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伯峻《论语译注》注释商榷二则

2023-05-30金纯

今古文创 2023年18期
关键词:杨伯峻论语正义

金纯

【摘要】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对“思而不学则殆”与“多见阙殆”所做的注释尚有可商榷之处。本文考证《论语》及其同时代与“殆”字相关的文献,对此进行商榷。

【关键词】《论语译注》;商榷;殆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8-007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8.022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是目前较为通行的注本,注解全面,重点突出,考证严谨。现综合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何晏《论语注疏》、刘宝楠《论语正义》、杨树达《论语疏证》及李泽厚《论语今读》等各家论语注释及同时代相关作品,探析对“思而不学则殆”与“多见阙殆”中“殆”字的不同理解。

一、“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23

《论语译注》中译为:“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受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缺乏信心。”[1]23对于《为政篇》中这句话的理解,“罔”字和“殆”字是关键。他在注释中写到《论语》中的“殆”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疑惑”;另一个是“危险”,解释此处的“殆”,都讲得过去,译文是取“疑惑”义。说到古人常以“罔”与“殆”对文,以《诗经·节南山》中“勿罔君子”与“无小人殆”对举的例子印证观点。认为旧注“罔然无所得”释“罔”,“精神疲殆”释“殆”,似乎难以讲通。不同注本对这句话的理解,在“罔”字译为“疑惑”上没有异议,对“殆”字的解释上有分歧。

《四书章句集注》中,朱熹将“学而不思”视为“不求诸心”,“昏而無得”,即为“罔”然。在朱子看来,“思而不学”便是“不习其事”,而致“危而不安”,是为“殆”害。[2]58按其所释之义,“殆”是“危而不安”,可作“危险”“有害”讲。

《论语正义》中刘宝楠引证阐释了此章的两条旧注,并引据考证“殆”字训“疑”的说法,他认为此章意在说明学、思不可偏废,“罔”与“殆”是二者偏失的不良结果。将“罔”译作“无知”,是学而不思所致的迷惘;认为“殆”同“怠”,乃过思所致的精神疲劳。同时也指出此处及“多见阙殆”的“殆”字,训“疑”亦通。[3]58值得注意的是,其所引据的材料中,有两处提及以“无益”二字来形容“思而不学”,分别是“夫子言:‘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韩诗外传引:子曰‘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是言徒思无益也。”[3]58据此,“思而不学则殆”也可理解为“不学而思,则无益”。

《论语注疏》中记有北宋邢昺对此章的注疏,何晏认为此章所言为“学法”也,“学而不思则罔者”说的是“为学之法”,“罔”者,是因虽从师学,但未自寻思其义;“思而不学则殆者”为自寻思而不往从师学,不得其义,徒使人精神疲倦。[4]17故其注“殆”为“精神疲殆”,与《论语正义》所言有相同之处。

《论语疏证》中杨树达则对此持不同观点,他认为“罔者无也”“殆者危也”,“殆”字应译为“有害”。[5]50而且指出“学而不思”,其所失止于丧己;“思而不学”之害更甚于“罔”,其病可以误人,这种看法在“过思无益”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认为“殆”的弊病达到可以误人的程度。并提出将此章与上章联系起来看待,温故不能知新的人,是“学而不思”,不温故而知新的人,是“思而不学”。且以其所考据的“论语之言”和“中论之引”作为二者可相和而看的印证。

《论语今读》中李泽厚对这句话的注释,是采用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说法,并将其译为“学习而不思考,迷惘”“思考而不学习,危险”。[6]35认为此句与康德所言“感性无知性而盲,知性无感性而空”几乎同一思路。

综合上述各家注本来看,将“殆”字译为“疑惑”意的只有杨伯峻《论语译注》一书;认为“殆”字同“怠”的有何晏《论语注疏》和刘宝楠《论语正义》;将“殆”字看作“有害、危险”义的是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杨树达《论语疏证》与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杨树达认为“罔者无也”,其他注本皆将其作“迷惘”“困惑”意讲。

