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鉴北京卫视《档案》栏目经验,打造编研精品

2023-05-30管先海李兴利整理

档案管理 2023年2期
关键词:档案新时代经验

管先海 李兴利 整理

摘  要:依托历史档案的发掘和呈现,北京卫视《档案》栏目开创了国内自主讲述类纪录片模式先河。新时代档案编研工作,要学习借鉴《档案》栏目的经验,树立精品意识,把握编研特点,发挥档案特色,不断拓展档案编研工作外延、优化档案编研内容质量、扩大档案编研成果传播效应,力争做到内容选取不拘一格、表达方式不拘一格、传播媒介不拘一格,以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独特作用,达到选题实用创新、材料兼收并蓄、成果精品纷呈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新时代;档案编研工作;《档案》经验;档案编研精品;档案资源开发;社会大众需要

Abstract:  Relying on the excav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historical archives, the program Archives on Beijing Satellite TV has created the first independent telling documentary model in China. The archives research work in the new era needs to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Archives column, set up the boutique consciousness,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chives research, give play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chives, continue to expand the extension of archives compilation and research work, optimize archives research content quality, enlarge the spread effect of the archives research results, strive to be out of ordinary in content selection, expression and media communication,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unique role of archives resources, and achieve the best effect of practical innovation in topic selection, eclectic materials and excellent results.

Keywords: New era; Archives compilation and research work; Archives ' experience; Fine product;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resources; The public needs

李兴利(焦作市档案馆):日前,北京卫视《档案》荣获第27届电视文艺“星光奖”优秀电视文艺栏目奖。依托历史档案的发掘和呈现,《档案》开创了国内自主讲述类纪录片模式先河;在回望历史的同时,《档案》栏目也聚焦时代主题,在节目模式上不断推陈出新。从2009年2月4日开播至今,《档案》已经走过14个春秋,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本期沙龙,请各位同行联系实际,谈谈新时代档案编研工作怎样借鉴《档案》栏目的经验,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独特作用。

吴雁平(开封市档案馆):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是个让许多人乐意观看的栏目,在以收视率定生存的电视节目中,能够坚持14年,实属不易。一是锚定主题不易。一个有影响力的节目,主题鲜明是根本。选择一个长久甚至永恒的主题,是这档节目能够十数年经久不衰的要诀。就档案编研而言,这个要诀就是党和国家赋予档案工作和档案人的使命,即“四个好”“两个服务”。以往的编研项目,定题具体且多变,受时事影响或领导变更左右,既难在社会上造成长久的影响力,也难对受众产生持久的“黏性”。以往档案界出版的编研成果不成系列,就是最常见的例证。所以说锚定主题不易。二是清晰定位不易。定位分两方面:第一是依职能的定位;第二是依编研成果受众的定位。《档案》栏目是依电视台的职能与服务广大电视观众而产生的结果。参照这样的定位原则,档案编研的定位,就是档案馆职能和“两个服务”。背离了这一原则,通俗地讲是种别人的地,荒自家的田。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所以说清晰定位不易。三是用足资源不易。用足资源就是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简单与北京卫视比条件、比资源,并不足取。同样,比照北京卫视要条件、要资源,也不足取。与北京卫视的资源相比,任何一个档案馆都不及。但与那些在档案界颇具影响力的公众号相比,特别是那些个人公众号相比,哪个档案馆的资源和力量,都足以匹敌。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将有限资源聚集于一点,也能成事。所以说用足资源不易。四是因时而变不易。主题恒定、定位明确、资源稳定,内容和表现方式的出新,就在于因时而变。随着社会发展与时间的推移,新观念的产生、新技术的应用,服务对象需求和接收信息的渠道、方式、偏好,也在不断变化、演进、迭代。运用新技术、新形式、新方法,更好地表现、传播我们的主题,考验的不仅是档案人的定力,也考验着档案人的智慧。所以说因时而变不易。

