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探讨

2023-05-30曹嘉轩

时代商家 2023年19期
关键词:经营财务分析

曹嘉轩

摘要: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速低缓,我国经济形式也同样严峻,要想在竞争环境越来越恶劣的市场中获得优势,企业就需要运用财务分析方法,对企业日常经营水平和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为管理层进行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有效依据,优化企业管理流程,促进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然而在现实运用过程中,很多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水平,不能给管理层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本文从财务分析的方法和必要性出发,对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经营决策;财务分析

企业想要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避免经营决策失误,从而增加自身经济效益。通过财务分析,企业可以了解自身过去和现在的经营状况,帮助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数据为依据进行决策和规划,创造更多价值,因此,提高财务分析水平对于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财务人员来说,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模式的核算职能将不断被RPA技术取代,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升级转型,掌握财务分析等技能,向管理型人才发展,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一、财务分析的内容及方法

(一)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表以及其他相关基础数据为基础,运用各项专业的指标和分析方法,从企业的长短期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展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活动现状进行的深度解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企业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资产偿付债务的能力,与企业资金周转快慢、公司信用和融资能力等密切相关,故企业的决策者、股东及债权人、供应商都非常重视企业偿债能力指标;企业运营能力主要指企业使用资产的效能与收益,运营能力的强弱与企业资产的利用率密切相关;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指企业实现收益的能力,盈利能力和企业的管理能力、利润水平等密切相关,故对财务报表应用者非常重要;发展能力是指企业在持续经营中扩大生产的能力,它可以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企业制定有效的经营决策。

(二)财务分析的方法

1.比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能通过对实际执行数与基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判断相应的趋势或差异。其可以对企业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即对企业发展期间不同时段的相同指标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其增减变动情况,反映经营状况变动趋势;也可以对同类企业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与行业平均水平或者对标企业对比,了解到行业内竞争性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明确企业自身的规模和竞争能力;还可以对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进行比较分析,进而确定差异偏离度和差异的原因,有助于管理者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分析指标中各因素对企业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在确定分析对象后,通过分析财务指标和各因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函数关系,能按顺序依次用各因素的分析值替代比对值,进而确定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

3.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通过研究财务数据中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对关系,反映它们的内在联系。包括构成比率,其通过反映某项财务指标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比率,借以说明某项指标的构成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效率比率,通过反映经营活动中投入资本与得到利润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不合理的项目,明确进一步分析的方向;相关比率,通过反映某个项目与其有关的其他项目之间的对比,通过对不同指标间的相互关联分析,进而反映有关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

在实际运用中,财务分析人员应该在综合考虑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经营模式及需要分析的具体问题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二、企业经营决策中财务分析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获取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

定期的财务分析,有助于企业积累一套持续性的数据资料,能够让管理者清晰的看到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而评估企业过去的经营管理是否有效。同时可以针对完成度偏低的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及时发现该指标的限制性因素,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总结出相关经验,使企业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有助于增强企业风险管理的能力

企业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为风险管控提供数据支撑,根据财务报表以及企业内部管理积累的经营数据、外部的市场信息,来进行相应的风险系统评估,进而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分析企业整体的经营状况,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警,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突发风险的概率。

(三)有助于指导企业经营方向

财务分析可以从生产、销售涉及的每个环节入手,分析企业过往的真实数据资料,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发现最关键的限制性因素,并进行改善或者消除,从而使企业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从战略角度看,决策者可以依据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财务指数找出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而制定和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

三、财务分析中存在的不足

(一)管理层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不够

财务分析可以准确评价企业的经营情况,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但目前很多企业管理者,由于自身缺乏财务知识,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全面,其认为财务部门的作用主要是核算,没有意识到财务分析可以辅助经营管理并进行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导致其仅重视企业业务的发展,关注经营的实际情况,而对于财务分析缺乏重视,进行决策时也不依赖财务分析结果,没有让财务部门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使财务分析数据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企业局限于各项数据表面的分析,难以反映出企业最关键的问题,最终使财务被边缘化,造成财务分析数据缺乏价值性,不能为各项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评估,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缺乏健全的财务分析体系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比较散乱,大部分都没有结合企业的经营特点和战略目标建立起系统性的财务分析体系。

首先,缺乏健全的财务分析管理制度。大部分企业对财务分析理论理解不透彻,财务分析方法单调,习惯运用对比分析方法进行预算对比分析、同期对比分析,或者单纯的对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不能为决策层提供有价值的指导。财务分析指标应用不全面,往往缺乏非财务指标,且未建立各个指标之间的联系,不能全方位的对业务进行分析,无法满足管理层需求。

其次,财务分析流程和岗位职责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于财务分析流程和岗位职责,没有一套明确的管理制度,或者有制度却不详细,导致企业财务分析不规范,也得不到相应部门的配合,造成进行财务分析工作时难以得到其他部门的数据支持,财务分析结论的应用率不高。

最后,财务分析的参照数据不合理。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不仅需对当下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还应对历史数据、预算数据或者行业数据进行对比。对于行业数据进行比较时,财务分析人员有可能找不到对标企业,或者仅简单用行业龙头作为标杆企业,容易使财务分析得不到实用的结果。而根据企业历史数据进行对比时,如果企业的经营环境或者战略等发生变化就会导致数据没有可比性。以预算数据作比较时,要求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是完善的,预算数据准确率较高,如果预算不确定性较大,在实际比较时就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没办法明确问题所在。