《论语译注》中将“殆”字译为“疑惑”意,杨伯峻认为在《论语》中“殆”字出现了四次,分别是《为政篇》第十五章中的“思而不学则殆”、第十八章中的“多见阙殆”,《卫灵公篇》第十一章中的“佞人殆”以及《微子篇》第五章中的“今之从政者殆而”。且共有两个意思:一是“疑惑”;二是“危险”,《卫灵公篇》与《微子篇》中的“殆”字当“危”讲,“学而不思则罔”处,这两个意思都可以通义,译文取前一义,即“疑惑”。并提到旧注将“殆”字释为“精神疲殆”难以圆通。参考《论语》同时代的文献作品:

《诗·小雅·正月》“民今方殆,视天梦梦”。译“殆”字为“危”。

《尚书·周书·秦誓》中有“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注“殆”为“危殆”。

《左传·昭公四年》“晋有三不殆,其何敌之有?”注曰“殆”为“危也”。

《荀子·议兵》中有“然而兵殆于垂沙”,注曰“殆”为“谓危亡也”。

《庄子·养生主》中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向秀注“殆”为“疲困之谓也”。

《诗·商颂·玄鸟》中“受命不殆”译为“承受天命不敢怠慢”。

《左传·昭公五年》中将“滋敝邑休殆”译为“增加敝邑的懈怠而忘记危险”。

值得注意的是,古“殆”字同“怠”字使用时,其意更侧重于“懒惰怠慢”而非“精神疲倦”。综上内容可知,当时“殆”字作形容词使用时,有“危险”“疲困”“怠慢”等意。其中,“殆”作“危险”意的情况,广泛存在于当时的诗歌和史籍之中;向秀注“殆,疲困之谓也”可视为“殆”字译为“疑惑”意的前身,但其意更侧重于对精神疲劳倦怠的描述。古“殆”字同“怠”,故在部分典籍中,假借“殆”字表“怠慢”意。由此可知,关于“殆”字的三种解释,在《论语》同时代作品中都有应用。

另外,在《说文解字》中也有提到“殆,危也。”“危者,在高而懼也。”故“殆”字在此处的具体含义,还应结合文本及孔子学法之义进行深入的分析,再做出合理的阐释。

“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殆”字并非仅是“疑惑”意,此章是孔子对其学之法的论述,核心在于对学义的探求。意在教导弟子们正确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切勿有所偏颇,而置于“罔”“殆”之境。“学而不思则罔”与“思而不学则殆”这两句间的关系看作意义上的递进更佳,后者“思而不学”之害甚于前者“学而不思”,后者较前者的危害在程度上有所加深。学而不从心,其于学,弊病在于流于形式,对所学内容的“不假思索”,没有深入地理解体会,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写的“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刘宝楠在《论语正义》说“入耳”“出口”即谓学而不思也,但其害止于丧己,整日处于罔然迷惑的状态。“思而不学”之弊远大于迷惘无所得,除了可以使人疑惑、令人精神疲殆之外,更能误人,使人误入歧途,偏离学义所在的方向,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杨树达先生也持有相近观点,他在《论语疏证》中写道:“思而不学之害甚于罔,其病可以误人”。[5]50过思而不学,无益,更有害,故此处“殆”并非仅是“疑惑”意,“殆”字若译为“危险”“有害”,则意义会更加全面,“思而不学则殆”则译为“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危险(甚至有害)”。

二、“多见阙殆”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1]25

《论语译注》中,“多闻阙疑”译作“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多见阙殆”译作“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1]25。对于这一章的理解,“疑”字和“殆”字的意思是关键。其在注释“阙殆”时写道,该词与“阙疑”同意。认为“疑”字与“殆”字是同義词,意为“疑惑”,提出此处的用法属于“互文”见义。不同版本的注解对这段话理解阐述的差别也集中在对“阙疑”与“阙殆”两词的解释上。

