堂。通过全学时地有效参与教学活动,做课堂的“主人”,做学习的“主宰”,改变学员的学习态度,使其始终保持学习兴趣、始终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3.基于多模式融合教学法,实现理论知识学习与专业应用实践的无缝衔接,使学员感到有用、能用、会用。以简单案例直观展示、小组研讨深挖掘的方式,引导学员感悟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课程在专业應用实践中的作用,明晰课程学习在自己研究方向中的定位。融合LBL、MOOC、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帮助学员深刻理解经典理论的基本内涵,辨析不同理论之间的区别,熟练掌握重要理论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将理论知识升华为开展专业应用实践的科研工具。以本专业的科研项目为牵引建设案例库,重点通过案例教学法,启发学员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对案例深入剖析,引入专业前沿知识,拓展学员的思维,为课后专业应用实践指引方向,缩短从理论学习到专业应用实践的距离。

4.基于多模式融合教学法,实现课程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效结合,将研究生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充分利用MOOC、翻转课堂、小组研讨、案例教学等非传统教学法的优势,以“在学中考,在考中学”的全过程性评价和全方位评价方式,推动全学时学员进行学习、自我调节和自我展示等的主动性,努力提高学员对课程学习的深度和思考的维度,不仅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真正实现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等多方面专业能力素质的提升,为课后进一步开展专业课题研究以及今后岗位任职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的实践

“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思路,在火箭军工程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如下,相应的实施路线如图1所示。

(一)基于多模式融合教学法的课程内容优化

根据火箭军工程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博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课程共计48学时。该课程长期使用我国著名力学学家匡震邦教授编著的《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书籍作为教材,该教材共计13章112节[7]。如果在有限学时内完成众多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的学习,同时引入MOOC、翻转课堂、小组研讨、案例教学等非传统教学模式,将会使课程进度异常紧张。因此,作者及其教学团队在以学员学习为中心、以提升学员能力素质为主线、以培养满足军队专业岗位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牵引下,结合本专业学员的研究方向和知识结构,按照学员对知识的认知过程,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精炼和优化组合,划分为如图1所示的基础知识模块(8学时)、进阶知识模块(30学时)和专业应用模块(10学时)三大部分,相应模块的课时量根据每学年的学情做出调整。

(二)基于多模式融合教学法的课程设计

1.基础知识模块课程设计。由于我校学员对于“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课程相对陌生,对于“张量”这种新的描述方式还不熟悉。因此,基础知识模块的课程内容以LBL、MOOC教学模式为主,以案例教学和小组研讨式教学为辅,如图1所示。其中,第1个学时,通过简单展示本学科科研项目的相关研究成果、高水平学术论文,引导学员对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以及在专业实践中的作用等有个直观的认识,意识到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对军事战斗力的提升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结合短时间的小组研讨,明晰“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课程学习在不同学员研究方向中的定位,引起学员学习的兴趣,使其从内心愿意走进课程内容的学习,愿意参与后续的教学活动。在学员学习热情较高的前提下,“趁热打铁”,通过采用LBL教学模式开展3个学时的教学,使学员在较短时间内尽快适应“张量”这种新描述方式的表示方法,同时通过简单的随堂例题直接检验学员的学习效果。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课程微信群发布学习任务清单,强调学习重点,引导学员通过MOOC视频开展已经结束的4个学时课程内容的课后巩固学习,以及第5—6学时的预先学习。通过视频资源,可降低传统纸质媒介开展学习带来的枯燥感,提升学员学习的兴趣。