胡琳娜(上海市奉贤区档案馆):《档案》栏目十几年耕耘,取得的丰硕成果,值得新时代档案编研工作借鉴学习。一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拓展档案编研工作外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渠道发生巨大变化,传统档案编研工作包含的史料汇编、书籍出版等,已然满足不了时代发展需求。如今的档案编研工作外延不断拓展,编研成果不仅仅局限于传统书籍、史料文章,还应包含形式丰富、载体多样的编研成果,如主题纪录片、专题展览、短视频等。为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自2021年起,上海市奉贤区档案局(馆)推进短视频平台建设,陆续推出“图说奉贤”“奉贤历史上的今天”“馆藏珍萃介绍”“小褚说档”等短视频,打造传播速度快、宣传效果佳的档案编研成果。二是联合编研共同开发,不断优化档案编研内容质量。编研工作要从单一的低层次开发逐步向多元化开发发展,我们需要认识到,单靠档案馆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走出档案馆,改变独自“作战”的工作方式,与相关部门单位、研究机构、企业等多方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开发档案资源,推出档案编研精品力作,彻底改变“关门编研”的工作局面,走出一条档案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新路子。2020年,上海市奉賢区档案局(馆)制作推出《把幸福装进档案》系列微纪录片(八集),在前期策划制作阶段,聚焦不同主题,积极与各相关部门对接,实地走访沟通、优化文案照片,推进联合编研开发,以档案视角宣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历史意义,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社会参与融通媒介,不断扩大档案编研成果传播效应。发挥档案编研成果的最大效应,发动社会公众参与、借力主流媒体传播非常关键。如2019年,上海市档案局(馆)与“喜马拉雅”网络电台合作,邀请社会志愿者和专业志愿者,录制了《历史朗读者:70年上海传奇故事》系列音频,累计收听达1.3亿人次;又如,2020年上海市奉贤区档案局(馆)策划制作的《把幸福装进档案》系列微纪录片,依托新华社客户端、“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上海奉贤”微信公众号、腾讯视频等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取得了突出的宣传效果,特别是依托主流媒体新华社客户端进行转载报道,短短几天时间便收获了百万浏览量,持续放大传播效果。通过发动公众参与、借力主流媒体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编研成果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黄琥(中原油田分公司档案管理中心):借鉴《档案》栏目经验,打造编研精品,我认为应该做到三个“不拘一格”。一是内容选取不拘一格。细看《档案》栏目,在内容的选取上均围绕主题服务,以档案为基础,但又不拘泥于档案,图书、实物、老照片、录音录像、影视片段等都有涉及,只要能够阐明事件、佐证历史,其中的精彩和营养就都可撷取,而且观看中有线索、有情节、有戏剧冲突,能够激发观众强烈的好奇心。反观我们的档案编研作品,相当一部分内容主要依赖档案资料的堆砌,未经整合、提炼和挖掘,缺乏趣味性和观赏性,像板着面孔说教的旧式先生,自然难以引起观众的好感。二是表达方式不拘一格。《档案》的成片类型是纪实栏目,但实话说它又不是单纯的纪实片,节目演播现场精心划分为档案资料区、照片放映区、音频放映区等7个区,道具随剧情变换,灯光随场景切换,舞台富有质感和年代感,由演员担任的主持人会演也会讲,悬疑剧情,旁白对话,各种历史资料呈现出来的证据链,造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有时看着看着,竟生出追剧的紧张心态,让很多观众心甘情愿守在电视机跟前蹲一个大结局。这些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档案部门在编研的时候完全可以尝试学习,不是只有简单的资料叠加和编辑成册等单一表达方式,潜心分析受众的喜好,探索用更活跃、更灵动、更大胆的方式来呈现,去迎合甚至创造民众的观赏需求,档案编研或可走出曲高和寡、无人喝彩的困境。三是傳播媒介不拘一格。《档案》栏目入驻北京卫视,每周播放两次,粉丝则可在“北京时间”“腾讯视频”等在线播放平台反复看、连续看,而且《档案》栏目组还联合中共党史出版社,推出《绝密档案背后的传奇》系列丛书,在北京各大新华书店上市。栏目负责人说:电视节目向人们展现流动的画面,图书则把流动的画面凝固在文字里,从而引发喜欢“档案”的朋友对电视和图书的双重关注,最终达到共赢的媒介联合策略。在档案的编研上,我们可以载入同样的思维,将创编作品在微信公众号连载,在手机App展现,编辑成书在书店售卖,利用名人效应将作品带火出圈等,引导民众在喝咖啡、等公交、下班上网、外出旅游等休闲时间,通过各种传播渠道都可以看一期编研作品,了解一段尘封的历史,让编研工作真正走进烟火人间,勾连起历史与现实的时空。