《四书章句集注》中朱熹记吕氏之言,以“疑者所未信”来注解“疑”字,以“殆者所未安”来注解“殆”字。认为若能做到“多闻见而学博”“阙疑殆而择精”“慎言行而守约”,则禄能不求而自至也。[2]59“多闻”与“阙疑”是对君子所言的要求,“多见”与“阙殆”是对君子所行的要求,朱熹指出此为孔子就子张之失而进之言。并引程颢的话作为印证,再次强调心定而修天爵的重要性。此即把“阙疑”与“阙殆”看作两个有所关联但不相同的内修环节。

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对郑玄和包咸的注进行正义,他对相关典籍广征博引,然后据文本意择善而从。包咸曰:“殆,危也。所见危者,阙而不行”,刘宝楠是认可这种说法的。认为“阙疑”应作“其义有未明、未安于心者,阙空之也”来理解。同时认为于无所疑、无所殆之处,也应慎言、慎行。且记中庸“有余,不敢尽”之言印证观点。[4]62在正义中还提到“寡尤”与“寡悔”是互文。参互成文,含而见文,“亦”有“也”的意思,指此为本章第二处互文,第一处互文应是“阙疑”与“阙殆”。杨伯峻《论语译注》中也提及此处互文。不同的是,从刘宝楠对“尤,过也”与“悔,怅也”词义的界定来看,相较于杨伯峻先生所提到的同义互现,他更侧重于互文手法中呼应阐发,相互补充的作用。

《论语注疏》中,何晏认为此章言求禄之法,其将“殆”字解释为“危也”。[4]17虽未明确指出“疑”字的含义,但在译文中有“阙疑则阙之”与“所见危者阙而不行”,能够看出何晏主张将“疑”译为“疑惑”,这一点几家注本都是一致的。较上述其他疏证不同的一点是,何晏对此章的理解更注重“慎言其余”与“慎行其余”,使用两个“尤须”,来强调“慎言其余不疑者”与“慎行其余不危者”对于“少过”和“少悔恨”的重要性。上述其他各家则更多关注“多闻阙疑”与“多见阙殆”对于“寡尤”和“寡悔”的重要作用。

杨树达在《论语疏证》中并未直接阐明自己对于此章的观点,从“君子疑则不言”出发,阐发其对“多闻阙疑,慎行其余,则寡尤”的理解,从君子发语前提的角度进行考虑,并以“春秋之义,信以传信,疑以传疑”释此文。[5]52关于句意的理解则与上述各家一致,其阐释方式与《论语正义》所载刘氏之言思路相通。刘宝楠虽未使用这种方式,但在《论语正义》中以“刘君以春秋释此文,其义亦善”对此予以肯定。对“多闻阙疑”等内容则没有具体阐释。

《论语今读》中,李泽厚则将“多闻阙疑”译成“多听,保留有怀疑的地方”;“多见阙殆”译成“多看,不干危险的事情”[6]38。即“疑”字译为“疑惑”意,“殆”字译为“危险”意。

综合上述各家注本来看,刘宝楠《论语正义》以“未明,未安于心”者释“疑”字,其余注本将此处“疑”字译为“疑惑”意。同时,将“殆”字译作“疑惑”的有杨伯峻《论语译注》。《论语疏证》中未见注解此字,其他各家均将“殆”字作“危险”意讲。