自主学习结束后,学员总结自己遇到的问题,通过课程微信群反馈给教师,教师将问题进行归纳。在第5~6学时的授课中,教师先进行知识点的串讲,在加深学员对知识理解的同时,纠正学员自主学习中理解有偏差的地方,然后重点解答学员在课前预先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课后,通过微信群再次发布任务清单,引导学员结合指定的MOOC资源完成一定量的习题,以练促学,这些习题涵盖了前6个学时的知识点。由于在MOOC平台上,学员能够及时获取习题答案,因此,可以通过回放视频的方式,学员自主对所学内容进行查漏补缺。练习结束后,学员将习题完成情况以及成绩通过课程微信群反馈给教师,教师及时进行归纳和分析,找出学员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第7—8学时的授课中有针对性地对前6个学时的内容进行补充性讲解,同时帮助学员剖析在完成习题中出现错误的原因,进一步加深学员对于课程知识点的理解。通过上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员学习为中心、以强本固基为主线的教学活动,打牢学员的理论基础,为后续课程内容学习做好铺垫。此外,通过教学双方的多次互动,建立起两者之间的深厚感情,降低课堂上学员的拘束感,为后续学员走上讲台破除心理障碍奠定基础。

2.进阶知识模块课程设计。由进阶知识模块课程内容可知,其主要是研究如何使用“張量”这种新方式描述学员已熟知的力学参量及定律,例如材料或物质的变形、应变、应力、守恒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等[7]。其次,经过4~5次的课堂学习以后,新课程带来的新鲜感会逐步消失,学员的学习兴趣有可能进入一个低点,亟须采用新的教学模式重新提高课堂学习的吸引力,使学员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综合上述两方面的情况,作者及其教学团队采用了翻转课堂、小组研讨两类教学模式开展进阶知识模块的教学,如图1所示。为此,将进阶知识模块的课程内容划分为“变形和运动”“应力理论和动力学方程”“虚功率原理和增量理论”以及“连续介质热力学”4个学时不等的专题,大约8名学员通过自愿方式组成4个组,每个组根据课题研究方向、人员数量等情况选择1个专题。每个专题开始上课前两周,由学员小组自己通过网络等方式查找教学资源、结合教材进行知识点的消化吸收、开展组内研讨,然后完成教学PPT的制作,并分别走上讲台为其他学员讲授课程内容,给出关键知识点的论证过程、有效解决办法,分享自己的学习经过。

同时,为激发其他小组学员的学习动力,要求其指出汇报学员讲课中存在的问题,对部分知识点从不角度进行阐述,同时负责回答汇报学员在讲课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则在课堂上利用大约20分钟时间对学员的授课内容进行点评,解答学员学习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和困惑,同时结合专业应用实践提出新问题,引发学员再次开展研讨,通过研讨帮助学员进一步深刻理解经典理论的基本内涵,辨析不同理论之间的区别。通过上述翻转课堂式教学、小组研讨式教学,学员由原来讲台下被动接受的“观众”转变为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课堂自我展示使学员受到较大鼓舞,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教师由单纯的课程内容传授者,转变为学员学习的指导者和辅助者。最终,在知识层面上,学员主动掌握了重要理论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将理论知识升华为开展专业应用实践的科研工具;在技能层面上,学员的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在情感层面上,学员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学员之间的深度合作得到加强,教学效果形成良性循环。

3.专业应用模块课程设计。火箭军工程大学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军事院校,为国防服务是其重要职能。因此,以“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为代表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也必须与火箭军导弹武器装备的设计、使用等相结合。为此,笔者及其教学团队紧密结合该校航空宇航学科近20年来在导弹总体及发动机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提炼出与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分析、飞行器内外流场计算相关的代表性应用案例,然后对案例进行简化与设计,形成可动态更新的课程教学案例库。所选择的案例均能与专业应用模块的知识点充分融合,同时充分体现与理论知识模块、进阶知识模块知识点的关联,以便使整个“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的知识体系都能在专业应用案例中得到体现,起到以点带面、触类旁通的功用。