程媛媛(焦作市档案馆):《档案》能走过14个春秋,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依托档案,具有真实性和权威性;二是由电视台等专业团队策划,选题好,受众热点高;三是“表达”形式好,以电视节目的形式播出,老百姓愿意看。正是上述的三个方面久久为功、绵绵发力,方得《档案》栏目的长久。而对于新时代档案编研工作而言,我们能够借鉴的经验也有三点。首先是要结合时代主题、选定“表达”手段。比如2022年国际档案日期间,四川省档案馆紧紧围绕“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主题,启动了“百馆联动、千人读档、万人观展”活动,这就紧扣了时代的主题。而在表达手段上,他们选用了“读档”,以视频解读档案的形式,让老百姓可看、易品、便于津津乐道。值得一提的是,解读的档案均选自馆藏档案、革命文物、红色家书等。所播视频均历经专家、媒体等多方审读,严把政治和史实关,注重思想性和观赏性相结合。其次是资源共享、平台宣传的强强联合。据了解,“千人读档”活动以资源整合、社会互动、广泛参与为鲜明特点,集合了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管理局、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阿坝雪山草地分院共同发起,联合全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联合“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等媒体强力推出,汇集红色档案文化合力,推动一批高质量读档作品走向社会、走向大众、走上网络,引发热烈关注,点击点赞总量近千万。特别是近日,“千人读档”亮相学习强国全国总平台,并在“党史”频道“红色档案”专题中设立了专栏,标志着“千人读档”活动走向了全国。最后是要吸引公众参与。一个好的编研成果,受众面一定要广,这样才能易传播、好传播,让人乐传播、想传播,最终实现传播好。比如,“千人读档”活动引发热烈关注后,就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栏目组收到推荐视频近千部。读档人的年龄跨度从9岁至93岁,既有学生、教师、档案工作者,又有纪念馆讲解员、博物馆馆长、市州档案工作分管领导,还有巴金侄子李致等文化名人。参与活动的读档人纷纷表示,该活动走向全国后,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档案的价值和魅力,领悟到档案文化的底蕴和内涵,对于更好地汇集红色文化合力、传承红色基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孙大东(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栏目强大生命力的来源之一,是其在保证节目内容具有吸引力的同时,重视对节目叙事表达的创新,学者吕军将其概括为:启发式开端、故事化结构、情感化表达。这种叙事方式下,既有内容的戏剧冲突会被扩大,故事中的情感元素被增强,“人情味儿”更突出,更易使观看者共情。这可为新时代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些许启发,即通过叙事上的创新,强化档案自身的故事感,以更好地讲好档案故事、发挥档案独特作用。

其一,在叙事角度和叙事者的选择上,可尝试加入更多的叙事角度,除第三人称视角的全知角度外,可尝试融入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视角的限知角度作为表达切入,例如对于口述档案的编研,以限知角度表达更符合其表达逻辑,也更容易拉近讲述者与读者的距离。

其二,在叙事结构的考量上,除常见的线性叙事结构外,可多考虑对非线性叙事结构的使用,如倒叙、插叙、散叙等,后者有助于打破并拆解原有的逻辑链条,再将其以更加符合故事讲述的方式进行表达,进而放大档案中的故事感,增强编研成果的可读性。

其三,在叙事方式的使用上,应尽量多元化。可以选择以档说事,深入挖掘并深情叙述档案本身的故事;也可以选择将档案作为佐料,将故事作为主线,让档案为故事服务。

李宗富(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北京卫视《档案》栏目虽然难以被模仿和超越,但其有关档案编研的一些成功经验及做法却值得同行学习和借鉴参考。在其众多的成功经验中,我认为专业性是非常重要的。《档案》栏目背后不仅具有广阔丰富的档案专业资源,而且还拥有技术精湛的专业人才和团队,更具有在全国都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展播平台等。档案编研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有专业的机构、专门的团队、专业的人才、专业的平台等来完成。新时期加强我国档案馆档案编研工作,我认为关键是要加强档案编研工作的专业化建设。需要档案馆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档案馆要立足馆内实际并紧密结合社会各方需求,内培外引,专兼结合,广泛揽才,充分用才,建设一支专业的档案编研人才团队。