《论语译注》将此处“殆”字作“疑惑”讲,认为“阙殆”与“阙疑”表达相同的意思,“疑”与“殆”是同义词,杨伯峻先生提出此处两词属于“互文”见意的用法。上一章对《论语》中的“殆”字及其意义进行梳理,并考证“殆”字在同时代典籍作品中的用法,此处不再叙述。关于“互文”见义的用法,陈蒲清在其论文《论〈论语〉中的“殆”以及“对文见义”》中提出三条原则。他认为“对文见义”能判断句法结构或词性相似,但无法确定具体词义,尤其不能以“义多相类”一概而论,要参考句中其他词语来确定,但要在该词原来具有的义项中寻找,不应该望文生义。[7]并对杨伯峻先生使用此法考定“殆”字与“疑”字意义相同表示不赞成。《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向秀注“殆”字为“疲困之谓也”,此言则既包括精神疲殆,也有疑惑困顿之意。古文言简意赅,词义隽永,当时“殆”字在做“疲怠”意使用时,并未明确区分“疲”与“困”的界限,故也不能说当时“殆”字的使用没有包含“疑惑”义的情况。由此可见,要确定此处“殆”字的确切含义,还需结合《论语》文本内容与孔子、子张的相关资料,做进一步的考证。

“多闻阙殆”中的“殆”字并非作“疑惑”讲。在此章中子张求干禄之法,孔子教之。孔子并不反对出仕,但强调“学而优则仕”,其所推崇的得禄之道,朱熹认为应是“学博”“择精”“守约”,言在其中,禄不求而自至。即程颢阐发的“修天爵则人爵至”。孔子觉得子张并未达到出仕的要求,还有诸多不足之处,借此次子张请学干禄之道,言其不足以警之。子张其人,在《论语注疏》等多个注本中均有记载。《论语》中,其与孔子的对话有11处,谈及出仕相关的有5处,更多地关注外在之事,对内在修养提升的重要性有所忽视。尹焞曾说道:“子张之学,病在不务实”,孔子也由此多次告之以笃实,令其务必要充盈内在而显露于外。朱熹与程颢对子张的评价也均与此病有关。孔子以因材施教见长,善因其所失,告之所问。如不同人问孝,武伯多可忧,故告唯疾之忧;子夏性直,故告色难。干禄一事,程颢说若颜回与闵损,则不会提问,意在说二人言行能谨,以得干禄之法。此理正如孟子所说的“侑其天爵,而人爵从之”,故能无惑。子张内外失衡,无仁而倦,故孔子多次因其所不足而答其所问之事。孔子虽是答干禄之道,实则望其从“寡尤”与“寡悔”中悟得“先修天爵而近仁”的道理,虽为问禄之事,但孔子所说的“多闻阙疑”与“多见阙殆”两句却是教子张内修笃实之法。朱熹评曰“此救子张之失而进之”。从子张务外而长倦怠的行事作风来看,言疑行殆,不慎行其余对他的危害较他人更高,“多看,有怀疑的地方保留”是远远不够的,“多看,不干危险的事情”更符合孔子对子张的期待和教诲,即“殆”字译为“危险”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思而不学则殆”译作“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危险(甚至有害)”,其蕴含的意思会更加全面,此章的表意也更加丰富;“多见阙殆”译为“多看,不干危险的事情”,不仅更符合孔子教导子张的实际情况,也贴合了孔子“因材施教”的理念。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灵活运用古训、旧注,严谨考证源流,注释深入浅出,译注所使用的语言平易简约。注释章句时,注重化繁为简,力求通俗易懂,有意保持篇章译注的完整性,为读者提供无障碍阅读体验,或许也是其书对此二处“殆”字取“疑惑”义的原因之一。与其他注本相比,《论语译注》更看重注释的广度,王桂坪在其论文《杨伯峻〈论语译注〉研究》中提到“杨伯峻采用各家之言,从字词音义、名物制度、语法制度、语法规律到章旨都不愿遗漏”[8]。不同注本的理念不同,译注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故对此两处“殆”字的解读和阐述也有所差异。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何晏.论语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杨树达.论语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6]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中华书局,2015.

[7]陈蒲清.论《论语》中的“殆”以及“对文见义”[J].古漢语研究,2004,(3):86-88

[8]王桂坪.杨伯峻《论语译注》研究[D].鲁东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杨伯峻论语正义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攘鸡
“客气”词义的源流演变
有了正义就要喊出来
倒逼的正义与温情
《论语·为政第二》
《论语译注》注释商榷三则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