案例教学要实现较好的实施效果,通常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策略[8-9]。为此,在专业应用模块的课程教学中,作者及其教学团队采用了与翻转课堂相融合的案例教学法,如图1所示。授课前,根据每学年的学情,从课程教学案例库中遴选4个案例分发给学员,学员通过自愿方式组成4个组,每个组选择1个案例。然后,小组学员自己查阅文献、开展组内研讨,并完成解决方案汇报PPT的制作,同时为课堂案例研讨做好准备。课堂上,每组学员的代表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汇报。其中,理论方面重点阐述专业应用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重要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实践方面重点汇报如何将基本理论应用于专业案例问题的解决,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相关模型、软件应用、程序编写、计算方法和对计算结果的分析等。汇报结束后,由其他3个小组的学员进行提问或进行相关内容的补充。最后,教师再次对案例的专业应用背景进行介绍,强调工程问题背后隐含的知识点,补充介绍相关理论和方法的里程碑式研究成果与前沿知识,同时点评和纠正学员汇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上述案例式教学,实现课堂学习与课题研究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升学员学习的专注度。经过举一反三的学习过程,学员在如何采用科学的科研思路将所学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于工程实际上得到启发,课后专业应用实践的方向更加明确。此外,基于上述案例式教学,学员的思维和视野得到扩展,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同时可以树立对所学专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基于多模式融合教学法的课程考核体系

笔者及其教学团队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充分体现“在学中考,在考中学”的全过程性评价和全方位评价理念的学习成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将平时成绩的权重提升至50%,同时设置模块化的评分标准,以匹配不同模块的课程内容和相应的教学方法。此外,为真实公平地评价学员的综合能力,针对MOOC理论学习、网络资源学习、习题练习、试卷考试等硬性评分指标,由完成度比例、完成质量、系统计分、卷面判分等形式确定相应的考核成绩。而针对翻转课堂的汇报展示以及课堂研讨、回答问题等软性评分指标,考核成绩由自评得分、他人打分均值和教师评定得分组成。

为充分发挥课程学习成绩考核评价体系的作用,每完成一个知识模块的教学,均根据评分细则给出每个学员的阶段性成绩,评选出阶段学习先进个人,以创建浓厚的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同时,通过向学员展示其阶段学习成绩,帮助其量化自身专业能力素质的提升程度,有效督促学员加强自身学习、自我调节和自我展示的主动性,提高学员对课程学习的深度和思考的维度。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过程性评价,教师获得了相较于传统单一终结性评价更多的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教师可以更准确地评价教学效果,及时修正教学方法中不完善之处,同时为下一学年的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结语

在充分总结课程教学现状的前提下,通过集成LBL、MOOC、翻转课堂、小组研讨、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本文提出了基于多模式融合教学法的军队院校“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思路与实践举措。通过优化课程内容、重新进行课程设计以及重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实现课程教学的“以学为中心”,提高全学时学员的学习兴趣;实现理论知识学习与专业应用实践的无缝衔接,使学员感到有用、能用、会用;实现课程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效结合,将研究生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从而提高课程教与学的效果。本文的教学改革思路亦可为其他院校“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參考文献

[1]冯元桢.连续介质力学初级教程[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CHEN W Q. The renaissance of continuum mechanics[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2014,15(4):231-240.

[3]白以龙.迅速发展的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研究[J].力学进展,1996,26(4):433-436.

[4]郑哲敏.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3(4):283-289.

[5]汤秋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政策的演变与展望:渐进主义模型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22(1):138-142+156.

[6]魏淑艳,张博文,武育芝.我国研究生培养政策范式变迁与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21(11):79-88.

[7]匡震邦.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1-4.

[8]邓辉,王冲,张志宏,等.案例研讨教学法在高等军事院校力学课程中的应用[J].力学与实践,2016,38(5):588-590.

[9]郑晓齐,马小燕.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的相关问题辨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2):147-153.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Course System of Nonlinear Continuum Mechanics in Military Academy

WANG Zhe-jun, QIANG Hong-fu, XU Zhi-gao, NING Chao

(Missile Engineering College, Rocket Force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Xian, Shaanxi 710025,  China)

Abstrac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postgraduate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Nonlinear Continuum Mechanics course in military academy are first summarized. Base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authors and the teaching team for many years, the general idea for the course system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is put forward with students learning as the center, improving students ability as the main line, and training compound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military professional positions as the goal. Taking the doctoral teaching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author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pecific practical measures of multi-model merged teaching method from three aspects: course content optimization, course design and course assessment system.

Key words: Nonlinear Continuum Mechanics; teaching reform; multi-model merged teaching method; course system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英国大学课程体系特色借鉴
法国高校课程体系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