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郏县:打造城乡交通一体化“便民标杆”

2023-05-30李怡

时代报告 2023年2期
关键词:客货郏县村村通

李怡

引言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近年来,郏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交通事业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推进交通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乡村振兴、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宗旨,以资源共享、客货兼顾、运邮结合、融合发展为原则,打造“乐万家·客货邮融合发展”农村物流服务品牌,探索出客货邮一体化融合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邮政寄递三个“最后一公里”问题。

郏县是传统农业大县,面积737平方公里,居住人口65万人。交通运输问题、邮政物流问题是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民生问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交通物流的管理机制、运营模式、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等方面还存在物流体系不完善、农村客运运营亏损、邮政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有效破解这些难题,郏县系统谋划、多点发力,探索出“城乡客运+农村物流+邮政快递”的客货邮一体化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了客运公司、快递物流、群众出行的多方共赢。2021年12月,入选全国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2022年1月,荣获“河南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荣誉称号。郏县“乐万家·客货邮融合发展”物流品牌,经省交通运输厅上报交通运输部,向全国推广。

郏县在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整合资源、融合发展,以人为本、服务民生,集约节约、常态长效”的总体原则和“系统谋划、循序渐进,逐步铺开、全面提升”的发展思路,推动客运公交、交通运输、快递物流等各方资源优势共享,实现了客货邮互利互补、融合发展,形成可持续、常态化的运营模式。

(一)突围破局、大胆尝试。一是强化领导组织。把客货邮融合发展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成立县委书记任总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产业振兴工作专班和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交通运输、发改、公安、财政、住建、农业、商务、供销、邮政、乡村振兴等部门和有关企业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工作,协调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细,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科学系统规划。先后组织人员赴贵州、浙江、山东等地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做法,研究出台《郏县乡村产业振兴五年计划(2021—2025)》《郏县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实施方案》《郏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实施方案》《郏县推进乡镇综合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方案》等多项政策措施,全面实现了农业特色产业、交通运输、邮政等资源整合、协同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与城乡“客货邮”一体化从“有机整合”到“深度融合”。三是强化资金支持。将农村客运服务站、招呼站、货运场站建设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实行财政补助和经济补偿机制。县财政投资1600余万元,购置公交车辆、新型快递自动化分拣设备,完善基础设施。支持公共交通企業利用优质存量资产,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向客货邮融合发展项目倾斜。

(二)统筹推进、打造“五网”。一是织密信息网。投资50万元,开发以融邮掌柜、菜鸟乡村等功能为一体的“郏家通”软件,将货运信息发布、农产品展示售卖、物流快件定购查询以及车辆运行信息整合起来,提供发车班次和车辆运行位置信息动态查询、约车包车、定制客运、手机支付乘车、网络售票等便捷服务,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二是优化分拣网。投资20万元,开发兼容各物流公司、邮政公司快递识别码的智能软件,购置能够识别各家快递和邮政快件的分拣设备,可同时满足圆通、中通、申通、韵达等多家快递分拣操作,自动分拣、直投到村,实现快递企业同仓共配,极大提高操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三是筑牢安全网。依托农村客车4G动态安全监控系统,对农村客车运行状态、违章报警、行驶路线等实时监控。投资100万元,建成交通运输综合指挥中心,整合客车违规、客运企业监管等信息,实现统一指挥调度,确保运输全程可知、过程可溯、更加安全。四是整合运力网。坚持“同网、同仓、同车、同配”“定时、定点、定线”,合理规划运力,设置客运班线29条,开通货运专线5条,投放客运班车120台,厢式货车30台,根据每日上行、下行货物量适时调配运力,保证运力充足、调配有序。五是畅通公路网。投资5.2亿元,完成国省干线公路全域大修、改建,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635公里,实现所有乡镇道路技术标准不低于三级,建制村、自然村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农村公路交通网络全覆盖,连年被评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三)贯通融合、提升服务。依托郏县裕华运输公司,建立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依托乡镇客运站、电商中心、养护站等建成13个乡镇客货邮综合服务站;整合各行政村农资服务社、村邮站等,设置162个村级客货邮服务点,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连接城乡、覆盖全域、多站合一、资源共享的城乡公交和物流配送网络。同时,在运行过程中,坚持“五统一、三保证、一改善”,不断规范配送网络,提升服务质量。“五统一”即统一车型颜色标识及出入村音乐,统一站点外观形象及室内配置,统一工作人员培训、服饰、礼仪、用语等,统一工作时间及工作流程,统一考核评价。“三保证”即保证货物如期到达,保证货物完整性、安全性,保证业务范围内有求必应。比如,每辆车配备车载保温桶,为农村留守老人代送饸饹面、豆腐粉条菜等“爱心汤”“孝心饭”,兼具美团外卖功能。“一改善”即将交通运输部门的盈利,全部用于改善车辆和服务站点,不断提升道路交通、服务网络等基础设施。