刘东斌(濮阳市档案馆):档案编研工作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档案》栏目的经验能否给档案编研工作指出一条路呢?档案编研工作究竟路在何方呢?其一,《档案》栏目的经验无法借鉴。一是《档案》栏目身后有一个庞大而强有力的创作团队,别说占95%以上的市县级档案馆,就是省级、国家级档案馆也没有如此强大的档案编研队伍。二是档案部门没有北京卫视这样强大的传播平台。三是《档案》栏目的内容是从全国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资料馆、档案馆等以及各种媒体中选取的,这种信息资源超过了任何一个档案馆。因而,档案编研工作是难以借鉴《档案》栏目经验的。其二,档案编研自身的问题。一、是档案编研还是××编研?档案编研,顾名思义,是以档案为基础进行编研,而在报道中的编研成果,却大都是《××史话》《××历史上的大事》《厚重××》《××印记》等等,很少能看到档案的身影。二、馆藏档案为什么难以支撑档案编研?据统计,全国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从1991年的9637.43万卷件,增加到2020年的91789.80万卷件,增加了9倍多,应该说,如此庞大的馆藏,对开展编研应该是绰绰有余的。然而,现实是,正是在这一时期,走上了“围绕征集内容开展编研”之路。这究竟是馆藏档案的问题,还是档案编研的问题呢?其三,为什么档案編研有那么多的相悖呢?如,一方面认为要以馆藏档案为本,另一方面又要征集与编研互为一体;一方面认为编研是为满足社会对档案的利用需求,向读者提供馆藏档案原文,另一方面又要满足社会的全方位需要,向全社会范围取材;一方面认为编研是富集馆藏档案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另一方面又认为“征集档案的史料价值更高”,等等。显然,这些问题不仅涉及究竟什么是档案编研,如何定位档案编研,档案馆该有什么样的馆藏,等等,而这些问题不解决,档案编研是很难找到正确之路的。

王建祥(河南省档案馆):我认为,对于《档案》栏目的成功,正如刘东斌老师所说,是不可复制也是无法复制的。但是《档案》栏目的成功经验则是可以借鉴的,尤其是其“严谨的治学精神、生动细腻的历史叙事”“在模式上不断推陈出新”等经验和做法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范例。对于档案编研,一要树立精品意识。坚持高标准,追求高质量,在进行档案编研的过程中,从选题到选材,再到表现形式都要有一个严密的设计和严密的谋划,力争多出精品。二要把握编研特点。档案编研成果要想在众多的出版物和影视作品中得到观众的青睐,就要从观众的需求出发,采用多种形式表现主题内容。《档案》栏目中“生动细腻的历史叙事”就给了我们有益的启发。三要发挥档案特色。用档案说话,让历史发声,相比于其他艺术作品,档案编研成果有其独有的特色。比如河南省档案馆拍摄的文献纪录片《他们特别能战斗》,用大量的档案文献,以焦作煤矿大罢工、中福公司辗转抗日战争为主题,生动翔实地讲述了焦作煤矿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以及它对近代河南和中国发展的影响。

王旭(湖北民族大学档案馆):《档案》栏目对档案编研工作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启示意义。一是档案编研要有开放性。《档案》栏目的成功,其中关键因素之一是对档案史料编研的开放性,无论专家团队还是史料来源的综合性乃至传播平台,都具有开放性,不是闭门编研。二是档案编研要有趣味性。《档案》栏目之所以受大家喜爱,是因为《档案》栏目是结合某一选题,用档案史料抽丝剥茧,能引人入胜,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三是档案编研要有权威性。《档案》栏目引用的史料源于档案、基于档案,《档案》栏目放在北京卫视播放,无论史料还是平台品牌,均具有权威性。四是档案编研要有专业性。《档案》栏目融合多领域、多学科人才,这些人才均在各自的领域有较高造诣,其专业性保证了《档案》栏目内容的呈现和视觉效果。五是档案编研要有持续性。《档案》栏目办了14年,从未中断,坚持每期必出,并有持续办下去的趋势,这也启示我们,档案编研工作要有可持续性,不能一时心血来潮,要有团队坚定必出精品的意志力。

权静(濮阳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我认为新时代档案编研工作,需要借鉴《档案》栏目的以下经验:

一是编研选题上要注重实用、有所创新。档案编研选题,既要注重实用,坚持注重实际、贴近现实、立足实用、讲求实效的“四实”选题原则,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选择实用型课题;又要有所创新,坚持有新思路、有新结构、有新内容、有新创意的“四新”选题原则,紧紧围绕社会热点大众需要,选择创新型课题。

二是材料收集上要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编研材料收集,既要兼收并蓄,坚持“档案不足资料补、馆内不足馆外补”的工作方法,适度吸纳社会文化资料作为补充,以弥补馆藏编研资料不足之缺陷;又要开放包容,坚持“内部发掘与社会调查相结合”的工作方法,馆内馆外合作,优势互补,实现科学合理的课题组合。

三是成果呈现上要打造精品、彰显价值。编研成果呈现,既要打造精品,“匠心”独具,提升成果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以满足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需要和社会公众高质量档案文化产品需求;又要彰显价值,发挥作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需要贡献档案编研力量,以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影响。