(三)缺乏系统的业财融合建设方法

专业的财务分析是基于全面的财务数据、各类业务管理数据、外部市场数据等来进行分析的,但是,多數企业的财务分析仅侧重于对利润等财务报表指标进行简单的差异和变动比率分析,很少涉及日常经营管理的业务指标。即使有些企业对业务数据进行了分析,也没有深入去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无法满足管理层的数据需求。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在日常管理中,职能部门与财务部门缺少沟通,数据共享不够透明,导致财务分析只能浮于表面,不能深入探究每项业务的发生背景。

(四)缺乏专业的分析人才

成熟的财务分析报告不仅包括财务报表方面的数据分析,还需涵盖企业日常经营中的各个业务环节,这就要求分析人员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财务知识,还需要了解相关行业和企业实际业务,并具备计算机、管理学等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强,以针对不同的层级提供相应的数据分析。但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分析人员往往知识面不全,思路不清晰,逻辑能力差,不能为管理层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导致财务分析报告流于形式,得不到公司管理层的应用。且部分财务分析人员自我提升意愿较差,不能主动去了解业务部门的运营模式,不清楚各个层级管理者的关注点,不能进行针对性地分析,只是简单的从数字逻辑方面进行探讨,缺乏业务背景支撑。另外,部分财务分析人员缺乏战略眼光,无法用发展的判断力来分析企业的需求,导致财务分析报告没办法支持企业管理层的决策。

四、财务分析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管理层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

企业如果想持续发展,就应该重视财务分析并将其运用到生产经营中,通过财务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规避风险并形成闭环。企业决策者应改变仅重视业务的管理理念,让财务部门参与到企业决策中去,加强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定期召开财务分析会议,运用财务分析报告高效的制定战略决策。

首先,加强管理者对财务分析的认识。企业最高决策者应深入了解财务工作,自上而下的向各个层级宣贯企业管理与财务分析间的关系,推动各层管理者深入学习财务管理业务,营造财务分析管理氛围。其次,重视财务分析的评价作用。企业应加强对财务分析结果的运用,推动业务部门解决管理中的问题,降低风险,并将财务分析与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以及部门业绩考核结合起来,实施常态化财务分析责任,以此来评价业务部门的业绩,使财务分析真正贯穿于企业经营全过程。最后,设立专门的财务分析岗位,在企业内部培养对企业业务了解比较全面且逻辑性强的财务人员或外聘财务分析能力强的专业人员,使财务分析团队能够实现互相学习,不断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二)健全财务分析管理体系

完善的财务分析管理体系对企业决策者至关重要,它可以为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发挥积极的支撑作用。首先,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管理模式和战略目标搭建合适的财务分析组织体系,使其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并应随着业务的发展不断调整。其次,完善财务分析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分析流程,全面的财务分析管理指标,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岗位职责,实现绩效考核的闭环管理。管理者应监督财务分析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对财务分析数据的收集、各部门业绩的考核以及数据来源的真实性进行系统的规定,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对财务分析结果的影响,充分保证财务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最后,引入非财务指标。结合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弥补财务指标一般只反映企业内部过去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局限性,引入非财务指标作为全方位的补充,如企业可以推行SWOT等分析方法,从多维度进行全方位分析,以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三)财务分析应深入业务

企业应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和战略目标实现财务分析与业务管理的有机结合,开展精细化财务管理模式,通过对财务数据的深度剖析,真正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效依据,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首先,改变管理模式。企业应进行业财融合的管理模式建设,确保企业管理层注重企业业财联动的项目,促进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相互学习,充分融合业务、财务各项数据,让财务人员深入业务经营全过程,及时找出各个执行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以为经营管理提供风险管控的关键点。其次,实现信息共享。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提升财务核算的精细化程度,保证业务部门基础数据的全面性和联动性,打通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之间存在的壁垒,使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信息共享,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及时性与精准性,提高财务分析结论的

可靠性。

(四)提高分析人员综合能力

提升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能力是提高财务分析报告质量的关键。财务分析人员不仅要具备基础的财务专业知识,而且要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具备很强的逻辑能力,思路清晰,这样才能提供对企业经营决策有用的分析报告,为企业创造价值。首先,要加强自我学习。财务分析人员应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自己知识面的广度,不仅要准确理解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涉及计算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其次,提升综合分析能力。财务分析人员不能只是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而是要深入到企业业务管理中,多与业务部门交流,加强对公司经营业务的了解。最后,要重视财务分析人员的培养。企业可以增加财务分析人员培训学习的机会,也可引进外部优秀分析人员进行融合,进而实现财务分析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财务分析,企业管理层能够对企业状况和外部环境有充分的了解,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快速做出判断,通过一系列适当的措施和规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或消除各种不利影响,故财务分析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必须充分重视财务分析体系的建设,不断完善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升分析人员的综合能力,使财务分析报告能更加有效地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推动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裕广.试析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J].商讯,2021 (33):74-76.

[2]朱明华.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探讨[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8 (6):163-164.

[3]应卫青.浅谈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J].中国商论,2020 (12):121-122.

[4]邓祎.财务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探索[J].商讯,2021 (33):32-34.

[5]刘芳妮.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探索[J].商讯,2021 (28):28-30.

猜你喜欢

经营财务分析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水利财务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