重要成效

郏县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探索实施“客货邮一体化”融合发展模式带来了新变化,补齐乡村物流快递配送“最初和最后一公里”的民生短板,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建设。郏县姚庄回族乡民间传统手工艺金镶玉,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郏县姚庄金镶玉代表性传承人李冰说:“每年,俺的金镶玉通过网上销售有2000多件。由于姚庄回族乡距县城20多公里,以前,网上一有订单,就马上开车把客户订购的金镶玉带到县城邮政快递营业部或其他在县城的快递公司,不仅影响自己专心从事生产经营的精力,还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自从县里的客货邮一体化村村通客车开通后,客车每天上午和下午都要来到姚庄回族乡,客户订购的金镶玉就直接搭乘村村通客车直接送到了邮政快递公司,给我带来了很大方便,每年仅此一项,就节约交通运输费两万多元。”

退伍回乡创业青年黄普坚在自己的家乡郏县广阔天地乡创办了郏县黄班长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经营郏县特色小吃饸饹面和粉条菜快餐业务,每年他生产的“黄班长饸饹面”“黄班长豆腐菜”通过网络销售1万多箱。黄普坚说:“自2020年5月郏县客货邮一体化村村通客车开通以来,对于网上订购客户和位于县城的经营商户,我再也不用开车或租车为他们送货了。每天一有訂单,我就通过手机终端的客货邮一体化发货平台发出信息,客货邮一体化村村通客车就及时赶到我的生产区装货,然后按俺的要求,送到县城指定的商户,或直接通过邮政快递投递给郏县以外的网购客户。”

家住郏县白庙乡白庙村的冯增会成立了增会家庭农场,他流转土地310多亩种植红薯,后又带领500户社员(包括46户贫困户)种植红薯3000多亩,是远近闻名的“红薯大王”。他种植的红薯有8个品种,有适合烘烤的、蒸食的、煮粥的,还有淀粉含量高适宜下粉条的,广受客户喜爱,每到红薯采收季节,他的红薯网购者络绎不绝。他说,今年来自舞钢、叶县、鲁山、新密、禹州等地的网购客户很多。一旦有网购客户,他就登上郏县的客货邮一体化村村通客车信息化发货平台,村村通客车司机师傅不长时间就到了他的地头,然后他把打包好的一包包(箱箱)红薯装上客车直达县邮政快递公司,自己再也不用每天开车去县城送货到快递公司了。

据统计,自2020年5月郏县客货邮一体化村村通客车开行以来,增加就业岗位2200人。每年为郏县邮政快递企业节约成本190余万元,农村客运企业为此增收120余万元。这一创新举措,有力地助力了乡村振兴建设。

经验启示

郏县把加快农村客货邮一体化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探索出一系列契合实际、行之有效的举措和办法,在推进农村客货邮一体化建设中创造了“郏县模式”,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效助力。

(一)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基础。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中央有要求、政策有支撑、现实有需要、群众有期盼,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郏县对客货邮融合发展高度重视,先后成立郏县客货邮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组织架构、调配工作力量、深入调查研究、编制实施方案,鼓励支持客运公司和快递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规范各方权利义务,引导其正确发展。同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现场办公,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在县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每年拨付资金400万元,用于20台村村通客运车辆补贴及基础设施的科技提升、服务提升。

(二)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是根本。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郏县坚持把实施客货邮融合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稳步推进。村村通客车“一元上车”开通到茨芭镇等偏远山区后,一些年迈老人实现了便捷“出村进城”的愿望,让农村群众“出门有路、抬脚上车、下车进城”。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农村物流投放不及时、土特产品上行不畅、家电等商品下行迟缓等问题,推动农村发展、群众增收。

(三)统筹共建凝聚合力是关键。实现客货邮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市场、企业、群众等方方面面利益,只有找准利益结合点,系统谋划、互利共赢才能有效推进、长久运行。当前农村客货邮发展存在物流基础差、运输车辆少、经营成本高,以及客运车辆不足、市场利润小、发展积极性不高的窘境。郏县从完善基础设施、畅通网络体系、健全服务机制等多方面入手,通过财政兜底、城乡一体,发展民生公交;通过实施骨架网络提升工程、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完善城乡交通基础设施;通过县域覆盖、客货邮共享,发展城乡物流配送网络,做足做实基础工作,找到了一条统筹兼顾、互惠互利的发展路径,探索出一点多能、一网多用、深度整合的客货邮融合发展新模式。

郏县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自运行以来,平均每年为农村快递物流运输1080万件次、1.2万吨,产值1.1亿元。让郏县金镶玉、黄班长饸饹面、冯增会红薯等众多土特农产品,搭乘客货邮一体化村村通“快速客车”走向全国各地。去年郏县金镶玉实现销售5000多件,“黄班长饸饹面”“黄班长豆腐菜”实现销售10万多箱,不仅补齐了农村物流、货流畅通的短板,也为今后“开得通、留得住、可持续”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市场基础。

猜你喜欢

客货郏县村村通
郏县
2019第二届中国郏县美食文化周盛大开幕
郏县中医院:建设老百姓的贴心医院
温州:聚合力 攻坚客车“村村通”
郏县
广播村村通 村民百事通
客货共线铁路车站电码化载频布置方案设计
从村村通看我国天然气改革的未来
着力攻坚『村村通客车』畅通城乡『最后一公里』
津蓟、塘承高速客货分流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