郭东升(临清市档案馆):新时代档案编研工作怎样借鉴《档案》栏目的经验,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独特作用呢?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学习人家把枯燥乏味的档案变成趣味横生的档案,把熟视无睹的档案变成众目睽睽的档案,让一般人眼里看似垃圾的档案变成价值连城的档案。《档案》栏目关于档案的点金术,说到家是使用了美学、文学艺术之类,是他们以美学、文学艺术、舞台艺术等对档案形象的再创造,对档案思想的再发掘。我想,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完全可以学习借鉴他们的。说不定他们节目之中本来就有我们档案人的参与,甚至有我们档案人的策划、编导。杨冬权局长不是除夕新年间躲在国家档案局一密室,为文献纪录片《新四军》等撰稿吗?这里的关键是:我们档案馆人要非常熟悉馆藏,非常理解档案馆藏价值,非常懂文学、懂艺术,懂美学。这难吗?我不相信我们档案馆人没这个本事,学不会这本事。我们的老祖宗司马迁行,我们为什么不行!

田润(濮阳市档案馆):《档案》栏目的成功经验值得每一位档案人深思和借鉴,那就是:怎么把深藏在档案馆里的历史记录变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長的档案信息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一要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一般来说,涉及表彰奖励、待遇政策等方面的档案利用率高,档案馆在开发编研相关档案时,不能只是进行简单的汇编,要对每一次奖励和政策都进行详细解读,了解其出台背景、目的意义及其执行口径、操作方法,以便让人民群众在掌握政策的情况下依法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二要深挖档案背后的新奇故事。如果只是把馆藏档案信息提取编辑下来,那党史、史志部门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做得很足了,档案馆再做已经意义不大。档案馆要选取一些地区重大活动、贴近百姓生活,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档案进行开发编研,深度解读档案背后的故事和与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鲜为人知的事实真相,让人民群众喜欢看、乐意看。

丁晓琴(洛阳市档案馆):《档案》栏目,通过电视访谈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历经14年始终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值得档案同仁学习和思考。我认为,新时代做好档案编研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一要注重合作共赢。2022年,洛阳市档案馆与洛阳日版社融媒体中心合作,举办“喜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洛阳非凡十年主题成就展”,利用其网上平台展出,浏览量达到200多万人次。展览共有30个小视频,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观看,一个个小视频就是一个个故事,特别受欢迎。二要创新编研方式。新时代人们更喜欢的是刷抖音、看视频,而不是大部头文字,档案编研必须适应碎片化阅读时代特点,以档案为切入点,针对服务对象的喜好进行选题立项,采取大众喜爱的访谈讲故事的形式,讲述档案背后发生的小故事。

姚琳(南阳市档案馆):《档案》栏目已经陪伴观众14年,成为国内一流的纪录片品牌,可以说是成功的典范。我认为,成功背后的经验是值得档案编研部门借鉴和学习的。一要创新编研形式,深化编研合作。编研工作要出精品,仅仅依靠档案部门自身的力量往往是难以实现,应打开门来做编研,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利用馆内馆外资源,合作开发编研成果,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档案合力。同时,加强部门间联动,主动与党史部门、大专院校、社会团体等专业机构或者是研究学者合作,实现编研人才优势互补,打造高质量编研精品。二要创新表达形式,拓展推广模式。档案的编研形式应该是多样的,目前对大部分的编研部门来说,以编纂书籍为主。我们应该打破这种固有的思维体系,编研成果可以是展览陈列,可以是多媒体,表达的途径可以是传统纸质模式,也可以是网络,内容丰富、载体形式多样的档案编研作品能让更多的受众接收到信息,宣传效果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刘艳茹(濮阳市档案馆):我认为,一要借鉴《档案》经验,开展特色编研。借鉴经验,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借鉴其运作模式、工作方法及其敬业精神。北京的资源虽然不可比拟,但各地的地方特色档案也非常丰富,需要充分开发。二要深度挖掘馆藏,创新编研形式。既要开展馆藏档案的深度调查研究,坐下来、钻进去,梳理有关重点档案的来龙去脉,发现其历史价值及现实价值;同时,又要开展纵向、横向联合,与各级档案馆、室合作,和党史、史志、图书馆、博物馆等合作,全面挖掘档案内容,打造编研精品。三要树立大编研观,拓宽资源开发空间。及时发现有价值的编研主题与编研材料,与有关部门或个人开展联合编研,充分利用与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档案编研工作。

*注:本文系根据“档案专题沙龙微信群”中的跟帖发言整理,观点仅供有兴趣者作进一步研究参考。

(作者单位:1.濮阳市档案馆 管先海;2.焦作市档案馆 李兴利;其他略 来稿日期:2022-11-28)

收稿日期:2022-11-28

猜你喜欢

档案新时代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浅谈北京卫视《档案》的叙述方式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